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日新月异发展的计算机技术,高职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培养的学生面临着“学的用不上,用的学不上”的困境。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面对21世纪突飞猛进的计算机技术,高职的计算机教育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其教学内容怎样改革?生又怎样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邯郸职教中心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进行了剖析和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发挥,促进了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形成;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开拓思维、发挥潜能,由同学自己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学能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通过协作交流、互帮互助,提高了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利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同学理论联系实际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设情境;教学方法
我们意识到,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强调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为中心,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也是众所周知的,那么,如何把建构主义理论与中专计算机教学的实际相结合,建立“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我们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成为我们教改的基础工作,因为没有学的教是无意义的教,没有学生的学,任何教改的努力也就成为徒劳。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分析了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职业学校的学生分数较低,但那是因为他们不适应学科式的教学方法,因而学习动力不足,而不是缺乏聪明才智。我们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摸索出一些教学评价方法:
1.给学生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动机与需求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说需求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源泉,那么,动机就是推动这种活动的最直接的力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潜质、学习兴趣都会有不同,我们在这几年的教学活动中,分别为学生开设了一些选修课(Flash、PhotoShop、VB 程序设计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特长和兴趣进行选修。另外,我们学校实行学分制,对学生的积极学习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学生在自己建构知识意义方面,比非学分制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由空间。现在学校开设的选修课还主要是教师自己确定,以后可以在社会岗位调查和学生兴趣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确定选修课内容,使开设的选修课尽可能地同时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加强学分制管理,增加计算机选修课,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花更多的精力在感兴趣的课程上,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2.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自己去探究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头疼的是,学习到的知识与社会实际脱节,无法在他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进行建构,于是学生就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我们在这几年的实际教学中深深体会到,给学生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讲授 Word 软件中的“表格制作”部分时,以往都是让学生制作课程表或是成绩统计表,学生没有兴趣。现在上课创设情境时,将“月历的制作”引入进来,学生觉得很新颖,既有图片又有表格,学习兴趣很高;再如:在讲授Flash 中的“沿着路径的补间动画”时,我将“全日空马拉松比赛路线图”和“走迷宫”引入进来,让学生利用动画制作路线示意图,学生觉得教学实例很贴近社会生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3.给学生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当一个问题出现时,或是一个反常规的现象出现时,都会很吸引人的注意力,同时也会使人产生一种寻找答案的冲动。在进行 Word 软件的“查找替换”教学时,先给学生一篇很长的“歌手排名”的文档,让学生查看一个歌手的排名,学生在操作中产生查找麻烦的问题,之后在学生完成“带格式的替换”操作中,又有学生出现操作错误的问题,就是在这样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学生逐步掌握了查找替换的操作方法,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这种问题教学法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去解决的,因此学生的印象很深刻。
4.给学生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一个人跑步和许多人一起跑步,跑出的成绩是不一样的,竞争会给人带来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本人将学生分成小组,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对手,在任务的完成内学生又有团结合作,使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得到培养。例如:在前面提到的“沿着路径的补间动画”的教学中,本人利用“走迷宫”的游戏形式,在小组间展开竞赛,组内学生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学生的学习气氛很浓。又如:在进行打字课程的教学时,我们利用组内教师自己研制的软件,通过局域网对学生的打字速度进行实时监控,学生也通过大屏幕投影能看到每个学生的打字速度,学生练习打字的劲头更高了,都想赶超前面的同学,学习兴趣很高。
评价是计算机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计算机学科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以往的计算机教学评价方式大多是采用上机测试和笔试的形式,都是属于终结性评价,学生往往是在考前突击,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整体水平。我们要改变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描述性、激励性评价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方式,使学生逐渐感悟自身的发展,增强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愿望,激发学生学习、应用计算机学科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通过近几年的计算机教学实践的探索,我们发现当课程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时,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创造力便会在短时间内迸发出来,如果老师再加以科学的引导,效果就会更好。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收稿日期:2012-05-04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设情境;教学方法
我们意识到,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强调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学生为中心,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也是众所周知的,那么,如何把建构主义理论与中专计算机教学的实际相结合,建立“学教并重”的教学结构,我们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该成为我们教改的基础工作,因为没有学的教是无意义的教,没有学生的学,任何教改的努力也就成为徒劳。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分析了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职业学校的学生分数较低,但那是因为他们不适应学科式的教学方法,因而学习动力不足,而不是缺乏聪明才智。我们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摸索出一些教学评价方法:
1.给学生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动机与需求是紧密联系的。如果说需求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源泉,那么,动机就是推动这种活动的最直接的力量。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潜质、学习兴趣都会有不同,我们在这几年的教学活动中,分别为学生开设了一些选修课(Flash、PhotoShop、VB 程序设计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特长和兴趣进行选修。另外,我们学校实行学分制,对学生的积极学习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学生在自己建构知识意义方面,比非学分制的学生有了一定的自由空间。现在学校开设的选修课还主要是教师自己确定,以后可以在社会岗位调查和学生兴趣调查的基础上,选择确定选修课内容,使开设的选修课尽可能地同时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加强学分制管理,增加计算机选修课,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花更多的精力在感兴趣的课程上,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2.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自己去探究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头疼的是,学习到的知识与社会实际脱节,无法在他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进行建构,于是学生就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我们在这几年的实际教学中深深体会到,给学生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学习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在讲授 Word 软件中的“表格制作”部分时,以往都是让学生制作课程表或是成绩统计表,学生没有兴趣。现在上课创设情境时,将“月历的制作”引入进来,学生觉得很新颖,既有图片又有表格,学习兴趣很高;再如:在讲授Flash 中的“沿着路径的补间动画”时,我将“全日空马拉松比赛路线图”和“走迷宫”引入进来,让学生利用动画制作路线示意图,学生觉得教学实例很贴近社会生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3.给学生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当一个问题出现时,或是一个反常规的现象出现时,都会很吸引人的注意力,同时也会使人产生一种寻找答案的冲动。在进行 Word 软件的“查找替换”教学时,先给学生一篇很长的“歌手排名”的文档,让学生查看一个歌手的排名,学生在操作中产生查找麻烦的问题,之后在学生完成“带格式的替换”操作中,又有学生出现操作错误的问题,就是在这样一个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学生逐步掌握了查找替换的操作方法,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这种问题教学法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去解决的,因此学生的印象很深刻。
4.给学生对手,让他们自己去竞争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当一个人跑步和许多人一起跑步,跑出的成绩是不一样的,竞争会给人带来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本人将学生分成小组,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对手,在任务的完成内学生又有团结合作,使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得到培养。例如:在前面提到的“沿着路径的补间动画”的教学中,本人利用“走迷宫”的游戏形式,在小组间展开竞赛,组内学生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学生的学习气氛很浓。又如:在进行打字课程的教学时,我们利用组内教师自己研制的软件,通过局域网对学生的打字速度进行实时监控,学生也通过大屏幕投影能看到每个学生的打字速度,学生练习打字的劲头更高了,都想赶超前面的同学,学习兴趣很高。
评价是计算机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计算机学科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以往的计算机教学评价方式大多是采用上机测试和笔试的形式,都是属于终结性评价,学生往往是在考前突击,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整体水平。我们要改变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观念。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要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描述性、激励性评价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方式,使学生逐渐感悟自身的发展,增强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愿望,激发学生学习、应用计算机学科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通过近几年的计算机教学实践的探索,我们发现当课程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给他们一定的自由空间时,他们的学习热情、学习能力、创造力便会在短时间内迸发出来,如果老师再加以科学的引导,效果就会更好。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收稿日期:201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