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象大红袍”这一山水视觉盛宴,显然已经成为了福建省武夷山市的一张名片。公演两年以来,“印象大红袍”将震撼、惊喜带给了无数的游客。但“印象大红袍”到底给武夷山的旅游业带来了什么呢?许多人都会有各自独到的见解。福建省武夷山市旅游局副局长林飞也对本刊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看法。
《问道·中国茶》:作为武夷山市旅游业的负责人之一,你如何看待公演两年来,“印象大红袍”给武夷山带来的变化?
林飞:“印象大红袍”项目投入运营两年以来,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这个项目给武夷山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契机,这对加快武夷山旅游产品的转型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印象大红袍”从正式公演的那一刻开始,便深受游客的追捧,很多人慕名而来观看“印象大红袍”。可以说,“印象大红袍”旅游产品已经不仅是继武夷山山水、文化之后又一个能够吸引游客眼球的重要旅游项目,它更成为了当前武夷山旅游业的文化品牌。如果说武夷山的山水是武夷山旅游业得以兴旺的基础,那么“印象大红袍”就是武夷山山水脉络的灵魂之一。
两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印象大红袍”即使经历了2010年6月19日那次惨痛的洪灾,它却丝毫没有受到灾难的影响,红火依旧。反而,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它。可以说,“印象大红袍”已经成为了拉动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的巨大引擎和助推器。
我们常说,武夷山的旅游产品需要创新、需要提升,那转型和提升的拐点在哪里呢?我觉得,这就需要很多类似于“印象大红袍”这一类的旅游产品。因此,加快旅游产品的推陈出新,加快武夷山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当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为紧要的任务。
《问道·中国茶》:“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出现在武夷山,你觉得是偶然还是必然?
林飞:我觉得是必然中孕育着偶然的因素,偶然中又有必然的成分。武夷山有玉女峰和大王峰的传说,还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可以说,印象系列的第五个“孩子”选择在了武夷山,是两个品牌联合“亮剑”,也正是这种茶文化与武夷山山水之间的交相辉映,才使得“印象大红袍”落户武夷山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我们前几天去山东,当地的一个领导告诉我们,他在“印象大红袍”开演的第三天就带了一班人前来学这台戏。但是后来他发现他们学不了,为什么?因为他那里没有秀美的山水自然因素,他那里没有武夷山得天独厚的“双遗”的品牌优势。这位领导觉得,他们如果“霸王硬上弓”非要上一个类似于“印象大红袍”项目的话,那就必败无疑。
所以,“印象大红袍”之所以这么成功,不仅在于它有一个影响力广泛的导演张艺谋,更在于它的表演内容,在武夷山山水的衬托下,确实让观众看了感到震撼。而一个初到武夷山的游客,也在看完这场演出之后,能够对武夷山的茶文化有一个很直观的前期导入。
所以说,“印象大红袍”的成功,是偶然和必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问道·中国茶》:“印象大红袍”已经成为了武夷山市的重要名片,你认为“印象大红袍”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武夷山的精神内涵?
林飞:我觉得“印象大红袍”展示出的除了文化的精髓和理念,以及茶文化的符号,它还展示出了武夷山人的热情、好客、朴实和创业精神,这种精神不同于闽南人敢拼会赢的精神,这种精神代表的是那种有闯劲,不断挖掘一些新的事物,总是在发展中去摸索、去创新的精神。
以前的武夷山人(原来的崇安人),更喜欢随遇而安。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武夷山人的观念也随之而改变。现在的武夷山人有一种求知向上的欲望。从“印象大红袍”这台戏中,我们可以看到武夷山人在跟外面的世界不断地接轨,他们不断地吸收新鲜事物,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
此外,通过“印象大红袍”,我们可以看到武夷山人的包容精神。武夷山人的茶文化思想和理念,体现的是文化的融合和包容。武夷山的茶文化,既有地方特质的一种文化在里面,但是又不排斥外来的优秀事物。武夷山的茶文化,有一种很强的吸收力和张力。这种张力,在“印象大红袍”的舞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通过印象大红袍,我们可以看到武夷山人求知上进、包容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问道·中国茶》:2011年武夷山旅游局推出了茶文化之旅、红色文化之旅等十大文化旅游名片,并推出了14条文化旅游线路。你认为印象大红袍与其他旅游项目相比,有着怎样的独特性?
林飞:“印象大红袍”与我们推出的其他旅游产品相比,它表现了文化特质强、直观性强、视觉冲击力强以及感染力强的特点。如果把它比作一道菜的话,那么它的美是从味觉、嗅觉、听觉、触觉、视觉等全方位、立体式地散发出来的。可以说“印象大红袍”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了武夷山的浓郁氛围。对于很多观看过“印象大红袍”的观众而言,他看过这场演出以后,便会产生很强烈地去了解武夷山的欲望。“印象大红袍”既浓缩了武夷山的美,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武夷山的美。这是我们任何一种旅游产品都无法实现的效果。
《问道·中国茶》:武夷山旅游局向外界传递过这样的观点:将文化产业带入旅游项目。你能不能对这个观点做一个更加详细的解释?
林飞:将文化产业带入旅游项目,我们的观点是这样的,一个地方的旅游业能不能够持续发展,或者说有没有生命力,文化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文化就像发酵的酵母,它不断地散发着一种能量。这好比我们做馒头,馒头如果没有酵母的话,它不会膨胀。而我们的旅游也是这样,如果旅游没有文化,它就缺失了灵魂。那些可看的、可玩的、可观赏的山水景致,失去了文化因素,它就不能让游客感悟和回味,那么旅游的乐趣自然会大大减少。
所以说,既然武夷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那我们就要不断地把武夷山现有的文化项目和文化素材整合、包装和挖掘出来,让文化为旅游服务,从而最终使我们的旅游有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总之,没有文化的东西,只是让你去看的东西,你触摸不到它的灵魂。所以,我们在下一步的旅游产品设计中,会重点打造一些文化性强的项目,从而使得武夷山的旅游能够更丰富、更有层次感。
当然,对“印象大红袍”而言,它是武夷山将文化产业带入旅游项目的经典案例,它为武夷山更大规模地“将文化产业带入旅游项目”的展开,吹响了号角。
林飞认为,“印象大红袍”已经成为了拉动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的巨大引擎和助推器。
《问道·中国茶》:作为武夷山市旅游业的负责人之一,你如何看待公演两年来,“印象大红袍”给武夷山带来的变化?
林飞:“印象大红袍”项目投入运营两年以来,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这个项目给武夷山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契机,这对加快武夷山旅游产品的转型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印象大红袍”从正式公演的那一刻开始,便深受游客的追捧,很多人慕名而来观看“印象大红袍”。可以说,“印象大红袍”旅游产品已经不仅是继武夷山山水、文化之后又一个能够吸引游客眼球的重要旅游项目,它更成为了当前武夷山旅游业的文化品牌。如果说武夷山的山水是武夷山旅游业得以兴旺的基础,那么“印象大红袍”就是武夷山山水脉络的灵魂之一。
两年来,我们可以看到“印象大红袍”即使经历了2010年6月19日那次惨痛的洪灾,它却丝毫没有受到灾难的影响,红火依旧。反而,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它。可以说,“印象大红袍”已经成为了拉动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的巨大引擎和助推器。
我们常说,武夷山的旅游产品需要创新、需要提升,那转型和提升的拐点在哪里呢?我觉得,这就需要很多类似于“印象大红袍”这一类的旅游产品。因此,加快旅游产品的推陈出新,加快武夷山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当是摆在我们面前最为紧要的任务。
《问道·中国茶》:“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项目出现在武夷山,你觉得是偶然还是必然?
林飞:我觉得是必然中孕育着偶然的因素,偶然中又有必然的成分。武夷山有玉女峰和大王峰的传说,还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可以说,印象系列的第五个“孩子”选择在了武夷山,是两个品牌联合“亮剑”,也正是这种茶文化与武夷山山水之间的交相辉映,才使得“印象大红袍”落户武夷山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我们前几天去山东,当地的一个领导告诉我们,他在“印象大红袍”开演的第三天就带了一班人前来学这台戏。但是后来他发现他们学不了,为什么?因为他那里没有秀美的山水自然因素,他那里没有武夷山得天独厚的“双遗”的品牌优势。这位领导觉得,他们如果“霸王硬上弓”非要上一个类似于“印象大红袍”项目的话,那就必败无疑。
所以,“印象大红袍”之所以这么成功,不仅在于它有一个影响力广泛的导演张艺谋,更在于它的表演内容,在武夷山山水的衬托下,确实让观众看了感到震撼。而一个初到武夷山的游客,也在看完这场演出之后,能够对武夷山的茶文化有一个很直观的前期导入。
所以说,“印象大红袍”的成功,是偶然和必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问道·中国茶》:“印象大红袍”已经成为了武夷山市的重要名片,你认为“印象大红袍”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武夷山的精神内涵?
林飞:我觉得“印象大红袍”展示出的除了文化的精髓和理念,以及茶文化的符号,它还展示出了武夷山人的热情、好客、朴实和创业精神,这种精神不同于闽南人敢拼会赢的精神,这种精神代表的是那种有闯劲,不断挖掘一些新的事物,总是在发展中去摸索、去创新的精神。
以前的武夷山人(原来的崇安人),更喜欢随遇而安。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武夷山人的观念也随之而改变。现在的武夷山人有一种求知向上的欲望。从“印象大红袍”这台戏中,我们可以看到武夷山人在跟外面的世界不断地接轨,他们不断地吸收新鲜事物,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
此外,通过“印象大红袍”,我们可以看到武夷山人的包容精神。武夷山人的茶文化思想和理念,体现的是文化的融合和包容。武夷山的茶文化,既有地方特质的一种文化在里面,但是又不排斥外来的优秀事物。武夷山的茶文化,有一种很强的吸收力和张力。这种张力,在“印象大红袍”的舞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通过印象大红袍,我们可以看到武夷山人求知上进、包容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问道·中国茶》:2011年武夷山旅游局推出了茶文化之旅、红色文化之旅等十大文化旅游名片,并推出了14条文化旅游线路。你认为印象大红袍与其他旅游项目相比,有着怎样的独特性?
林飞:“印象大红袍”与我们推出的其他旅游产品相比,它表现了文化特质强、直观性强、视觉冲击力强以及感染力强的特点。如果把它比作一道菜的话,那么它的美是从味觉、嗅觉、听觉、触觉、视觉等全方位、立体式地散发出来的。可以说“印象大红袍”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了武夷山的浓郁氛围。对于很多观看过“印象大红袍”的观众而言,他看过这场演出以后,便会产生很强烈地去了解武夷山的欲望。“印象大红袍”既浓缩了武夷山的美,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武夷山的美。这是我们任何一种旅游产品都无法实现的效果。
《问道·中国茶》:武夷山旅游局向外界传递过这样的观点:将文化产业带入旅游项目。你能不能对这个观点做一个更加详细的解释?
林飞:将文化产业带入旅游项目,我们的观点是这样的,一个地方的旅游业能不能够持续发展,或者说有没有生命力,文化是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文化就像发酵的酵母,它不断地散发着一种能量。这好比我们做馒头,馒头如果没有酵母的话,它不会膨胀。而我们的旅游也是这样,如果旅游没有文化,它就缺失了灵魂。那些可看的、可玩的、可观赏的山水景致,失去了文化因素,它就不能让游客感悟和回味,那么旅游的乐趣自然会大大减少。
所以说,既然武夷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地,那我们就要不断地把武夷山现有的文化项目和文化素材整合、包装和挖掘出来,让文化为旅游服务,从而最终使我们的旅游有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总之,没有文化的东西,只是让你去看的东西,你触摸不到它的灵魂。所以,我们在下一步的旅游产品设计中,会重点打造一些文化性强的项目,从而使得武夷山的旅游能够更丰富、更有层次感。
当然,对“印象大红袍”而言,它是武夷山将文化产业带入旅游项目的经典案例,它为武夷山更大规模地“将文化产业带入旅游项目”的展开,吹响了号角。
林飞认为,“印象大红袍”已经成为了拉动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的巨大引擎和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