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美育教育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s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学语文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应使学生受到真善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和熏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优化人格魅力。首先应对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进行正确定位,认识其重要性;其次是要主动挖掘美育元素,在课堂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提高教学成果,全面实现语文教学教书和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美育教学 美育教育功能定位 美育教育的方法 渗透 课堂教学 作文教学
  
   一谈到中语文教学,许多人总是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通过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一直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和语文考试也大都围绕着字、词、句、篇和文章结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来进行讲解和测试。但这种语文教学的效率却非常低下,无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家对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也是深恶痛绝。
  为什么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会陷入这种窘地呢?表层问题是刻板的教学模式所致,深层问题是中小学语文教学观念定位有偏颇。我认为,语文教学应一方面让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语文技能,即驾驶文字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和熏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也就是说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
  1 语文美育功能的定位
  美育:即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情感教育。它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为理论基础,借助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等美好事物,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陶冶情操,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育人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创造美的才能。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先秦时,儒家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高度肯定了美育在教育中的十分重要的位置。他的“礼乐合一”的美育思想,主张充分运用“乐”的手段把礼的规范树立到人们的心中。他的教育科目“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中含有礼数的文雅、乐的韵味、射的雄浑、御的奔放、数的飞扬和数的慎思,这无疑是在对学生进行学习修养的培养。
  到了近代,王国维的《人间词活》和教育家蔡元培的教育主张,引人注目并影响巨大。今天我国的美育已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的推动下,得到愈来愈广泛的重视。培养审美的人,已成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话题。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审美生活的渴求愈来愈扩展,审美方式和传播媒介也愈来愈多样化,并深入到千家万户。学生一生的成长中家庭教育、学校和社会实践是美育实施的基本形式,而学校教育中,美育不仅是使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也给其他各育以有力的帮助,可以把各育的成果综合升华成整体性的富于生命的人格。
  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语文教师即生活教育,它在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审美和向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要“重视感情、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人常说:文以载道。所以不管是传统的教材,还是新课改的教材,没有一篇是仅做表面教学的。不管是古时的诗词歌赋,还是今日的美文小品,均注意了语言的典雅、结构的精心、情感的真挚、文理的晓畅和道理的阐释,处处蕴含着美育的元素。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应了解教材,充分挖掘出教材中审美教育的元素,另一方面还应抓好教材教学的延续——作文教学,主动引导,创造环境,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将语文教学由单纯的字、词、句、篇表层提升至更高境界,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2.1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能够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可以说都有其突出的优点,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以“美”的教育方式去解读。如,①关于自然美的鉴赏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②关于揭示真理的文章,则激励学生积极向上。③关于名人故事宣传,培养学生爱国爱民情怀。④关于生活、社会轨迹的再现,让学生在对比中取舍和追求。
  2.2 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作文实质上是学生在感知美、发现美、鉴赏美的基础上创造美的一个过程。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审美教育的贯穿,教师已让美的内容、美的形象、美的形式潜移默化的在学生头脑中再现美打下了一定基础。作文教学应有意识地把审美意识、美育渗透到其中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美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观赏美、鉴别美的能力,有利于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识别假恶丑,化被动写作为主动创作,写出真实的作品,自觉培养完美人格。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美育教育非常重要,必须贯穿始终。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鉴赏美、理解美、评价美的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人格魅力,实现语文教学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的,最终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杨辛等.美学原理
  2 朱伯石著.写作与作文评改
  3 茅盾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其他文献
【摘 要】 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并且创立了几百种(个)具有青岛特色的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模式,出版了《小循环多反馈教学法》、《透镜式教学法》、《科学哲学与物理探究建模》、《中国古代科学家方法与物理探究建模》等多部教学模式方面的专著。现将青岛市初中物理学科比较成熟的“四层次新授课教学模式体系”介绍给大家,希望能为广大物理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提供一种快速、实用的新工具。
期刊
【摘 要】阅读是人类社会中的一项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必须注意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数学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准确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数学语言 数学阅读 阅读能力    从教二十年,听了许多名师的示范课,看过不少优质课的教学录像,常常看到学生的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
期刊
近日与同事谈及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文时,我说到用范文引导时,他们个个不以为然,认为范文束缚孩子的思维,制约孩子的创造。如果用范文引导,学生写出的作文一个模式,内容大致相仿,缺乏新意,别说做不到百花齐放,连学生自己基本的想法也都扼杀了。可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采用读范文或写“下水”作文的引导方法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认为 教师亲自“下水”,与学生一同游水,嬉水,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无形中克服了学生写作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从挖掘文本价值、关注读写结合、取舍教学内容、落实语言与思维训练等四个方面入手,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1 挖掘文本价值,提高对教材的解读能力  1.1 从读者的角度去阅读和理解,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刻内涵。课文即文本,首先它
期刊
案例背景:“素质教育”一直是最时髦的教育术语。什么是素质教育?怎样实现素质教育?这些一直是困扰我们一线教师最大的难题,理论上学得多,但做起来很困难。四十五分钟的有限课堂,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提高他们的能力,还要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感觉很棘手。况且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有思维的个体,而且由于认知能力和水平的差异,每个学生的思维千差万别。怎样让不同的思维都提高一个深度,这也觉得很困难。但是最近的
期刊
大概是源于教师职业的挚情与触角,我往往敏感于我们教师的节日和学校的一些特色活动。每当其时,我总是要留下一些笔墨,藉以抒发园丁的情怀,歌颂教育的业绩,镌刻历史的印记。值此,略述数例。  1 教师节  每逢教师节,我总觉得一股热流在胸中涌动,按捺不住,于是,诉诸笔端,为教师歌唱,为教育歌唱!2006年9月10日与2009年9月11日,《中国教育报》先后发表了我的四首七律。其为:教师颂——七律三首  追
期刊
【摘 要】情感教育应该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设境激情、角色体验是语文课堂上情感教学常用的手段。示范朗读对于学生理解课文,进入意境至关重要。老师要善于运用表情动作渲染气氛,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  【关键词】情感教育 设境激情 角色体验    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达到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目的。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
期刊
语文教学如何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而服务呢?尤其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呢?近年来,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作文时套搬现象较为严重。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教学中注意探索、发掘,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收到了一定效果。  1 拓宽训练时空,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从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和创新空间都很有限。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教师必须创造条件,
期刊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必将给语文教育界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应该明确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创新教育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新型方法。为此,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应具备以下特征:  1 改变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氛围  传统的
期刊
回归生活,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但纵观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这一重要理念并未得到全面真正落实。脱离生活的教学方法,使本可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单调、机械;使原本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远离着生活世界。  1 小学语文教学堪忧的现状  1.1 教学内容局限。不少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教语文就是教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