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教学是实践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就体育课业余训练而言,不同于学校的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肩负着向上级学校输送合格体育专业人才的初级训练,所以在训练中,既要 “育体”更要“育心”。
一、德育在体育训练中的重要意义
人要以德为先,无德何谈做事。像有的队员出名后不可一世,酗酒闹事、打架斗殴、吸毒…屡见不鲜。体育训练中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是非常必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教育可谓重中之重,因为“最终代表人类进步和文明高度发达的绝不是原子弹和经济指数,而是道德指数。”(《中国教育调查》)人们常说:智育抓不好要出次品,体育抓不好要出废品,美育抓不好要出低档品,德育抓不好要出危险品。特别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不仅要使队员们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是会做人。所以,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队员们的德育渗透,帮助他们把握好人生的行为方向。为输送体育专业人才的后续训练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体育训练直接渗透对学生意志品质形成的作用
体育业余训练是对学生进行信念、信心、毅力与意志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队员形成长久耐力和抗挫能力的摇篮。队员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长期的训练中锻炼了他们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了他们不甘落后的进取、拼搏精神,并在众多的大赛中造就了一批具有凝聚力的群体。
体育训练是在教练的指导和队员的参与下,按照训练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习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思想道德品质,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因此,我在训练中,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传授,而且还要进行品质、思想的传授。因为体育训练内容本身就包含着德育因素,训练时如何在原有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环节,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队员品质和性格特征,激发每个对员的潜能及对队员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例如:我的队员张浩生在单亲家庭,与父亲生活,时常吃不上饭,我就有意识的与他接近,经常关心他,给他带吃的,有病帶他去医院,还送给他衣服和鞋,向待自己家孩子似的,我发现他变得乐观起来,乐于帮助他人,训练也积极努力了。在去年县运动会上,投掷比赛获得小学组冠军。看到他的进步,我很为他高兴。
体育训练是通过受教育者身体操练的方式进行的。对受教育者直接进行“育体”,使队员在训练中养成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正是体育在思想教育方面的独特功效。我在训练中注意结合训练内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与培养,使队员养成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充分挖掘运动员的潜在能力。通过体育的具体活动训练,去影响队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行为方式,对他们自觉性和果断性的形成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例如,队员在参加县运会市运会乃至省运会时,就需要参与者具备一种责任感和集体感。在组织这些活动时,我有意识的关心和协助队员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参与精神,用集体荣誉感对他们进行感化教育,用集体的氛围和舆论引导队员自觉维护集体荣誉感和利益,从而使他们养成对各种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抵制的良好风气。训练中针对缺乏锻炼毅力和勇敢进取精神的队员,我通过跳箱、中长跑和跨栏等项目培养队员勇敢、进取以及果断的精神。进一步加强队员的组织纪律性并通过长期不懈的严格要求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自制力。
三、处理好体育训练与德育渗透关系
在体育训练中进行德育渗透,教练可根据不同对员,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不同要求,采取不同方式多元化的在体育训练中进行德育渗透。常用方法:有谈话、引导、榜样、锻炼、熏陶、竞赛、评比、表扬和批评、奖励和处分等等在众多方法中,可适当采用 。另外,应充分考虑体育训练的特点枯燥乏味,通过角色模仿和情境的过程活动,发展队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走、跑、跳、掷、攀登、爬越等基本活动能力。针对现在独生之女多的特点,多采用鼓励、奖励、表扬但不乏批评的方法来处理好“育体”与“育心”的关系。只有通过不断的深化和渗透,寓德育于体育中,才会使之认识“健康第一”,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形成为崇高事业而锻炼的思想品质,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一代新人。才能做好输送体育专业人才的基础工作。
总之,重视体育训练的德育渗透势在必行,充分发挥体育训练的独特作用。抓住业余训练的有利时机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体育训练,又有利于培养新世纪的有用人才。
一、德育在体育训练中的重要意义
人要以德为先,无德何谈做事。像有的队员出名后不可一世,酗酒闹事、打架斗殴、吸毒…屡见不鲜。体育训练中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是非常必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教育可谓重中之重,因为“最终代表人类进步和文明高度发达的绝不是原子弹和经济指数,而是道德指数。”(《中国教育调查》)人们常说:智育抓不好要出次品,体育抓不好要出废品,美育抓不好要出低档品,德育抓不好要出危险品。特别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不仅要使队员们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是会做人。所以,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队员们的德育渗透,帮助他们把握好人生的行为方向。为输送体育专业人才的后续训练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体育训练直接渗透对学生意志品质形成的作用
体育业余训练是对学生进行信念、信心、毅力与意志教育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队员形成长久耐力和抗挫能力的摇篮。队员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长期的训练中锻炼了他们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了他们不甘落后的进取、拼搏精神,并在众多的大赛中造就了一批具有凝聚力的群体。
体育训练是在教练的指导和队员的参与下,按照训练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学习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思想道德品质,是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因此,我在训练中,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传授,而且还要进行品质、思想的传授。因为体育训练内容本身就包含着德育因素,训练时如何在原有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环节,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队员品质和性格特征,激发每个对员的潜能及对队员世界观的形成至关重要。例如:我的队员张浩生在单亲家庭,与父亲生活,时常吃不上饭,我就有意识的与他接近,经常关心他,给他带吃的,有病帶他去医院,还送给他衣服和鞋,向待自己家孩子似的,我发现他变得乐观起来,乐于帮助他人,训练也积极努力了。在去年县运动会上,投掷比赛获得小学组冠军。看到他的进步,我很为他高兴。
体育训练是通过受教育者身体操练的方式进行的。对受教育者直接进行“育体”,使队员在训练中养成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正是体育在思想教育方面的独特功效。我在训练中注意结合训练内容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与培养,使队员养成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充分挖掘运动员的潜在能力。通过体育的具体活动训练,去影响队员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行为方式,对他们自觉性和果断性的形成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效果。例如,队员在参加县运会市运会乃至省运会时,就需要参与者具备一种责任感和集体感。在组织这些活动时,我有意识的关心和协助队员形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参与精神,用集体荣誉感对他们进行感化教育,用集体的氛围和舆论引导队员自觉维护集体荣誉感和利益,从而使他们养成对各种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和抵制的良好风气。训练中针对缺乏锻炼毅力和勇敢进取精神的队员,我通过跳箱、中长跑和跨栏等项目培养队员勇敢、进取以及果断的精神。进一步加强队员的组织纪律性并通过长期不懈的严格要求来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自制力。
三、处理好体育训练与德育渗透关系
在体育训练中进行德育渗透,教练可根据不同对员,根据不同情况,运用不同要求,采取不同方式多元化的在体育训练中进行德育渗透。常用方法:有谈话、引导、榜样、锻炼、熏陶、竞赛、评比、表扬和批评、奖励和处分等等在众多方法中,可适当采用 。另外,应充分考虑体育训练的特点枯燥乏味,通过角色模仿和情境的过程活动,发展队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走、跑、跳、掷、攀登、爬越等基本活动能力。针对现在独生之女多的特点,多采用鼓励、奖励、表扬但不乏批评的方法来处理好“育体”与“育心”的关系。只有通过不断的深化和渗透,寓德育于体育中,才会使之认识“健康第一”,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形成为崇高事业而锻炼的思想品质,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一代新人。才能做好输送体育专业人才的基础工作。
总之,重视体育训练的德育渗透势在必行,充分发挥体育训练的独特作用。抓住业余训练的有利时机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促进体育训练,又有利于培养新世纪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