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擊之“火”要越燒越旺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ongc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劍擊運動作為一項“貴族”運動,和它的名字一樣,仍未能被大眾所熟知。談起這項運動,就不能不提及澳門劍擊學校(以下簡稱劍校)技術總監楊慕寰教練,他憑著自身對於劍擊運動的熱忱,默默地耕耘著。今期政經風雲有幸邀請了楊教練,與我們一起談他的劍擊生涯,也談劍擊運動的傳承與出路。
  兒童劍擊的啟蒙之路
  劍擊運動對於楊教練來說並不陌生,他在小時候陪著擔任足球教練的父親訓練時,由於天氣很炎熱,便跑到運動場內的劍擊館,看著運動員拿著“武器”打人,當時已覺得相當有趣。後來,楊教練到臺灣讀大學,在隔壁室友的感染下,真正開始接觸劍擊。大學畢業回澳後,仍抱持著對劍擊運動的熱愛。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身為中學老師的母親,向學校推薦成立劍擊興趣班,讓他擔任教練。
  論及澳門劍擊運動的發展,自回歸前劍擊總會成立,而後開始有規模地發展。然而,澳門劍擊專業水準與其他地區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以兒童劍擊為例,楊教練發現同樣是16歲的學員,我們的學員自14歲開始訓練,而別人從8歲已經開始訓練,一個回合交鋒下來,已經沒得再打。因此,他得出結論:劍擊運動應自小開始培養。如果自小開始培養,又得到家長的支持,那麼發展起來就容易得多。
  “劍擊比賽不是說想要拿冠軍就可以拿,要擺放好心態,先有興趣才能教,這是強逼不來的。大家為了爭取冠軍都很痛苦,即使打輸也要學會欣賞對方。”楊教練感嘆地說,劍校的宗旨就在於“授劍育人”,冠軍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開心與否。劍校自五年前成立,雛形是俱樂部的形式,後來成立了澳門劍擊學校有限公司,開始全方位發展兒童劍擊運動。2017年暑假,劍校學員參加了“全國擊劍俱樂部聯賽”(第四站,海口站),其中兩名學員分別獲得U10女子花劍個人冠軍及U16男子花劍個人第三名。
  楊教練以前曾擔任過澳門劍擊隊教練,而拍檔李偉杰教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運動員,曾於1996年8月在天津獲全國青年擊劍錦標賽個人冠軍。兩人互相溝通、磨合,不斷地完善訓練不同年齡層兒童的方式。“李教練是專業的,大家互相切磋,在玩和專業中摸索出一套方法。”而楊教練目前主要負責後勤及對外交流工作,在早年的帶隊經驗中,認識國內其他俱樂部、代表隊的教練,與他們切磋,爭取更多的交流機會。楊教練還透露,及後將帶領劍校學員前往福建廈門交流,將澳門劍擊文化推廣出去。
  劍擊看技術也看心術
  劍擊運動的專業性很高,包括對技術和劍術的配合要求。對於兒童劍擊教練來說,愛心很重要。如何與他們溝通?如何與他們成為朋友?楊教練曾到香港參觀兒童劍擊培訓,他發現,那裡的學員都坐在地上,安靜而認真地聽教練講話。他吸取了鄰近地區的經驗,與李教練溝通得出結論,與學員做朋友的話,他們就會聽你說,兇是沒有用的,關鍵需要愛心對待。儘管劍校在培訓新晉教練時,沒有採用正式的課堂集訓,而是要求他們進行課堂旁觀,在不斷調整後,進行實地教學。楊教練坦言教小朋友一點也不難,要讓學員學習技術,也要讓他們懂得比賽規則,擁有判斷能力的話,同時也能提升學員的自信心。有趣的是,劍擊是一項考驗心智的運動。如何運用手中細小的劍頭擊中對方?如何在臨場時調整心態?如何控制身體的肌肉?這就需要依靠教練的專業培訓、規則教導,以及場內隊友們的支持。惟有學員們齊心投入,這項運動才能發揮它的魅力。
  劍擊分為花劍、佩劍以及重劍。國際錦標賽以少年賽(17歲以下)、青年賽(17至20歲)、成年賽(20歲以上)來分。劍校目前以培養花劍技術為主,會依照學員的成長與技術進行判斷,待其思想、反應、身體擁有一定的條件時,作出適當的調整,看是否需要將9至10歲的兒童組分配到其他項目進行學習。“對我來說,劍擊是訓練個人操守,用劍征服對方,是一項有修養的、高尚的貴族運動。”在漂亮的運動裝備之下,給予小朋友智慧上的發展。運動時需要靠自己動腦筋,在場上需要靠自己,比賽時分數的上下落差很大,對小朋友的心智影響也很大。落後與否,依賴於小朋友在身、心方面的修煉。
  劍擊運動有待政府推動
  楊教練認同政府在劍擊運動方面的推廣工作,教青局屬下駿箐活動中心定期舉辦青少年劍擊興趣班,培養青少年學習劍擊運動的興趣。早前有內地美食節目《鋒味》到澳門劍校拍攝,被國內很多人所熟知,相信這是新媒體發展之下的資訊傳播效益,在口耳相傳之下,能有更多人對劍擊感興趣,越早、越小進入專業訓練,對運動員、對劍擊運動的發展越有利。
  體育項目最困難的是場地及租金的問題,以及專業教練的資源。儘管政府很重視劍擊運動,但是目前仍缺乏市場,以及缺乏本地專業教練。劍擊運動教練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是本地需要一班這樣的人。而外地教練雖然水準高,但是引入外教比較難。目前國內劍擊俱樂部發展得很好,很多教練來自於退役運動員。外地教練通常不願意山長水遠來到澳門,一方面礙於狹窄的生活圈,另一方面在於其個人的發展前景會受限。
  儘管劍擊對場地的要求沒有那麼高,然而趣味性卻很高,大人小孩都可以玩。楊教練期待更多人投入這項運動,期待澳門出產更多劍擊人才。採訪的最後時刻,他建議政府加大力度在青少年、兒童培訓方面起到推動作用,畢竟澳門劍擊運動的發展仍是困難重重,有待政府資源扶持。“好的柴火需要越燒越旺,讓其延續下去。”楊教練如是說。
其他文献
前 言  英語中有一句雙關語,叫“A bull in a China shop”(蠻牛闖進中國/瓷器店),來形容有人蠻幹亂闖的行為。前英國總理柴契爾夫人(Mrs. Margret Thatcher)於1982年前往北京,在香港問題上向前中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親自表示“三個條約有效,以主權換取治權”,卻被鄧小平當場噴到一面都是,氣急敗壞,會談不歡而散,步出人民大會堂時便在臺階上“仆街”,不少英文報刊便
期刊
反思過往,催生有機  在過去的三、四十年間傳統農業所推廣的快速型生產系統即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等化學性原料以此促進生產,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一方面可以抵抗諸多植物類疾病,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產量。但在今天看來,它帶來了惡劣影響。從土壤的角度來講,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使得土壤日漸酸化,營養流失,這一點在珠江三角州非常明顯。而土壤一旦受到污染,包含重金屬殘留等,將會長期影響整個生態鏈,帶給農作物的不確定性及潛
期刊
廣式茶樓是遊客到訪澳門的不二選擇,一份精緻的點心與一壺沁人心脾茶水,往往吸引不少遊人駐足。茶樓又稱酒家,時至清光緒年發展蓬勃,廣州茶樓以“茶食”享負盛名,大小茶館必備各類小吃和點心,如蝦餃、鬆糕、叉燒包、豆沙包等,中餐或晚餐的品種更多。而今,飲茶早已成為廣東人品嚐各類茶點的好去處,重點不在於茶點,而在於與親友共聚。  廣式茶點重油、糖、蛋的特點日益劇增,逐漸形成了中點西製的獨特風格。熙熙攘攘的亞馬
期刊
文化底蘊、文學資源、文化政策對文學創作具有一定的影響,究竟如何看待澳門文學的發展空間?澳門文學發展有何優勢與劣勢?以美食為基點,如何帶動其他產業包括文學的發展?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學位置在哪?未來,澳門文學的憧憬是什麼?有何建議?今期時事辯論邀請了吳志良、林玉鳳、朱壽桐、寂然共同探討澳門應否發展文學產業的議題。  論及澳門是否為“文化沙漠”的問題,吳志良認為澳門不僅不是文化沙漠,其“不同而和
期刊
歡樂繽紛特色燈光夜市正在澳門漁人碼頭如火如荼進行中,提起夜市,不得不提各式各樣的美食佳餚,如分量十足的蒜燒大龍蝦、麵包蟹,大件又抵食,蒜蓉的香氣帶出了龍蝦的鮮甜,配搭得天衣無縫,其香味更是離百丈遠都聞得到,成為夜市必點美味;御品至尊佛跳牆、涼拌花膠,一改對傳統海味的刻板印象,創新食法仍能保留鮑魚、花膠的美味,對中式美食有興趣的食家千萬別錯過;粉紅誘人的I's tea櫻花漬青檸梳打,充滿著浪漫情懷,
期刊
有機食品簡言之就是以生命養生命的方式培植出的農作物,這種耕作方式多採用天然堆肥等帶來極低污染,同時不會對土壤造成損害。而傳統食品、食物多是我們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食物,老祖宗各種烹調方式的流傳,但在現代社會,我們所採用的食物原材料大多經過了化肥、除草劑等輔助農業增產方式獲得,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對人體健康有潛在的威脅。  食安危機,步步驚心  因而,在這個人人養生的時代,有機食品因為沒有外來污染侵害人體
期刊
惡性循環,回歸自然  進入有機行業完全是一個偶然,做有機之前,我從事石油化工貿易行業20年,由於在行業比較久,知道人們依靠非常多的石化產品過活,而石化產品的使用週期卻非常短,以一個普通瓶裝水來講,從購買到丟棄,大約平均只花5分鐘,成為垃圾之後卻50年不能降解而造成環境的污染。非常感觸的是,我們這一代浪費了非常多的地球資源,卻從來沒有珍惜。在石化貿易上了軌道以後,我決定投入一個可以永續經營,賺錢之餘
期刊
過往本地文學作者發表作品的平台主要集中在報紙副刊、少量雜誌上,而今在政府的推動下,多屆文學節及文學獎應運而生,目的是鼓勵“文化人”進行文學創作、大力推動文學的發展,那麼,文學創作者在本地如何發揮?  吳志良表示,本土文化的發展也反映在澳門當代文學的成長上。澳門一直有不少文學先行者一直在默默耕耘、不求回報地創作,直至1983年《澳門日報·鏡海》版的創刊,以及1987年澳門文學的重要陣地澳門筆會的成立
期刊
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會上指出,“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又切實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要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習慣上,人們把巨貪大蠹比作“老虎”,把貪腐的基層幹部稱之為“蒼蠅”。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雖然腐敗程度較小,但這些群眾身邊的貪腐
期刊
前 言  全國兩會於上月順利閉幕,圓滿完成憲法修改、國務院機構改革、國家領導人選舉等一系列備受矚目的議程,確認新時代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國家大政方針。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奮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且在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中,組建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提供體制和組織保障,足見黨中央對人民健康的高度重視。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乘兩會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