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劍擊運動作為一項“貴族”運動,和它的名字一樣,仍未能被大眾所熟知。談起這項運動,就不能不提及澳門劍擊學校(以下簡稱劍校)技術總監楊慕寰教練,他憑著自身對於劍擊運動的熱忱,默默地耕耘著。今期政經風雲有幸邀請了楊教練,與我們一起談他的劍擊生涯,也談劍擊運動的傳承與出路。
兒童劍擊的啟蒙之路
劍擊運動對於楊教練來說並不陌生,他在小時候陪著擔任足球教練的父親訓練時,由於天氣很炎熱,便跑到運動場內的劍擊館,看著運動員拿著“武器”打人,當時已覺得相當有趣。後來,楊教練到臺灣讀大學,在隔壁室友的感染下,真正開始接觸劍擊。大學畢業回澳後,仍抱持著對劍擊運動的熱愛。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身為中學老師的母親,向學校推薦成立劍擊興趣班,讓他擔任教練。
論及澳門劍擊運動的發展,自回歸前劍擊總會成立,而後開始有規模地發展。然而,澳門劍擊專業水準與其他地區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以兒童劍擊為例,楊教練發現同樣是16歲的學員,我們的學員自14歲開始訓練,而別人從8歲已經開始訓練,一個回合交鋒下來,已經沒得再打。因此,他得出結論:劍擊運動應自小開始培養。如果自小開始培養,又得到家長的支持,那麼發展起來就容易得多。
“劍擊比賽不是說想要拿冠軍就可以拿,要擺放好心態,先有興趣才能教,這是強逼不來的。大家為了爭取冠軍都很痛苦,即使打輸也要學會欣賞對方。”楊教練感嘆地說,劍校的宗旨就在於“授劍育人”,冠軍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開心與否。劍校自五年前成立,雛形是俱樂部的形式,後來成立了澳門劍擊學校有限公司,開始全方位發展兒童劍擊運動。2017年暑假,劍校學員參加了“全國擊劍俱樂部聯賽”(第四站,海口站),其中兩名學員分別獲得U10女子花劍個人冠軍及U16男子花劍個人第三名。
楊教練以前曾擔任過澳門劍擊隊教練,而拍檔李偉杰教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運動員,曾於1996年8月在天津獲全國青年擊劍錦標賽個人冠軍。兩人互相溝通、磨合,不斷地完善訓練不同年齡層兒童的方式。“李教練是專業的,大家互相切磋,在玩和專業中摸索出一套方法。”而楊教練目前主要負責後勤及對外交流工作,在早年的帶隊經驗中,認識國內其他俱樂部、代表隊的教練,與他們切磋,爭取更多的交流機會。楊教練還透露,及後將帶領劍校學員前往福建廈門交流,將澳門劍擊文化推廣出去。
劍擊看技術也看心術
劍擊運動的專業性很高,包括對技術和劍術的配合要求。對於兒童劍擊教練來說,愛心很重要。如何與他們溝通?如何與他們成為朋友?楊教練曾到香港參觀兒童劍擊培訓,他發現,那裡的學員都坐在地上,安靜而認真地聽教練講話。他吸取了鄰近地區的經驗,與李教練溝通得出結論,與學員做朋友的話,他們就會聽你說,兇是沒有用的,關鍵需要愛心對待。儘管劍校在培訓新晉教練時,沒有採用正式的課堂集訓,而是要求他們進行課堂旁觀,在不斷調整後,進行實地教學。楊教練坦言教小朋友一點也不難,要讓學員學習技術,也要讓他們懂得比賽規則,擁有判斷能力的話,同時也能提升學員的自信心。有趣的是,劍擊是一項考驗心智的運動。如何運用手中細小的劍頭擊中對方?如何在臨場時調整心態?如何控制身體的肌肉?這就需要依靠教練的專業培訓、規則教導,以及場內隊友們的支持。惟有學員們齊心投入,這項運動才能發揮它的魅力。
劍擊分為花劍、佩劍以及重劍。國際錦標賽以少年賽(17歲以下)、青年賽(17至20歲)、成年賽(20歲以上)來分。劍校目前以培養花劍技術為主,會依照學員的成長與技術進行判斷,待其思想、反應、身體擁有一定的條件時,作出適當的調整,看是否需要將9至10歲的兒童組分配到其他項目進行學習。“對我來說,劍擊是訓練個人操守,用劍征服對方,是一項有修養的、高尚的貴族運動。”在漂亮的運動裝備之下,給予小朋友智慧上的發展。運動時需要靠自己動腦筋,在場上需要靠自己,比賽時分數的上下落差很大,對小朋友的心智影響也很大。落後與否,依賴於小朋友在身、心方面的修煉。
劍擊運動有待政府推動
楊教練認同政府在劍擊運動方面的推廣工作,教青局屬下駿箐活動中心定期舉辦青少年劍擊興趣班,培養青少年學習劍擊運動的興趣。早前有內地美食節目《鋒味》到澳門劍校拍攝,被國內很多人所熟知,相信這是新媒體發展之下的資訊傳播效益,在口耳相傳之下,能有更多人對劍擊感興趣,越早、越小進入專業訓練,對運動員、對劍擊運動的發展越有利。
體育項目最困難的是場地及租金的問題,以及專業教練的資源。儘管政府很重視劍擊運動,但是目前仍缺乏市場,以及缺乏本地專業教練。劍擊運動教練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是本地需要一班這樣的人。而外地教練雖然水準高,但是引入外教比較難。目前國內劍擊俱樂部發展得很好,很多教練來自於退役運動員。外地教練通常不願意山長水遠來到澳門,一方面礙於狹窄的生活圈,另一方面在於其個人的發展前景會受限。
儘管劍擊對場地的要求沒有那麼高,然而趣味性卻很高,大人小孩都可以玩。楊教練期待更多人投入這項運動,期待澳門出產更多劍擊人才。採訪的最後時刻,他建議政府加大力度在青少年、兒童培訓方面起到推動作用,畢竟澳門劍擊運動的發展仍是困難重重,有待政府資源扶持。“好的柴火需要越燒越旺,讓其延續下去。”楊教練如是說。
兒童劍擊的啟蒙之路
劍擊運動對於楊教練來說並不陌生,他在小時候陪著擔任足球教練的父親訓練時,由於天氣很炎熱,便跑到運動場內的劍擊館,看著運動員拿著“武器”打人,當時已覺得相當有趣。後來,楊教練到臺灣讀大學,在隔壁室友的感染下,真正開始接觸劍擊。大學畢業回澳後,仍抱持著對劍擊運動的熱愛。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身為中學老師的母親,向學校推薦成立劍擊興趣班,讓他擔任教練。
論及澳門劍擊運動的發展,自回歸前劍擊總會成立,而後開始有規模地發展。然而,澳門劍擊專業水準與其他地區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以兒童劍擊為例,楊教練發現同樣是16歲的學員,我們的學員自14歲開始訓練,而別人從8歲已經開始訓練,一個回合交鋒下來,已經沒得再打。因此,他得出結論:劍擊運動應自小開始培養。如果自小開始培養,又得到家長的支持,那麼發展起來就容易得多。
“劍擊比賽不是說想要拿冠軍就可以拿,要擺放好心態,先有興趣才能教,這是強逼不來的。大家為了爭取冠軍都很痛苦,即使打輸也要學會欣賞對方。”楊教練感嘆地說,劍校的宗旨就在於“授劍育人”,冠軍與否不重要,重要的是開心與否。劍校自五年前成立,雛形是俱樂部的形式,後來成立了澳門劍擊學校有限公司,開始全方位發展兒童劍擊運動。2017年暑假,劍校學員參加了“全國擊劍俱樂部聯賽”(第四站,海口站),其中兩名學員分別獲得U10女子花劍個人冠軍及U16男子花劍個人第三名。
楊教練以前曾擔任過澳門劍擊隊教練,而拍檔李偉杰教練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運動員,曾於1996年8月在天津獲全國青年擊劍錦標賽個人冠軍。兩人互相溝通、磨合,不斷地完善訓練不同年齡層兒童的方式。“李教練是專業的,大家互相切磋,在玩和專業中摸索出一套方法。”而楊教練目前主要負責後勤及對外交流工作,在早年的帶隊經驗中,認識國內其他俱樂部、代表隊的教練,與他們切磋,爭取更多的交流機會。楊教練還透露,及後將帶領劍校學員前往福建廈門交流,將澳門劍擊文化推廣出去。
劍擊看技術也看心術
劍擊運動的專業性很高,包括對技術和劍術的配合要求。對於兒童劍擊教練來說,愛心很重要。如何與他們溝通?如何與他們成為朋友?楊教練曾到香港參觀兒童劍擊培訓,他發現,那裡的學員都坐在地上,安靜而認真地聽教練講話。他吸取了鄰近地區的經驗,與李教練溝通得出結論,與學員做朋友的話,他們就會聽你說,兇是沒有用的,關鍵需要愛心對待。儘管劍校在培訓新晉教練時,沒有採用正式的課堂集訓,而是要求他們進行課堂旁觀,在不斷調整後,進行實地教學。楊教練坦言教小朋友一點也不難,要讓學員學習技術,也要讓他們懂得比賽規則,擁有判斷能力的話,同時也能提升學員的自信心。有趣的是,劍擊是一項考驗心智的運動。如何運用手中細小的劍頭擊中對方?如何在臨場時調整心態?如何控制身體的肌肉?這就需要依靠教練的專業培訓、規則教導,以及場內隊友們的支持。惟有學員們齊心投入,這項運動才能發揮它的魅力。
劍擊分為花劍、佩劍以及重劍。國際錦標賽以少年賽(17歲以下)、青年賽(17至20歲)、成年賽(20歲以上)來分。劍校目前以培養花劍技術為主,會依照學員的成長與技術進行判斷,待其思想、反應、身體擁有一定的條件時,作出適當的調整,看是否需要將9至10歲的兒童組分配到其他項目進行學習。“對我來說,劍擊是訓練個人操守,用劍征服對方,是一項有修養的、高尚的貴族運動。”在漂亮的運動裝備之下,給予小朋友智慧上的發展。運動時需要靠自己動腦筋,在場上需要靠自己,比賽時分數的上下落差很大,對小朋友的心智影響也很大。落後與否,依賴於小朋友在身、心方面的修煉。
劍擊運動有待政府推動
楊教練認同政府在劍擊運動方面的推廣工作,教青局屬下駿箐活動中心定期舉辦青少年劍擊興趣班,培養青少年學習劍擊運動的興趣。早前有內地美食節目《鋒味》到澳門劍校拍攝,被國內很多人所熟知,相信這是新媒體發展之下的資訊傳播效益,在口耳相傳之下,能有更多人對劍擊感興趣,越早、越小進入專業訓練,對運動員、對劍擊運動的發展越有利。
體育項目最困難的是場地及租金的問題,以及專業教練的資源。儘管政府很重視劍擊運動,但是目前仍缺乏市場,以及缺乏本地專業教練。劍擊運動教練的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是本地需要一班這樣的人。而外地教練雖然水準高,但是引入外教比較難。目前國內劍擊俱樂部發展得很好,很多教練來自於退役運動員。外地教練通常不願意山長水遠來到澳門,一方面礙於狹窄的生活圈,另一方面在於其個人的發展前景會受限。
儘管劍擊對場地的要求沒有那麼高,然而趣味性卻很高,大人小孩都可以玩。楊教練期待更多人投入這項運動,期待澳門出產更多劍擊人才。採訪的最後時刻,他建議政府加大力度在青少年、兒童培訓方面起到推動作用,畢竟澳門劍擊運動的發展仍是困難重重,有待政府資源扶持。“好的柴火需要越燒越旺,讓其延續下去。”楊教練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