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就很清楚地为我们进行阅读教学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多年来,我一直非常注重阅读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我和我的同事一起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做为研究课题,在借鉴别的同行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采用下述几种阅读教学的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以期抛砖引玉,和同行共同探讨。
一、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阅读情感是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感情和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双向交流,彼此碰撞而产生的阅读“内动力”。为学生阅读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有了情感的参与,就能与作者达到情感交融,并能体会得精妙入微。例如:教朱自清的《春》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我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一幅幅“春风、春草、桃花、杏花、梨花、赛跑、踢球”等内容的“春景图”,配上悦耳动听的音乐,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引导学生朗读、背诵文,“闭了眼”,想象“桃儿、杏儿、梨儿”。这样学生就进入了作者的情感氛围,体会到了文章的精妙入微,学生也就水到渠成的喊出了“春领着我们上前去。”
二、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
在语文阅读课中,我要求学生尽量完成以下对话:
1.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这些”等等。
2.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等等。
3.与编者对话: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研讨与练习’与’读一读,写一写’有什么区别?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等。
三、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
在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享有快乐体验。在这方面我们主要采用了谜语、歇后语引路;设计运用多种教具教学;编排口诀等方法。
利用谜语、歇后语引路,既可以活跃气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初二上学期放暑假时,我布置学生假期阅读《三国演义》,我说:“《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也很多,比如张飞使计谋一粗中有细,诸葛亮三气周瑜一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一讳疾忌医,东吴招亲一弄假成真等等,大家想知道这些歇后语中的典故吗?我们就在假期读读《三国演义》吧。下学期开学时,看看谁还能讲出哪些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和《三国演义》的小故事。”学生们兴趣极大,情绪极高。开学时有的同学竟然能说出二十多条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开《三国演义》小故事演讲会时,同学们争先恐后上台演讲,声情并茂,真正享受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
四、让学生思考、揣摩、讨论,反复体验
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揣摩、讨论,反复体验,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受到启迪。我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时,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结合,有的画画、有的写故事,最后交流。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在那个时候,李清照就有不同于一般女性的娇柔,大胆地走出家门,自由游玩。追求自由和幸福,活得潇洒自如,真是佩服。有的说李清照是很了不起的才女,回家晚了,还可以即兴作诗,逃过父亲的责罚。这样的女子一定才思敏捷,招人喜欢。顿时课堂热闹非凡。通过反复讨论,学生们的一些优良品格自然就被这样的课堂陶冶形成了。
五、培养学生的多元和创新思维能力
阅读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基础,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创新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但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六、阅读教学要注重积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梳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在这方面,我们是这样指导学生的:
1.诵读。记诵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记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做笔记、记卡片、剪报刊。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指导学生运用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的方法进行积累。
3.扩大阅读面。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并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4.测试。测试也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梳理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专项整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我们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享有快乐体验,培养学生的多元和创新思维。随着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面的增加,阅读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鉴赏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学生们的阅读会逐渐走向深刻与成熟。这也就达到了新课标“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要求,而这正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也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阅读情感是作者渗透在作品中的感情和学生的阅读体验的双向交流,彼此碰撞而产生的阅读“内动力”。为学生阅读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有了情感的参与,就能与作者达到情感交融,并能体会得精妙入微。例如:教朱自清的《春》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我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一幅幅“春风、春草、桃花、杏花、梨花、赛跑、踢球”等内容的“春景图”,配上悦耳动听的音乐,在如诗如画的意境中,引导学生朗读、背诵文,“闭了眼”,想象“桃儿、杏儿、梨儿”。这样学生就进入了作者的情感氛围,体会到了文章的精妙入微,学生也就水到渠成的喊出了“春领着我们上前去。”
二、鼓励学生与教材平等“对话”
在语文阅读课中,我要求学生尽量完成以下对话:
1.与文本对话:如“文章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文章的主旨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言含义深刻?我是这样理解文章的;我理解的理由有这些”等等。
2.与作者对话:如“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是什么?写作意图是否体现得很清楚?”等等。
3.与编者对话:如“为什么将这一篇课文组织在这一单元?为什么要涉及这道题?’研讨与练习’与’读一读,写一写’有什么区别?编者的意图是什么”等等。
三、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
在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享有快乐体验。在这方面我们主要采用了谜语、歇后语引路;设计运用多种教具教学;编排口诀等方法。
利用谜语、歇后语引路,既可以活跃气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初二上学期放暑假时,我布置学生假期阅读《三国演义》,我说:“《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也很多,比如张飞使计谋一粗中有细,诸葛亮三气周瑜一略施小技,曹操杀华佗一讳疾忌医,东吴招亲一弄假成真等等,大家想知道这些歇后语中的典故吗?我们就在假期读读《三国演义》吧。下学期开学时,看看谁还能讲出哪些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和《三国演义》的小故事。”学生们兴趣极大,情绪极高。开学时有的同学竟然能说出二十多条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开《三国演义》小故事演讲会时,同学们争先恐后上台演讲,声情并茂,真正享受到了阅读带来的乐趣。
四、让学生思考、揣摩、讨论,反复体验
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揣摩、讨论,反复体验,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受到启迪。我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时,让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结合,有的画画、有的写故事,最后交流。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在那个时候,李清照就有不同于一般女性的娇柔,大胆地走出家门,自由游玩。追求自由和幸福,活得潇洒自如,真是佩服。有的说李清照是很了不起的才女,回家晚了,还可以即兴作诗,逃过父亲的责罚。这样的女子一定才思敏捷,招人喜欢。顿时课堂热闹非凡。通过反复讨论,学生们的一些优良品格自然就被这样的课堂陶冶形成了。
五、培养学生的多元和创新思维能力
阅读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基础,要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创新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但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六、阅读教学要注重积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和梳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在这方面,我们是这样指导学生的:
1.诵读。记诵是有效的积累方法。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记诵。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记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做笔记、记卡片、剪报刊。老师帮助学生分类归纳,指导学生运用做笔记、记卡片、剪报纸的方法进行积累。
3.扩大阅读面。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并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4.测试。测试也是一种较好的积累、梳理的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专项整合,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总之,我们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享有快乐体验,培养学生的多元和创新思维。随着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面的增加,阅读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鉴赏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学生们的阅读会逐渐走向深刻与成熟。这也就达到了新课标“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的要求,而这正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也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