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州安科消防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大型公共场所规模不断扩大,一旦发生火灾,灭火和救援就会遇到很大难度。消防安全已成为关系社会安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重在“自防自救”,建筑内自动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对扑灭初期火灾并引导人员及时疏散起到了很大重要。因此,消防系统智能化的发展,是提高楼宇自动化水平,迎合通过楼宇自控技术实现更高安全保障的需要,也是当前发展的一个紧迫的问题。
关键词:智能消防;系统应用;问题及策略
1.建筑智能消防系统的应用
近年来网络、通讯等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现代技术来实现建筑消防系统智能化。智能消防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火灾事故广播、消防通讯等消防设备,而消防控制室是这个系统的控制中心,它全天侯监测多种消防设备的工作状态,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一旦出现火情,它将成为紧急信息汇集、显示处理中心,及时准确地反馈火情的发展过程,正确迅速地控制多种相关设备,达到疏导和保护人员、控制和扑灭火灾的目的。传统的消防模式和依靠救援的灭火方式是落后时代的消防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很多场所的消防要求,只有完善的智能消防设施才能起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减少火灾损失、降低人员伤亡。建筑内智能消防系统在防止火灾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财产损失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智能消防系统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消防设计中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步设计;第二个是二次设计;第三个是深化设计;第四个是设计变更。但是在进行这四个阶段设计中并没有安排统一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而是由多家单位或者是多个负责人统一完成。导致在消防设计中出现了不连贯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在消防设计中存在了许多问题以及遗漏了许多设计重点。如建设单位邀请两家设计单位分别对一、二期生产车间内的消火栓给水系统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一期生产车间的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而二期却采用常高压给水系统,导致前后两期消防系统在设计上产生冲突。在二次设计中,火灾报警探测器、喷头等进行平面图设计时,并未考虑现场条件的限制,往往造成火灾报警探测器、喷头等距梁或障碍物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以至于影响其消防功能。
2.2监理职责不到位
一些监理公司侧重于土建、结构、水暖、电气等传统专业的监理,对智能消防工程监理缺少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智能消防技术及产品发展迅速,但监理工程师业务水平相对滞后,不了解智能消防产品的性状,只能对布线及安装提一般性监理意见,未发挥出监理应有的作用。
监理不仅要对施工进行监理,而且要对设计实施监理,监理机构对设计图纸进行评审的程序,往往被淡化或缺失。
2.3施工质量不过关
在进行智能消防系统设计中,施工单位没有良好的配合,没有安排合理的施工工序,在一些地区没有进行预埋预留。通常在进行土建和机电安装之后,再进行弱电施工,一般都会因为现场条件的限制,很容易对施工的空间、线槽、安装位置产生影响,使智能消防设备不能达到设计的要求。目前我国的施工单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现层层转包的情况,但是施工工作人员并没有具备着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没有足够的施工经验以及在进行工作时没有严格按照工作规范,导致在进行智能消防系统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以次充好、降级使用等现象。如防排烟风管、消防管道、消防设备等安装后未做相应的试验;消防排烟风机采用劣质产品,就可能导致防烟分区内排烟风量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2.5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
管理职责不明确,智能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制度不完善,未实施消防设施标志化管理,消防设施的配电箱、水源及灭火剂等控制阀门未处在正常运行位置,需要保持常开或常闭的阀门未有明显的开(闭)状态标识,未落实管理责任等。在日常工作中保养人员未能定期进行检查;有的设备因故障或损坏,不能及时修复而停用,联动设备未定期测试其性能;有的人为造成故障,如担心设备误动作,而将联动设备的电源直接断开或将设备处于手动状态。
2.6建筑用途的改变
建筑物被出租以后,租戶进行二次装修,格局和功能经常发生变化,如原为大开间的场所被分隔成走道和房间,原为工业建筑(生产车间)变为民用建筑(宾馆)等。对于建筑物的智能消防系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在装修中一些设施设备被自行拆除或遮挡。
3.完善智能消防系统的措施
3.1规范建设单位的投资行为
建设单位在发包消防工程时。应考虑消防系统系统的整体性。不应分割发包给几家设计和施工单位,更不应因自身利益驱使,明示或暗示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违反消防法规和相应标准,制定不合理的目标。要遵循建设程序,规范投资行为,端正指导思想。
3.2完善消防设计
设计单位设计的依据是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有的是由一个设计院完成,有的则由多个专业设计公司完成。智能消防系统是由包括弱电、给排水、暖通等多个专业组成。也需要联动机电专业的许多设备。因此,在设计时,要进行系统设计,整体考虑。当进行设计变更时,要考虑匹配关系。设计时,要领会建筑防火设计及施工规范的实质。处处都要贯穿“防火”的设计思想,如电缆要防火,要阻燃,护管要防火,明管要刷防火涂料。消防设备供电电源要采用消防专用供电回路,有些还要采用双电源供电,确保消防设备在灾害情况下能有效运行。设计要全面,详尽。发生设计变更和补充时。一定要和其他各专业、各方沟通,做好相互之间的衔接。消防系统的设计是工程质量和运行维护的基础,要从源头上防止不合理、缺陷设计的产生。
3.3工作人员要选择良好的机械设备材料
工作人员在安装智能消防系统时,要对智能消防系统的设备材料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对机械设备材料的生产使用、功用性能的情况要进行充分的思考,根据建筑消防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材料,在构成整个智能消防系统中要体现出一个经济合理的特点。工作人员要选择性能较高的单个器件和可靠性较高的主机,采用工作运行稳定、准确可靠的信号传输。另外,智能消防系统设计的整体功能要匹配协调,其联动系统的各个方面环节能相互匹配。
3.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在对智能消防系统进行施工时要选择一个高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的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记录好工程施工数据。
3.5监管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验收
智能消防系统完成后由消防检测机构对消防系统进行检测。建设单位在取得相关的检测报告后,需要按规定向公安消防主管部门提请验收。消防检测机构要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坚持第三方公正立场,独立开展检测工作,严格执行工作程序,保持对检测结果判断的科学性、严谨性和独立性。在验收的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必须要立刻设计整顿方案,保证智能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4.结语
在建筑消防系统中,智能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可以实现对建筑消防设施自动化控制,可以有效促进火灾处理。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对智能消防系统的设计、安装、监理、调试、检测、管理等工作的控制。对于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智能消防系统的良好质量,使得智能消防系统充分发挥出它本身所具备的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鹏.淡谈建筑消防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生产与安全技术,2013,35(2):110-111.
[2]李亚楠,王风轩.浅谈楼宇智能消防系统[J].技术管理,2013,32(3):66-67.
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大型公共场所规模不断扩大,一旦发生火灾,灭火和救援就会遇到很大难度。消防安全已成为关系社会安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重在“自防自救”,建筑内自动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对扑灭初期火灾并引导人员及时疏散起到了很大重要。因此,消防系统智能化的发展,是提高楼宇自动化水平,迎合通过楼宇自控技术实现更高安全保障的需要,也是当前发展的一个紧迫的问题。
关键词:智能消防;系统应用;问题及策略
1.建筑智能消防系统的应用
近年来网络、通讯等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现代技术来实现建筑消防系统智能化。智能消防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给水系统、防排烟系统、防火门、防火卷帘、火灾事故广播、消防通讯等消防设备,而消防控制室是这个系统的控制中心,它全天侯监测多种消防设备的工作状态,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一旦出现火情,它将成为紧急信息汇集、显示处理中心,及时准确地反馈火情的发展过程,正确迅速地控制多种相关设备,达到疏导和保护人员、控制和扑灭火灾的目的。传统的消防模式和依靠救援的灭火方式是落后时代的消防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很多场所的消防要求,只有完善的智能消防设施才能起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减少火灾损失、降低人员伤亡。建筑内智能消防系统在防止火灾蔓延,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财产损失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智能消防系统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消防设计中一般要经过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初步设计;第二个是二次设计;第三个是深化设计;第四个是设计变更。但是在进行这四个阶段设计中并没有安排统一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而是由多家单位或者是多个负责人统一完成。导致在消防设计中出现了不连贯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在消防设计中存在了许多问题以及遗漏了许多设计重点。如建设单位邀请两家设计单位分别对一、二期生产车间内的消火栓给水系统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一期生产车间的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而二期却采用常高压给水系统,导致前后两期消防系统在设计上产生冲突。在二次设计中,火灾报警探测器、喷头等进行平面图设计时,并未考虑现场条件的限制,往往造成火灾报警探测器、喷头等距梁或障碍物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以至于影响其消防功能。
2.2监理职责不到位
一些监理公司侧重于土建、结构、水暖、电气等传统专业的监理,对智能消防工程监理缺少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智能消防技术及产品发展迅速,但监理工程师业务水平相对滞后,不了解智能消防产品的性状,只能对布线及安装提一般性监理意见,未发挥出监理应有的作用。
监理不仅要对施工进行监理,而且要对设计实施监理,监理机构对设计图纸进行评审的程序,往往被淡化或缺失。
2.3施工质量不过关
在进行智能消防系统设计中,施工单位没有良好的配合,没有安排合理的施工工序,在一些地区没有进行预埋预留。通常在进行土建和机电安装之后,再进行弱电施工,一般都会因为现场条件的限制,很容易对施工的空间、线槽、安装位置产生影响,使智能消防设备不能达到设计的要求。目前我国的施工单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出现层层转包的情况,但是施工工作人员并没有具备着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没有足够的施工经验以及在进行工作时没有严格按照工作规范,导致在进行智能消防系统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以次充好、降级使用等现象。如防排烟风管、消防管道、消防设备等安装后未做相应的试验;消防排烟风机采用劣质产品,就可能导致防烟分区内排烟风量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2.5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
管理职责不明确,智能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制度不完善,未实施消防设施标志化管理,消防设施的配电箱、水源及灭火剂等控制阀门未处在正常运行位置,需要保持常开或常闭的阀门未有明显的开(闭)状态标识,未落实管理责任等。在日常工作中保养人员未能定期进行检查;有的设备因故障或损坏,不能及时修复而停用,联动设备未定期测试其性能;有的人为造成故障,如担心设备误动作,而将联动设备的电源直接断开或将设备处于手动状态。
2.6建筑用途的改变
建筑物被出租以后,租戶进行二次装修,格局和功能经常发生变化,如原为大开间的场所被分隔成走道和房间,原为工业建筑(生产车间)变为民用建筑(宾馆)等。对于建筑物的智能消防系统提出了不一样的要求,在装修中一些设施设备被自行拆除或遮挡。
3.完善智能消防系统的措施
3.1规范建设单位的投资行为
建设单位在发包消防工程时。应考虑消防系统系统的整体性。不应分割发包给几家设计和施工单位,更不应因自身利益驱使,明示或暗示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违反消防法规和相应标准,制定不合理的目标。要遵循建设程序,规范投资行为,端正指导思想。
3.2完善消防设计
设计单位设计的依据是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有的是由一个设计院完成,有的则由多个专业设计公司完成。智能消防系统是由包括弱电、给排水、暖通等多个专业组成。也需要联动机电专业的许多设备。因此,在设计时,要进行系统设计,整体考虑。当进行设计变更时,要考虑匹配关系。设计时,要领会建筑防火设计及施工规范的实质。处处都要贯穿“防火”的设计思想,如电缆要防火,要阻燃,护管要防火,明管要刷防火涂料。消防设备供电电源要采用消防专用供电回路,有些还要采用双电源供电,确保消防设备在灾害情况下能有效运行。设计要全面,详尽。发生设计变更和补充时。一定要和其他各专业、各方沟通,做好相互之间的衔接。消防系统的设计是工程质量和运行维护的基础,要从源头上防止不合理、缺陷设计的产生。
3.3工作人员要选择良好的机械设备材料
工作人员在安装智能消防系统时,要对智能消防系统的设备材料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对机械设备材料的生产使用、功用性能的情况要进行充分的思考,根据建筑消防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材料,在构成整个智能消防系统中要体现出一个经济合理的特点。工作人员要选择性能较高的单个器件和可靠性较高的主机,采用工作运行稳定、准确可靠的信号传输。另外,智能消防系统设计的整体功能要匹配协调,其联动系统的各个方面环节能相互匹配。
3.4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在对智能消防系统进行施工时要选择一个高技术水平、高综合素质的施工单位。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记录好工程施工数据。
3.5监管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验收
智能消防系统完成后由消防检测机构对消防系统进行检测。建设单位在取得相关的检测报告后,需要按规定向公安消防主管部门提请验收。消防检测机构要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坚持第三方公正立场,独立开展检测工作,严格执行工作程序,保持对检测结果判断的科学性、严谨性和独立性。在验收的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必须要立刻设计整顿方案,保证智能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4.结语
在建筑消防系统中,智能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可以实现对建筑消防设施自动化控制,可以有效促进火灾处理。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加强对智能消防系统的设计、安装、监理、调试、检测、管理等工作的控制。对于系统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智能消防系统的良好质量,使得智能消防系统充分发挥出它本身所具备的真正作用。
参考文献:
[1]陈鹏.淡谈建筑消防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生产与安全技术,2013,35(2):110-111.
[2]李亚楠,王风轩.浅谈楼宇智能消防系统[J].技术管理,2013,32(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