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百姓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情况就要结束了。”在邛崃市文君街道黄坝村西街,拆迁后的老旧棚户区,如今已是一片平整的土地。看着手机上的安置房效果图,文君街道党工委书记汤洪峰不禁感慨道。在这里,面积约47.7亩的安置房建设工程,正在为搬迁居民建起新的家园。
“文君街道党工委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完成了5300亩旧城改造土地腾退,是邛崃过去10年来旧城改造面积总和。”邛崃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任时伯表示,文君街道的转变,是邛崃市巡察整改政治效应进一步彰显的缩影。近年来,邛崃市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实践、主动作为,聚焦建机制、压责任、追根源三条路径,做细做实了巡察“后半篇文章”。
谈及此前巡察整改存在问题,邛崃市委巡察办主任付应虎介绍,“首先是力量不足,一直以来,巡察整改监督主要依靠巡察办、巡察组‘单打独斗’,既要完成一届任期内全覆盖任务,又要督促已巡察单位抓好问题整改,人力不足困难可想而知。其次是监督方式‘单一乏力’,一些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只管业务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上的意识差了点,整改任务全部压在了派驻纪检组上。”整改成效“低层次徘徊”也是问题,付应虎说,在以前问题整改一定程度上存在就事论事、流于形式,整改表面化、纸面化现象。
基于此,自2017年以来,邛崃市经过实践摸索,陆续建立起联合督导、廉情通报、行业协作“三项机制”,聚焦责任压实、追根溯源,从前期的发现问题,到后期的问题整改,为巡察整改各环节凝聚合力。
巡察反馈后,由邛崃市纪委监委牵头负总责,协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做好整改日常监督工作。市委巡察办副主任杨柠旭告诉记者:“部门之间有分工也有合作,根据部门职能职责,巡察办将巡察出的问题分类移送监督部门,各部门成立整改督导组,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采取整改期间‘随机察看’、整改完成‘全面察看’、整改到位‘回头察看’的方式对整改情况进行全方位督导检查。集中整改完成后,各部门督查整改情况集中报市纪委监委。如此一来,巡察整改监督力量大大增强。”
同时,将重要问题线索移送市纪委监委,以《廉情专报》形式向被巡察党组织市级分管领导通报重点整改问题,督促问题整改落地见效。“在过去一段时间,巡察整改監督主要通过听取整改情况汇报、审阅整改情况报告和开展巡察‘回头看’,监督方式相对单一,一些单位整改浮于表面,没有真正意义上聚焦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抓整改,以简单问责下级代替本级整改的情况较为普遍。”付应虎表示,通过廉情通报机制,督促市级分管领导实行“一岗双责”,强化市级分管领导监督责任。“具体来说,就是市级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单位具有领导责任和监督责任。巡察组向被巡察党组织反馈巡察意见时,领导需列席,发现啥问题,书记提了啥要求,要监督落实,集中整改完成后,还要向市委常委会专题汇报巡察整改落实情况。”
“在一些涉及专业性的问题上,我们也需要行业部门相助。”依托该市行业主管部门,邛崃市建立了20个巡察协作小组,在参与协助具体巡察工作的同时,负责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做好行业问题整改。“巡察时帮助发现问题,反馈后督促落实整改,增强了巡察工作各环节力量。”付应虎说。
“从刚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抓整改,到现在运行‘三项机制’抓整改,我们经过了长期实践探索和逐步完善。”杨柠旭介绍,以2017年下半年建立的行业协作机制为例,行业部门一开始仅提供信息支持,后来陆续有了技术、人员力量参与;最初只参与协助具体巡察工作,现在还负责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做好行业领域问题整改。
杨柠旭还谈道:“我们巡察整改非常注重长效机制建设,紧盯‘关键少数’,既坚持‘当下改’,还注重‘长久立’,确保问题整改能够‘举一反三’,堵塞制度漏洞。”目前,邛崃市已对巡察整改落实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市教育局党组和派驻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立案调查,对整改成效不明显的5个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提醒谈话,对2名班子成员诫勉谈话,给予1名班子成员纪律处分。
“被问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上‘变相平均’。”该市纪委派驻教育局纪检监察组长汪卫军告诉记者,在过去,有的工作人员为了多拿补贴,巧立名目天天下乡,最后补贴几乎和工资一样高。如此成风,可能很多单位的大部分经费都得用到差旅上。“为了保障真正要下乡的人,当时我们制定了‘限额出差’的办法——不管出差多少天,每人每月的出差补贴不超过300元。该方法被巡察组定性为‘变相平均’,因此被问责了。”
经过巡察后,邛崃市教育局经费报销恢复了此前程序,但出差理由需经班子成员严格审核。针对差旅费报销机制的不完善这一现象,市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完善了差旅费报销办法,补足了漏洞,完善了机制。
付应虎介绍,巡察发现的诸如此类倾向性和普遍性问题,整改并非“点到即止”,而是“由点及面”。巡察协作小组根据职责分工,指导和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完善行业制度机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巡察整改初见成效。2019年以来,邛崃市纪委监委监督发现18个被巡察党组织整改不力问题30个,督促整改30个,整改率达100%。
“文君街道党工委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完成了5300亩旧城改造土地腾退,是邛崃过去10年来旧城改造面积总和。”邛崃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任时伯表示,文君街道的转变,是邛崃市巡察整改政治效应进一步彰显的缩影。近年来,邛崃市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实践、主动作为,聚焦建机制、压责任、追根源三条路径,做细做实了巡察“后半篇文章”。
人少活多成效浅?巡察有实招
谈及此前巡察整改存在问题,邛崃市委巡察办主任付应虎介绍,“首先是力量不足,一直以来,巡察整改监督主要依靠巡察办、巡察组‘单打独斗’,既要完成一届任期内全覆盖任务,又要督促已巡察单位抓好问题整改,人力不足困难可想而知。其次是监督方式‘单一乏力’,一些领导干部认识不到位,只管业务工作,党风廉政建设上的意识差了点,整改任务全部压在了派驻纪检组上。”整改成效“低层次徘徊”也是问题,付应虎说,在以前问题整改一定程度上存在就事论事、流于形式,整改表面化、纸面化现象。
基于此,自2017年以来,邛崃市经过实践摸索,陆续建立起联合督导、廉情通报、行业协作“三项机制”,聚焦责任压实、追根溯源,从前期的发现问题,到后期的问题整改,为巡察整改各环节凝聚合力。
巡察反馈后,由邛崃市纪委监委牵头负总责,协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做好整改日常监督工作。市委巡察办副主任杨柠旭告诉记者:“部门之间有分工也有合作,根据部门职能职责,巡察办将巡察出的问题分类移送监督部门,各部门成立整改督导组,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采取整改期间‘随机察看’、整改完成‘全面察看’、整改到位‘回头察看’的方式对整改情况进行全方位督导检查。集中整改完成后,各部门督查整改情况集中报市纪委监委。如此一来,巡察整改监督力量大大增强。”
同时,将重要问题线索移送市纪委监委,以《廉情专报》形式向被巡察党组织市级分管领导通报重点整改问题,督促问题整改落地见效。“在过去一段时间,巡察整改監督主要通过听取整改情况汇报、审阅整改情况报告和开展巡察‘回头看’,监督方式相对单一,一些单位整改浮于表面,没有真正意义上聚焦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抓整改,以简单问责下级代替本级整改的情况较为普遍。”付应虎表示,通过廉情通报机制,督促市级分管领导实行“一岗双责”,强化市级分管领导监督责任。“具体来说,就是市级分管领导对其分管单位具有领导责任和监督责任。巡察组向被巡察党组织反馈巡察意见时,领导需列席,发现啥问题,书记提了啥要求,要监督落实,集中整改完成后,还要向市委常委会专题汇报巡察整改落实情况。”
“在一些涉及专业性的问题上,我们也需要行业部门相助。”依托该市行业主管部门,邛崃市建立了20个巡察协作小组,在参与协助具体巡察工作的同时,负责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做好行业问题整改。“巡察时帮助发现问题,反馈后督促落实整改,增强了巡察工作各环节力量。”付应虎说。
点上巡察、面上反馈
“从刚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抓整改,到现在运行‘三项机制’抓整改,我们经过了长期实践探索和逐步完善。”杨柠旭介绍,以2017年下半年建立的行业协作机制为例,行业部门一开始仅提供信息支持,后来陆续有了技术、人员力量参与;最初只参与协助具体巡察工作,现在还负责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做好行业领域问题整改。
杨柠旭还谈道:“我们巡察整改非常注重长效机制建设,紧盯‘关键少数’,既坚持‘当下改’,还注重‘长久立’,确保问题整改能够‘举一反三’,堵塞制度漏洞。”目前,邛崃市已对巡察整改落实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市教育局党组和派驻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立案调查,对整改成效不明显的5个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提醒谈话,对2名班子成员诫勉谈话,给予1名班子成员纪律处分。
“被问责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上‘变相平均’。”该市纪委派驻教育局纪检监察组长汪卫军告诉记者,在过去,有的工作人员为了多拿补贴,巧立名目天天下乡,最后补贴几乎和工资一样高。如此成风,可能很多单位的大部分经费都得用到差旅上。“为了保障真正要下乡的人,当时我们制定了‘限额出差’的办法——不管出差多少天,每人每月的出差补贴不超过300元。该方法被巡察组定性为‘变相平均’,因此被问责了。”
经过巡察后,邛崃市教育局经费报销恢复了此前程序,但出差理由需经班子成员严格审核。针对差旅费报销机制的不完善这一现象,市纪委监委督促相关部门完善了差旅费报销办法,补足了漏洞,完善了机制。
付应虎介绍,巡察发现的诸如此类倾向性和普遍性问题,整改并非“点到即止”,而是“由点及面”。巡察协作小组根据职责分工,指导和督促被巡察党组织完善行业制度机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巡察整改初见成效。2019年以来,邛崃市纪委监委监督发现18个被巡察党组织整改不力问题30个,督促整改30个,整改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