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唐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登高》选自普通高中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的第一板块“诗从肺腑出”。《登高》是一首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七言律诗 ,堪称“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因此,本诗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诗人身世遭际,解读杜甫用阔大苍茫的秋景表现内心的孤独与苍凉,品味隐于诗句中的安史之乱后漂泊流离的情感 ,不仅能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更能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往往只满足于诗歌的誦读,并不专注于诗歌的意象、意境与情感的理解与鉴赏。因此,教读本诗,不仅要强化古诗词诵读训练,更要从理解意象人手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体验诗人情感人手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学习目标
1.体会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重点)
2.感受诗人在漂泊流离中的情感变化及其主流情感:深沉的苦痛和忧思。(重点)
3.体会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难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杜甫曾夸赞李白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实所有流芳百世的名篇,都是诗人用生命与真情抒写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的诗:杜甫的《登高》。
二、诵读欣赏——“知新”
1.整体感知
提名朗读,读准了字音、节奏,读出情感。听录音朗读,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两个字 :“哀”、“悲”。齐声朗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读出感情。
2.品“景”
①诗人登高望远必写所见,把你理解的所见之景读出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 长江滚滚来。
②所见即为所景,请概括景物特点,体会诗人的感受。
(秋天的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低飞盘旋的)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
→悲凉、悲苦、悲怆,孤独无依、人生苦短
归纳 :所见之景通常为物象 ,写入诗歌后即为意象,什么叫意象?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简单说来 ,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问:再次朗读写景诗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幅画面的特点。
阔大苍凉的长江秋景图
3.明“情”
③苍凉悲壮之景 ,渲染可哀可悲之情;世事、身境更可知人论世。杜甫当时的心境怎样?
自由朗读三、四联找一找,说一说。“作客”→一悲 他乡作客 ;“常作客”→二悲 长久作客 ;“万里”→三悲 远方作客 ;“悲秋 →四悲 萧瑟秋天;“繁霜鬓”、“百年”→五悲 年已暮齿;“多病”→六悲 身患疾病;“独 登 台”→七悲 孤独无依 ;“潦倒”→八 悲穷困潦倒 。
④处于如此处境中的诗人让人同情,然而此时此刻的诗人在考虑什么呢? 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形象?
时世的艰难、国家的混乱(结合注释对“艰难”的理解 )。表现出一位忧国忧民,穷亦兼济天下 的诗人形象。
4 . 悟 “法 ”
⑤一、二联与三、四联之间是什么关系?
借景抒情(以哀景写悲情)
三、合作探究——“温故”
作为七律之冠,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最能体现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请朗读体会。
沉郁:指思想情感的丰富、深厚、浓郁、忧愤、蕴藉 ;顿挫 :指语言上的凝练沉着和节奏上的铿锵跌宕。《登高》中诗人把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 ,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 ,形成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其实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他的一生,请同学们回顾初中所学的杜诗。
杜甫的《望岳》
背景简介 :开元二十四年(736)(24岁)
朗读讨论:这也是一首登高诗(登临泰山),诗中写景的诗句是哪些? 写了泰山什么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巍峨高大、神奇秀丽。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最后两句表达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小结过渡:杜甫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然而安史之乱后,杜甫开始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备尝艰辛,伟大的抱负难以实现,使他那忧国忧民的心更加深沉,逐渐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杜甫的《春望》
背景简介:唐肃宗至德元载(757)三月(45岁)
朗读讨论:诗人为何“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因为“愁”:对 国家前程 的绝望忧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背景简介 :上元二年(761)八月(49岁)
朗读讨论 :茅屋为秋风所破后诗人处境如何? 面对这样的处境,诗人是如何思考的?
处境艰苦——屋破漏雨、布衾似铁,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诗人此时却由他本身的痛苦虑及“天下寒士”的痛苦,渴求变革现状。
回首《登高》
简介背景:大历二年(767)(55岁)
小结 :我们通过对四首杜甫诗的欣赏,感受到杜甫一生坎坷 ,不同的人生阶段情感有所变化 ,然 而其核心 的情感是忧国忧民。
四、诵读回顾——“感悟”
1.背诵《登高》,结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说说你的课堂感悟。 2.课堂寄语:(投影片12)
杜甫为苍生 大地投 注了极 大的关爱和同情。再小的村落,再穷的家庭,再苦的场面,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静静观看,细细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他无钱无力,很难给予具体帮助,能给的帮助就是这些眼泪和随之而来的笔墨。人世对他,那么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凉;而他对人世却完全相反 ,竟是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这就是杜甫。
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研习杜甫的《登高》,体味情景交融的手法,并且 回顾初中所学的三首杜诗,进一步了解杜甫的身世浮沉 ,从而体会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郁顿挫的诗风,课堂教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
一、学习目标定位准
上好一节课,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文本,才能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登高》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两个方向:情景交融的手法和沉郁顿挫的诗风。在重难点 的突破中,注意问题 的引领,把大问题小化细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
二、教法运用恰当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诵读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论世法等教学法,围绕目标,通过朗诵、讨论,教师讲析和点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诗歌鉴赏的知识,也初步培养了形象思维和审美能力。
1.诵读是贯穿课堂的主线
通过学生、教师和多媒体音像资料配乐朗诵等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比较后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而进入诗歌的情境。
2.对话是结构课堂的主旋律
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由于开头较好,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维,平等对话 ,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质疑。具体情境表现在目标得当,同时通过一个个小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品景 、明情、悟法 ,培养学生归纳推理 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可谓纲举 目张 。课堂讨论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3.本节课的难点
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体会其沉郁顿挫的风格是本诗的关键。但学生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初中所学三首诗帮助学生温故知新,通过杜甫不同时期的詩作呈现其一生的风雨历程,在情感变化中体会其不变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学法指导有效
魏书生说过,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制造坡度,让学生自己来爬。所以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本节课不仅从诵读、意象、知人论世等方面运用教法,还注意让学生进行感悟,不仅让学生读懂了诗歌,掌握了品读的技巧,还适度向写作迁移拓展。不可不说的是,板书是本节课又一亮点 :呈现教学重难点,展现杜甫大致人生经历,看其“一路风雨一路情”。当然本节课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文本解读的深度仍要挖掘,学生调度应更自主,诗歌品读能力仍需培养。
作者简介:
陶双喜(1966.10.24—),女,汉族,籍贯:湖北武汉,单位: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新洲分校,研究方向:教育教学。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往往只满足于诗歌的誦读,并不专注于诗歌的意象、意境与情感的理解与鉴赏。因此,教读本诗,不仅要强化古诗词诵读训练,更要从理解意象人手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体验诗人情感人手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学习目标
1.体会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重点)
2.感受诗人在漂泊流离中的情感变化及其主流情感:深沉的苦痛和忧思。(重点)
3.体会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难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杜甫曾夸赞李白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实所有流芳百世的名篇,都是诗人用生命与真情抒写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的诗:杜甫的《登高》。
二、诵读欣赏——“知新”
1.整体感知
提名朗读,读准了字音、节奏,读出情感。听录音朗读,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两个字 :“哀”、“悲”。齐声朗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读出感情。
2.品“景”
①诗人登高望远必写所见,把你理解的所见之景读出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 长江滚滚来。
②所见即为所景,请概括景物特点,体会诗人的感受。
(秋天的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低飞盘旋的)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
→悲凉、悲苦、悲怆,孤独无依、人生苦短
归纳 :所见之景通常为物象 ,写入诗歌后即为意象,什么叫意象?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简单说来 ,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问:再次朗读写景诗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幅画面的特点。
阔大苍凉的长江秋景图
3.明“情”
③苍凉悲壮之景 ,渲染可哀可悲之情;世事、身境更可知人论世。杜甫当时的心境怎样?
自由朗读三、四联找一找,说一说。“作客”→一悲 他乡作客 ;“常作客”→二悲 长久作客 ;“万里”→三悲 远方作客 ;“悲秋 →四悲 萧瑟秋天;“繁霜鬓”、“百年”→五悲 年已暮齿;“多病”→六悲 身患疾病;“独 登 台”→七悲 孤独无依 ;“潦倒”→八 悲穷困潦倒 。
④处于如此处境中的诗人让人同情,然而此时此刻的诗人在考虑什么呢? 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形象?
时世的艰难、国家的混乱(结合注释对“艰难”的理解 )。表现出一位忧国忧民,穷亦兼济天下 的诗人形象。
4 . 悟 “法 ”
⑤一、二联与三、四联之间是什么关系?
借景抒情(以哀景写悲情)
三、合作探究——“温故”
作为七律之冠,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最能体现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请朗读体会。
沉郁:指思想情感的丰富、深厚、浓郁、忧愤、蕴藉 ;顿挫 :指语言上的凝练沉着和节奏上的铿锵跌宕。《登高》中诗人把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 ,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 ,形成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其实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他的一生,请同学们回顾初中所学的杜诗。
杜甫的《望岳》
背景简介 :开元二十四年(736)(24岁)
朗读讨论:这也是一首登高诗(登临泰山),诗中写景的诗句是哪些? 写了泰山什么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巍峨高大、神奇秀丽。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最后两句表达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
小结过渡:杜甫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然而安史之乱后,杜甫开始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备尝艰辛,伟大的抱负难以实现,使他那忧国忧民的心更加深沉,逐渐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杜甫的《春望》
背景简介:唐肃宗至德元载(757)三月(45岁)
朗读讨论:诗人为何“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因为“愁”:对 国家前程 的绝望忧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背景简介 :上元二年(761)八月(49岁)
朗读讨论 :茅屋为秋风所破后诗人处境如何? 面对这样的处境,诗人是如何思考的?
处境艰苦——屋破漏雨、布衾似铁,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诗人此时却由他本身的痛苦虑及“天下寒士”的痛苦,渴求变革现状。
回首《登高》
简介背景:大历二年(767)(55岁)
小结 :我们通过对四首杜甫诗的欣赏,感受到杜甫一生坎坷 ,不同的人生阶段情感有所变化 ,然 而其核心 的情感是忧国忧民。
四、诵读回顾——“感悟”
1.背诵《登高》,结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说说你的课堂感悟。 2.课堂寄语:(投影片12)
杜甫为苍生 大地投 注了极 大的关爱和同情。再小的村落,再穷的家庭,再苦的场面,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静静观看,细细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他无钱无力,很难给予具体帮助,能给的帮助就是这些眼泪和随之而来的笔墨。人世对他,那么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凉;而他对人世却完全相反 ,竟是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这就是杜甫。
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研习杜甫的《登高》,体味情景交融的手法,并且 回顾初中所学的三首杜诗,进一步了解杜甫的身世浮沉 ,从而体会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郁顿挫的诗风,课堂教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
一、学习目标定位准
上好一节课,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文本,才能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登高》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两个方向:情景交融的手法和沉郁顿挫的诗风。在重难点 的突破中,注意问题 的引领,把大问题小化细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
二、教法运用恰当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诵读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论世法等教学法,围绕目标,通过朗诵、讨论,教师讲析和点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诗歌鉴赏的知识,也初步培养了形象思维和审美能力。
1.诵读是贯穿课堂的主线
通过学生、教师和多媒体音像资料配乐朗诵等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比较后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而进入诗歌的情境。
2.对话是结构课堂的主旋律
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由于开头较好,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维,平等对话 ,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质疑。具体情境表现在目标得当,同时通过一个个小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品景 、明情、悟法 ,培养学生归纳推理 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 ,可谓纲举 目张 。课堂讨论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3.本节课的难点
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体会其沉郁顿挫的风格是本诗的关键。但学生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初中所学三首诗帮助学生温故知新,通过杜甫不同时期的詩作呈现其一生的风雨历程,在情感变化中体会其不变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学法指导有效
魏书生说过,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制造坡度,让学生自己来爬。所以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本节课不仅从诵读、意象、知人论世等方面运用教法,还注意让学生进行感悟,不仅让学生读懂了诗歌,掌握了品读的技巧,还适度向写作迁移拓展。不可不说的是,板书是本节课又一亮点 :呈现教学重难点,展现杜甫大致人生经历,看其“一路风雨一路情”。当然本节课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文本解读的深度仍要挖掘,学生调度应更自主,诗歌品读能力仍需培养。
作者简介:
陶双喜(1966.10.24—),女,汉族,籍贯:湖北武汉,单位: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新洲分校,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