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与八大山人的笔墨运用分析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8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徐渭和八大山人都生活在旧传统和新风范相互对立、相互冲突的封建社会没落时期。不幸的命运造就了中国画坛两位艺术奇才。但由于他们的个人经历及艺术思想的不同,两人的绘画在艺术技巧、艺术思想和精神等方面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也并不一致。
  关键词:徐渭;八大山人;笔墨;大写意
  明代画坛高手林立,其中最富创意的写意画大师当推徐渭。他处在一个文人步履维艰的明代后期,终生未能得志于功名,还屡遭厄运。饱经沧桑的生涯形成了他吟诗作画的狂放风格,给后世留下许多与众不同的水墨画。徐渭主画水墨葡萄、牡丹等,用来隐喻自己怀才不遇,以物喻人,这样的笔墨语言、笔墨精神,被不久之后的八大山人所效仿。八大山人的画主要也是借物抒情,用象征的手法表达精神寓意,寄托自己的感情。如画鱼、鸟,都是白眼珠看向天空的状态,抒发自己愤世嫉俗之感。继承并发扬了徐渭的大写意画风格。八大山人在笔墨上去除了徐渭画风中粗豪霸悍的一面,形成了写意花鸟画的独特语言。
  一、徐渭与八大山人的生平[1]
  徐渭生活于明中期,诗人、戏剧家、书法家、画家、杀人犯、行为艺术家。他在人们的记忆中是一个艺术天才,一个怪才,一个疯子。是“明朝三大才子”中,最多才的一位,诗、文、书、画、音、戏,无一不精通,让后人肃然起敬。比如这几位大家对他的评价:明末张岱说他的画 “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清代郑板桥曾刻印一枚,自称是 “青藤门下牛马走”;齐白石曾经说过:“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①
  八大山人,姓朱名耷。作为明末清初一位遗民画家,以超脱的人格和画风树立了艺术史上的丰碑,天性聪颖,是当时南昌著名的才子。但好景不长,在他十九岁时遭遇家国倾覆的灭顶之灾——明朝灭亡。后因妻子亡故,万般无奈,出家为僧。之后,八大不仅勤于禅学,且常常吟诗作画。最终凭借超凡脱俗的人品和画品走完了颠沛流离的人生旅途。
  徐渭与八大山人的笔墨运用分析[2]
  明末清初,皇帝昏庸,政治腐败。徐渭八次考试,八次失败,恰好赶上明朝的衰败,而后家破人亡,精神崩溃,悲观厌世的情绪导致他几乎癫狂,一心觅死。二人的绘画作品,都很好地通过笔墨传达了他们的个人思想与家国情怀。徐渭开创了中国画泼墨大写意的画法,八大继承了优秀的传统。两人的人生经历曲折坎坷,这种不幸的人生遭遇奠定了二人绘画作品的悲哀痛苦以及不满时事的风貌。他们将个人的遭际和对社会的不满寄于笔端,对于世间的不公与丑陋毫不掩饰地予以批判与讥讽。
  (一)纵情淋漓之徐渭
  徐渭独特的文人画上追唐风,下融平民趣味。②泼辣的风格和洒脱的人格魅力在明代水墨大写意绘画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以飞越激扬、酣畅淋漓的笔墨进行创作,使其达到高度抒情的境界。打破吴门文人画派花鸟画自然秀美、典雅静谧的绘画风格,其用笔粗放精炼、气韵生动、侧锋直扫、气势磅礴,形成纵逸狂放风格。他作画十分讲究气韵和法度,借绘画抒写性情,传达自然本色,以独有的、狂放泼辣的风格,把写意画推向了新高度。
  画之六法中,“气韵生动”列首位,徐渭抓住了根本。《墨葡萄图》(图一)是徐渭的代表作品。此画从右上画葡萄一枝,无一丝形似,狂放的笔墨在画面上缤纷飞扬,藤条缭绕,整幅画面墨色单一却细腻丰富,将黑白灰的世界表现的如此美妙,徐渭用他最信手拈来的技法表现出另一个单调而充实的世界。干湿浓淡并用,枝桠的遒劲之感跃然纸上;重墨淡墨并用,墨葡萄丰硕饱满,脱颖而出,用笔灵活,配合丰富的墨色,画面的质感瞬间迅速提升。画家以寥寥几笔,泼洒墨汁的淋漓效果,浑然自成地传达出葡萄的神韵。文人画中对笔触的追求也在画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他以狂草般的笔法热情挥洒,着眼于生韵的体现,同时也将他不得志而积于心中的抑郁不平,泻于笔端。画上还有自题七绝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乱抛闲掷野藤中。”从诗中真实地表现了这位画家一生坎坷不平的生活境遇。
  (二)超凡脱俗之八大
  独创是艺术的生命。八大山人的书画艺术,具有强烈的个性化风格和高度:以形写情,以形写神;墨色简淡,运笔奔放;布局明朗,意境高远。他的书法也与他的绘画风格相似,极为简练,风格独特。在创作上他师法自然,大气磅礴,独创新意,创造了高旷纵横的风格。他作画主张“省”,有时满幅大纸只画一鸟或一石,寥寥数笔,神情皆具。
  八大的代表性作品《孤禽图》(图二),画面中一只八哥在柳枝上歇息,眼睛盯著前方。画中题诗“唤哥,吭圆哥唤了。八哥语三虢,南飞鹧鸪少。”山人经常画八哥,鹧鸪,鹌鹑等题材,八大也经常在提款的时候把它们混而一谈,以用来表达他的思想。款中第一句,八大所画的明显是八哥而他却以“衿翠鸟”题诗,这结合了传说中青鸟的特点,为的是突出其神的使者的特质。前两句表面上写鸟而其实是以此来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在八大生活的时代,鹧鸪是当时
  很多遗民吟咏的对象,写鹧鸪大都是为了表达对国家的思念,而八大此诗也正是
  此意。画中八哥黑的精神,背部几点留白即画出了八哥的特点又让那一团墨变活,
  变得透气;而柳枝偏淡,枝上有芽,八哥是面,枝干是线而芽是点,画面东西极
  少但是八大却把点线面结合的很好,显得十分的生动。在八大晚年绘画中,物象逐渐演变为一种符号,尽管客观的事物失去了自然特征,但在八大笔下却充满了幽默的风格。
  二、徐渭与八大山人的绘画对后世的影响
  徐渭与八大山人的绘画主观感情色彩强烈,笔墨挥洒放纵,从而把中国写意画推向了书写强烈思想情感的崇高境界,把在生宣纸上自由控制笔墨以表现情感的写意画技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画风对近现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后又独辟蹊径,开创了简括、变形、夸张的水墨大写意的艺术发展新阶段,表现了明末清初的时代精神,前无古人、后人无法逾越的艺术高度。其画作虽然在当时影响不大,但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且在世界画坛也引起了很大反响。300年来,我国许多著名画家如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在画风上都不同程度地受他的影响。吴昌硕的花鸟画艺术继承了八大山人的金刚杵笔法,但其画风又与八大山人冷逸疏落的风格不尽相同,显得更加朴实无华。自此之后新的画风形成也是受益于八大山人的绘画精髓再加以创新的结果。潘天寿创作的花鸟松石系列作品,也透露出八大山人的痕迹。潘天寿还从八大以黑计白的简笔、焦墨境界中悟出以实计虚的创新,可谓继承与发展。
  结语
  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中,徐渭与八大的绘画由于特征明显,所以对他两的研究是个显学。他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甚至整个后半生都过着落魄的生活,但就这样的生活,迫使他们在绘画艺术的道路上真正走向巅峰,给绘画史增添了一抹光辉, 以及他们的曲折的经历,这些实在让我感触颇多。研究这一课题,对于我们借古开今,妥善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对自己的绘画道路,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注释:
  [1]张岱:《陶庵梦忆》,世界书局印行,1936,第74页
  [2] 舒士俊:《从诗书画走向大写意的徐渭》,《书与画》,1998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王朝闻著《八大山全集》,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2]杨江波著《八大山人笔墨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年1月版
  [3]何平著《徐渭艺术风格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1月版
  [5]孙英:《徐渭写意花鸟画的笔墨初探》,2013年中国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孟宪伟:《禅宗与八大山人的写意花鸟画》,《美与时代》2007年第十一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工匠精神就是专注敬业,一丝不苟,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互联网 +”和“中国制造 2025”的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要传承工匠精神、培养工匠型人才,踏踏实实把中国的设计和制造的水平提高上去。  关键词:艺术设计;工匠精神  在 2016 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就此成为热词。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专注敬业,一丝不苟,对自
期刊
摘 要:林海音是台湾女性小说的开山鼻祖。林海音的小说总是在追忆和批判。但是她将自己的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了“被人漠视的女性小说”上,开创了台湾文学史上女性文学的新纪元。她的笔下我们能够看到被生活和旧婚姻制度压迫下卑微的女性弱者形象。  关键词:女性形象;封建旧婚姻制度;反抗和斗争  引题:细细品读林海音的所有作品,她都会刻画出形象鲜明的的女主人公来作为整部作品的灵魂人物。无论是短篇小说中的韩大奶奶,李
期刊
陶渊明以其相对自足的精神世界和文学世界站在魏晋精神的高峰上。钱志熙在《唐前生命观和文学主题》中曾经谈到:“陶渊明作为一个真正自觉的人,在自身生命追求的驱动下,几乎是将整个魏晋生命思潮在他个人生命境界中浓缩地再现了一番。[1]”对于这样一个时代高峰,其诗文作品正是陶渊明本人思想的外射,对这种特殊思想的内在发生机制——落实到陶渊明这个个体上也是不能绕过的。所以对其生死观、命运观等内在精神特质的研究自有
期刊
在经历了从去年8月份到如今的公考拉锯战以来,一些精神上的粗粮充盈着他每一个脑神经。有人说,时间,是最公平的,不管你是谁,它都平等对待;也有人说,时间也是不公平的,通常它留给每个人的“试题”难度千差万别,于是乎大家答卷结果差异性突出,甚至相同难题周二的答题答案也有别与周一。  他孩时,常思考十年后的我将来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怎么做自己?幸福又是什么?是像超人一样拥有着不可思议的超能力,承担着锄强扶弱
期刊
摘 要:陈洪绶以人物画成就最高,传世作品中人物画最多,陈洪绶人物画发展有四个时期,晚年时期的人物造型简洁,用笔萧散疏简,具有高古淡雅的特点,作品《隐居十六观》便是此时重要代表作,这部册页是研究陈洪绶晚年思想和画风的重要资料。本文正是通过此图册来分析题识内容,来认识其隐居不得的矛盾心理,“十六观”的来源以及该作品的三个特点:笔墨简淡、笔触写意、用色淡雅,以便为今后的创作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陈洪
期刊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知音难觅。  当你与他言语寥寥却能心意相通时,当你和他相视而笑而融洽默契时,他就是你需要的那一杯清茶,这杯茶浓淡适宜、清香可人。而你,因为有他,从此可以欣赏到原来除了玫瑰,山茶和梧桐在你的视野中也能如此美丽,在生命的另一扇门中,你真实地感受着春天,这里,只有春天的温度,是的,这是知己的温度。  与如今花哨繁杂的社交网络不同,千百年前的相遇更像是一个单纯美好的梦境……一弯碧波,一
期刊
小时候  旅程就是那短暫的梧桐小路  有外婆牵着我的手  摇摇晃晃地走着  一直走到  那巴掌大的梧桐叶由绿变黄  纷纷扬扬洒满小路的  还有爱  青年时  旅程就是那漫长的人生之路  只有左手牵着右手  跌跌撞撞的走着  一直走到  那如梦的人生路由喜转悲  迷迷糊糊踌躇不前的  也有心  老年时  旅程就是那熙攘的杨柳河堤  有他的手牵着她的手  慢慢悠悠地走着  一直走到  那落日的余晖由浓
期刊
有人说  相遇,是春天所有的诠释  就像,  就像一个梦  一个刚出生的梦  慢慢化开  我们也就这样,出生了  悻悻然,睁开眼  窥见了原本在梦里的一切  春天似这样  点点温度,点点光亮  万物复苏  生命在這一刻纷纷跃跃欲试  春天似相遇  微风遇见雷雨  鲜花遇见荆棘  遇见自己  遇见,他
期刊
摘 要:在清初,王士禛作为文坛领袖,曾多次组织唱和活动,其《秋柳四首》影响力度颇大。王士禛尊崇唐诗学,他不仅学习王维还学习陶渊明、孟浩然、岑参、李白等名家诗人,通过对名家的吸收与借鉴,自成一派诗歌体系——神韵说,为清初诗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王士禛;王维;神韵说;山水诗  王士禛的神韵说是清初诗坛的一个特殊的存在,该理论主张清新淡远、空灵蕴藉。崇尚“有景无人”,这种诗学理论与王维的山
期刊
摘 要:汉字在世界文字发展的宏观背景中看,汉字属于象形文字,与图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字的自身结构及其组合形式都具有图形的意味,汉字的各种创意形式,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和感情色彩。另外,现代汉字图形在招贴,标志,广告,包装,影视等媒体上的应用,也体现出汉字设计的思想和情感,使平面设计的视觉效果更富有冲击力。  关键词:汉字图形;汉字图形结构;形式;标志;  汉字图形既可以传达文字信息,又可以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