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愉悦学生身心,促进学生学习,并建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彰显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诗歌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历史价值,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也是对诗歌的深度学习和深度教学目标的追求。
【关键词】体验;彰显;比较分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立德树人作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必须逐步落实于中学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之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愉悦学生身心,促进学生学习,并建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彰显人文精神,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背景
2019年3月21日,永登县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县区联片教研活动(同课异构)在永登二中展开。由二中教师高永莲在综合三楼录播室给高一(7)班学生讲授杜甫的律诗——《登高》。
二、高永莲老师课堂教学概述
1.导入。教师先让学生齐声朗读杜甫的诗歌——《月夜》进行复习,再介绍本诗的特点以及杜甫诗歌创作成就,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2.新课。(1)教师讲解:说明《登高》的文学价值——古今第一律诗和课文的重要性,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2)学生自学:学生自读诗句,教师巡堂观察学生阅读情况。(3)学生齐读。(4)教师简单讲解绝句与律诗的结构特点与区别。(5)教师提问,学生齐声回答本诗的韵脚落在每句后面;让学生画出韵脚位置,并且注明拼音、声调等。师讲: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师提问,学生回答韵脚的声调,律诗讲究平仄。(6)教师提问:“为什么本诗为古今第一律诗?”教师分析本诗关键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体现对称性:上下句对偶,词性一致。学生朗读后回答“感情充沛,对仗工整”,师问:每首诗都有其灵魂,本诗“灵魂”是什么?提问两名学生回答问题。(7)教师讲解诗歌背景:安史之乱作者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疾病缠身;作者诗友高适、李白相继去世;诗人悲愤忧郁。学生了解背景后,充满感情朗读。(8)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本诗的感情基调——“悲”,作者如何表达?教师巡堂观察各个小组学习和讨论情况。三分钟后,教师指定一位女生回答: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表达。教师分析诗的意象并点评:鸟在徘徊、回旋表现诗人彷徨;感受诗人的心情:冷湿、孤独、凄凉。教师对比毛泽东诗词“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表达作者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革命豪情和理想抱负。再比较王维诗句“鸟鸣山更幽”,表达作者闲适的心情。教师总结:由意象到意境。诗人借助意象奠定了诗歌感情基调——“悲”,师生共同朗读关键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教师提问:从诗中读出几层意思?两名学生回答:作者作客他乡,疾病缠身。教师补充:作者身患肺病、糖尿病等,孤独无依,眷恋家乡。教师给出自己所写结束语,让学生朗读体会。教师感悟:广阔的宇宙中,时间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
3.课堂小结:教师总结。
4.课堂练习:学生齐声朗读全诗。
5.作业:教师没有给学生布置作业任务。
三、课例分析
1.教学方法。高老师采用讲授法,对诗歌背景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其突出特点体现在类比方法上,通过类比不同诗歌作品特点,说明诗歌意象表达的意境,营造了浓郁的教学氛围,突出体现诗歌的感情基调——悲,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讨论的问题是: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诗歌的意象。师生互动多为师问生答形式,或者由教师代为回答。没有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也没有学生相互提出问题,相互解答和交流。因此,分组学习形式简单,探讨不够深入;关注学困生不够,没能反馈出学困生的学情。
3.课程实施。在教学内容实施上,教师把诗歌的意象作为重点探讨,分析了诗歌写作背景、核心诗句、律诗结构等。教师讲解细致深刻,应用材料丰富,有针对性。在目标达成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但在检查学生识记效果上,不够全面。高老师在情境创设和诗句内涵及结构分析方面,学生理解得较为深入,但在教学中新课程理念体现得不够明显;在师生互动交流方式上,教师共提问十一名学生,采用了傳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方式,并无新意;在评价方式上,高老师听取学生回答情况后,再进行补充、点评,但没有对学生背诵效果进行检查,也没有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导致教学环节的缺失和学生评价的不完整;在资源利用上,教师引用了其他文学材料,从不同的诗歌意象进行类比,是个有效的教学方法。
4.课堂文化方面,教师能简单介绍诗歌背景,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师生交流互动积极。教师语言生动顺畅,教态自然。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具有亲和力。当然,教师更应该关注全体学生学习,使得不同学生有所收获,体现人文关怀,提炼诗歌中蕴含的文化素养,贯穿新课程理念。
5.教学用时41分钟,略显拖堂。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学习用时三分钟,不够充足。
四、探讨与商榷
笔者就高老师营造教学氛围、设置教学情景提出商榷。高老师就诗歌表达的感情基调——“悲”进行分析:教师认为作者年近五十六岁体弱多病,安史之乱,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好友相继去世,心情悲凉。同时,作者暮年感到生命即将终结,因此心情凄凉悲切,感怀伤世,失落消沉。故高老师感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因为人类无法避免生死,不能超越自然规律。可是,这是一种消极人生观。笔者认为诗人更有积极上进的一面,更豁达和坦荡,更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和追求,更有关心底层人民疾苦、向往和平的美好生活的愿望,更有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虽然人类无法改变自然规律,但是,人类可以适应自然,合理开发自然,并为人类服务。即使人的自然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人文精神永远传承。一个人不管自身多么渺小,只要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他的生命就是伟大的、无价的和永恒的。正如文天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才是我们应该倡导和学习的积极人生观。
心理学表明,愉快的情绪能鼓舞人去进行活动,甚至忘我地去进行拼搏。忧愁、悲伤、过度的焦虑和灰心失望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宜过度营造悲伤气氛,避免学生消极低落的情绪产生而影响学生学习。教师应该挖掘诗歌的亮点,及时对学生予以点化和提炼,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诗歌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历史价值,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并建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彰显人文精神,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也是对该诗的深度学习和深度教学目标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5).
附
【关键词】体验;彰显;比较分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立德树人作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必须逐步落实于中学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之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愉悦学生身心,促进学生学习,并建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彰显人文精神,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背景
2019年3月21日,永登县教育局教研室主办的县区联片教研活动(同课异构)在永登二中展开。由二中教师高永莲在综合三楼录播室给高一(7)班学生讲授杜甫的律诗——《登高》。
二、高永莲老师课堂教学概述
1.导入。教师先让学生齐声朗读杜甫的诗歌——《月夜》进行复习,再介绍本诗的特点以及杜甫诗歌创作成就,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
2.新课。(1)教师讲解:说明《登高》的文学价值——古今第一律诗和课文的重要性,借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2)学生自学:学生自读诗句,教师巡堂观察学生阅读情况。(3)学生齐读。(4)教师简单讲解绝句与律诗的结构特点与区别。(5)教师提问,学生齐声回答本诗的韵脚落在每句后面;让学生画出韵脚位置,并且注明拼音、声调等。师讲: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师提问,学生回答韵脚的声调,律诗讲究平仄。(6)教师提问:“为什么本诗为古今第一律诗?”教师分析本诗关键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体现对称性:上下句对偶,词性一致。学生朗读后回答“感情充沛,对仗工整”,师问:每首诗都有其灵魂,本诗“灵魂”是什么?提问两名学生回答问题。(7)教师讲解诗歌背景:安史之乱作者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疾病缠身;作者诗友高适、李白相继去世;诗人悲愤忧郁。学生了解背景后,充满感情朗读。(8)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本诗的感情基调——“悲”,作者如何表达?教师巡堂观察各个小组学习和讨论情况。三分钟后,教师指定一位女生回答: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表达。教师分析诗的意象并点评:鸟在徘徊、回旋表现诗人彷徨;感受诗人的心情:冷湿、孤独、凄凉。教师对比毛泽东诗词“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表达作者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革命豪情和理想抱负。再比较王维诗句“鸟鸣山更幽”,表达作者闲适的心情。教师总结:由意象到意境。诗人借助意象奠定了诗歌感情基调——“悲”,师生共同朗读关键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教师提问:从诗中读出几层意思?两名学生回答:作者作客他乡,疾病缠身。教师补充:作者身患肺病、糖尿病等,孤独无依,眷恋家乡。教师给出自己所写结束语,让学生朗读体会。教师感悟:广阔的宇宙中,时间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暂的。
3.课堂小结:教师总结。
4.课堂练习:学生齐声朗读全诗。
5.作业:教师没有给学生布置作业任务。
三、课例分析
1.教学方法。高老师采用讲授法,对诗歌背景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其突出特点体现在类比方法上,通过类比不同诗歌作品特点,说明诗歌意象表达的意境,营造了浓郁的教学氛围,突出体现诗歌的感情基调——悲,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讨论的问题是: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诗歌的意象。师生互动多为师问生答形式,或者由教师代为回答。没有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也没有学生相互提出问题,相互解答和交流。因此,分组学习形式简单,探讨不够深入;关注学困生不够,没能反馈出学困生的学情。
3.课程实施。在教学内容实施上,教师把诗歌的意象作为重点探讨,分析了诗歌写作背景、核心诗句、律诗结构等。教师讲解细致深刻,应用材料丰富,有针对性。在目标达成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但在检查学生识记效果上,不够全面。高老师在情境创设和诗句内涵及结构分析方面,学生理解得较为深入,但在教学中新课程理念体现得不够明显;在师生互动交流方式上,教师共提问十一名学生,采用了傳统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方式,并无新意;在评价方式上,高老师听取学生回答情况后,再进行补充、点评,但没有对学生背诵效果进行检查,也没有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导致教学环节的缺失和学生评价的不完整;在资源利用上,教师引用了其他文学材料,从不同的诗歌意象进行类比,是个有效的教学方法。
4.课堂文化方面,教师能简单介绍诗歌背景,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师生交流互动积极。教师语言生动顺畅,教态自然。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具有亲和力。当然,教师更应该关注全体学生学习,使得不同学生有所收获,体现人文关怀,提炼诗歌中蕴含的文化素养,贯穿新课程理念。
5.教学用时41分钟,略显拖堂。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学习用时三分钟,不够充足。
四、探讨与商榷
笔者就高老师营造教学氛围、设置教学情景提出商榷。高老师就诗歌表达的感情基调——“悲”进行分析:教师认为作者年近五十六岁体弱多病,安史之乱,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好友相继去世,心情悲凉。同时,作者暮年感到生命即将终结,因此心情凄凉悲切,感怀伤世,失落消沉。故高老师感叹人生短暂,自然永恒。因为人类无法避免生死,不能超越自然规律。可是,这是一种消极人生观。笔者认为诗人更有积极上进的一面,更豁达和坦荡,更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和追求,更有关心底层人民疾苦、向往和平的美好生活的愿望,更有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虽然人类无法改变自然规律,但是,人类可以适应自然,合理开发自然,并为人类服务。即使人的自然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人文精神永远传承。一个人不管自身多么渺小,只要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做出有意义的贡献,他的生命就是伟大的、无价的和永恒的。正如文天祥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才是我们应该倡导和学习的积极人生观。
心理学表明,愉快的情绪能鼓舞人去进行活动,甚至忘我地去进行拼搏。忧愁、悲伤、过度的焦虑和灰心失望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宜过度营造悲伤气氛,避免学生消极低落的情绪产生而影响学生学习。教师应该挖掘诗歌的亮点,及时对学生予以点化和提炼,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诗歌的文学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历史价值,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并建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彰显人文精神,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也是对该诗的深度学习和深度教学目标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崔允漷.论课堂观察LICC范式:一种专业的听评课[J].教育研究,2012(5).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