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主动探寻问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那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想,假如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这样的课堂就失去意义。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我是一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这个问题上,我有几点建议,现在说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如何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 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力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主动探寻问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那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想,假如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这样的课堂就失去意义。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我是一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这个问题上, 我有几点建议, 现在说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
1 老师对新课学习内容的引导很重要
每堂课的情景导入部分是收拢学生的心、增强学生求知欲望的关键;在这部分不能掉以轻心,要下重笔。
例如:老师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青春故事》的时候,要准确抓住中学生青春期比较叛逆的特征,从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假如这个周末家长不干涉我们的任何活动,你们打算怎么过?”老师提出了一个学生最渴望的问题,顿时课堂就炸开了,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都想说出自己深埋心底的“美好计划”。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点燃”了。
2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巧妙设疑、合理引导、成功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八课中讲到“法律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从事与自己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时,老师为延伸教学内容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那超出限制范围的民事活动,我们是不是就不能实施了”。这个问题既引出了下面要讲授的内容,又“揪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们都纷纷议论,课堂气氛活跃。这时老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法律连接,再作适当的讲解,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兴趣,明白了道理,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3 以把握知识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
经调查表明,学生的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知识结合点。能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如讲到“人们对于自己的脑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学生难以理解“脑力劳动成果”的具体含义,就跟不上老师讲课的思路,但学生又很想知道。这时,老师要及时告诉学生,“脑力劳动成果是指通过自己或自己与别人合作所创作出的成果,其包括知识产权,如著作权、商标权、发明权、发现权、技术改进权和合理化建议权等”。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恰当、准确地把握了各种知识的接合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4 以优美感人,生动幽默的语言激发兴趣
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很多时候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知识,老师优美感人,生动幽默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老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有积极的作用。政治课总给人一种严肃、枯燥的感觉,要改变这种局面,生动幽默的语言自然起着极大的作用。一个教师如果语言干巴,学生听来,味同嚼蜡,久而久之就失去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反之,如果语言生动幽默,达情达理,就会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 案例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而一个生动有趣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好的教学案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选取案例时必须遵循新颖、生动、恰当,比如我在讲八年级上册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时举例(我校发生的真实事件):去年我们学校刘某某同学和几个社会上闲游的无业青年在网吧上网玩游戏,身上带的钱用玩了,但还没过足游戏瘾,于是几人商议决定出去收点“保护费”。他们选中一名我校九年级的男生,原因是这名男生平时出手很阔绰。刘某某同学的任务是负责放哨,实施抢劫的是那几个无业青年。两天后,派出所民警带着那几个无业青年来学校来找刘某某,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没参与抢劫,只是在旁边看,怎么就涉嫌犯罪了呢?
通过事例创造教育意境,引发学生思考,使他们在体会中领悟正确的观点。
6 荀子曾说:教学应以“闻见”为基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老师如能利用多媒体制作出有声有色的课件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同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合作就在身边》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动画片《三个和尚》,然后在屏幕上显示本次课学习的目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学到了知识。比光靠黑板和书本的教学活动要生动形象得多,教学效果就要好得多了。
总之,教学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要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既要遵循认知的规律,又要辅以恰当的手段方法、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智能,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如何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 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力更加敏锐,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主动探寻问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那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想,假如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这样的课堂就失去意义。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我是一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这个问题上, 我有几点建议, 现在说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
1 老师对新课学习内容的引导很重要
每堂课的情景导入部分是收拢学生的心、增强学生求知欲望的关键;在这部分不能掉以轻心,要下重笔。
例如:老师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青春故事》的时候,要准确抓住中学生青春期比较叛逆的特征,从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假如这个周末家长不干涉我们的任何活动,你们打算怎么过?”老师提出了一个学生最渴望的问题,顿时课堂就炸开了,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都想说出自己深埋心底的“美好计划”。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点燃”了。
2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巧妙设疑、合理引导、成功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在八年级上册第八课中讲到“法律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从事与自己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时,老师为延伸教学内容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那超出限制范围的民事活动,我们是不是就不能实施了”。这个问题既引出了下面要讲授的内容,又“揪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们都纷纷议论,课堂气氛活跃。这时老师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法律连接,再作适当的讲解,使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引起兴趣,明白了道理,比平铺直叙讲理论更有峰回路转之效。
3 以把握知识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
经调查表明,学生的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知识结合点。能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如讲到“人们对于自己的脑力劳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学生难以理解“脑力劳动成果”的具体含义,就跟不上老师讲课的思路,但学生又很想知道。这时,老师要及时告诉学生,“脑力劳动成果是指通过自己或自己与别人合作所创作出的成果,其包括知识产权,如著作权、商标权、发明权、发现权、技术改进权和合理化建议权等”。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恰当、准确地把握了各种知识的接合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4 以优美感人,生动幽默的语言激发兴趣
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活生生的人,很多时候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知识,老师优美感人,生动幽默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老师富有严谨、简洁、精炼、准确、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促进记忆的持久,思维的活跃,想象的丰富,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有积极的作用。政治课总给人一种严肃、枯燥的感觉,要改变这种局面,生动幽默的语言自然起着极大的作用。一个教师如果语言干巴,学生听来,味同嚼蜡,久而久之就失去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反之,如果语言生动幽默,达情达理,就会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5 案例教学是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而一个生动有趣的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好的教学案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在选取案例时必须遵循新颖、生动、恰当,比如我在讲八年级上册第十课《他们为什么会犯罪》时举例(我校发生的真实事件):去年我们学校刘某某同学和几个社会上闲游的无业青年在网吧上网玩游戏,身上带的钱用玩了,但还没过足游戏瘾,于是几人商议决定出去收点“保护费”。他们选中一名我校九年级的男生,原因是这名男生平时出手很阔绰。刘某某同学的任务是负责放哨,实施抢劫的是那几个无业青年。两天后,派出所民警带着那几个无业青年来学校来找刘某某,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没参与抢劫,只是在旁边看,怎么就涉嫌犯罪了呢?
通过事例创造教育意境,引发学生思考,使他们在体会中领悟正确的观点。
6 荀子曾说:教学应以“闻见”为基础,“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老师如能利用多媒体制作出有声有色的课件创设情境,开展教学,同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八年级下册第四课《合作就在身边》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动画片《三个和尚》,然后在屏幕上显示本次课学习的目标,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学到了知识。比光靠黑板和书本的教学活动要生动形象得多,教学效果就要好得多了。
总之,教学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要不断实践,不断创新,既要遵循认知的规律,又要辅以恰当的手段方法、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智能,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