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书》,作者苏轼,《论书》摘自《东坡集》。
全文是北宋倡导尚意书风的苏轼所著。苏轼为人旷达正直,对诗书画都很擅长,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对于书法,他强调“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长于行书,他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黄庭坚在《山谷集》中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書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酬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董其昌也曾称赞“全用正锋,是坡公兰亭也”。传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等。苏轼一生坎坷,因政权的不断转手,他的一生也在不停地经历着起伏。因此他的思想中既有文人的儒家思想,也浸透着佛教与道教的影响,他的书法理论主要体现了崇尚自然的老庄思想。
晋卫烁《笔阵图》就有“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唐徐浩《论书》中也有“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人们常说的肥瘦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结构上才会相得益彰。张怀瓘在《书断》中说:以筋骨之形,以神情调色。孙过庭《书谱》也有“即骨即存矣,而道润加工”句,而苏轼《论书》中第一句:“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书法作品一定要有精神、气韵、骨力、肥瘦、浓淡,五样缺一都不成为书法。
苏轼在这些前人关于书法筋骨血肉之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书必有神、气、骨、肥瘦、浓淡”的观点。将前人书法中关于精、气、骨、肥瘦、浓淡这几个习惯加以概括以及形式化,使这五者称为书法评价的审美规则体系,一个完整的评价框架。
清代书家梁巘在《评书帖》中有一段著名书论:“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这是对几个朝代的书法艺术特征进行了高度准确的概括。宋人尚意即是说宋代书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宋代书家不泥古法,提倡适意的艺术主张。而在“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句中,第一、二句实为对气韵的强调,第三句为对俗的厌恶。都是建立在人的品性与学识修养上的,而这也是北宋尚意书风的核心。书家的修养决定着境界的高与低。这与广义上的清代印人书家赵之谦提出的“印外求印”一个道理。
孟子提出“知人论世”的观点后,在进行文艺批评是,常常将作品与个人联系起来,以人论书思想即源于此。东汉蔡邕的《笔论》用“若坐若行”描绘人的生命动作的词来比喻书法作品。后王右军早《笔势论》中以多力丰筋的生命动态特征来比喻书法。南朝王僧虔分时在《笔意赞》中说“竖之秒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这方可绍与古人”。用人的心理和灵魂等精神方面比喻书法,东坡在《论书》中以“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概括说来,即“书如其人”,也即晋人所谓的“字如其人”。“书如其人”其实是在倡导学养人品,但在宋朝,“书如其人”是对书法创作的合乎目的性的期望。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强调了书法作品的高下与书家的学养密切相关。
“意造本无法,无意于佳乃佳”唐人所崇尚的法度,在宋代的文人雅玩中渐渐消解,但并不是不需要法只是在强调意的之外,不为法度束缚。要出新意与法度之外,寄妙理与豪放之外,推崇颜鲁公的新意和柳公权“变颜自出”。
全文是北宋倡导尚意书风的苏轼所著。苏轼为人旷达正直,对诗书画都很擅长,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对于书法,他强调“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他长于行书,他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黄庭坚在《山谷集》中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書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酬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董其昌也曾称赞“全用正锋,是坡公兰亭也”。传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等。苏轼一生坎坷,因政权的不断转手,他的一生也在不停地经历着起伏。因此他的思想中既有文人的儒家思想,也浸透着佛教与道教的影响,他的书法理论主要体现了崇尚自然的老庄思想。
晋卫烁《笔阵图》就有“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唐徐浩《论书》中也有“初学之际,宜先筋骨,筋骨不立,肉何所附”。人们常说的肥瘦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结构上才会相得益彰。张怀瓘在《书断》中说:以筋骨之形,以神情调色。孙过庭《书谱》也有“即骨即存矣,而道润加工”句,而苏轼《论书》中第一句:“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书法作品一定要有精神、气韵、骨力、肥瘦、浓淡,五样缺一都不成为书法。
苏轼在这些前人关于书法筋骨血肉之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书必有神、气、骨、肥瘦、浓淡”的观点。将前人书法中关于精、气、骨、肥瘦、浓淡这几个习惯加以概括以及形式化,使这五者称为书法评价的审美规则体系,一个完整的评价框架。
清代书家梁巘在《评书帖》中有一段著名书论:“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这是对几个朝代的书法艺术特征进行了高度准确的概括。宋人尚意即是说宋代书法追求意趣而不拘法度。宋代书家不泥古法,提倡适意的艺术主张。而在“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句中,第一、二句实为对气韵的强调,第三句为对俗的厌恶。都是建立在人的品性与学识修养上的,而这也是北宋尚意书风的核心。书家的修养决定着境界的高与低。这与广义上的清代印人书家赵之谦提出的“印外求印”一个道理。
孟子提出“知人论世”的观点后,在进行文艺批评是,常常将作品与个人联系起来,以人论书思想即源于此。东汉蔡邕的《笔论》用“若坐若行”描绘人的生命动作的词来比喻书法作品。后王右军早《笔势论》中以多力丰筋的生命动态特征来比喻书法。南朝王僧虔分时在《笔意赞》中说“竖之秒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这方可绍与古人”。用人的心理和灵魂等精神方面比喻书法,东坡在《论书》中以“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概括说来,即“书如其人”,也即晋人所谓的“字如其人”。“书如其人”其实是在倡导学养人品,但在宋朝,“书如其人”是对书法创作的合乎目的性的期望。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强调了书法作品的高下与书家的学养密切相关。
“意造本无法,无意于佳乃佳”唐人所崇尚的法度,在宋代的文人雅玩中渐渐消解,但并不是不需要法只是在强调意的之外,不为法度束缚。要出新意与法度之外,寄妙理与豪放之外,推崇颜鲁公的新意和柳公权“变颜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