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骨科Ⅰ类切口的影响因素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eng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以及预防控制感染因素的可执行力。
  方法:回顾我院收住患者的骨科Ⅰ类手術有内置器材的病例183例报告的系统分析。
  结果:术后1个月内出现不同的感染症状。
  结论:预防和控制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三个元素中,骨科I类手术切口是最关键,所以骨科I类切口的处理时骨科的首选任务。
  关键词:骨科手术 取内置物 Ⅰ类手术切口 控制感染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16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19-01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医医院)是以蒙医骨科为突出,蒙西医结合的重点医院,研究我院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预防控制感染的可执行力,对降低切口感染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骨科手术发生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可能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采集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骨科Ⅰ类切口中有内置器材的手术183病例资料,其中感染病例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5.3岁。
  1.2 纳入标准。①骨科Ⅰ类手术并且有内置入固定器1年内患者;②有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基础病者不予排除;③年龄252~76岁。
  1.3 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完整病例。②开放性骨折的患者。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制定详细的标准化的表格,逐份查阅原始病例并填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抗菌药物在术前、术中、术后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的合理性评价;院内感染的危险值统计,术后切口感染、愈合情况。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描述性分析。
  1.4.1 骨科Ⅰ类手术切口的危险因素指数计算。按照3个等级计感染危险因素指数(ASA);①美国麻醉学会体质状况分类≥3;②手术时间大于此类手术平均时间的75%(满足条件的为1分),此二项得分累计为:0、1、2;③2分以上具有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险因素。
  1.4.2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评估。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评价标准并参照国际通用(联合用药)原则,制定本次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评价标准,将其划分为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3项进行评价累计计算。
  2 结果
  本课题采集183份骨科有内置器材手术病例,其中4例术后发生感染,通过对手术病例的感染危险因素的评估统计,结果是感染危险指数均为“1”以下,病例均在同一危险层面,具有可比性。
  2.1 感染病患的切口致病菌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达到30.9%,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占11.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率占10.9%,其余感染菌依次有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阴沟肠杆菌等等。
  2.2 感染病患中深部切口感染率达到41.3%,器官腔隙感染率占34.1%,浅部切口感染率占8.7%。其中足部手术的感染率为27.9%,腰膝部手术感染率各占15.5%。有类风湿、糖尿病史者占39.6%。
  2.3 感染切口出现症状的时间为术后1个月内者2例,占40%,3个月内发现感染征者1例,占40%,10个月内有感染征者1例,占20%。
  2.4 感染病例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间不合理的占52.3%;术中应追加抗菌用药而未追加的占77.1%。选择抗菌用药不合理的占38.7%,其中首选氨基糖苷类者占22.9%,首选氟喹诺酮类者10.2%,有8.7%的患者联合应用了2种抗菌药物。
  3 小结与展望
  3.1 医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仍是切口感染的关键从G+球菌感染率所占高比例看,医源性无菌操作的缺陷是切口感染致病菌的关键。在感染送检的标本中,阴性标本1份,占送检标本的25%。本文认为感染标本送检阴性有几种可能:①可能是采集的标本是非感染组织;②是因未进行厌氧菌的检测,或者采用普通培养周期48h尚未细菌生长而被漏检;③是目前已有无菌性坏死后的组织采样也会有阴性结果的报道[1]
  3.2 手术部位及局部软组织感染。骨科Ⅰ类手术最常发生的医院感染就是手术部位感染,骨科手术感染的治疗比较困难,关节感染的后果更为严重,不但能引起关节功能受限、畸形或强直,还可能继发菌血症、败血症、骨髓炎等[2]。近年来的医院感染控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无法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罹病率,可见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是一项艰巨的工作[3]。本文认为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三个关键即落实无菌技术操作,改善手术技巧,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依法管理、科学防控、关键在行动。
  参考文献
  [1] 邵建萍,周电刊.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366-367
  [2] 李淑花,毋玉梅,李妙芳.骨科无菌手术感染因素调查分析[J].中医正骨,2003,15(8):20-21
  [3] 裴保香,徐艳萍,冯洁,等.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1):142-142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通过直肠下端粘膜环形利用吻合器切除,脱垂性内痔采用肛垫悬吊治疗是否安全可行进行分析与探讨。  方法:对三度、四度环形脱垂内痔患者12例行该术治疗,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3例,平均年龄64岁,平均11年内痔脱垂病史,其中3例患者曾接受外剥内扎手术,7例患者曾注射硬化剂。  结果:患者中,9例吻合后内痔完全回缩,3例手术后第二天完全回缩。无肛门部出血及水肿,7例尿储留,4例术后诉肛门部疼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后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及术后受孕情况。  方法:将我科治疗的宫外孕患者9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及术后受孕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输卵管通畅率和术后宫内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常规在下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进行宫外孕手术中,采取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进入到我院进行手术的宫外孕患者78例,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9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39例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对照组39例患者采取开腹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的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OPD合并Ⅱ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接诊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约1800例,选取其中1000例为研究对象,皆采取无创正压通气(BiPAP模式)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呼吸频率、心率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1000例患者经治疗后痊愈631例,痊愈率高达63.10%;治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4种不同术式输卵管结扎方法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特点。  方法:以我院接收的240例行绝育术的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甲、乙、丙、丁组,每组60例,分别行腹腔镜下输卵管电凝术、抽芯近段包埋术、输卵管银夹术及输卵管双折结扎切除术,对四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甲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乙、丙、丁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结扎失败率均低于甲
期刊
摘要:目的:对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  方法:选择45例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1月间在我院行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治疗方法,对25例治疗组患者行妈富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对照组9例患者治疗显效,6例患者有效,5例患者无效,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消化性溃疡临床治疗。  方法:将我院从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共接治的63例小儿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治愈率,显效率以及无效率的P均小于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并发症,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轻微的并发症;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过程中,有6例患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
期刊
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  方法:选取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给予相应治疗措施且对其进行观察,最后对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3.33%,且血气分析结果也较治疗前有较好改善(P<0.05)。  结论: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研究对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有效降低复发率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临床价值。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通过超声检测宫颈长度在早产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461例有早产先兆的单胎初产妇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所有产妇按照超声检测方式分为腹部彩超组与阴道彩超组,对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随访,比较两种方法在预测早产中的临床价值。  结果:腹部彩超组747例,其中宫颈缩短产妇212例,早产率为42.92%;宫颈长度正常产妇53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的改变。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20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10例,对患者进行CRP检测,在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2h、24h以及48h和72h内对患者进行CRP检测,比较检测结果。  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血清CRP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P<0.05),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