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原因以及预防控制感染因素的可执行力。
方法:回顾我院收住患者的骨科Ⅰ类手術有内置器材的病例183例报告的系统分析。
结果:术后1个月内出现不同的感染症状。
结论:预防和控制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三个元素中,骨科I类手术切口是最关键,所以骨科I类切口的处理时骨科的首选任务。
关键词:骨科手术 取内置物 Ⅰ类手术切口 控制感染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16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19-01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医医院)是以蒙医骨科为突出,蒙西医结合的重点医院,研究我院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预防控制感染的可执行力,对降低切口感染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骨科手术发生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可能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采集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骨科Ⅰ类切口中有内置器材的手术183病例资料,其中感染病例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5.3岁。
1.2 纳入标准。①骨科Ⅰ类手术并且有内置入固定器1年内患者;②有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基础病者不予排除;③年龄252~76岁。
1.3 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完整病例。②开放性骨折的患者。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制定详细的标准化的表格,逐份查阅原始病例并填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抗菌药物在术前、术中、术后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的合理性评价;院内感染的危险值统计,术后切口感染、愈合情况。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描述性分析。
1.4.1 骨科Ⅰ类手术切口的危险因素指数计算。按照3个等级计感染危险因素指数(ASA);①美国麻醉学会体质状况分类≥3;②手术时间大于此类手术平均时间的75%(满足条件的为1分),此二项得分累计为:0、1、2;③2分以上具有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险因素。
1.4.2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评估。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评价标准并参照国际通用(联合用药)原则,制定本次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评价标准,将其划分为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3项进行评价累计计算。
2 结果
本课题采集183份骨科有内置器材手术病例,其中4例术后发生感染,通过对手术病例的感染危险因素的评估统计,结果是感染危险指数均为“1”以下,病例均在同一危险层面,具有可比性。
2.1 感染病患的切口致病菌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达到30.9%,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占11.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率占10.9%,其余感染菌依次有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阴沟肠杆菌等等。
2.2 感染病患中深部切口感染率达到41.3%,器官腔隙感染率占34.1%,浅部切口感染率占8.7%。其中足部手术的感染率为27.9%,腰膝部手术感染率各占15.5%。有类风湿、糖尿病史者占39.6%。
2.3 感染切口出现症状的时间为术后1个月内者2例,占40%,3个月内发现感染征者1例,占40%,10个月内有感染征者1例,占20%。
2.4 感染病例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间不合理的占52.3%;术中应追加抗菌用药而未追加的占77.1%。选择抗菌用药不合理的占38.7%,其中首选氨基糖苷类者占22.9%,首选氟喹诺酮类者10.2%,有8.7%的患者联合应用了2种抗菌药物。
3 小结与展望
3.1 医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仍是切口感染的关键从G+球菌感染率所占高比例看,医源性无菌操作的缺陷是切口感染致病菌的关键。在感染送检的标本中,阴性标本1份,占送检标本的25%。本文认为感染标本送检阴性有几种可能:①可能是采集的标本是非感染组织;②是因未进行厌氧菌的检测,或者采用普通培养周期48h尚未细菌生长而被漏检;③是目前已有无菌性坏死后的组织采样也会有阴性结果的报道[1]。
3.2 手术部位及局部软组织感染。骨科Ⅰ类手术最常发生的医院感染就是手术部位感染,骨科手术感染的治疗比较困难,关节感染的后果更为严重,不但能引起关节功能受限、畸形或强直,还可能继发菌血症、败血症、骨髓炎等[2]。近年来的医院感染控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无法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罹病率,可见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是一项艰巨的工作[3]。本文认为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三个关键即落实无菌技术操作,改善手术技巧,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依法管理、科学防控、关键在行动。
参考文献
[1] 邵建萍,周电刊.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366-367
[2] 李淑花,毋玉梅,李妙芳.骨科无菌手术感染因素调查分析[J].中医正骨,2003,15(8):20-21
[3] 裴保香,徐艳萍,冯洁,等.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1):142-1426
方法:回顾我院收住患者的骨科Ⅰ类手術有内置器材的病例183例报告的系统分析。
结果:术后1个月内出现不同的感染症状。
结论:预防和控制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三个元素中,骨科I类手术切口是最关键,所以骨科I类切口的处理时骨科的首选任务。
关键词:骨科手术 取内置物 Ⅰ类手术切口 控制感染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16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119-01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手术后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我院(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蒙医医院)是以蒙医骨科为突出,蒙西医结合的重点医院,研究我院骨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预防控制感染的可执行力,对降低切口感染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骨科手术发生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可能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采集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骨科Ⅰ类切口中有内置器材的手术183病例资料,其中感染病例4例,男2例,女2例;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5.3岁。
1.2 纳入标准。①骨科Ⅰ类手术并且有内置入固定器1年内患者;②有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基础病者不予排除;③年龄252~76岁。
1.3 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完整病例。②开放性骨折的患者。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制定详细的标准化的表格,逐份查阅原始病例并填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抗菌药物在术前、术中、术后的使用情况以及使用的合理性评价;院内感染的危险值统计,术后切口感染、愈合情况。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及描述性分析。
1.4.1 骨科Ⅰ类手术切口的危险因素指数计算。按照3个等级计感染危险因素指数(ASA);①美国麻醉学会体质状况分类≥3;②手术时间大于此类手术平均时间的75%(满足条件的为1分),此二项得分累计为:0、1、2;③2分以上具有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险因素。
1.4.2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评估。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评价标准并参照国际通用(联合用药)原则,制定本次围手术期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评价标准,将其划分为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3项进行评价累计计算。
2 结果
本课题采集183份骨科有内置器材手术病例,其中4例术后发生感染,通过对手术病例的感染危险因素的评估统计,结果是感染危险指数均为“1”以下,病例均在同一危险层面,具有可比性。
2.1 感染病患的切口致病菌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达到30.9%,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占11.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率占10.9%,其余感染菌依次有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阴沟肠杆菌等等。
2.2 感染病患中深部切口感染率达到41.3%,器官腔隙感染率占34.1%,浅部切口感染率占8.7%。其中足部手术的感染率为27.9%,腰膝部手术感染率各占15.5%。有类风湿、糖尿病史者占39.6%。
2.3 感染切口出现症状的时间为术后1个月内者2例,占40%,3个月内发现感染征者1例,占40%,10个月内有感染征者1例,占20%。
2.4 感染病例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时间不合理的占52.3%;术中应追加抗菌用药而未追加的占77.1%。选择抗菌用药不合理的占38.7%,其中首选氨基糖苷类者占22.9%,首选氟喹诺酮类者10.2%,有8.7%的患者联合应用了2种抗菌药物。
3 小结与展望
3.1 医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仍是切口感染的关键从G+球菌感染率所占高比例看,医源性无菌操作的缺陷是切口感染致病菌的关键。在感染送检的标本中,阴性标本1份,占送检标本的25%。本文认为感染标本送检阴性有几种可能:①可能是采集的标本是非感染组织;②是因未进行厌氧菌的检测,或者采用普通培养周期48h尚未细菌生长而被漏检;③是目前已有无菌性坏死后的组织采样也会有阴性结果的报道[1]。
3.2 手术部位及局部软组织感染。骨科Ⅰ类手术最常发生的医院感染就是手术部位感染,骨科手术感染的治疗比较困难,关节感染的后果更为严重,不但能引起关节功能受限、畸形或强直,还可能继发菌血症、败血症、骨髓炎等[2]。近年来的医院感染控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无法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罹病率,可见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是一项艰巨的工作[3]。本文认为预防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三个关键即落实无菌技术操作,改善手术技巧,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依法管理、科学防控、关键在行动。
参考文献
[1] 邵建萍,周电刊.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366-367
[2] 李淑花,毋玉梅,李妙芳.骨科无菌手术感染因素调查分析[J].中医正骨,2003,15(8):20-21
[3] 裴保香,徐艳萍,冯洁,等.骨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1):142-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