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智慧是教师的一种教学境界,即教学真、教学善、教学美三者合一的教育境界,是教师对教学世界和人生的真理性的认识,表现为应对复杂教学情境的综合素养。教学智慧不单单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心理情感,也是人们追求真善美和美好教学生活的生存方式。教学智慧弥漫教学和人生之中,是对教学的发展和个体生命意义的筹划和实现。
一、建构有利于智慧生成的教学环境
“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教育的唯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因而也在这个环境中思考和感觉。我们从来不是直接地进行教育,而是间接地通过环境进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是通过教学环境来进行教学的。所谓的教学环境,是指存在于系统之外并直接影响系统生存与存在的所有因素。教学智慧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独有的教学环境:一份宽松的教学氛围,这是给教师“松绑”,让教师的教学智慧得以充分的成长,用更具人性化的标准去考核教师的教学实绩,让教师在宽松、自由、民主、智慧的氛围中修身养性、研究学问;一种学习型校园环境,让学校成为一种学习化组织,为教学智慧的发展提供良好空间,使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实就是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行为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思想、情感、需求,实现师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和追求智慧的自觉;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环境。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它贯穿教学的始终,这一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智慧的发挥。如果师生间是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关系,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智慧的发挥如鱼得水;反正如果师生间是一种限制、封闭和特权关系,那么何谈教学智慧的存在?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一片自我成长的环境,一个充满鼓励和关爱、开放向上的教学空间,一份浓郁人文气息、关系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智慧的生成。
二、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尊重独特风格
智慧在本质上是高度个性化的,没有完全相同的智慧,每个教师教学智慧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智慧,首先要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教师个人的判断、价值、经验和情感等内在的个性化知识,映射至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为与众不同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处理教学问题的独特方式,从而体现出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类型的智慧型教师,面对教学中相同的问题时经过一番精心的甄别、提取、思考,组合成一个富有独特的智慧的策略思路与处理方式,最后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这既是教师排解教学障碍、开展教学活动、凸显自身价值的一个过程,也是教学智慧诞生于教师个人经验的基本程序,更是彰显教学智慧独特性的一个过程。就教师的个体而言,他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他的个体经验,特别是那些值得总结、挖掘、提炼的优秀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教师有个人风格。教师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用自己的嘴巴说话,学会走自己的路,这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应当倡导的。
三、加强教学研究,形成教学创新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研究是教师工作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彼此分离的两项工作。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在学校里的真正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是生动的、探究性的思考和研究。教学研究是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的分析的研究,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提高教學实践的合理性,更深入地理解本质。教学是一种充满着科学性、创造性、人文性,充满着智慧属性的活动,只有对教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我们才能更好进行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创新,这样教学智慧的意义才能得以真正实现。主张教学智慧的创新性从不否认知识掌握的重要性,同时强调要找到知识学习的科学途径:一是改变教师传统教学的学习方式,让丰富多彩的操作、讨论、实验、实践、考察、调查等主体性活动走进课堂,代替单一的学习活动形态;二是重视方法类知识教学,用智慧促进学生智慧发展,要创造一种客观情境,让学生去经历和感受这种知以的奥秘,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智慧探究的过程;三是让学生做有思维价值的作业,让学生从单一枯燥的习题训练中脱离出来,让学生做更多的需要动脑动手,把更多的时问用于完成那些具有挑战性的能够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作业。在教学研究基础上进行教学创新,不仅丰富看教学理论,而且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学创新机制的形成,为教学智慧生成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形成广泛有效的对话、合作机制
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活动,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会遇到许多无法避免的教学问题,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对话,在一份宽松、自由的环境,最终达成教学理解,使教学智慧得以顺利生成。教学作为由师生共同创造的活动,这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性活动,它是需要对话与合作。人们常常以自己的个体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者解释现实,不同的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这也正是个体经验的局限性。只有通过对话与协商式的合作学习,才能获得丰富、全面的认识。只有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充分展示差异的基础之上展开“对话”时,教学智慧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得到实现。这令我们想到现代教学理念之下的“教学相长”,它包括了“师生”和“生生”两方面的内涵。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引领的过程,也是对自己教学智慧发展的引领过程。一方面同学之间的“互教互学”,即对话、交流和合作,取长补短,进行自我调节,逐步自我完善。另一方面教师在引领学生智慧生成的过程中,也在自我观察、分析、交流、引导中不断积累着自己的教学智慧。教学对话、合作机制的形成能够促进教学智慧的发展,反之教学智慧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推进对话与合作进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一、建构有利于智慧生成的教学环境
“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教育的唯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因而也在这个环境中思考和感觉。我们从来不是直接地进行教育,而是间接地通过环境进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是通过教学环境来进行教学的。所谓的教学环境,是指存在于系统之外并直接影响系统生存与存在的所有因素。教学智慧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独有的教学环境:一份宽松的教学氛围,这是给教师“松绑”,让教师的教学智慧得以充分的成长,用更具人性化的标准去考核教师的教学实绩,让教师在宽松、自由、民主、智慧的氛围中修身养性、研究学问;一种学习型校园环境,让学校成为一种学习化组织,为教学智慧的发展提供良好空间,使教师在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实就是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行为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兴趣、思想、情感、需求,实现师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和追求智慧的自觉;构建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环境。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它贯穿教学的始终,这一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智慧的发挥。如果师生间是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关系,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智慧的发挥如鱼得水;反正如果师生间是一种限制、封闭和特权关系,那么何谈教学智慧的存在?营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一片自我成长的环境,一个充满鼓励和关爱、开放向上的教学空间,一份浓郁人文气息、关系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智慧的生成。
二、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尊重独特风格
智慧在本质上是高度个性化的,没有完全相同的智慧,每个教师教学智慧都是独一无二的。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智慧,首先要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教师个人的判断、价值、经验和情感等内在的个性化知识,映射至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为与众不同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处理教学问题的独特方式,从而体现出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不同类型的智慧型教师,面对教学中相同的问题时经过一番精心的甄别、提取、思考,组合成一个富有独特的智慧的策略思路与处理方式,最后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这既是教师排解教学障碍、开展教学活动、凸显自身价值的一个过程,也是教学智慧诞生于教师个人经验的基本程序,更是彰显教学智慧独特性的一个过程。就教师的个体而言,他最可宝贵的财富,就是他的个体经验,特别是那些值得总结、挖掘、提炼的优秀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应鼓励教师有个人风格。教师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用自己的嘴巴说话,学会走自己的路,这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应当倡导的。
三、加强教学研究,形成教学创新机制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和研究是教师工作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彼此分离的两项工作。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而在学校里的真正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是生动的、探究性的思考和研究。教学研究是在实践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的分析的研究,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提高教學实践的合理性,更深入地理解本质。教学是一种充满着科学性、创造性、人文性,充满着智慧属性的活动,只有对教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我们才能更好进行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创新,这样教学智慧的意义才能得以真正实现。主张教学智慧的创新性从不否认知识掌握的重要性,同时强调要找到知识学习的科学途径:一是改变教师传统教学的学习方式,让丰富多彩的操作、讨论、实验、实践、考察、调查等主体性活动走进课堂,代替单一的学习活动形态;二是重视方法类知识教学,用智慧促进学生智慧发展,要创造一种客观情境,让学生去经历和感受这种知以的奥秘,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智慧探究的过程;三是让学生做有思维价值的作业,让学生从单一枯燥的习题训练中脱离出来,让学生做更多的需要动脑动手,把更多的时问用于完成那些具有挑战性的能够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作业。在教学研究基础上进行教学创新,不仅丰富看教学理论,而且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智慧,促进教学创新机制的形成,为教学智慧生成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形成广泛有效的对话、合作机制
教学活动是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活动,教育者在实践活动中会遇到许多无法避免的教学问题,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对话,在一份宽松、自由的环境,最终达成教学理解,使教学智慧得以顺利生成。教学作为由师生共同创造的活动,这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性活动,它是需要对话与合作。人们常常以自己的个体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者解释现实,不同的人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这也正是个体经验的局限性。只有通过对话与协商式的合作学习,才能获得丰富、全面的认识。只有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充分展示差异的基础之上展开“对话”时,教学智慧的重要意义才能真正得到实现。这令我们想到现代教学理念之下的“教学相长”,它包括了“师生”和“生生”两方面的内涵。教学的过程不仅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引领的过程,也是对自己教学智慧发展的引领过程。一方面同学之间的“互教互学”,即对话、交流和合作,取长补短,进行自我调节,逐步自我完善。另一方面教师在引领学生智慧生成的过程中,也在自我观察、分析、交流、引导中不断积累着自己的教学智慧。教学对话、合作机制的形成能够促进教学智慧的发展,反之教学智慧的发展能够进一步推进对话与合作进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