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历史教学改革的新取向
1.对学生所学知识与综合能力的考核
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破了传统的知识观中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有准确、牢固和熟练的掌握,使学生准确识记和再现历史知识的目标。历史课要注重教给学生认知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是让学生直接去接触原始文献,掌握认知历史的方法与手段。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教师可以提出很多观点,但不宜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定性,要学生根据对历史资料的阅读、理解,得出自己的答案。历史,归根结底是人的历史,只有切身感受才能体会历史应有的人文情怀。历史教育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教师在讲授历史问题时,要积极体现这一理念。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对历史现象的观察联系起来,从中展开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曾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1]。切不可死读书,读死书。
2.关注教育与学习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而,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创造情境,使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体验历史,加深对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等历史知识的认识。随着对传统课程教学的扬弃和对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必然成为学生新的学习方式。陶行之先生早就倡导教学合一。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为此,他还提出教学合一的三个理由:一是老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是老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是老师须一面教一面学。
“历史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学生与前人在思想上的交流、认知上的切磋、感情上的交融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塑造的过程。”[2]学习历史最好的方法,就是体验历史。体会前人以及重演前人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塑造自身。对历史的理解比对历史知识的记忆重要,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历史情景,呈现历史细节,为学生探索历史提供足够的史料,而把逻辑推演的过程交由学生去完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探究的主体参与整个过程,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感悟历史,从中建构自己的历史认识和历史知识。
3.加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启迪内在的情感与智慧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过去性”。要搞清楚作为“知识本体”历史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一些学者认为史实是史学的基础,不要急于让学生探讨什么而应先搞清是什么。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大声疾呼要减轻学生负担,重点考查学生历史认识的能力,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发掘深层含义,提炼出发人深省并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其实,事物都是辩证的,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历史是凝固了的现实[3]。历史学者萧功秦教授倡导“用现实经验的钥匙去理解历史之谜”。事实上,不管教师是否有意,学生在理解历史现象时一定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所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对历史现象的观察联系起来,沟通历史与现实才是理解历史现象的有效路径。由于历史本身具有不可重复性的特点,因此人们要真正理解历史,就只有站在特定环境和角度去思考,才有资格去评说历史,才可能形成真正的历史认同感,正确解释历史事件,公正评价历史人物。历史学习需要一种富于想象的理解力和生命的体验。强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切不可走入误区:刻意追求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跨越时空界限,曲解历史情感教育的内涵。
二、历史新课改使教师教育面临全新的挑战
1.历史教师综合知识的积累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要求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其首先要掌握的是历史本学科知识,它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础,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呈现出专业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历史教师的知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学这单一学科范畴,而应向哲学、文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拓展,使自己拥有广泛的学科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起多元的知识结构。这需要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历史知识、理论素养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厚的知识积淀有助于教师从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广泛的现实联系来理解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它是教师巧妙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基础和保障。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广阅博览,方能深入浅出。清代章学诚讲“学贵博而能约,未有不博而能约者也”。
2.加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培养
传统课程目标的一个弊端就是习惯于从教育者的理想出发。强调社会对人的一般要求,“规定要教给学生什么,必须让学生知道什么,而不考虑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要以及个性与差异”。在我们的历史课上,一般都是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宣讲,历史是教师“告诉”学生的,而不是由学生自己去追踪、探求。学习期间他们很少接触第一手的史料,其历史知识都是由教师或教材转述给他们,学生对历史始终是隔膜的。同时,对基础教育缺乏实质性关注,导致职前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脱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倡导教师参与研究的背景下,并没有形成适应、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烈意识,在培养目标上仍旧以适应课堂教学为主,而忽视对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将“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排斥在教师培养的系统之外。师范生的科研经历与能力在被调查者中,41.45%的学生未有任何形式的研究经历,44.27%的学生从来没有与老师探讨过学术问题。经常主动写论文的只占8.33%,51.04%的学生只是在老师布置时才写[3]。培养“研究型”教师必须摒弃那种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与教师一道参与知识构建。建立适应“研究型”教师需要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养成探究意识。
3.树立现代的教学意识与理念
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还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同传授历史知识一样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点。历史思维是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实现人的自我理解,因而是一种自我反思性的思维方式。历史思维是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4]。如何使其渗透、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好方式。
人总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观察研究历史的,历史教师要确立当代教学意识,体现时代特征。“教育应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进步,应遵循社会客观发展的规律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追求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完善,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5]。历史知识目标的建构必须体现史学研究的新动态,才能充分体现时代性特征。新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历史知识目标的建构除了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础外,也吸纳借鉴了一些新的史学观点,像近年来兴起的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的影响,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性。三种史观都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若想对学生进行能力方面的培养,教师的史学观念必须更新,紧跟时代的步伐,了然历史的演进,洞悉未来的发展。
综上所述,任何教学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它们源于时代,服务于时代。教学是教师、学生两类有血有肉的人共同参与完成的活动,每个人都是有思想、有意识、充满活力动感的生命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无需刻板地完成某一固定程式,而是在不断地互动博弈中生动地演绎着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2] 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姚玉环,李晓辉.师范生的探究潜质培养仍是薄弱环节——对部分高校师范大学生科研状况的调查.中国教育报,2008-4-16.
[4] 赵恒烈.论历史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学,1994(10).
[5] 李宪.谈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历史教学,2009(1).
(责任编辑杨子)
1.对学生所学知识与综合能力的考核
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破了传统的知识观中要求学生对历史知识有准确、牢固和熟练的掌握,使学生准确识记和再现历史知识的目标。历史课要注重教给学生认知历史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是让学生直接去接触原始文献,掌握认知历史的方法与手段。在此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教师可以提出很多观点,但不宜为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定性,要学生根据对历史资料的阅读、理解,得出自己的答案。历史,归根结底是人的历史,只有切身感受才能体会历史应有的人文情怀。历史教育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精神,教师在讲授历史问题时,要积极体现这一理念。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对历史现象的观察联系起来,从中展开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曾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1]。切不可死读书,读死书。
2.关注教育与学习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而,新的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创造情境,使学生走进历史,了解历史,体验历史,加深对历史现象、人物、事件等历史知识的认识。随着对传统课程教学的扬弃和对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必然成为学生新的学习方式。陶行之先生早就倡导教学合一。他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为此,他还提出教学合一的三个理由:一是老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二是老师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三是老师须一面教一面学。
“历史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学生与前人在思想上的交流、认知上的切磋、感情上的交融的过程,也是学生思想塑造的过程。”[2]学习历史最好的方法,就是体验历史。体会前人以及重演前人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塑造自身。对历史的理解比对历史知识的记忆重要,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历史情景,呈现历史细节,为学生探索历史提供足够的史料,而把逻辑推演的过程交由学生去完成。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探究的主体参与整个过程,有助于他们更深刻地感悟历史,从中建构自己的历史认识和历史知识。
3.加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启迪内在的情感与智慧
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过去性”。要搞清楚作为“知识本体”历史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一些学者认为史实是史学的基础,不要急于让学生探讨什么而应先搞清是什么。而另一些研究者则大声疾呼要减轻学生负担,重点考查学生历史认识的能力,从貌似常规的历史现象中发掘深层含义,提炼出发人深省并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其实,事物都是辩证的,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历史是凝固了的现实[3]。历史学者萧功秦教授倡导“用现实经验的钥匙去理解历史之谜”。事实上,不管教师是否有意,学生在理解历史现象时一定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所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对历史现象的观察联系起来,沟通历史与现实才是理解历史现象的有效路径。由于历史本身具有不可重复性的特点,因此人们要真正理解历史,就只有站在特定环境和角度去思考,才有资格去评说历史,才可能形成真正的历史认同感,正确解释历史事件,公正评价历史人物。历史学习需要一种富于想象的理解力和生命的体验。强调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切不可走入误区:刻意追求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跨越时空界限,曲解历史情感教育的内涵。
二、历史新课改使教师教育面临全新的挑战
1.历史教师综合知识的积累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与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要求历史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其首先要掌握的是历史本学科知识,它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础,新课改对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呈现出专业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同时,历史教师的知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历史学这单一学科范畴,而应向哲学、文学、社会学、以及自然科学拓展,使自己拥有广泛的学科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起多元的知识结构。这需要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历史知识、理论素养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丰厚的知识积淀有助于教师从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广泛的现实联系来理解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它是教师巧妙应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基础和保障。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广阅博览,方能深入浅出。清代章学诚讲“学贵博而能约,未有不博而能约者也”。
2.加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培养
传统课程目标的一个弊端就是习惯于从教育者的理想出发。强调社会对人的一般要求,“规定要教给学生什么,必须让学生知道什么,而不考虑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要以及个性与差异”。在我们的历史课上,一般都是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宣讲,历史是教师“告诉”学生的,而不是由学生自己去追踪、探求。学习期间他们很少接触第一手的史料,其历史知识都是由教师或教材转述给他们,学生对历史始终是隔膜的。同时,对基础教育缺乏实质性关注,导致职前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脱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倡导教师参与研究的背景下,并没有形成适应、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烈意识,在培养目标上仍旧以适应课堂教学为主,而忽视对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将“研究型”教师的培养排斥在教师培养的系统之外。师范生的科研经历与能力在被调查者中,41.45%的学生未有任何形式的研究经历,44.27%的学生从来没有与老师探讨过学术问题。经常主动写论文的只占8.33%,51.04%的学生只是在老师布置时才写[3]。培养“研究型”教师必须摒弃那种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与教师一道参与知识构建。建立适应“研究型”教师需要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养成探究意识。
3.树立现代的教学意识与理念
作为一名成功的教师还需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同传授历史知识一样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点。历史思维是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实现人的自我理解,因而是一种自我反思性的思维方式。历史思维是再认和再现历史事实,解释和理解历史现象,把握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和评价历史客体的一种素养[4]。如何使其渗透、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好方式。
人总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观察研究历史的,历史教师要确立当代教学意识,体现时代特征。“教育应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社会的进步,应遵循社会客观发展的规律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来追求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完善,追寻生命存在的意义”[5]。历史知识目标的建构必须体现史学研究的新动态,才能充分体现时代性特征。新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历史知识目标的建构除了以唯物史观作为理论基础外,也吸纳借鉴了一些新的史学观点,像近年来兴起的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的影响,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性。三种史观都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若想对学生进行能力方面的培养,教师的史学观念必须更新,紧跟时代的步伐,了然历史的演进,洞悉未来的发展。
综上所述,任何教学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它们源于时代,服务于时代。教学是教师、学生两类有血有肉的人共同参与完成的活动,每个人都是有思想、有意识、充满活力动感的生命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无需刻板地完成某一固定程式,而是在不断地互动博弈中生动地演绎着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2] 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姚玉环,李晓辉.师范生的探究潜质培养仍是薄弱环节——对部分高校师范大学生科研状况的调查.中国教育报,2008-4-16.
[4] 赵恒烈.论历史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学,1994(10).
[5] 李宪.谈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历史教学,2009(1).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