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那七年

来源 :国际人才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xc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年前我来到中国,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在美国,我有一辆很棒的带有真皮座椅的欧洲汽车,还租了一个带有两个浴室和一大片草地的别墅。在太平洋上空的飞机上,我遇到其他一些美国人,他们和我一样也是去教二外英语的。他们谈到很好的生活安排和积极好学的学生。2002年8月的一个晚上,我在北京机场见到了一位司机和另一个我即将任教的学校的老师。那是一所私立学校,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学生都有。那晚,我和行政人员以及其他几位老师共进晚餐,受到了热情的欢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享受着学生到来之前安静的校园环境,同时开始了解接下来几个月里我即将生活的地方以及周围的环境。
  学生们来了,学校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地方,特别是我工作第一天踏进的那间教室。每天早晨,我会教小学生,下午教初中生和高中生。当地老师教我如何调动25~40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即使水平有些低,我还是很喜欢第一年的教学工作,因为它为我提供了一个通过实践来学习的机会。在我学习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教学时,学生很高兴,当地老师也很支持。在美国读大学期间及毕业后的两年里,我曾为3家非营利机构做过志愿者工作;与此相比,在中国的情况则有很大不同。刚开始的那些日子里,最让我惊讶的一件事是,当地老师告诉我不必在意高三学生的教学。我问:“为什么?”。他回答我说,学生们在高中的最后一年里需要将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高考的学习中。尽管高考有英语科目,但我发现题目大多是阅读理解和语法的多选题,交际英语会分散学生的精力并危及到他们的分数。以我在心底里对考试的看法,我更愿意用我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这些孩子,使他们更积极些,希望他们可以共同努力,保持对英语口语的热情。策划活动、和学生一起唱唱歌、在食堂吃饭以及在操场做做运动,也是一种乐趣。
  由于来中国前我没有学过汉语,最初在这里的日常生活并不顺利。记得有一次想去餐馆吃饭,就一个人偷偷地溜出了学校,由于不知道如何点面条,我不得不点了一盘切得很细的土豆丝。回到美国后,我在中餐馆的最爱是美国人称之为“唐芥蓝”的一道菜,虽然现在有了翻译工具,但是由于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没有准确地描述这道菜,使得我在中国有一年多没有吃到“芥蓝”了,直到有一次我看到服务员给别的顾客送餐经过时端了一盘看起来很像的菜。
  第二年,我与北京一家大学取得了联系。我希望给一些本身英语更为流利的学生授课,这样每次课后都不觉得那么累了。在教大一新生和研究生写作时,我有大量的作文要批改,还要创造和选择一些好的写作例子让他们学习。我的大学学生是软件工程专业的,逻辑思维很强。每学期,总有两三个学生演示由短句组成的虽不地道但思路清晰、标准的英语。我开始被这些学生们的所作所为感动,他们拥有一种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们所缺少的智慧。在任意给定时间内批改至少30份作文,让我看到了大量的思维方式,并且开始体会这些经历了15~20年规范、自律学习的学生们的独特思维方式。
  我尝试过融入一个能让我讲中文的正规环境,此外,我更喜欢在大街上学习汉语的过程,因为对我来说每一节课都是个挑战:与地摊商贩打交道,在还没有刷卡机的时候乘坐公交,远离都市去游山玩水。尽管有一些同样来自国外的朋友,我只在工作会议和聚会的时候跟他们在一起,或者偶尔到昂贵的高级西餐厅聚餐。从做兼职时认识的人和学生当中,我结交了一些朋友;我也并不认为中国是个充满神秘的国度。
  两年后,我去了一个中药大学工作。虽然与之前大学相比校园小了些,建筑也旧了些,但我喜欢那种安静的氛围,充满了有着几千年中国历史的中药所造就的缓慢而巨大进步。学生们会带着剑来上英语口语课,因为他们下一节是体育课,要用剑练太极。大约2/3的学生来自农村或是低收入家庭。他们有着务实、勤奋的学习态度,由于家庭状况他们本没有期望获得受教育机会或工作。即使是较富有的学生也没有炫富。对我来说,教室里女生居多但却没有人化妆、擦唇彩、粘假睫毛或染发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许多学生不太相信外国人,每次秋季班对我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我要向他们证明我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我关心他们的学习并希望班里每个同学的英语都能取得进步。如今是在这所学校的第五年了,我期盼着春天的到来,这样我就可以看到我带的第一届新生班从医学翻译课程毕业了。其中很多人已经找到了工作,这对我是一个鼓励,我要给新一批学生安排他们认为对职业选择有帮助的课程。我们英语系会举办每周电影之夜活动,发行校园英语季刊。
  我的汉语还不是很流利,但我能独自逛这座城市并且和那些只说普通话的人们进行交谈。我经常希望有一个不太忙碌的学期,可以专心学我很喜欢的书法,因为我非常喜欢视觉艺术和平面设计。另一方面,我非常喜欢工作为我带来的挑战和生活水平,我的工作包括教授各种不同的科目,给一个国家级的出版物做编辑和翻译,还有给新来的母语为英语的人教课。有时,当地人会告诉我关于他(她)遇到的另一个外国人,说着很流利的中文,有一些其他的引以为傲的才能或是职业,像是掌握功夫或在中国自主创业。我觉得那样棒极了,充满了热情,同时有些担心北京将来遍地都是“超级老外”,他们做每件事都中国味十足。这份热情和担心鞭策我不停向前。尽管有些不确定,我感觉在中国的这几年我越来越受欢迎,在这个中国平凡、长期生活的细微方面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乐趣。对于回到我的祖国(除了急切地回去看望我的父母)的态度,我与想去国外学习、工作的中国人相似,很可能先取得更高的学位,做更高层次的工作并申请中国当地的专家评价。
其他文献
蒋凡说:“我是一个中国人,现在加入了澳籍,又是澳大利亚人,因此我要尽力为这两个国家做事、分忧。”  我见到蒋凡博士是在澳大利亚悉尼机场,2009年11月17日,他是到机场专程来迎接以于志刚为团长的中国高校领导赴澳大利亚学习培训团全体成员的。接过名片,上面写着澳大利亚澳中文化教育交流中心董事长、博士、太平绅士等一系列显赫的头衔。澳中文化教育交流中心是专业从事澳大利亚和中国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的综合性服务
期刊
在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能通过《国际人才交流》杂志向中国公务员及有关人士致以新年的问候,感到无比的荣幸。  今年是虎年,衷心祝愿大家在虎年虎气冲天,借着虎带来的勇猛的气运,充满活力,身体健康。  在过去一年里,韩国首尔市和中国各城市之间有了很多的交流。我们4月份访问了上海市和浙江省、天津市、北京市,在相互协作方面进行了友好的交谈,并与一部分城市签订了MOU相互协作协议。特别是在北京,与中国国
期刊
2008年10月,韩国政府宣布了2010年至2012年为“韩国访问之年”。  “韩国访问之年”旨在向全世界宣传美丽的韩国,提高韩国观光旅游的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到韩国观光、旅游。这对促进韩国与亚欧、美洲、非洲等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把韩国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先进国家,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当今世界,休闲度假旅游业已经成为富有高附加值的朝阳产业,其重要性日益显见。韩国首尔市从
期刊
2007年10月,首尔市第一次通过公开竞争,被选为2010“世界设计之都”。  “世界设计之都”是世界设计联合会组织的活动,每两年选一次,被选城市可维持1年的“世界设计之都”资格。  首尔市市长吴世勋高度重视。他相信“设计决定一切”,与众不同的设计是首尔跻身世界伟大都市的唯一通途。  “获得2010‘世界设计之都’荣誉称号,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它能够大大推进我们的设计。我们力图将首尔
期刊
妈妈这个称呼圣洁而温暖!而来自异国的仁慈母爱,更值得珍视和颂扬。姜美京就是这样一位来自韩国的“妈妈”,她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中国的孤残儿童。而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一名永远的义工!永远的妈妈!”  10年前,当姜美京来到沈阳,成为了沈阳社会福利院孤残儿童们的“妈妈”时,她非常兴奋和满足!她感到这些孤苦的孩子太需要她了,她也找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生活。从此,她全身心融入了福利院“大家庭”,十数年
期刊
托马斯·兰道尔现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外国专家,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他曾担任凯波布兰顿大学文学院院长以及澳门大学英语系主任。    关键词1:知足常乐    已拥有近40年教龄的兰道尔教授对自己的工作现状很满意。“北大的学生很聪明,也很勤奋。我的同事们也很好。”其实,在他成为一名英语文学教授之前,兰道尔教授的梦想是成为一个科学家。小时候,他就很喜欢修理东西以及做科学实验。虽然如今事与愿违
期刊
1月6日的《纽约时报》刊登长篇文章——《对抗趋势:中国吸引海外科学家归国》,文章以海归科学家施一公和饶毅为例,分析了海外华人科学家归国现象,称中国正大力发展科学,以期缩短与世界科技强国之间的差距。  施一公婉拒千万美元科研资助,并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回国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令很多美国人感到震惊。文章引述施一公的话说:“我觉得我欠中国一些东西。在美国,几乎所有事情或多或少都安排好了。我在
期刊
傅志寰的人生履历,如同中国的铁路事业一样壮丽多姿:18岁肩负重任,赴苏留学;学成归来后在株洲苦干23年,研制出“中华牌”韶山型电力机车;调任铁道部期间,主持4次列车大提速,实现铁路扭亏增盈,开工建设青藏铁路,领导自主研发出时速高达321公里的“中华之星”动车组……所有这些背后,是无怨无悔的付出和对祖国炽烈而深沉的爱。    赴苏留学    傅志寰是听着汽笛声长大的。1938年,他出生在哈尔滨一个铁
期刊
1月27日,国家外国专家局与黑龙江省政府关于引进国外智力为振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和发展现代农业服务合作框架协议书在哈尔滨正式签署。协议旨在利用五年左右时间,引进一批急需的高端实用人才、实施一批高层次引智项目、培养一批创新人才团队、推广一批引智优秀成果,为黑龙江省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实施“十大工程”提供国外人才智力支撑。省长栗战书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季允石签署协议并致辞。
期刊
在国家外国专家局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东北大学、东软集团、沈阳海外人才交流协会等单位于2008年5月共同在沈阳市建立了“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沈阳市政府于2009年12月28日在东北大学汉卿会堂为基地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张建国,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主任王海洋,国家外国专家局教科文卫专家司副司长陈化北,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刘铭,辽宁省外国专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