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棚新宠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vhd5467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商业摄影领域,对杜云锋来说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大学学习美术的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广告公司的设计师。出于业务需要,杜云锋经常会参与到平面拍摄的项目中,长时间的耳濡目染使他渐渐萌生出自己做摄影师的想法。从决定转型为全职商业摄影师至今,杜云锋一做就是12年。多角色的历练,加之拍摄经验的不断丰富,让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商业摄影价值观”:商业摄影是为客户量身定制出拍摄解决方案;从前期策划到团队搭配再到现场调度和后期修图完稿,都需要摄影师全局统筹,这是作为商业摄影师的核心工作。
  理念固然重要,设备保障也必不可少。尽管杜云锋接触和试用过多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摄影器材,但多年前他就开始用富士相机进行拍摄创作,从富士胶片相机GW680到富士数码相机X-Pro1、X-T2,富士独特的色彩成像表现力一直吸引着他。对于器材的选择,杜云锋考虑的是其能否满足拍摄需求,是否能让拍摄工作更为轻松。这两年来,时尚、服装类的拍摄成为他的主要工作内容,几乎每场拍摄中都会有模特,于是杜云锋将主力机型换为集画质与便携于一身的富士中画幅无反相机GFX 50S,镜头是富士龙GF 32-64mm f/4 R LM WR和富士龙GF 110mm f/2 R LM WR,前者的焦段换算成135画幅等效焦距约为25-51mm,这是适合拍摄人像的常用焦段,也是他用的最多的镜头,随他创作出一批批炫彩夺目的商业大片。


  2017年10月,杜云锋成为国内第一批拿到富士X-H1样机的摄影师。这款在彼时尚未正式发布的富士APS-C画幅新旗舰,在他眼里很像富士GFX 50S的缩小版,X-H1的饱满握持感、多向翻转屏设计、反应迅速的触摸屏和一目了然的肩屏,有助于摄影师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每个摄影师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偏爱,光线、构图、角度及形态造型等都是必须考虑的拍摄要素,但杜云锋更喜欢追逐不同光线在被摄物上所产生的光影及形态变化。他一直想尝试拍摄关于动静变化与颜色碰撞的主题—用光绘及不同色彩的粉状、液状的物体和人物的结合,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与撞击。其中,“色彩撞击”意在营造视觉想象空间,用泼出去的彩色粉末和涂料,形成意想不到的瞬间形态,与主体人物产生动静间强烈反差和无限张力。在现场拍摄中,杜云锋全程手持富士X-H1进行了大量高速连拍、高速闪光同步和视频领域的升格拍摄(即“慢动作镜头”)。富士X-H1的每秒14幅连拍速度配合高速闪光同步毫无压力,特别是运动中的连续跟踪对焦,脱焦概率几乎为零,光绘及芭蕾舞部分的拍摄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拍攝主题让摄影棚充满了大量的粉尘和喷溅的彩色浆液,但富士X-H1机身的三防设计让杜云锋可以随心所欲地无限接近被摄主体,捕捉真实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细节。
  由于当时富士X-H1尚未发布,还没有相匹配的Raw解码软件,所以全部样片都是JPEG直出拍摄,作品的画质和色彩还原仍保持了富士一贯的风格与水准。杜云锋对富士X-H1的高感能力给予肯定,结合富士电影胶片色彩模拟以及富士的F-Log,肤色还原自然、暗部层次细腻,过渡柔和。同时,富士X-H1的视频拍摄能力不容小觑,具有强大的电影摄影套件兼容性,与目前航拍设备对接良好,4K HDMI信号输出,机内支持Raw无损信号录制。
  此外,富士X-H1所配备的机身光学防抖(IBIS)功能也令杜云锋印象深刻,这款新机的对焦速度、连拍速度及其尺寸重量非常适合他在工作中的需求,成为继富士GFX 50S后的又一理想选择。
  在杜云锋看来,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应当是符合市场需求的,无反相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相机特别是单反相机的观念—体积可以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便,包括机身防抖、连拍速度等都在不断提升。正如富士X-H1所取得的进步,杜云锋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反相机逐渐成为主流是大势所趋。
其他文献
2017年12月27日,“2017年索尼青年攝影师发展计划”第四季支持摄影师名单揭晓,郜旭丽(山西)、赵晶(北京)、陈茂辉(山东)、王攀(北京)和张锦旗(重庆)共5位青年摄影师凭借出众的作品和富有新意的拍摄计划入选,成为“2017年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第四季支持对象。“2017年索尼青年摄影师发展计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度举办。  经过初评,共有100位青年摄影师提交作品及申报项目入围、
期刊
麦克·恰克(Mike Chick)从滕珀尔霍夫博物馆走出来,骑上他的自行车。和大部分柏林居民一样,无论晴天或者下雨,自行车都是他们出行的第一选择。  “在这么冷的星期一下午,还能有参观者,说实话我感到很惊讶。” 麦克笑着说。滕珀尔霍夫博物馆是位于柏林滕珀尔霍夫-舍嫩贝格区的一座公立美术馆,常年来专注于设立探索文化或者研究历史性问题的展览。有别于大部分市中心的私人收藏空间或者当代艺术中心,滕珀尔霍夫
期刊
摄影在日语里汉字写为“写真”,最早出现在日本的时候被称为“光画”,虽然在1932年的时候确实出现过名为《光画》的摄影杂志,但是现在想要买一本摄影集的话,不能说我想要一本光画集,得说我想要“写真集”。之所以要在文章开头强调一下“写真”与“写真集”的名称,是因为“写真”在中文的摄影术语中也同样存在,而含义更多地被大家理解成人物的肖像,甚至会被脑补成泳装和裸体摄影。这里要和大家讨论的写真集是不折不扣的摄
期刊
去年11月中,笔者在纽约市有一场视觉“探险”之旅。由于不喜预做功课,因此无法成为一个理想的旅人。不过,意外所能够带来的某种兴奋,却是我所期待的。而旅行,有时或许图的就是这个“意外”。而且,有的時候,无计划所得最后结果,可能也未必差到哪里去。在给“无计划”自我正当化了后,这信步由缰的“探险”可能就变得更有趣了。更何况,纽约就是一个你怎么“探”都有“险”在的地方。  我“探险”第一脚踏进的是MoMA
期刊
“广州影像三年展—2017复相·叠影”于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3月8日在广东美术馆举办。这是在摄影艺术推介方面备受瞩目的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之后的更新与启动,从2005年到2009年双年展坚持的—“坚持国际化的视野和影像社会学的人文立场,参与和推动中国的当代摄影及文化的发展”的基本宗旨亦贯穿到了这次的展览中。  展览名称的变更带来了3个新的转换:由“摄影”到“影像”;由“国际”到
期刊
何为摄影书?1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既然它是一本书,带有传播的面向,需要被人捧在手里阅读,我想那还不如干脆到书店里一探究竟,于是便有了2018年1月北京的这次书店之行。  我发现,摄影类图书在书店的位置根本毋庸置疑。那些出自摄影出版社的图书,似乎很自然地就保证了该书的摄影属性,更何况还有一些会贴心地写着,上架建议:摄影类。我去的时候,书店的店员正在给新书上架,他们往书架上塞书的动作没有任何迟疑。
期刊
闹钟定在早晨8点,睁开眼,听到室友已经在卫生间,决定再赖一会儿。10月的纽约,神秘又任性。今天有点冷,如果忘记戴帽子和围巾,早晨和傍晚的路途会需要透支一些意志力。9点15分,从地铁A、C线二十三街的出口钻出来,开始长达4个街区的“竞走比赛”。全纽约的“竞走选手”,虽说最出色的都集中在中城区,但切尔西的也并不逊色。迈开步子,大腿带动小腿,全速前进,几个月来我也练就了面不改色疾驰的本领。到达第十大道,
期刊
英国伦敦科学博物馆(London Science Museum)举办的“照亮印度”(Illuminating India)展始于2017年10月,将于今年3月底结束。此次展览设置了两个展场:一个展示印度的科技史与发明史,另一个是摄影展,在科学的主场撑起一面人文的旗帜。摄影展以1857年和1947年为时间点,分成三大板块:“权力与表演”(Power and Performance)、“艺术与独立”(
期刊
高琴(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是人类思想与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中国摄影》杂志以图书为题,张榜推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借一年一度图书出版成果的梳理,为业界提供更丰富的思想与精神的滋养,也为广大摄影人提供专业的高品质的有效指导与引领。  图书榜评审历经第二届,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逐步形成规范。如何让品牌形成影响,让影响成为一份力量,务必竭心尽力做好三个方
期刊
由《中国摄影》杂志社和黑龙江农垦红興隆管理局联合主办的“神奇北大荒 魅力红兴隆”全国摄影大展正在进行中,详情请参阅主办方官网(http://www.cphoto.com.cn/、http://www.nkhxl.com/)。  “神奇北大荒 魅力红兴隆”全国摄影大展征稿内容有如下四项:一是湿地生态系列,二是城镇建设系列,三是“三地”文化系列,四是现代化农业系列。本期介绍的是红兴隆管理局境内的各类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