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话教学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越来越来受到重视,但大多数老师却走进了对话教学的误区:师生对话中,教师忽视对学生的倾听;在生生对话中,教师忽视引导学生。本文对老师在对话教数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
关键词:语文教学;对话教学;误区对策
“对话,不仅是一种语言,更具有解释学、社会学和文化学意义。在语言学领域,对话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语言为中介所进行的交流和会谈;从解释学的角度看,对话是指双方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结构,通过理解而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看,对话是指一种交往和互动、沟通和合作的文化,是与民主、平等、理解和宽容联系在一起并以之为前提的文化”[1];“对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为:“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或“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话已经超越了最原始的语言意义,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打破了以前的话语霸权,而对话则意味着平等的沟通交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2]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语言形式,它可以是双方生活、精神、情感的交流,也可以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启发,交流后的赏识与愉悦。在语文的对话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以权威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以参与者的姿态平等的与学生交流;学生也不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老师所灌输的知识,而是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与老师平等互动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该是积极互动的交流,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走进了种种误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语文对话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师生对话中,教师忽视对学生的倾听。
王崧舟老师提到:“师生之间的对话,本质到底是什么?这种对话的关系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个人的看法,对话的基本模式应该是这样的:‘倾听—理解—应对’。首先要倾听,没有倾听就没有对话。”“我们上课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把倾听搁在一边,满脑子想的是我下面教什么内容、课上到了什么环节、还有几个问题没有问完、还有什么练习没做完,尽想着自己这一头的教,忘了倾听。忘了倾听就是忘了学生。”学会倾听,是新课程标准和未来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是构建互动交流、和谐共生的新课堂的重要保证倾听面对的是人的生命存在,倾听是揭示、回忆和思考人的存在的可能性的重要手段。倾听是一种交际互动。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倾听。许多老师都把倾听放在一边,只管自己的设计好的教学计划,忘了倾听,忘了学生。学生是教学行为的主体,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老师是忽视学生的,都“目中无人”、“眼中无人”。学生有时想表达的他们自己的观点时,老师根本不给学生机会,也就是王崧舟老师所说的“活在下一个环节”,他们只管自己计划好的教学进程,不容许学生打乱自己的教学计划。例如,有一位老师在讲到人民大会堂是如何雄伟壮丽时,有个在角落里的同学举手,但我们的老师却没看见,仍然行云流水的讲下去,但实际上那位同学举手的原因是,他想告诉老师他去过人民大会堂。我想,如果这位老师当初在学生的举手时,就问一下学生为什么举手,也许这堂课就会是另一种上法,老师可以让同学起来描绘一下他眼里的人民大会堂,这比学生单纯的理解字面上的可能要好得多。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记忆肯定要深的多。原本会是很精彩的课,被我们的老师忽略了;原本一位学生的交流对话的兴趣被激发了,被我们的老师忽略了。这实际上是教师的观念问题,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忽视了对学生的倾听。
美国的大卫.M.列文在《倾听着自我》中说,“倾听是一种本体论的领悟”[3],通过倾听,老师首先领悟了学生是一个生命存在,不是物质和观念,相应的采取对应于生命而不是物质或观念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倾听过程中不要忽视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是要以学生为重点,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想法。就像王崧舟老师说的,“只有当学生进入你的‘在感’、进入你的倾听的‘雷达区’,他们的主体意义才能彰显和落实”[4]。
﹙二﹚在生生对话中,教师忽视引导学生。
生生对话也是语文对话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常常被老师忽略。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缺乏对生生对话的引导,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要么采取不听或无所谓的态度;要么轻视同学的发言、提出的问题或一听到与自己不用的观点看法就盲目的加以否定,迫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这些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是大量存在的,但我们的老师对于此却常常忽视,这样做的后果打击了学生思考发言表达自己观点的积极性,不利于平等、和谐对话教学氛围的创建。每一位同学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等。这些不同就造成了同学们看待事物、思考方式不同,这些差异却能使我们课堂拥有不同的精彩的对话氛围,但这些却被老师忽略了。如有位老师在上《茶馆》这一课时,让全班同学分组表演《茶馆》里的情节,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创意,既可以让同学们深切感受话剧这一艺术形式,也可以让同学们互相交流,有一个和谐、愉快、充满生气的课堂对话氛围。但实际上在上这堂课时,同学们各自忙着准备自己的话剧,根本无暇观赏别的同学的表演,更不要说互相交流对话了。整堂课只有老师一个忠实观众,显然老师在准备这堂课时,忽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一位哲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如果我们交换,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如果我们交换,每个人都会有两种思想。比如在《鸬鹚》一课的教学中,一学生问道:“天色逐渐暗下去了,湖面上又恢复了平静。作者为什么还要加上一句‘只留下一条淡淡的水痕’呢?”老师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再次读文,然后引导学生与学生就此问题展开对话。一生说:渔船走后,会在船尾留下一条水痕,说明作者观察得很仔细;一生说:捕鱼前和捕鱼中都写了湖面的情况,这里照应着写,读起来很整齐;另一生说:鸬鹚捕鱼太有趣了,连河水也在回味刚才的一幕。在这堂课中,老师并没有唱“独角戏”,而是把学生的问题又抛给学生,让学生们自己来解答。在这个解答的过程中,学生们互相激发彼此的思想,互相补出彼此的观点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善于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可以做到对话的。
二、走出对话教学误区的对策
(一)增强老师的文化底蕴。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单纯的拥有教学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三个贯通,第一个是中西贯通,第二个是古今贯通,第三个是文理贯通。如果一位语文老师做到了这三个贯通,他的文化底蕴自然就扎实坚固了。有了坚实的文化底蕴,在对话教学中老师也就可以游刃有余,做到真正的对话教学了。王崧舟老师在讲到“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时,并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叫学生替换“绿”字,而是着重讲解“春风”这一意象,春风和绿之间是因果关系,有了春风当然就绿了。有了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基础,这堂课上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春风”这一意象而且还和王安石来了一次时空对话,这堂成功的对话教学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功不可没。
(二)增强老师的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是语文老师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老师化解课堂教学的种种突发情况,也能让对话教学更顺利的进行,当然老师的教学智慧也是建立在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的。一位老师上《做一片美丽的叶子》,课文行将结束时,他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因为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老师呢,就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其中一个女孩说:“家把爸爸、妈妈、孩子结为一个整体,每个人在家里都要有自己的位置。可是我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都不愿意要我,我没有自己的位置了,我……我很难过。”孩子说完,就傻傻的站在那里。我们的老师在听完孩子的叙述后,走过去把女孩儿搂在怀里,老师说:“孩子,不要难过,用自己的善良包容人生所遭遇的一切波折与困难,这样,你的内心就会长出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如果一位缺乏教学智慧的老师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只是会安慰安慰这位女同学,先把这堂课顺利的上完再说,但案例中这位老师并没有匆匆安慰完这位同学了事,而是用实际行动支持这位女同学,还说出了那么富有哲理的话来鼓励她,这就是教学智慧。在本文上面《鸬鹚》一课的教学案例中,老师在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并没有简单了事地回答,而是把这个问题又抛给同学们,让他们在对话中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教学智慧。
﹙三﹚老师转变“教师中心”观念。
传统教学中老师是权威,老师上课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只是自己完成教学计划的配角,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师中心”观念的支配下,老师在教学中完全忽视学生,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看法,所以才会出现本文案例中老师讲到人民大会堂时,完全忽视对学生的倾听。转变“教师中心”观念,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感受,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师生合作对话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真正建立起对话教学。
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让对话教学成为生命关怀的对话,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语言的和精神的协同发展,对学生精神生命發育的一种尊重、一种唤醒、一种理解、一种引导”[5]。总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不忽视对学生的倾听,不忽视对生生对话的引导,走出对话教学的误区,让对话教学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77.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Z].2001:15,17.
[3]﹙美﹚大卫.M.列文,程志民等译.倾听着自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2.
[4][5]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5、157.
关键词:语文教学;对话教学;误区对策
“对话,不仅是一种语言,更具有解释学、社会学和文化学意义。在语言学领域,对话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以语言为中介所进行的交流和会谈;从解释学的角度看,对话是指双方各自基于自己的前理解结构,通过理解而达成的一种视界融合。从社会学和文化学的角度看,对话是指一种交往和互动、沟通和合作的文化,是与民主、平等、理解和宽容联系在一起并以之为前提的文化”[1];“对话”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为:“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或“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话已经超越了最原始的语言意义,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打破了以前的话语霸权,而对话则意味着平等的沟通交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2]语文教学中,对话教学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语言形式,它可以是双方生活、精神、情感的交流,也可以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启发,交流后的赏识与愉悦。在语文的对话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以权威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以参与者的姿态平等的与学生交流;学生也不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老师所灌输的知识,而是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与老师平等互动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应该是积极互动的交流,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走进了种种误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语文对话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师生对话中,教师忽视对学生的倾听。
王崧舟老师提到:“师生之间的对话,本质到底是什么?这种对话的关系是怎么发生的呢?我个人的看法,对话的基本模式应该是这样的:‘倾听—理解—应对’。首先要倾听,没有倾听就没有对话。”“我们上课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呢?把倾听搁在一边,满脑子想的是我下面教什么内容、课上到了什么环节、还有几个问题没有问完、还有什么练习没做完,尽想着自己这一头的教,忘了倾听。忘了倾听就是忘了学生。”学会倾听,是新课程标准和未来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指标,是构建互动交流、和谐共生的新课堂的重要保证倾听面对的是人的生命存在,倾听是揭示、回忆和思考人的存在的可能性的重要手段。倾听是一种交际互动。人际交往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倾听。许多老师都把倾听放在一边,只管自己的设计好的教学计划,忘了倾听,忘了学生。学生是教学行为的主体,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老师是忽视学生的,都“目中无人”、“眼中无人”。学生有时想表达的他们自己的观点时,老师根本不给学生机会,也就是王崧舟老师所说的“活在下一个环节”,他们只管自己计划好的教学进程,不容许学生打乱自己的教学计划。例如,有一位老师在讲到人民大会堂是如何雄伟壮丽时,有个在角落里的同学举手,但我们的老师却没看见,仍然行云流水的讲下去,但实际上那位同学举手的原因是,他想告诉老师他去过人民大会堂。我想,如果这位老师当初在学生的举手时,就问一下学生为什么举手,也许这堂课就会是另一种上法,老师可以让同学起来描绘一下他眼里的人民大会堂,这比学生单纯的理解字面上的可能要好得多。学生对这篇文章的记忆肯定要深的多。原本会是很精彩的课,被我们的老师忽略了;原本一位学生的交流对话的兴趣被激发了,被我们的老师忽略了。这实际上是教师的观念问题,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忽视了对学生的倾听。
美国的大卫.M.列文在《倾听着自我》中说,“倾听是一种本体论的领悟”[3],通过倾听,老师首先领悟了学生是一个生命存在,不是物质和观念,相应的采取对应于生命而不是物质或观念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倾听过程中不要忽视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是要以学生为重点,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想法。就像王崧舟老师说的,“只有当学生进入你的‘在感’、进入你的倾听的‘雷达区’,他们的主体意义才能彰显和落实”[4]。
﹙二﹚在生生对话中,教师忽视引导学生。
生生对话也是语文对话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常常被老师忽略。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缺乏对生生对话的引导,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要么采取不听或无所谓的态度;要么轻视同学的发言、提出的问题或一听到与自己不用的观点看法就盲目的加以否定,迫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这些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是大量存在的,但我们的老师对于此却常常忽视,这样做的后果打击了学生思考发言表达自己观点的积极性,不利于平等、和谐对话教学氛围的创建。每一位同学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等。这些不同就造成了同学们看待事物、思考方式不同,这些差异却能使我们课堂拥有不同的精彩的对话氛围,但这些却被老师忽略了。如有位老师在上《茶馆》这一课时,让全班同学分组表演《茶馆》里的情节,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创意,既可以让同学们深切感受话剧这一艺术形式,也可以让同学们互相交流,有一个和谐、愉快、充满生气的课堂对话氛围。但实际上在上这堂课时,同学们各自忙着准备自己的话剧,根本无暇观赏别的同学的表演,更不要说互相交流对话了。整堂课只有老师一个忠实观众,显然老师在准备这堂课时,忽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一位哲人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如果我们交换,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而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如果我们交换,每个人都会有两种思想。比如在《鸬鹚》一课的教学中,一学生问道:“天色逐渐暗下去了,湖面上又恢复了平静。作者为什么还要加上一句‘只留下一条淡淡的水痕’呢?”老师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再次读文,然后引导学生与学生就此问题展开对话。一生说:渔船走后,会在船尾留下一条水痕,说明作者观察得很仔细;一生说:捕鱼前和捕鱼中都写了湖面的情况,这里照应着写,读起来很整齐;另一生说:鸬鹚捕鱼太有趣了,连河水也在回味刚才的一幕。在这堂课中,老师并没有唱“独角戏”,而是把学生的问题又抛给学生,让学生们自己来解答。在这个解答的过程中,学生们互相激发彼此的思想,互相补出彼此的观点看法。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善于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可以做到对话的。
二、走出对话教学误区的对策
(一)增强老师的文化底蕴。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作为一位语文老师单纯的拥有教学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三个贯通,第一个是中西贯通,第二个是古今贯通,第三个是文理贯通。如果一位语文老师做到了这三个贯通,他的文化底蕴自然就扎实坚固了。有了坚实的文化底蕴,在对话教学中老师也就可以游刃有余,做到真正的对话教学了。王崧舟老师在讲到“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时,并不像其他老师那样叫学生替换“绿”字,而是着重讲解“春风”这一意象,春风和绿之间是因果关系,有了春风当然就绿了。有了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基础,这堂课上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春风”这一意象而且还和王安石来了一次时空对话,这堂成功的对话教学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功不可没。
(二)增强老师的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是语文老师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老师化解课堂教学的种种突发情况,也能让对话教学更顺利的进行,当然老师的教学智慧也是建立在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的。一位老师上《做一片美丽的叶子》,课文行将结束时,他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因为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老师呢,就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其中一个女孩说:“家把爸爸、妈妈、孩子结为一个整体,每个人在家里都要有自己的位置。可是我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都不愿意要我,我没有自己的位置了,我……我很难过。”孩子说完,就傻傻的站在那里。我们的老师在听完孩子的叙述后,走过去把女孩儿搂在怀里,老师说:“孩子,不要难过,用自己的善良包容人生所遭遇的一切波折与困难,这样,你的内心就会长出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如果一位缺乏教学智慧的老师遇到这种情况,一般只是会安慰安慰这位女同学,先把这堂课顺利的上完再说,但案例中这位老师并没有匆匆安慰完这位同学了事,而是用实际行动支持这位女同学,还说出了那么富有哲理的话来鼓励她,这就是教学智慧。在本文上面《鸬鹚》一课的教学案例中,老师在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时,并没有简单了事地回答,而是把这个问题又抛给同学们,让他们在对话中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教学智慧。
﹙三﹚老师转变“教师中心”观念。
传统教学中老师是权威,老师上课完全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学生只是自己完成教学计划的配角,一切以教师为中心。在“教师中心”观念的支配下,老师在教学中完全忽视学生,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看法,所以才会出现本文案例中老师讲到人民大会堂时,完全忽视对学生的倾听。转变“教师中心”观念,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感受,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师生合作对话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教学中真正建立起对话教学。
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让对话教学成为生命关怀的对话,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语言的和精神的协同发展,对学生精神生命發育的一种尊重、一种唤醒、一种理解、一种引导”[5]。总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做到不忽视对学生的倾听,不忽视对生生对话的引导,走出对话教学的误区,让对话教学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增田、靳玉乐.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77.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Z].2001:15,17.
[3]﹙美﹚大卫.M.列文,程志民等译.倾听着自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52.
[4][5]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