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落纸如云烟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身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术副编审,鹿耀世老师在设计领域声名显赫。老师虽以设计而知名,却是为诗、为文、为画、为书,四处涉足,乐此不疲。鹿老师家学渊源,他深知,为书之道,除了苦学之外,贵在用心感悟。上追秦汉碑刻、法帖,下觅明清以及今人墨迹,可谓博览精研。他的作品,多见真、隶、行,并自成一格,可约略见其苦习礼器碑、史晨碑、华山庙碑的影子,但结构益见严整,却也不拘泥于“八分”的“蚕头雁尾”,该放则放,该收则收,稳重之中见清秀,别有一种意趣。通过与鹿耀世老师对话,我们学习到的不止是书法知识,更是书法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只有书法成为大家的书法,这样的“书道”才是真正的“书道”,这才是书法家所追求的最美境界吧。
  记者:书法是书写之法,本身就算一种艺术,请问老师,书法之美,美在何处?
  鹿耀世:书法源于汉字,由于几千年来历代文人、书家的努力,形成了一门独立的艺术。其造型的构成,线条的律动,刚柔的对应,点划的顾盼等均给人以美的享受。从结体美看,书法之美可分为整体形态美、点画结构美、墨色组合美三种。
  中国字的基本形态是方形的,但是通过点画的伸缩、轴线的扭动,也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动人形态,从而组合成优美的书法作品。结体形态,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书法意趣的表现需要;二是书法表现的形式因素。就后者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为书体的影响,如篆体取竖长方形;二为字形的影响,有的字是扁方形、而有的字是长方形的;三为章法影响。因此,只有在上述两类因素的支配下,进行积极的形态创造,才能创作出美的结体形态。
  点画结构美的构建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指各种点画按一定的组合方式,直接组合成各种美的独体字和偏旁部首。二是指通过将各种部首,再按一定的方式组合成各种字形。中国字的部首组合方式无非是左右式、左中右式,上下式、上中下式,包围式、半包围式等几种,依照的原则主要是比例原则、均衡原则、韵律原则、节奏原则、简洁原则等。特别要提的就是比例原则,其中黄金分割比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比例,对点画结构美非常重要。
  结体墨色组合的艺术性,主要是指其组合的秩序性。作为艺术的书法,它的各种色彩不能再是杂乱无章的,而应是非常有秩序的。这里也有些共同的美学原则,要求书者予以遵守。如重点原则、渐变原则、均衡原则,等等。书法结体的墨色组合,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背景底色的分割组合。人们常说的“计白当黑”,就是这方面的内容。二是点画结构的墨色组合。从作品的整体效果来看,不但要注意点画墨色的平面结构,还要注意点画墨色的分层效果,从而增强书法的表现深度。
  记者:中国书法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请问鹿老师,书法变迁过程中,人对书法的审美观又是如何变化的?
  鹿耀世:从早期的甲骨文、石鼓文、秦代的青铜篆字铭文、汉代的竹简隶书,到唐宋元明清的绢帛、纸质的楷行狂草……随着书法造型、风格、韵律不断的丰富与变化,人们感受了古朴之美、粗犷之美、遒劲之美、庄重之美……
  审美主体是否具备审视书法艺术美的素养,是书法艺术审美活动的关键所在。马克思说,“如果你要欣赏艺术,那么,你应当是一个在艺术上有教养的人。”因此,对于书法审美来说,有无“教养”便成为评判审美主体是否具备审美能力的唯一标准。书法审美者只有努力提高书法艺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技巧、史论等方面的修养,才有助于对审美客体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黑猫说成白猫,便会贻笑大方。同时,书法审美因人、因时、因观念、因心境之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然宏观而言,这些差异并不妨碍人们正常的书法艺术审美实践活动,相反,差异促成了多元的审美模式,对书法艺术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者:书法是汉字的表现形式,除了美感之外更有其本身的意义存在。汉字的变迁对书法具有影响,那么书法对汉字的改变是否也有影响呢,影响在哪些方面?
  鹿耀世:繁体汉字沿用了几千年,至今,不少国家和地区应用华文的媒体还在使用。而历代文人、书家书写的信札创作的书法中,出于情感表达或谋篇布局等需要,对不少汉字的造型与笔画自然而然地进行了改变与创造,逐渐得到了后人的肯定与赞美,甚至被誉为法书(典范)。其中,有些笔画繁复的汉字,在历代草书碑帖中已经进行了不失美感的简化,也成为了后来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所考虑的因素之一。现在,全国媒体及出版物均使用简化字(特殊印刷品除外,给广大群众的阅读、书写、记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十分有益。书法创作,繁体、简体均可使用,但不可混用。现在的不良倾向是:不少书家、官员、名流的楷书、行楷、行书作品及题字,不但东倒西歪支离破碎,而且繁简混用,误导了广大民众,后果不堪设想。过去,曾有书报(刊)因排版文字繁简混用,被媒体批评后销毁,但现在毛笔书写的不少“作品”肆意繁简混用,不少领导、编辑、读者却无动于衷,令人无奈!
  记者:除汉字外,书法对很多艺术也有很大影响。请老师告诉我们,书法对哪些艺术造成了影响,又是怎样互相作用共同发展的?
  鹿耀世:书法,是无言之诗,无图之画、无形之舞、无声之乐。书法,对艺术范畴的各种创作均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文学,以文字为载体表现世象百态,历代的不少诗词创作及信札写作均是修养深湛的名流贤达经先打腹稿再奋笔挥洒而成。有些经典名篇,不仅词章华美而且书法绝伦。绘画, 与书法都讲究用线的功力。其粗细、浓淡、枯湿、刚柔等均影响到造型的优劣、意境的高下。书法,起源于象形文字,有鲜明的画面构成,不少文字和书法字体,其造型本身就是一幅朦胧的绘画。雕塑,作为造型的一种,有的也借鉴了书法。如北京三环路上的某法律机构大楼,采用了执法如山的“山”字造型:主楼较高,配楼稍矮,而且整座楼体两侧均有斜面,很有巍然不动的气势。北京站附近的海关大楼,采用了象征开放的“門”字造型,在蓝天衬托之下,确实立意不凡。书法,因其线条的抑扬顿挫流泻飞腾,与舞蹈的动感音乐的旋律有近似及类同之处,所以两者创作的互为借鉴与交融十分自然。在舞蹈和音乐演出中,也多次出现了书法家随着舞蹈或乐曲的节奏倾情挥洒的场景。我在大学、中学及文化机构的多次书法讲座中,也涉及到文学、戏剧、绘画、摄影、美术设计等各种表现手法。在我发表的不少书法作品、出版的多种书法读物和多篇文学随笔中,也融入了为设计界、书画界、编缉界友人撰写的藏名诗、藏名联等习作。   记者:观其书,识其人,书法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表现人的品格,因此现在很多家庭都从小让孩子练字。老师认为儿童应该从软笔书法还是硬笔书法入手学习呢?老年人相对比较有时间练习书法,而上班族却缺乏个人时间。那么成年人又应该如何系统的学习书法?
  鹿耀世:书如其人,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即性格粗犷的人写字草率稚拙,办事细致的人写字严谨端庄,但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也有与此相反的情形。一般规律是方法对、用功勤、感悟深者提高得快。每天坚持用一定的时间,多读帖、多练笔、多思索、多交流,久而久之,一定能有所成就。学习不仅在于书本,出门逛街时,凡老宅的楹联、商店的牌匾、路边的广告、园林的碑文等均有上乘的书法,只要认真揣摩谙熟于心,就会有收获。孩子学书,最好先练硬笔,因为硬笔书法是表现字的间架结构,较熟练了再用毛笔,字就容易写得肌肉丰满了。上班族忙于工作,但挤时间练毛笔字十分必要。因为只要养成习惯,就会萌生乐趣,待写出一笔好字,也增添了不少与书法有关的知识。精神层面的充实,将会潜在地促进你专业的发展及社会人际交往。
  记者:不同年龄的人在书法中学习到的都不相同,练习书法可以强身养气、塑造人格,也可以感悟人生、磨炼性情,老师认为从书法中学到什么是最重要的?
  鹿耀世:多年来,我从书法的研习创作中的获益甚丰:其一是坚韧的精神——每一幅都认真对待,只要有明显欠缺,一定重写。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多家出版社和报社曾陆续约我题写书名及标题字,我每次都一再试写,直到比较满意为止。每次向报刊投稿,也一再选择较好的作品。虽然30多年来发表了两千多件书法,出版了三十本书法读物,一旦有人指出不足,我十分乐意倾听。在笔会上,写的不满意,不顾众目睽睽立即毁掉。有一次,友人当着多位书画界人士指出“人民日报·海外版”上我的一幅书法布局有欠缺,我立即表示谢意。从书法的研习中,我还得益于心灵的升华——面对纷纭的世界、坎坷的人生,习书,是静心养心从而达到宠辱不惊的舒心的最佳爱好之一。在一方洁白的天地,任心灵之笔于墨色如梦如幻的游曳腾飞中,显现出一片朦胧抽象的图画……
  记者:书法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也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有的人把书法变成消遣,也有的人把书法变成自己的事业,甚至是生活重心。有些人身残志坚,失去双臂依然用脚练字,写得好字养活了自己,老师认为这些人的书法真正特别在何处,他们对书法的领悟是否比一般人更深刻?
  鹿耀世:无论是休闲、消遣或是专注地研习,书法都会使你有程度不同的感悟。无论是业余爱好还是有志于以此为专业,均需必备虔诚的心态执着的精神。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辈出,杰作丰盈,熠熠闪光。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应将“做堂堂正正中国人,写漂漂亮亮中国字”当成人生座右铭。
  记者:现在书法在电脑上也不断创新表现,很多创造出的新字体被应用,老师认为这些非手写出的书法字,对人们认识书法爱上书法有怎样的帮助吗?使用这些书法字体可以让人怎样学习到书法?
  鹿耀世:当前, 北大方正等电脑字库中充斥着几种近似书法字体的忸怩造作的文字,经无数欠缺书法素质的编辑和教育工作者之手,天天披露于广大民众面前!这是因为字体设计,没有请资深书法家参与所致。这种任意造字的广泛的恶劣影响,造成了不少人对硬笔及毛笔书法创作十分轻率。有一次,我在图书馆查阅书刊,竟一连发现近百种书籍及刊物书法题名不仅造型欠缺,而且是繁简混用!这种对中国文字和书法艺术规范极不尊重的社会乱象令人心痛!当前,宣传书法艺术之美,批判不良与恶劣书风,是正直的媒体应担负的历史责任。我坚信,广大热爱并尊重中国书法艺术的人们将会不断释放出正能量,将这一华夏精粹发扬光大!
其他文献
深呼吸的方法,源远流长,迄今仍风靡全球的瑜珈功,也非常强调动静结合状态下的深呼吸。  ◎方法  选择场地:凡有立足之地,皆可练习,如:室内、阳台、窗前、床边,但尽量选择在空气新鲜的户外。凡是空气新鲜、负离子浓度高的地方,皆为理想场所。  呼吸方法:足跟并立,足尖略呈外八字,双手自然下垂,双目平视。双手经体前向前上方举起,掌心相对;抬头看前上方。深吸气、收腹、提肛、提脚跟;补吸气三四下,使胸廓充分扩
期刊
“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这首广为传唱的《母亲》,是天下母亲的共同写照,歌曲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截取一个个小片断,唱出了天下儿女的心声。母亲是一首歌,质朴深厚而又绵长。  ◎慈母心  母亲,这是不容任何人玷污的词汇,它纯洁、真挚,不掺一丝杂质。恐怕没有哪一种爱,能越过母亲对子
期刊
徐志摩有诗云,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低头,因了眼前的那个人;温柔,缘于心头转转折折的情感。李白《长干行》里的小女子,与夫君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想象那十四岁的新嫁娘,含羞的模样如花半开,捏着手帕一角,任你怎么呼唤,就是不应,就是不抬头,青涩的娇柔极其可爱。南朝乐府《西洲曲》是江南少女对江北情郎的相思,有一句“低头弄莲子
期刊
受某些养生节目的影响,女人似乎成了“血虚”的代名词,随时都应该补一补。于是乎,补血药大行其道,阿胶、四物汤、固元膏供不应求。但是如果不顾自身体质而盲目进补,反而是“自找麻烦”。  ◎阿胶的用法  女人应不应该补血呢?应该,但是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大家平时认为阿胶是补血的,其实它止血的功效比补血要强。阿胶是用驴皮熬制而来的。由于它能止血,血流不出去,也就成了“补”。可见,它是“曲线补血”的。所以如果平
期刊
有的朋友会问我:“某某大夫到底行不行,开的药方是不是真有用?”我就跟他说:“假如说你感冒了,你去看西医,大夫会告诉你没什么事,多喝几杯水,吃点维生素,再过几天就好了。这样的医生是比较善良的医生,因为他知道,有些感冒吃几天药就会好,不吃药一个星期也会好。维生素只起增强体质的作用,并不是专门治这个病的。有些病人相信这个医生,他的病就真的好了。西医会如此,在中医中也有类似的‘安慰剂效应’。”由此引发的一
期刊
讨论大学设立国学学位,是“国学热”升级换代的标志。当然,这轮国学热已是现代中国第二次国学热了,两者似乎是有一定区别的。  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从逻辑上说,甚至是先有西学,然后才有国学之说。晚清以前,中国士人生活于自己构想的“天下”中,不知有“西学”,也就不会说“国学”。文明尽在中国,只有中国有学,哪有什么中、西?  待到十九世纪末,因为甲午战败,士大夫产生了文化危机感,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西
期刊
易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遭余殃。”人类社会最伟大的宝藏就是善念、善行、善心和善人。2012年我曾经到韩国釜山参加国际狮子会大会,当时来自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肤色、各阶层、各年龄的数万人,无论自己的背景、经历、地位、财富如何,都为了一个目的聚集到釜山:善。作为全球性最大的慈善组织,狮子会的宗旨就是播散爱的种子,让善在人心中生根。  古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是时候未到
期刊
春秋末年,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诸子争鸣竞起,在不断的碰撞与融合中开创了中国文学和思想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所产生的各种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打出了不断变幻的旗帜,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上演了彼此交锋亦相互融合的场面。其中,儒、墨、道三家对后人影响尤为深远。  庄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精神的超脱与人格的自由,主张将自然之道推衍到社会与人类。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老庄,尤其是庄子的哲学最贴合他们
期刊
“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其热议话题涵盖了儒学伦理的当代境遇、对中国传统和儒家思想伦理观念的新解、经典诠释学等范围。  ◎走出“博物馆”发掘儒学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西方现代文化的全幅冲击,以至于某些西方汉学家甚至认定,作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学在现代社会已经成为只能收藏于博物馆的“古玩”。北京大学李翔海教授认为,儒学的当代发展应走出博物馆,认真思考三个问题:能否显现出和而不
期刊
汉初,曾产生过一股十分强劲的“过秦”思潮,即批判秦之暴政,这对当时西汉王朝的现实发展及走向影响深远。在这股思潮中,《淮南子》推波助澜,作用独特,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与陆贾、贾谊等人一样,《淮南子》也从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着眼,深刻省思秦政,认为其“不知治乱之本”,严厉批判其内在的根本弊端。但《淮南子》并未单纯局限于政治事件,而是秉持“非循一迹之路,守一隅之指”的政治理性,立足黄老思想,从“治道”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