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学生教辅类报刊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17145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的数字显示,截止到2016年3月,我国公开发行的教辅类报刊已达140多种,版别则多达3000多个。据统计,全国现有560多家出版社,其中100多家出版社出版教辅类报刊。这些数字表明:目前,教辅类报刊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出版与消费市场。
  然而,另一方面,应该看到:互联网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无疑给教辅报刊市场带来了新的生存环境。这使得传统的教辅报刊出版不得不转变思路,来应对产品研发创新、传播渠道拓展、商业模式创新及版权保护等方面的难题。
  困境:一刊多版,版权保护不力
  1.一刊多版,同质化严重
  目前,全国140余种教辅类报刊中,绝大多数配套不同的年级、科目与教材,分设不同的版别。例如《××周报》,就按年级分有高中、初中、小学版;按科目分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版;按教材分又有人教课标版、华师大版、沪科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累计起来共有73个不同的版本。
  虽然表面来看,多版别出刊增强了教辅类报刊的针对性与实用性,然而仔细阅读这些所谓的“定制化多版本”,却不难发现,原本是为了配套不同教材的版本,所载内容相似度却达到八成以上。而针对同一年级的不同教辅报刊,其同质化现象更为严重。如:通过对《初中生世界》《初中生之友》《初中生天地》《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等初中生英语类报纸的研究,可以看出:这些报刊栏目相似,题目设计趋同,原创性的作品极少。据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的数字显示:现存的大部分教辅类报纸都有10个以上的版别,最多竟达到100多个版本。
  一刊多版的现象,一方面使得教辅类报刊在发行环节中必须给予教育系统人员较高的折扣,这种做法的直接危害是导致学校必须用各种手段强迫学生订阅,极大地干扰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而另一方面,盲目占领市场的一刊多版现象又不可避免地带来教辅类报刊的低质化与同质化。细究原因,不难发现,随着报刊分版愈演愈烈,而编辑力量显然没有配套增加。现在市场上,不少教辅类报刊为了完成对数量的追求,其编辑部内部的“雇佣军”大量增加,这些人员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对教材不熟悉,对读者的需求更加不了解,导致所编选的题目严重偏离教材,差错率非常高。由于编辑部对人员招聘的把关不严,
  “雇佣军”之中不少人都未参加过专业的培训、未取得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证,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校对符号、差错类型都搞不清楚。这使得教辅类报刊的编辑不可避免地陷入简单的复制与粘贴,从而造成了同质化与低水平。
  2.经营落后,发行手段单一
  教辅类报刊的内容具有非常特定的阅读群体,这决定了教辅类报刊必须通过专业化渠道来售卖。目前多数教辅类报刊都隶属于当地的教育行政机构,这些教辅类报刊的发行大多依靠系统与行政的力量,即通过在教育行政机构建立通联站,再依靠教育行政人员去推荐报刊;而依靠自办发行与邮局发行的属于少数。
  这种相对单一的系统行政式发行给教辅类报刊的经营带来了很大局限:一方面使得教辅类报刊订阅数量过分地依赖于通联站工作的进展。而一旦通联站的人员发生变动,教辅类报刊的发行就会直接受到影响。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相对单一的系统行政式发行又使得教辅类报刊的发行成本过高。这样做的后果是:即使发行量上去了,报刊社的利润也不会很高。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随着“减负”“一费制”等政策的出台,极大地影响了教辅类报刊的发行。这种情况下要求教辅类报刊必须丰富自身的发行手段,拓展新的经营业务,走出一条综合性、专业性、多元化的发展之路。
  3.版权保护不力,优秀编辑难留
  随着互联网数字时代的到来,由于网络监管与版权保护的不力,使得许多教辅类报刊辛辛苦苦编辑的好题与基层教师原创性作品被网站通过各种方式转载,给教辅类报刊的从业者——包括报刊题设的编辑者和教师原创者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人才流失。
  应该指出,原创作者的流失对于教辅类报刊的发展而言最为致命。根据以往的路径模式,教辅报刊的题目有相当一定的比例来源于基层一线的老师供稿。他们供稿的质量对教辅类报刊的发展起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可是由于版权保护不力使这一部分作者的付出回报严重不成比例,再加上这种供稿对于老师的职称评定、晋升产生的意义越来越小,这一部分人的供稿诉求也随之越来越低,这就使得教辅类报刊的质量从源头上就显得难以保证。
  究其根本,教辅类报刊的版权问题,其实源于教辅类报刊的属性定位。由于其屬性定位在“报刊”而非“产品”之上,所以对于教辅类报刊的管理也必须依照国家的报刊管理条例。众所周知,教辅类报刊的运营重点在于内容的把控,即对于题目的设计和筛选。对于市场上同类报刊而言,版权保护必然绕不开对内容转载摘编的付酬。然而,就目前而言,国家只有两条法规涉及到报刊转载付酬。分别是:1991年8月27日国家版权局的《国家版权局关于当前报刊转载摘编已发表作品付酬标准的通知》和1993年8月1日国家版权局的《报刊转载、摘编法定许可付酬标准暂行规定》。
  出路:题库数据化,读者分众化
  1.分众读者市场,打造特色品牌
  教辅类报刊,具有报刊出版的一般性和自身教育行业规律的特殊性。对于报刊而言,内容建设依旧是赢得市场的关键。可以说,抛开内容空谈渠道无异于合本逐末。在内容建设方面,读者定位是把握内容的首要环节。读者定位有两个方面的含义:既要满足读者需求,也要引导和培养读者需求。
  为了避免教辅类报刊长期低质化、同质化徘徊,就必须具有强化教辅类报刊自身的品牌意识,即:要充分认识到品牌在报刊经营中的作用,并把品牌理念落实到每一项经营活动中,以提炼出以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的教辅类报刊的品牌识别系统。应该指出,对于教辅类报刊品牌的建设,需要教辅报刊机构从“做品牌”和“推品牌”这两个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教辅报刊应根据自身实际,对所做内容作出适合自身情况的调整。对于一些资源有限的报刊而言,不妨集中资源专注于某一优势板块内容。表面看来,好像因为缩小了规模而有所损失,而实际上,却提高了投入回报比,客观上,有利于互联网数字时代教辅类报刊朝小而专的社群化方向   发展。通过社群化的口碑营销,使自身品牌得以有效推广。
  其次,对于那些资源沉淀相对丰富的教辅报刊而言,则可以考虑将资源数字化加以整合,通过建立自己的“大数据”,不断完善用户准入渠道,培养名牌效应,养成读者对其的路径依赖。
  2.整合数字资源,实现精准营销教辅出版沉淀了大量内容资源,但是单纯地把这些内容资源汇集成数据只是网络1.0时代的产物,这些资源若想要加以利用,必须花费很高的成本进行二次编辑。为了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不少教辅类报刊都已打造出自己的客户端。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辅出版行业的网站都只停留在1.O时代,而没有从用户界面与交互网站的角度向在线教育进行转型。
  传统教辅类报刊的用户是基于纸媒,而在线教育用户则是基于各种移动终端。数字化的移动终端使得报刊从业人员可以通过用户点击,以较低的成本就可以完成对数据的积累,把这些数据整理挖掘,编辑成可用信息,即可实现对这些数据的数字化建设。
  数字化精准营销的一个重要方向是题库建设。题库是教辅出版的副产品,题库产品的商业化需要有一个载体进行精准营销。目前而言,可以借鉴的载体方式是以测评系统解析答疑的方式来绑定硬件,从某种角度而言,绑定了硬件就等于绑定了用户,稳定了收益。
  这就要求原有的教辅报刊要做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和需求的新产品。应该指出,现代电子技术不仅使得教辅类报刊新产品化变得十分必要,而且也正提供了教辅类报刊新产品化的可能性。
  首先因为教材版本多,这决定了教辅版本不会少。在互联网时代之前,多版本很可能意味着同质化以及资源的重复浪费。但是在电子平台,海量的同质化又恰好是大数据的前提。虽然实际教材的版本也只是在于知识点的出现时间和次序以及难度等等的区别,但是整体的知识点和教学脉络是有规律可循的。正是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把原有的教辅素材做知识点归集,做索引,做数据库,从而利用原有资源作出全新产品。也就是说,利用数字化技术,某些较大的教辅类报刊机构就完全有可能把教辅知识“大数据”化。目前在此方面的建设一般指对题库的整合,但是应该指出,怎样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又是殊为不易的。从性质来讲,题库是软件,需要专业技术人才操作,其后续的服务和运维成本都很高,这些都对教辅类报刊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题库数据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值得教辅机构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加以思考。题库数据化内容成为教辅报刊推出的新产品面向市场且可以探索的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可以将题库数据化内容与中小学现有的翻转课堂的模式相结合。作为学生群体而言,需要大量的视听素材、预习素材等等,而互联网时代恰好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方式,完全可以以扫码技术完成交易。就像国外MyTeachingStation.com出售的设计精美的且可以直接打印的Primable Worksheets(可打印练习题)一样。作为教师群体而言,一旦通过网络找到合适的教辅材料,完全可以在线支付之后完成下载。
  当然,新产品是一个强路径依赖产品,这就要求教辅报刊机构对相关路径加以完善。也就是说,一旦提供了产品,就要做接口的开发,要么自己做App,要么绑定微信的接口。微信作为具有相当规模的社交平台,用户既多,开发者接口又是开放的,门槛又不高,值得充分利用。这种通过搭载社交平台完善自身路径的发展方式,既宣传了自己的产品,又牢牢绑定了用户,可以将其视为“推品牌”的重要方式。
  3.版权保护,完善电子平台
  目前在国家尚未出台明确的教辅类报刊版权保护法律的情况下,教辅类报刊要想加强版权保护,维护自身的合法收益就必须不断创新出新的模式。就目前而言,较好的应对方式是完善自身的电子平台,打造出自身特色的报网结合的个性化定制产品。
  由于教辅类报刊的属性定位在于“报刊”,所以更要人为设置一些产品化特质,打造自身的产业链条。例如,自2014年1月,学科网借助自身强大的教育教学数字资源的优势,以全国3万多所合作学校和1500多万中小学教师会员为服务对象,涉入数字教育出版领域,先后研发了“学易书城”“视题宝”“作业通”“学易精品课”等产品,就可以看作是打造业界数字出版服务平台的一种尝试。
  另外,现在不少教辅类报刊尝试通过二维码的方式连接用户,以拓展自身的传播渠道。以扫码为基础的电子平台建设体现了在数字化互联网时代下,教辅类报刊的终端接近思想。即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实现教辅报刊的社交化需求。这种电子平台给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个性化需求。让教辅类报刊有可能真正成为“为每一个人定制的产品”。扫码的方式使得传统的教辅类报刊“产品化”,这种产品不仅具有强大的共享性,还能满足用户不同的个性化的需求:比如,利用掃码读者可以看到学霸如何用更加聪明的方式解题,或者这道题难住了全国多少名学生。这些个性化的服务极大地维护了教辅类报刊的合法权益,也使得单纯的互联网转载成为不可能。
  可以说,互联网时代的教辅类报刊出版,在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及对用户的需求掌控等方面都要下足够的功夫,从而使得运营数据与个性化的数字服务需求做有效的结合,最终做到报刊“产品化”。互联网数字时代的需求,也提供着这样的条件——做一张定制化的个性化教辅报刊。这也是数字化时代下教辅类报刊应该思考的转型方向。
其他文献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月派”代表人物闻一多先生在《诗的格律》中提出著名的“三美”理论,其中的“建筑美”是指现代诗歌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实际上,在中国民间,早已形成了用白话文创作,结构匀称,句式齐整,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口头诗学,只是鲜为文人关注。为了深入认识青海“花儿”的建筑美,文章在重点观照江南山歌的基础上,对两种山歌作了比较探究。  一、青海“花儿”的建筑美  青海“花儿”唱法上有独唱和对唱。
进入21世纪,随着今天互联网+的信息飞速发展时代,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教学也得到普及使用。省教育厅要求多媒体白板做到班班通,目的就是提高教育质量,教学也要跟进时代的发展,同样也要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疏肝和胃汤,治疗本病42例,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为74%,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方加减对本病有较确切
应用中药时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就是中药的不良反应,要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主管部门要严管、药物生产要把关、临床医生应用要合理、科学研究要深入,多方合作,共同努力
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为特征的数字化技术开创了人类社会新纪元,也将"内容创业""知识经济"等新业态、新理念引入我们的生活。社会变化的根本是人的变化,是人的思想认识的变化
剖腹产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做好剖腹产术患者的护理工作,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对促进产妇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院2009年以来共
硅整流发电机以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和发动机低速运转时充电电流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汽车上。为使发电机能更可靠的工作,满足车辆用电设备的需要,三级
走进化隆回族自治县体验滔滔黄河、高峡平湖、水电明珠、青山绿水、丹霞地貌、浓郁民俗等特色各异的景致。今年化隆县依托区位优势,结合周边的旅游资源,抓紧编制《群科新区沿黄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这片道德文化底蕴丰饶的土地孕育出“道德讲堂”的花朵,且“一朵忽先变、百花其后香”,信仰道德、传承道德、践行道德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新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情趣、愉悦、轻松,真正贯彻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为此,文章提出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