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并感受美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_7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122-01
  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乃至美的结构,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美的探求。学生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这种认识的规律反映在审美活动中,是从理解到想象,从体验到评判,因而教学时又必须遵循这个规律。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挖掘美育,引导学生感知美、导行美、创造美呢?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方法的尝试。
  一、引导寻美,让学生发现美。
  语文教学要从词句入手,在品尝词句中发现美。如教《望庐山瀑布》时,抓住“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导学生质疑:诗人为什么不用“真”而用“疑”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记忆中提调出瀑布从极高处倾泄而下的表象,脑子中出现了“真”有从天而降的图像。接着,让学生在想一想,这可能吗?这样就会理解诗人用“疑”字的原因是:“银河落九天”是不可能的,只是自己“疑”而已。体会到詩人把情景说的恍恍忽忽的,这种似假还真的写法反而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假如我们再来一个追问:诗人为什么不说“像”而“疑”?让学生更进一层地想象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惊叹这条瀑布的奇特。因为是人感到眼前的瀑布“像”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样,怀疑它是从九天之上落下来的银河呢?只有反复品味,才能理解只有用“疑”才最精当,从而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之所在。
  二、引导入境,让学生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已成为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教学的一种美育途径。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借用各种媒体设备,营造美的情境和美的氛围,调动学生的感官,领略意境之美;也可以让学生采用绘画、唱歌、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尽情感受写景之美,感受状物之美;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意境。一是借助录音,进行审美教育。 在教学中可恰当地播放一些配乐朗读录音,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再通过老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再现自然和生活的美景,真切地感受、欣赏到美的因素,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二是借助视频,进行审美感受。这种将写景抒情所描写的画面通过媒体进行再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美感,造成如观其形、如闻其声的境地,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启迪,拨动学生美的琴弦。 学生感性经验不足,知识水平又有限,往往难于直接入境。
  三、引导想象,让学生拓展美。
  如果说理解比较能够再现形象美的话,那么想象就可以拓展和创造意境,常言道“诗情画意,诗中有情,画中有意”。选入课本的诗歌和散文,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才能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我们总是让学生驰骋想象的风帆,去开拓最美的意境。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有这样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两个写景的诗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韵的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我首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然后具体提出三个问题:1.)烟花三月的长江是一派怎样的景色?你注意到了吗?2.)你是怎样目送朋友远离的?朋友的船是怎样消失的?3.)当时你的心情怎样?经过老师的点拨,不少学生由第一人称想象出了形象的意境来:晚春小草碧绿碧绿的,百花散发着芳香,彩蝶轻轻的飞舞,然而这美丽的一切我都无心欣赏,我站在江边,任凭春风拂面,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远方,江中的船越来越小,小小的白帆慢慢地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滔滔的江水不停地流着,一个浪花推着另一个浪花,哗哗地滚向远方,朋友啊,此次分别又要等到何时相见?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
  四、品词赏句,陶冶美。
  在教学中,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品赏来体验教材的语言与情感形式的美。
  (一)美读。
  如在教学苏教版的《二泉映月》时,作者是这样描述的:“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在语言形式上对称工整。教学这样的句子,可以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欣赏语言,一边播放音乐,一边引导学生朗读;还可以让学生填补课文的艺术空白,可以问学生,阿炳还爱什么?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想象,又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品赏。
  小学语文中的古诗教学,虽然数量不多,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美育资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中的一字一句细细品味,慢慢想象品尝,领悟其中美的内涵。古诗中的语言美表现在独特的音乐美以及语言的精确、凝练和含蓄美,同时,古诗中诗情画意的意境以及形象化的哲理,也是启迪学生智慧、发展学生思维、净化学生情感的宝贵资源。因而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必须引发学生的审美感知,设法将学生引入美的境界,达到品赏的目的。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无处不在,美育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它能促进学生身心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领悟美,就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达到提高审美能力、审美素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在校园暴力危机事件应急处理中实施心理救援是在校园危机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从心理的角度来支持帮助遭遇过危机事件的学生,使他们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减少危机事件对他们心理造成的創伤。文章结合国内大学的实际情况,根据危机干预的模式和措施,以及危机防御体系的构建,提出一套适用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以期能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更好的心理危机干预,预防和避免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让我们的校园成为真正
语法在外语教学的历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者、教师和学生对语法的功能和作用仍有相当大的争议.其中有些主张教语法、学语法,但也有人对此持否定态度
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的一幢宿舍楼发生火灾,导致中国留学生41人受伤,11人在大火中罹难.这次事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给伤亡者的家属带来了难以愈
主要论述了运动训练中的心理环境,着重从运动训练中心理环境的概念和意义,运动训练中良好心理环境的创造,及在运动训练中创造心理环境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美术教学以留守儿童的特征为基础,有利于通过美术教学来释放自己的情绪.在家庭因素的作用下,许多留守儿童都较为孤僻,不擅长与他人交谈;有些甚至脾气暴躁.通过美术教学活动的
步入知识与经济发展信息化科技时代,如何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进一步落实创新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话题,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
语文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工具,同时也是承载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所以在针对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强化“双主”的作用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重作用
摘要:初中语文课程是初中阶段所有教育科目当中极为重要的一项,语文学习不仅是学生初中阶段最为主要的一项学科内容,更是今后日常生活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文化学科。新的社会环境下,学好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语文学科当中所占分值最大的作文却又是很多学生所畏惧的一项学习难题,很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会面露惧色。学生对于作文的畏惧之情是长期的学习过程所积累的难题,教师想要解决学生的这种状况,就要从强化学生的写
摘要:反思性学习是旨在倡导发展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的活动应是一种自主、理解、反思的过程,这对于中学生的学科学习尤为重要。本文从教与学互动对话的角度,将老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结合,探讨反思性学习的内涵,理论基础,教学策略,引导和激励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反思性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中学生;反思性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从体育游戏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出发,提出了怎么在体育游戏过程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实施策略,希望体育游戏的融入能有效提高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