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时,产生怀疑、困惑、不解、焦虑的情绪,并希望去探索、求解的心理状态。在教学法上,它属于问题教学法的范畴。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源于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改变教学现状的必需
问题意识会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既体现了学生个性思维的踊跃性、积极性,也是学生思维独特性和创新性的表现。强烈的问题意识是积极思维的动力,它促使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到从最新的思维角度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
问题意识的培养无疑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探究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全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那么,目前,我们的教学中有没有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呢?笔者个人认为,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问题的提出不民主。虽然重视了提出问题(设疑),但问题的提出者、拥有者多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大多数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根据教学参考书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教学程序,并依此设疑提问。这样,由于学生没有参与学习目标的设置,造成了教和学的油水分离,学生被动思考、被动接受、被动增知的局面未得到根本的扭转。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学生可能产生的疑点教师却不涉及。长此以往,教学的“少、慢、差、费”便在所难免。
第二,问题的解决不民主。虽然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就思维的过程看,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充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其他学科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从“满堂灌”、“注入式”到提问教学的转变,这从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也不容否认,相当一部分课堂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就思维的过程看,学生仍处被动接受的位置,学生大都是围着教师的思维转,看起来学生是在积极思考,实际上是被老师“牵着牛鼻子”,课堂的主人仍是老师。
第三,解决问题的标准单一绝对。虽然让学生发表了对问题的看法,但最终衡量答案的标准仍是唯教参是从,向“标准答案”靠拢看齐。语文学习本是最具主观性、创造性的学习,一味遵从标准答案,削足适履,只能使学生的创造力萎缩,最终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出现“好学不疑”的现象。
二、高中新课程背景下问题意识培养问题的探究
第一、实施前提: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首先,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教学行为基于学生的问题之上。即要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先有学生的“学”,再有教师的“教”。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在这种特殊的交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起点能力和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教学才有针对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求知的愿望特别强烈,这是问题意识培养的良好基础,教师要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就必须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要本着“无错”原则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善加引导解决。
第二,实施保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美国教育历来主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位学者指出:“美国的课堂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国的课堂是着力于帮助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前者越教孩子想了解的问题越多,后者越教孩子需要了解的问题越少。孩子的问题越多,创造的欲望就欲强烈;反之,问题越少,创造的动力就越小。这也许就是中国学生普通缺乏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则会看到中国未来的希望。”从现实教学的角度考虑,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两个方面的意识:
一方面,有没有问题?一堂课应该解决一些问题,重点解决的只有一个,即是重点、难点或是最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既是纽带,也是标志。课堂中的讨论应该是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课堂中的问答,应该是猜想、论证与演绎;没有问题就不是课堂。
另一方面,问题由谁提出?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由学生提出的胜过由师生互动提出的,由师生互动提出的胜过由教师提出的,由教师提出的胜过不提问题的。
第三,实施策略:强化问题意识的培养。
1.途径策略。一方面,可以利用教材,设置疑点,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千万不要放弃质疑的机会,而要通过创造气氛、投石激浪、巧设难度、导引探究等方法让学生进行质疑问难。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审视成语、俗语、习惯用语等熟语,从辩证的角度,帮助学生提高质疑的能力。
成语、俗语、习惯用语常常是人生哲理、社会常理的精到概括,指导和启发学生学好这些成语、俗语和习惯用语是语文教师分内的工作。但由于历史一刻也不会停止在某一个点上,事变时移,观念更新,所以有必要引导学生对熟语重新进行审视,对有悖于时代观念的,要鼓励学生提出看法。
2.矛盾策略。教学作为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善于发现、挖掘、挑起矛盾,并以此布疑设问,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引发新疑问。正所谓“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一方面,可以利用课文知识系统自身的矛盾设疑。课文的题目、课文的前后内容都可能有表面上看似矛盾的情况。师生可对此加以选择,布疑设问。
例如,讲析《为了忘却的记念》时,我们可利用“忘却”与“记念”这一矛盾设问:“记念”我们一般用什么词语来修饰或限制?课文为何用“忘却”作修飾?“忘却”在课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与“记念”有无矛盾?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体会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对国民党政府的血腥屠杀的无比悲愤,领会作者为善良的母亲痛失儿子、为苦难的民族痛失英才、为搏杀的战士痛失同志的极度悲痛。继而明白“忘却”在课文中是反语,是要将悲哀摆脱的悲痛,是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是继续战斗的呐喊!从而理解“忘却”与“记念”并不矛盾的实质。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矛盾设疑。
例如,课文《药》里有一句话:“老栓,就是运气了你!”“运气”一词在这里的用法就与学生已有的语法知识形成了矛盾,教师应抓住这一矛盾,作如下提问:“鲁迅在这里是否犯了词性乱用的错误?”“运气”一词,小说里其他人用过没有?是否也有类似的错误?引导学生分清楚小说中叙述人的语言与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是有区别的。进而领悟到,把“运气”作动词用,只错在康大叔一人,这不仅不是鲁迅的语法错误,反而是词性的妙用,它巧妙地暴露了康大叔的蛮横无知和目中无人的粗野行径。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在鲁迅的小说中是常见的。
此外,还可利用师生之间认知的矛盾、新的认知方式与学生旧的认知习性的矛盾进行设疑。
三、结语
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树立长期思想。如果我们能从无到有,从宏观上驾驭,从小处着手,从细处突破,我们就能让教和学双方进入一种新境界。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有理由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源于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改变教学现状的必需
问题意识会驱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既体现了学生个性思维的踊跃性、积极性,也是学生思维独特性和创新性的表现。强烈的问题意识是积极思维的动力,它促使学生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到从最新的思维角度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
问题意识的培养无疑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探究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全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那么,目前,我们的教学中有没有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呢?笔者个人认为,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问题的提出不民主。虽然重视了提出问题(设疑),但问题的提出者、拥有者多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大多数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根据教学参考书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教学程序,并依此设疑提问。这样,由于学生没有参与学习目标的设置,造成了教和学的油水分离,学生被动思考、被动接受、被动增知的局面未得到根本的扭转。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学生可能产生的疑点教师却不涉及。长此以往,教学的“少、慢、差、费”便在所难免。
第二,问题的解决不民主。虽然提出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就思维的过程看,学生的主体性未得到充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和其他学科一样也经历了一个从“满堂灌”、“注入式”到提问教学的转变,这从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也不容否认,相当一部分课堂只将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内容仍由教师讲解完成,就思维的过程看,学生仍处被动接受的位置,学生大都是围着教师的思维转,看起来学生是在积极思考,实际上是被老师“牵着牛鼻子”,课堂的主人仍是老师。
第三,解决问题的标准单一绝对。虽然让学生发表了对问题的看法,但最终衡量答案的标准仍是唯教参是从,向“标准答案”靠拢看齐。语文学习本是最具主观性、创造性的学习,一味遵从标准答案,削足适履,只能使学生的创造力萎缩,最终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出现“好学不疑”的现象。
二、高中新课程背景下问题意识培养问题的探究
第一、实施前提: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首先,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教学行为基于学生的问题之上。即要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先有学生的“学”,再有教师的“教”。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在这种特殊的交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起点能力和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教学才有针对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求知的愿望特别强烈,这是问题意识培养的良好基础,教师要满足学生求知的愿望,就必须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要本着“无错”原则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善加引导解决。
第二,实施保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美国教育历来主张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位学者指出:“美国的课堂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国的课堂是着力于帮助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前者越教孩子想了解的问题越多,后者越教孩子需要了解的问题越少。孩子的问题越多,创造的欲望就欲强烈;反之,问题越少,创造的动力就越小。这也许就是中国学生普通缺乏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则会看到中国未来的希望。”从现实教学的角度考虑,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两个方面的意识:
一方面,有没有问题?一堂课应该解决一些问题,重点解决的只有一个,即是重点、难点或是最有价值的问题。问题既是纽带,也是标志。课堂中的讨论应该是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课堂中的问答,应该是猜想、论证与演绎;没有问题就不是课堂。
另一方面,问题由谁提出?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由学生提出的胜过由师生互动提出的,由师生互动提出的胜过由教师提出的,由教师提出的胜过不提问题的。
第三,实施策略:强化问题意识的培养。
1.途径策略。一方面,可以利用教材,设置疑点,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教师千万不要放弃质疑的机会,而要通过创造气氛、投石激浪、巧设难度、导引探究等方法让学生进行质疑问难。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审视成语、俗语、习惯用语等熟语,从辩证的角度,帮助学生提高质疑的能力。
成语、俗语、习惯用语常常是人生哲理、社会常理的精到概括,指导和启发学生学好这些成语、俗语和习惯用语是语文教师分内的工作。但由于历史一刻也不会停止在某一个点上,事变时移,观念更新,所以有必要引导学生对熟语重新进行审视,对有悖于时代观念的,要鼓励学生提出看法。
2.矛盾策略。教学作为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善于发现、挖掘、挑起矛盾,并以此布疑设问,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引发新疑问。正所谓“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一方面,可以利用课文知识系统自身的矛盾设疑。课文的题目、课文的前后内容都可能有表面上看似矛盾的情况。师生可对此加以选择,布疑设问。
例如,讲析《为了忘却的记念》时,我们可利用“忘却”与“记念”这一矛盾设问:“记念”我们一般用什么词语来修饰或限制?课文为何用“忘却”作修飾?“忘却”在课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与“记念”有无矛盾?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体会鲁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对国民党政府的血腥屠杀的无比悲愤,领会作者为善良的母亲痛失儿子、为苦难的民族痛失英才、为搏杀的战士痛失同志的极度悲痛。继而明白“忘却”在课文中是反语,是要将悲哀摆脱的悲痛,是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是继续战斗的呐喊!从而理解“忘却”与“记念”并不矛盾的实质。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矛盾设疑。
例如,课文《药》里有一句话:“老栓,就是运气了你!”“运气”一词在这里的用法就与学生已有的语法知识形成了矛盾,教师应抓住这一矛盾,作如下提问:“鲁迅在这里是否犯了词性乱用的错误?”“运气”一词,小说里其他人用过没有?是否也有类似的错误?引导学生分清楚小说中叙述人的语言与作品中人物的语言是有区别的。进而领悟到,把“运气”作动词用,只错在康大叔一人,这不仅不是鲁迅的语法错误,反而是词性的妙用,它巧妙地暴露了康大叔的蛮横无知和目中无人的粗野行径。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在鲁迅的小说中是常见的。
此外,还可利用师生之间认知的矛盾、新的认知方式与学生旧的认知习性的矛盾进行设疑。
三、结语
问题意识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树立长期思想。如果我们能从无到有,从宏观上驾驭,从小处着手,从细处突破,我们就能让教和学双方进入一种新境界。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有理由期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