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心理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在社会变革时期,由于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家庭教育的误导等原因导致学校学习竞争加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普遍存在。我校在开展AAT实验中对小学1——6年级随机抽取两个教学班为样本,以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心身健康学习方式以及学生自我要求水准和原因、归属等项目为主要内容,根据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学习技术、身心健康、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标准差异较大,说明分数分布较为离散,有两极分化的倾向,需要对低分数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调查还显示:学习成绩为优的学生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
二、语文课堂教学渗进心育的做法
1、提高心理素质,心育内容目标化。心理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发展其个性的活动过程。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四十分钟有目的有序列地渗透心育,我采取了两种措施:1、开辟课堂五分钟心理素质专题训练,使心育渗透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在课堂前五分钟围绕教学需要安排一定内容的心理素质训练,并把心理知识的学习与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活动结合起来,如开展交往心理训练、注意力训练、怯场心理控制训练、情绪调节训练、想象训练、思维训练等,特别是在小学生记忆力训练上,我体会到:一个人记亿力强弱固然与天赋有关,与生理上大胆的生化机制有关,但后天的训练和科学的方法也不容忽视。为此要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的训练方法,掌握一些记忆术。我根据语文教学任务安排了训练记忆力方法,如在背诵语文课文中教会学生诵读法,接近联想法;在掌握字词中教会学生类比联想法、对立联想记亿法;在掌授课文内容上教会学生重点记忆法和趣味记忆法,2把心育内容列入目标并精心组织训练内容与形式。目标既是方向又是动力。确立目标时应注意目标的小化和连续化。
2、满足心理需要,心育手段趣味性。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很多,如受人尊重的需要,被人疼爱的需要,获得知识的需要,满足好奇心的需要,美的享受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好奇心即强烈的求知欲引起的兴趣,更是我们需要把握的心理因素。在课文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优化课堂教学,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积极设置具体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在生动的语言情景中产生说的动机和兴趣,提高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鼓励学生敢于开口,克服胆怯,鼓励学生模仿课文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并开展游戏、唱歌、绘画、猜谜、竞赛、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表现自我,使他们发现并确保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获得成功表现的心理体验,从而消除自卑感,提升自尊感。另外,我在课堂上保持和蔼亲切的态度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心态开放,减少心理负担。在教学手段上我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2、服从心理特点,心育形式多样化。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在量上或质上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有形象、生动的语言指导,施行直观教学,具体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引导他们思考问题,不厌其烦对他们专门帮助;中年级学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感知、注意、记忆活动的能力提高,他们辨别、推理能力有增加,发现学习积极性不高,勤奋学习程度减弱的现象。所以要充分调动感知积极性,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除焦虑。高年级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增加,有意地控制能力、思考能力有所提高,所以教师要有生动、深刻地讲解,又有理论概括地要求,更有严格的智力训练。学生心理特点启发了我灵活地选用不同教学形式。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在注意力稳定方面,小学儿童在课堂上一般能够维持20—一25分钟地集中注意。所以在教学中应在总的方向下,尽量使活动的种类多样化,使不同的活动交替进行,为此来避免学生注意的分散。我主要采用的活动类型包括:
听——欣赏诗歌、乐曲、听写字词、听读故事、猜谜、听题问答等。
说——口头作文、情景对话、看图说文等。
读——速读训练、诗歌朗诵、即兴背诵、角色朗读等。
写——默写、即兴作文、写片段、仿写、缩写。
3、解决心理障碍,心育渗透个性化,
根据平时观察和心理测评情况,小学生心理障碍反映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有学生的厌学心理。心不在焉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焦虑等。为了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1)、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幻灯、录象和创造情景断录音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2)多种教学优化。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提出“一名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自己课堂教学的蜜”。这些见解帮助了我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育,因此我以目标教学为主,辅之以差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语感教学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活跃,表达流畅,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教学质量。(3)、多层次的个性场所的设置。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竞争心理,接近心理、自我价值心理,采用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方法,把学生的多种习作在班内和校内外交流,同时创造条件为孩子的文章提供更多的发表机会。班上朗读、出墙报、同学评论、编手抄报、组织对外投稿,通过多种渠道满足形式在群体中得到承认、尊重、夸赞的需要本能,进而由增强自信心到激发创造欲望。
三、课堂教学渗透心育的初期效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诊透心育的尝试开展之后。学生对课堂五分钟心理素质训练有浓厚兴趣,师生把它喻为“饭前一碗汤”,有助于知识的消化。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套趣味预习、复习、作文的学习方法。在掌握字词中。我把一般学习方法与趣味学习方法分别让三年级学生使用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学生每字组词由平均为1.8个增加到平均为8.5个,词汇量大增有利于作文教学,学生每学期在市级报刊发表作品5篇。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据摸底调查,有95%学生有浓厚的语文兴趣,8.5%学生有主动记笔记的习惯和主动记周记的习惯。后进生转化率提商,有一学生因长期心理问题(有对抗心理),只对教师的表扬接受。对教师的批评不接受,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由于课堂教学渗透心育使课堂趣味化、个性化,该学生已逐步调节了情绪,改正了方法,养成了健康心理,学习成绩一跃而上,课堂发言积极。实验证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心育,能有效提高课堂四十分钟质量,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心理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在社会变革时期,由于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家庭教育的误导等原因导致学校学习竞争加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普遍存在。我校在开展AAT实验中对小学1——6年级随机抽取两个教学班为样本,以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心身健康学习方式以及学生自我要求水准和原因、归属等项目为主要内容,根据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态度、听课方法、学习技术、身心健康、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标准差异较大,说明分数分布较为离散,有两极分化的倾向,需要对低分数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调查还显示:学习成绩为优的学生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
二、语文课堂教学渗进心育的做法
1、提高心理素质,心育内容目标化。心理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发展其个性的活动过程。为了在语文课堂教学四十分钟有目的有序列地渗透心育,我采取了两种措施:1、开辟课堂五分钟心理素质专题训练,使心育渗透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在课堂前五分钟围绕教学需要安排一定内容的心理素质训练,并把心理知识的学习与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活动结合起来,如开展交往心理训练、注意力训练、怯场心理控制训练、情绪调节训练、想象训练、思维训练等,特别是在小学生记忆力训练上,我体会到:一个人记亿力强弱固然与天赋有关,与生理上大胆的生化机制有关,但后天的训练和科学的方法也不容忽视。为此要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的训练方法,掌握一些记忆术。我根据语文教学任务安排了训练记忆力方法,如在背诵语文课文中教会学生诵读法,接近联想法;在掌握字词中教会学生类比联想法、对立联想记亿法;在掌授课文内容上教会学生重点记忆法和趣味记忆法,2把心育内容列入目标并精心组织训练内容与形式。目标既是方向又是动力。确立目标时应注意目标的小化和连续化。
2、满足心理需要,心育手段趣味性。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很多,如受人尊重的需要,被人疼爱的需要,获得知识的需要,满足好奇心的需要,美的享受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好奇心即强烈的求知欲引起的兴趣,更是我们需要把握的心理因素。在课文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优化课堂教学,创设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积极设置具体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情景,使学生在生动的语言情景中产生说的动机和兴趣,提高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鼓励学生敢于开口,克服胆怯,鼓励学生模仿课文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并开展游戏、唱歌、绘画、猜谜、竞赛、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表现自我,使他们发现并确保自己的价值和能力,获得成功表现的心理体验,从而消除自卑感,提升自尊感。另外,我在课堂上保持和蔼亲切的态度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心态开放,减少心理负担。在教学手段上我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2、服从心理特点,心育形式多样化。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在量上或质上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有形象、生动的语言指导,施行直观教学,具体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引导他们思考问题,不厌其烦对他们专门帮助;中年级学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感知、注意、记忆活动的能力提高,他们辨别、推理能力有增加,发现学习积极性不高,勤奋学习程度减弱的现象。所以要充分调动感知积极性,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除焦虑。高年级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增加,有意地控制能力、思考能力有所提高,所以教师要有生动、深刻地讲解,又有理论概括地要求,更有严格的智力训练。学生心理特点启发了我灵活地选用不同教学形式。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在注意力稳定方面,小学儿童在课堂上一般能够维持20—一25分钟地集中注意。所以在教学中应在总的方向下,尽量使活动的种类多样化,使不同的活动交替进行,为此来避免学生注意的分散。我主要采用的活动类型包括:
听——欣赏诗歌、乐曲、听写字词、听读故事、猜谜、听题问答等。
说——口头作文、情景对话、看图说文等。
读——速读训练、诗歌朗诵、即兴背诵、角色朗读等。
写——默写、即兴作文、写片段、仿写、缩写。
3、解决心理障碍,心育渗透个性化,
根据平时观察和心理测评情况,小学生心理障碍反映在课堂上的表现还有学生的厌学心理。心不在焉的不良学习习惯、学习焦虑等。为了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1)、多媒体教学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幻灯、录象和创造情景断录音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2)多种教学优化。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赞科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提出“一名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法的百花园中,到处采集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自己课堂教学的蜜”。这些见解帮助了我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育,因此我以目标教学为主,辅之以差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语感教学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活跃,表达流畅,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教学质量。(3)、多层次的个性场所的设置。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竞争心理,接近心理、自我价值心理,采用多形式、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方法,把学生的多种习作在班内和校内外交流,同时创造条件为孩子的文章提供更多的发表机会。班上朗读、出墙报、同学评论、编手抄报、组织对外投稿,通过多种渠道满足形式在群体中得到承认、尊重、夸赞的需要本能,进而由增强自信心到激发创造欲望。
三、课堂教学渗透心育的初期效果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诊透心育的尝试开展之后。学生对课堂五分钟心理素质训练有浓厚兴趣,师生把它喻为“饭前一碗汤”,有助于知识的消化。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一套趣味预习、复习、作文的学习方法。在掌握字词中。我把一般学习方法与趣味学习方法分别让三年级学生使用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学生每字组词由平均为1.8个增加到平均为8.5个,词汇量大增有利于作文教学,学生每学期在市级报刊发表作品5篇。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据摸底调查,有95%学生有浓厚的语文兴趣,8.5%学生有主动记笔记的习惯和主动记周记的习惯。后进生转化率提商,有一学生因长期心理问题(有对抗心理),只对教师的表扬接受。对教师的批评不接受,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由于课堂教学渗透心育使课堂趣味化、个性化,该学生已逐步调节了情绪,改正了方法,养成了健康心理,学习成绩一跃而上,课堂发言积极。实验证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心育,能有效提高课堂四十分钟质量,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