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在给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发展演变出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所谓话题作文,就是按照命题者所给的话题进行写作,这里的“话题”指的是谈话的中心,它不像命题作文那样,给你提供一个中心意思,你的行文就要紧扣题目展开;也不像供材料作文,主题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大体是固定的。话题作文与话题相关,它提供的是一个写作范围,并且打破了文本的限制,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命题,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天地。那么,考生怎样写“好”话题作文呢?
一、要审好题
虽说话题作文的思维空间比较广阔,但并不等于没有限制,如果漫无边际地随意写作,就有可能偏题跑题。如2003年辽宁省中考作文以“餐桌”为话题,有的考卷全文就找不到“餐桌”的字样,所写事件也看不出与“餐桌”有任何联系;有的考生把“餐桌”偷换成学习的课桌,全文都写由课桌引发的事,这都可看成是跑题。因此,在动笔前要仔细揣摩所给话题,弄清话题的内容和外延;认真阅读提示性材料,准确把握材料所蕴含的意思,捕捉信息,就能帮助我们拟好题目,确立主题,构思文章,拓展视野。可见审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步,不容忽视。
二、要拟新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首先让人眼前一亮,但有的考生直接把话题当文章题目,这不是明智之举。其实,同学们可认真审读提示语,标题力求凝练新颖,有文采,让阅卷老师对你的作文“一见钟情”。笔者下面介绍几种拟题的方法,仅供参考。
1、扩展法:即在所给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对它进行修饰,限制或补充,把大题变小。如“餐桌”这个话题,有考生拟的是《平凡的餐桌》、《难忘的餐桌》、《泪洒餐桌》、《“非典”时期的餐桌》、《情系餐桌》、《餐桌上的五味人生》、《餐桌上引起的风波》等。
2、想象法:同学们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在虚幻的空间翱翔,拟出的题目有《餐桌的未来》、《餐桌的遐想》等。
3、修辞法:同学们可以巧用比喻、拟人、设问等修辞手法,拟出新题。如《餐桌上盛着母爱》、《餐桌,奏出亲情的乐意》、《默默无闻的餐桌》、《餐桌的自述》、《餐桌下岗记》等。
4、引用法:同学们根据平时的积累,引用与所给话题有关的名言、诗词、歌词或对它们加以变通做题目。如以“水”为话题的作文,可拟题为《君子之交淡如水》、《桃花潭水深千尺》、《为有源头活水来》等。
三、要立新意
近两年来,中考、高考《考纲》对作文立意提出了“有创新”要求,显然,这是适应了创新教育的需要。具体项目为:见解新鲜,构思精巧,推理现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这五点中,最具创新意义的当数“见解新鲜”和“有个性特征”,因为这是立意方面的要求。换句话说,是考查作者对社会、生活、人生等问题的见解和认识,是最能体现作者才识的地方。形式的创新固然也重要,但只有当别致的形式和新颖的内容相一致时,才是有意义的,对于一篇文章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无疑是关键中之关键。
怎样才能让考生在文章的立意上不落俗套,创出新意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
1、调整思路,另辟蹊径。“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就容易落入俗套,因而也就无新意可言。怎样在紧张的考场上立出新意呢?比较常见的是逆向思维。你说“近墨者黑”,我就说“近墨者不黑”;你说“不能班门弄斧”,我说“弄斧必到班门”;你说“常在河边转,难免不湿鞋”,我说“常在河边转,就是不湿鞋”。逆向思维容易出新意,但是风险也是巨大的。因为在立论上是取和常规相反的方向,如果把握不当,也会“脱轨翻车”。譬如“诚信是人生最重要的品质”这一话题,如果有人硬要来一个相反的立意——人生无需讲诚信,恐怕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可。即使是一些如前面提到的充满辨证的命题,也一定要注意辨证分析,才不致走向片面。
可见,逆向思维之外,变换思维角度,调整思考方向,不是取相反的立论,而是换一种思维,换一个角度,也往往会收到另辟蹊径之效。
2、深入开掘,以小见大。记得鲁迅先生说过这样的话,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何谓“开掘深”,就是能从看似平常的小事上看出点“理” 事。大多数考生的作文目前普遍都存在着就事叙事,就事议事,浮光掠影的问题,对生活、社会、人生缺乏应的认识深度,即人们常说的“低幼化”倾向。那么,考生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深入开掘,小中见大呢?笔者认为有二点:(1)选材要小,要选自己熟悉的事,尤其是议论时能够驾驭的事,这样议论起来得心应手。(2)因事见理,龙要画够,睛要点透。叙事是基础,要娓娓道来,叙得具体生动;议论要一针见血,“透过现象看本质”,力争议得有些哲理意味,有些人生感悟,有些启发性。我们初三学过的吴伯箫的散文《菜园小记》,就写作背景来说,当时的延安,大事可谓多矣,如抗击日寇、反对封锁、整风运动等,就拿大生产运动来说,也有著名的大事,如南泥湾垦荒。这些作者都不去选,只选择了一些看来不大又似琐碎的种菜劳动之事来写,从一个侧面反映抗战时期延安军民大生产运动的景象,表现延安军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乐观、高尚的情怀。这正是上文所说的“由小见大”的写法。再者,本文以叙述为主,也适当运用了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综观全文,本文议论性文字则不那么集中,但间或也插入一两句,如开头“种花好,种菜更好”这种议论清新隽永,发人深思。
总之,作为中学生,如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也要严格按“审好题→拟新题→立新意”的步骤写话题作文,待到考场上发挥就能更得心应手,获取作文高分。
(作者单位:424224湖南省宜章县栗源中学)
一、要审好题
虽说话题作文的思维空间比较广阔,但并不等于没有限制,如果漫无边际地随意写作,就有可能偏题跑题。如2003年辽宁省中考作文以“餐桌”为话题,有的考卷全文就找不到“餐桌”的字样,所写事件也看不出与“餐桌”有任何联系;有的考生把“餐桌”偷换成学习的课桌,全文都写由课桌引发的事,这都可看成是跑题。因此,在动笔前要仔细揣摩所给话题,弄清话题的内容和外延;认真阅读提示性材料,准确把握材料所蕴含的意思,捕捉信息,就能帮助我们拟好题目,确立主题,构思文章,拓展视野。可见审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步,不容忽视。
二、要拟新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首先让人眼前一亮,但有的考生直接把话题当文章题目,这不是明智之举。其实,同学们可认真审读提示语,标题力求凝练新颖,有文采,让阅卷老师对你的作文“一见钟情”。笔者下面介绍几种拟题的方法,仅供参考。
1、扩展法:即在所给话题的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对它进行修饰,限制或补充,把大题变小。如“餐桌”这个话题,有考生拟的是《平凡的餐桌》、《难忘的餐桌》、《泪洒餐桌》、《“非典”时期的餐桌》、《情系餐桌》、《餐桌上的五味人生》、《餐桌上引起的风波》等。
2、想象法:同学们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在虚幻的空间翱翔,拟出的题目有《餐桌的未来》、《餐桌的遐想》等。
3、修辞法:同学们可以巧用比喻、拟人、设问等修辞手法,拟出新题。如《餐桌上盛着母爱》、《餐桌,奏出亲情的乐意》、《默默无闻的餐桌》、《餐桌的自述》、《餐桌下岗记》等。
4、引用法:同学们根据平时的积累,引用与所给话题有关的名言、诗词、歌词或对它们加以变通做题目。如以“水”为话题的作文,可拟题为《君子之交淡如水》、《桃花潭水深千尺》、《为有源头活水来》等。
三、要立新意
近两年来,中考、高考《考纲》对作文立意提出了“有创新”要求,显然,这是适应了创新教育的需要。具体项目为:见解新鲜,构思精巧,推理现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这五点中,最具创新意义的当数“见解新鲜”和“有个性特征”,因为这是立意方面的要求。换句话说,是考查作者对社会、生活、人生等问题的见解和认识,是最能体现作者才识的地方。形式的创新固然也重要,但只有当别致的形式和新颖的内容相一致时,才是有意义的,对于一篇文章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无疑是关键中之关键。
怎样才能让考生在文章的立意上不落俗套,创出新意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
1、调整思路,另辟蹊径。“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就容易落入俗套,因而也就无新意可言。怎样在紧张的考场上立出新意呢?比较常见的是逆向思维。你说“近墨者黑”,我就说“近墨者不黑”;你说“不能班门弄斧”,我说“弄斧必到班门”;你说“常在河边转,难免不湿鞋”,我说“常在河边转,就是不湿鞋”。逆向思维容易出新意,但是风险也是巨大的。因为在立论上是取和常规相反的方向,如果把握不当,也会“脱轨翻车”。譬如“诚信是人生最重要的品质”这一话题,如果有人硬要来一个相反的立意——人生无需讲诚信,恐怕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可。即使是一些如前面提到的充满辨证的命题,也一定要注意辨证分析,才不致走向片面。
可见,逆向思维之外,变换思维角度,调整思考方向,不是取相反的立论,而是换一种思维,换一个角度,也往往会收到另辟蹊径之效。
2、深入开掘,以小见大。记得鲁迅先生说过这样的话,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何谓“开掘深”,就是能从看似平常的小事上看出点“理” 事。大多数考生的作文目前普遍都存在着就事叙事,就事议事,浮光掠影的问题,对生活、社会、人生缺乏应的认识深度,即人们常说的“低幼化”倾向。那么,考生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深入开掘,小中见大呢?笔者认为有二点:(1)选材要小,要选自己熟悉的事,尤其是议论时能够驾驭的事,这样议论起来得心应手。(2)因事见理,龙要画够,睛要点透。叙事是基础,要娓娓道来,叙得具体生动;议论要一针见血,“透过现象看本质”,力争议得有些哲理意味,有些人生感悟,有些启发性。我们初三学过的吴伯箫的散文《菜园小记》,就写作背景来说,当时的延安,大事可谓多矣,如抗击日寇、反对封锁、整风运动等,就拿大生产运动来说,也有著名的大事,如南泥湾垦荒。这些作者都不去选,只选择了一些看来不大又似琐碎的种菜劳动之事来写,从一个侧面反映抗战时期延安军民大生产运动的景象,表现延安军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乐观、高尚的情怀。这正是上文所说的“由小见大”的写法。再者,本文以叙述为主,也适当运用了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综观全文,本文议论性文字则不那么集中,但间或也插入一两句,如开头“种花好,种菜更好”这种议论清新隽永,发人深思。
总之,作为中学生,如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也要严格按“审好题→拟新题→立新意”的步骤写话题作文,待到考场上发挥就能更得心应手,获取作文高分。
(作者单位:424224湖南省宜章县栗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