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默读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下的阅读教学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一轮又一轮不同模式的尝试,热闹非凡的景象,成为了新课改语文课堂的重要标记。然而,一味地追求形式的变化,不仅容易让阅读教学如同“空中阁楼”,也会让学生们渐渐丢失潜心阅读的习惯。因此,呼唤默读的回归显得十分有必要。笔者主要结合小学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感悟,来谈一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
  【关键词】默读   阅读教学   感受力
  随着课改浪潮的层层推进,现如今,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越来越丰富,众多教学方式的运用,让语文课堂热闹非凡。然而,潜心思考后发现,教师往往在阅读教学中对默读这种教学形式缺少重视,使得课堂氛围略显浮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默读文本,才能回归语文学习的本质。如何科学、合理地运用默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笔者通过实践,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尝试:
  一、自主默讀,运用批注提升感知力
  默读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在自主掌控的阅读节奏中进行有效地批注。俗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静思默读中通过有效地圈点批注,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力,更有利于学生做到有针对性的学习,提升学习的效果。
  在教学《珍珠鸟》一文时,为了能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小珍珠鸟与“我”亲近的过程,笔者要求学生默读文本,潜心思考,通过圈点批注,找出表示小家伙与“我”建立信赖过程的词语,并适当地写一些表达内心所感的文字。静静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充分发散思维,无需争分夺秒地去完成刻板的课堂目标。
  默读,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我阅读,为深思熟虑之后的表达提供了最有效的时空条件,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
  二、反复默读,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古人言:“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里的“读”指的是默读。通过反复默读思考,书中的疑难点常常会迎刃而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常会就学生提出的关于文本的质疑,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去尝试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有效地将学生对文本的被动吸收转化为主动探究。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该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因此,反复默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小草和大树》一文时,有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将夏洛蒂·勃朗特比喻成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这其实就是教学中的重点所在。问题抛出后,笔者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文本,结合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命经历去思考、探究。学生们回答说:“夏洛蒂·勃朗特的生活充满了艰辛,写作之路更是布满了坎坷,一次次的失败与打击,就好比将人置身于茫茫的沙漠之中,看不到希望。”“我认为之所以将夏洛蒂·勃朗特比喻成一朵盛开于沙漠中的仙人掌花,是出于她身上坚强的意志和她最终在文学道路上取得的骄人成绩。”“夏洛蒂·勃朗特,一棵本是默默无闻的小草,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她一生所经历的坎坷,将她锻造成一面象征坚强的旗帜。而她所取得的成就,就恰如一朵绚丽的仙人掌花傲放于茫茫沙漠。”……
  引导学生反复地默读,学生在课堂阅读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了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三、默读思考,培养阅读感受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这种体验与感悟的培养,是需要读者能静下心来默读思考,细细品味获得的。
  《第一次抱母亲》是一篇洋溢着浓浓母爱的文章。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心里为什么会很难过?”这一问题时,让学生通过默读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说一说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达成了心灵与文本的真正对话。有学生说:“作者之所以感到难受,是因为自己平时对母亲不够关心。本以为母亲会很健康,却不知母亲是凭着如此瘦小的身体扛起了一家人的生活重担。”“作者总感觉记忆中的母亲是无比的高大,拥有很大的力气,否则怎能‘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起100多斤重的担子’呢?可是,当他亲自将母亲抱起时,他才发现,母亲这些年来,其实就是凭借这一个瘦小的身子撑起了一个家,所以,心里立刻就产生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在默读思考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思维与体验引向生活,找寻记忆中母亲含辛茹苦的画面。默读,在这样的环节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感受力,获得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四、默读反馈,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三者之间潜心入境的对话。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为了体会文本内涵,教师一定要耐心,给予学生集中品读文本的时间,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文本,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理解文章,并且尝试一定量的写作表达,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取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教学即将结束时,为了能有效地深化学生对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认识,教师结合中央电视台每年所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引导学生拟人化地为“青海高原一株柳”写“颁奖词”,激发学生的认识与感悟,加强写作表达的手感。笔者引导学生在互动对话的基础上默读文本,进行全局的思考。学生写出的范例“颁奖词”如下:无限的力量,永恒的考验。这是对生命的磨炼,古今中外有谁与它同等顽强?它打破了世人对柳树的认识,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可以如此震撼。它是群柳之中永远璀璨的星。
  山有高峰与低谷,水有湍急与缓流,热闹、精彩的教学背后,也应有我们的屏息凝神、潜心思考。课堂最美丽的时刻,就在于寂静中学生们聚精会神地思考。让我们珍视阅读教学中默读环节,在寂静中倾听孩子智慧的声音。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育心理学把学习的兴趣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兴趣更有利于兴趣的持久保持。调查发现学生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的比例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下降,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帮助学生发现英语这门语言自身的魅力能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直接兴趣。本文主要从感受英语字母的简洁之美、感受英语朗读的意韵之美、感受英语文化的认知之美、感受英语学习的意趣之美四个方面简述如何帮助学生感受英语语言之美,从而为保
期刊
教书就得读书,教书人就是读书人。这是中国流传了好几千年的道理,也是至今仍管用的道理。据考证,孔子生活的时代最大的儒家就是教师,教师是书读得最多也读得最通透的人。孔子自己就是一个典范,把教书和读书都做到了常人难以达到的境界,既是顶尖的教师——至圣先师,也是顶尖的学者——儒学的创始人。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每一个国民都必须是学习者,也是阅读者。但教师这个职业与读书联系尤其紧密。教书是一种专业
期刊
在阅读习惯培养的路上,有这样一个群体特别让老师伤脑筋。自主阅读课上,面对丰富多彩的书籍,他们始终提不起兴趣,有的翻翻这本,看看那本,最后坐在一边自顾自地玩玩具或画图画;有的甚至连翻都不翻,直接把书放在一边,就和其他同学讲起了悄悄话……面对这个特殊群体,“阅读教室”究竟该如何提升牵引力呢?下面就让我们来走进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家纺城小学“阅读教室”打造团队的例会现场,去听一听他们的困惑与思考,并联系他
期刊
提到江苏省灌云县第二实验小学的钱静老师,很多人都被她的教育情怀深深感染着。她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的呵护关怀,让熟悉她的人无不啧啧赞叹。  仲夏的一个午后,记者走进钱老师的办公室,只见她正埋头看一本书,空气中回荡着舒缓的旋律,一见到记者,钱老师马上站起来招呼记者坐下。记者打量着办公室的布置:桌上整齐地排放着学生的各种作业簿,靠墙一侧的书架上摆放着一些教学用书和儿童读物。办公桌对面的书橱几乎占满一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应多做“链接”:链接儿童当下的生活,链接文本中主人公的故事,链接作者的生活背景,链接编者的编写意图。有了这几种链接,既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又便于教师化解教学难点,促使学生充分领略文本意蕴,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核心素养。  【关键词】链接 生活背景 编写意图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语文课堂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这一观点已成
期刊
【摘要】学生习作雷同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攻克的难点之一。本文从教师的共性指导、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现有的评价体系三个维度阐述成因,并从改进习作评价体系、增强生活体验和体现儿童视角等方面提出走个性化习作之路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个性化习作 个体差异 习作评价 生活体验  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很容易发现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學生习作的雷同处很多:写蝴蝶多是“翩翩起舞”,写心情焦急大多“像热锅上的蚂
期刊
【摘 要】复习课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以相应主题为单元进行组织,打破碎片化的知识累积状态,学科横向贯穿,开展有整体情景支撑的大单元教学。在复习课的教学中,着重点不再是一种知识的单向传授,而是基于知识的完整理解和运用的师生的双向建构。教学的过程不仅要有认知体系的构建,更要有语言表达和运用结构的实践,以此提高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的教学实效,帮助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期刊
【摘要】一年级学生面临着学习朗读这个关键任务,但许多学生在入学前养成了不正确的朗读习惯。因此,教师可以从拼音、语境、语感等方面矫正学生的朗读问题,实现“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朗读教学 问题 策略  一年级小学生面临语文学习中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学习任务——朗读课文。朗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小学语文教師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小学低年级是学生从幼儿
期刊
【摘要】文学以审美的方式作用于读者的全身心、全人格,语文阅读教学离不开审美,审美与阅读能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从文本价值、阅读期待、阅读体验、价值追求等四个核心要素出发,探讨促进学生审美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旨在以阅读教学为舟、审美为桨,引领学生驶向远方。  【关键词】审美 文本价值 个性体验 文化内涵  审美,能给人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促进其精神不断生长。阅读教学中的文本选编讲究意
期刊
【摘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当下一项相对迫切的现实课题,本文以江苏省泰州市康和实验小学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研究对象,对他们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目标、原则、策略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论述。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 实践研究  江苏省泰州市康和实验小学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农村小学,随着学校周边城市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施教区范围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