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记略

来源 :昆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s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的一次,苦菜的绿色蜿蜒而来,
  野草之花,在季节里进退维谷。
  我进城的那个夏天,
  衣角的蒼耳,竟悄悄地
  藏起祖屋顶上一朵呜咽的白云。
  后来我接受了世间最凉爽的雨水
  在小满大满,小暑大暑
  不停地浇灌树荫下的夏花,
  黄鹂叫过三遍,
  再大的日头也不能让它枯萎。
  再后来我开始失重,故乡的土地,
  犹如一封脱离引力的家书
  欣慰的是,总会有一只迟到的蚊子,
  在家书的字里行间,
  不动声色地、默默地吮吸。
  最后的一次,我把树影拉长,等到立秋
  等到我白发暗生
  等到七月半祖母的喊魂声传来
  我再淋着暮雨,
  和白露交换掉夏季的手稿。
  秋浦河边想起萨福
  那天,我固执地认为河的对岸住着你
  竹篱围拢着干净的茅屋
  瓜藤上开满金黄的、喇叭样的花。
  我想念你,萨福,还有安娜多丽雅
  早上,你们拎着木桶在河边打水
  露水湿了甜的蔷薇。晚上
  在香席上睡下后,星星无声地
  落满你们雪白的双肩
  萨福,我一直想念你,
  二千年就像昨天,我还是
  和你一样,不能逃过这前世的劫数:
  爱情、享乐和诗歌。
  给缪斯
  黑夜驱赶着白昼,从灰色的钟楼顶上,
  夕阳终于跌进浑浊的河里。
  女人在公园里含泪静立,手拿一支花。
  不必啦,请把花影移走!
  她激动地喊:
  不,这还不晚,这还不晚,虽是秋天,我仍爱着!
  呵,我仍爱着——
  我仍爱着黑夜!让我独自一人,
  倚着篱笆,把伤痕累累的心托付给天空。
其他文献
我家的家风应该从一副对联说起。小时候我在农村老家住过一段时间,记得爷爷经常让我站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指着一副泛白的红色对联念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那拖长的尾音袅袅娜娜,极富音韵美感,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爷爷解释给我说:“做人要老实,还要多读书。”对联中间有位老先生的画像,微微前倾而立,双手交叉放于胸前,胡须飘飘,颇有仙气。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孔子的画像。对于爷爷而言,中国
期刊
自古以来,“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传统美德永世相傳。我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五口之家,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在父母的呵护下子女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言传身教中我们也懂得了一些明事知理、孝敬老人的道理。  礼貌待客,踏实做人  父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见着人要懂礼貌,乡邻乡亲的,住在一起就是邻居,远亲不如近邻嘛,遇到叔叔、伯伯、婶婶要有礼貌,主动打招呼。是的,
期刊
你的长发飘起来了,比历史的围栏还高;  你的天问,楚王听到了吗?你手中的长剑,既然不能杀死敌人,还要它何用?  那,就杀死自己吧。  一些浪花,織成银闪闪的光环,你会发现,生和死就在中间,它们和命运之光一起跳跃。  那条与你相伴的鱼,早已上岸,它眼里的艾草,成了一个节日的祭品。  有些香,有些苦。  请回五月  准备好龙舟,我们把你请回来;  请回五月,请回楚的岸芷汀兰。  这个节日有些心痛,路漫
期刊
奶奶要是活到今天,应该有110岁整了,奶奶是2000年离开我们的,走了已经整整17年,可是我对奶奶的想念,却是越来越浓,奶奶常常就在脑子里转悠,转悠,转悠,直转到我的眼泪要流下来,奶奶活着该多好。  奶奶是地主的女儿,年轻的时候净享福,没遭过什么罪,嫁给了爷爷,爷爷当时是沐浴联中的校长,在旧社会,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奶奶从娘家带来了3个伙计,4匹骡子,还有2头驴,住的大房子前后都是大院子,大房子之间
期刊
“烟台彭氏菜根香杯”“我的家风故事”原创散文大赛征文专辑  不用扳指头也能算出,几十年来,有多少朋友陆续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安居城市,我也算是大致如此。  他们离开家乡后,多半在城里活得很滋润,有的还风生水起。回忆起故乡故土、风土人情,都说得头头是道,感情不舍,滔滔不绝。他们大都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怀念自己的家乡轶事。我却总觉得没什么可说可写的,好像故乡离我很远,忽而又很近。我曾经也提起了很多次笔,总
期刊
我和百合是一个村的。百合她有着清纯可人的容貌、高雅纯洁的气质。那年她是我村综合商店分店的一名售货员,我是我村综合商店的会计。百合虽然身体单薄,可她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我妈家和百合所在的商店只有一步之遥,妈妈经常领着我儿到商店买东西,时间久了有时我儿就自己到商店去玩。看到我儿走进来,百合总是很高兴地买些我儿喜欢吃的小食品给他,那年我儿才5岁。我家邻居王大妈的孙子叫亚楠,我儿经常和亚楠在一起玩耍。
期刊
在义和镇  总觉得这片广袤而空旷的土地  有河水的波纹;像胶木唱片  静止于奔跑的鹿群  这些泛光的水纹  来自于黄河的摆尾;就像生命的  一场偶遇,留下蓬草的丛林  把身子俯下去  内心,就会有一种攀升的鸟鸣  清澈而圆润  柳树的叶子,像树上会飞的鱼  复活的灵魂;向着大海逼近  拂面而来的追忆,让我不敢颓废  在此,我们不再谈论蝉声的隐退  泥沙的贫瘠、凋谢和枯萎  我们只说义和镇的月亮和槐
期刊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优秀的人对话,我们仿佛遇到了知音,感觉文字背后始终有一双注视的眼神,那么热切,那么深情。甚至,我们说不出一句感激的话,只是喃喃一声:“哦,你也在这里吗?”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是那么孤独,却原来,文字背后有知己,行文之间有知心,可是,为什么我没能早一点来到这里呢?  我读的书不多,却挑剔得很。在纸质书籍有些泛滥的时代,我希望用有限的时间读精品的书,这样的想法,有时就演变成了
期刊
放牧十万朵梅花的群雄逐鹿  放牧春天。放牧十万朵梅花,沿老罕王的箭簇  围猎出一个丰腴的田园。那最先吐蕊的一朵  何止会引得龙颜大悦,更会令生生不息  万代千秋的花季,成为永远的恩宠,永远的盛典  永远的,欢愉在寇河之滨乃至辽河岸畔的  高傲的生灵和高贵的歌赞  鹿鸣,总是在花季之后变得极富质感  风往西吹。草肥水暖。梅花鹿的爱情在歌声中  被一遍遍流转——站在高岗之上的驯鹿人  心潮即刻变得很是
期刊
秋天的烟台是最迷人的,抬头有天高云淡,低头有鱼游浅底,阳光洒向海岸,仿佛听到天与水在耳语浓情。然而这还并不足以让你流连,毕竟有蓝天有碧海的地方很多,可是有蓝天有碧海又有岛、泉、河的去处可是罕见。幸运的是我的第二故乡就拥有这样的景致。  日子越过越好,百姓都喜欢自驾出游,九月的大牟平,任你随便选一处景致都能享受到美。坐落在烟台最大的湿地生态公园的世达·星悦城就是这样一个风景优美的所在。在文友的招呼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