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教育中教学管理观念的改革和创新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o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特殊形式已初具雏形,规模正日益壮大,各类高职高专学校已占全国高等院校的近1/2,迄今已为我国培养数以百万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传统的教育管理存在着管理的主客体倒置,管理模式千篇一律等的局限性。要正确认识与全面把握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使高职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有效的服务社会,就必须对高职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教育管理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教学管理工作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中心工作是教学,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是深入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成功的前提和保障。教学管理观念的改革和创新是对常规管理的提升,是办学品位的追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高职教育,它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必然会促进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目前很多高职学院在教学管理模式上没有充分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特点,仍沿袭了普通高职的一些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的理念,不断强化职业教育意识,才能不断推进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步
  
  1 更新教学管理观念
  做为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教学管理中更应侧重于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我们在强调教育的效果的同时,还要强调教育的效率问题,即教的效率和学的效率。而基层管理者,开始往往注重规范建设,较少提倡实践创新,教师个体的创造性受到限制。就教改最终的操作者教师而言,他们往往习惯于研究“如何教”,而不太考虑学生“如何学”,往往将各种考试作为“教”和“学”的指挥棒,造成了“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学什么”的风气,结果不但影响了师生的教和学的积极性,而且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就应该把课程从知识讲授型为主,变成知识应用型为主;把课程从以理论思维为主,变成以能力训练为主;把课程内容从以教师讲授和课本知识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的环境为主。教学的根本是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先做后学,这是高效学习的必由之路。把课程从学生被动听讲,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识探索。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不是看老师“表演”,而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操练,学生必须充分动起来。不是教师教的如何精彩,而是学生是否做得更好。老师可以不讲或少讲知识,但带领学生做事,在做事过程中,学生自己学到了知识,这是真正的“好课”。高级的好课,不是老师“讲”得如何精彩,而是学生“学”得如何好。要教“课”,不要教“书”。“课”的内容是根据毕业生职业岗位要求制定的,“书”的内容是按照知识体系或叙述体系设计的。课程教学必须以课程目标为准,不能以课本为准。教师要树立新的观念: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学”会的;能力不是老师“讲”会的,而是学生“练”会的。把学习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熟练到自己所学的技能。
  
  2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和其它所有管理一样,必须强化质量意识,明确教学管理中的职责,确保教学管理高质、高效。首先,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育的信息化程度,对全体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推广使用CAI、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增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从各方面提高我校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和学生的信息素养。重视教学研究和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务处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指导各教研组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要改善学校的教学质量,需要不断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活动,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开展“示范课”和“精品课”活动,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提升的过程。其次,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高技能的职业人,不是面向考场的博学的读书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中,新课程的设置需要体现个性化的教育,在做好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下,必须重点加强工学结合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教学管理的创新是职业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利器
  以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教学管理,不但需要更新教育理念,而且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管理思想,需要从社会根本需求出发,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工作评价体系,为社会培养各种有用人才,而不是盲目扩招热门专业。教学管理的创新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坚持以人为本
  现在看来,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还不是讨论某些理论细节,而应该让所有的高职教师都能自信、光荣地做一个“职教人”,树立属于高职独有的教师职业形象。每一位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自觉体现素质教育、开放教育、能力本位等现代职业教育的观念和意识,自觉地更新教学观念,惟有这样,教学改革才能从整体上真正有突破。学生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个受外部控制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自我控制的过程,从而加大了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从根本上改善了学生大多“怕学习、怕考试”的心理。
  3.2 学生学习经历力求与完整劳动过程吻合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艺型、操作型的、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高级技术人才,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能够直接上岗,一般没有所谓的工作过渡期或适应期,即使有也是非常短的。因此高职教育要求的是学生更多掌握能直接运用到工作岗位上去的技能。在教学基本过程中职业教育的模式应该是:师生共同确定学习任务(项目)——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工作计划——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在劳动中)实施计划——学生自评、教师检查评估——归档或结果应用(价值体现在职业劳动中)。
  3.3 用综合课程代替传统的学科课程
  教学不再按照学科逻辑结构而是按照活动逻辑过程进行。在劳动过程系统化基础上开发贴近职业实际的学习领域,培养学生了解和学会劳动,能够综合地运用劳动所需知识、技能,而不是死板的、模式化的、不知所用的学科知识。课程不再是一个个独立的知识、技术领域,而是技术与社会和个人需求结合在一起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情景。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与训练相结合,讲究边教边干,边干边学,倡导知识够用为原则,迅速地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要求,为企业或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社会用人机制的不断完善,学生就业竞争、学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唯一的出路在于不断改革和创新,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形成专业特色,赢得社会和政府的认可,才能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中央教科所.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陈烈强.对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若干思考[J].高教探索,2000,(1).
  [3]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1.
其他文献
智能财会信息决策系统是一个利用智能管理系统的方法,应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技术,通过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财会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监督、控制和计划的过程.具
以高校为代表的教育审计,在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中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审计的预誓性不足、审计的层次较低.审计领域狭窄等.以“免疫系统论”为指导,推动审计实践实现跨越式发展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语言的发展要从幼儿开始,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注重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
摘要:在高校中的手风琴伴奏教学中,教师要从基本技巧与训练等方面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将技巧知识运用到伴奏中,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好多样化的手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伴奏中。基于此本文针对高校手风琴伴奏教学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手风琴伴奏教学;创新问题  手风琴是一种表现力较强的乐器,不仅便于携带,同时在音域上也比较广泛。加之手风琴有着独奏与伴奏上的优势,所以也受到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蕴藏于居民中的民间资金越来越多.如何把蕴藏于居民中巨大的民间资金转化为民间资本,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转化为富民强国
一个人如果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受益无穷。作为中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其行为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
【摘要】为了有效的培养初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根据山区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针,精心地设计口语交际的训练方式和内容进行科学地教学。一、结合课文,培养语感。二、借样仿效,设立“对话。”三、巧设情境,触动灵思。四、特置焦点,激发评论。  【关键词】语感 仿效 情境 焦点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1    新《课标》明
民营企业的发展,给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近年来,唐山市档案局专题对所辖区域内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和服务性工作,摸索了一些经验,也发现民营企业在档案管理
“十七年文学”中的中国女性形象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该时期女性典型艺术形象的研究,以柳青的《创业史》和杨沫的《青春之歌》为具体文本,通过文本中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