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新技术不断地被引进到学校与课堂之中,学校和教师被给予了更多的社会期望。然而,“今日之教师正在学着以他们没有被教育的方式去从事教学”(Hargreaves等,2001)。于是,将日新月异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引入到无所不在的学习环境中,在帮助“数字土著”成长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便成了一个激荡着教师专业使命感和职业道德的重要话题。
技术:日新月异眼花缭乱
克里斯·安德森认为,60年前,数字化电脑让信息变得易读。20年前,英特网让信息变得易接触。10年前,第一个搜索引擎爬虫让信息变成一个单独的数据库。现在,诸如Google之类的公司正在经历历史上最标准的时代,并将这些庞大文集作为“人类社会图书馆”。数码产品、PDA、智能手机、掌上电脑在无线接入网络日渐普及的情况下,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往手机里下载越来越多的电子书,在经历由纸质阅读向数字化阅读的过程中,阅读又一次表露出新的转向,向人们的掌上转移。而数字化图书馆在不断拓展,Google推出移动版图书搜索服务,支持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可行的电子图书平台供读者浏览阅读约150万部书籍。这一“看似微小却十分重要”的一步,将给予教师和学生的又是什么?
1月26日,IBM宣布与全球的六所大学在云计算项目上进行合作,以一种全新的技术框架,来应对全球教育面临的包括增加访问、提升质量、缩减成本在内的严峻挑战。而首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也将于5月在北京隆重举行。云计算正叩开学校大门,为教育提供服务。2月3日,Google公司推出新版Google Earth 5.0,不仅新增了时光倒流(Historical Imagery)、旅游记录(Recording Tours)和登陆火星(3D Mars),早期版本中的深入海底的功能也得到加强。这项被网民成为上帝之眼的技术,使得“上二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样的昔日梦想,似乎已经开始在向人们招手。
学校这一理应以学习著称的组织与教师这个本该作为终身学习先锋的人群,面对作为人类文明成就的技术的发展,顺应潮流,站在潮头。日新月异、眼花缭乱的技术,为学习、教学和教育乃至人的生存提供了无限可能性。而将这些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理应是我们这些教师。
学生:数字土著钟情三屏
据在线数据公司comScore统计,2008年12月全球互联网用户(15岁以上在家庭和办公区域使用计算机上网的用户)已超过10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使用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网络用户中最庞大的群体是青少年,特别是在校的大中小学生。校内网、Facebook、LinKedln、Twitter之类的在线社交网站正迅猛发展,其中校内网已经覆盖全国2000余所高校,拥有1500万大学生注册用户,是web2.0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互动社区。
今天,在学校就读的学生是一群从未离开即时通讯设备的“数字土著”。他们仿佛生活在另一个星系中——那个由网站、校内网、电子邮件、QQ、短信、移动电话组成的数字宇宙中。他们钟情于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置身于三屏组成的国度。他们熟稔于QQ、博客、Ipod和网上购物。而所有这些,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甚至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现在的教师,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数字移民”。有国情研究专家指出,信息差距正在成为中国继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三大差距”之后的第“四大差距”。面对这样一群数字土著,作为“移民”的教师,如何去胜任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教师:拥抱技术适应生存
技术之河川流不息,对学习与教学的影响必将持久而深远。诸如Webook、Lulu coro和17xie之类协同写作、按需出版、在线营销系统,Slideshare和Teachertube之类的创造、展示与分享系统,使得知识生产、流通与分享的方式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技术能够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结合起来,将面对面的学习与在线学习结合起来,形成混合学习的模式,从而拓展学习者的学习时空。信息技术对于有意义学习的促进,是通过营造氛围、表征问题、提供信息、支持协作等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的。技术的教学价值取决于技术产品被使用的方式方法以及其被使用的活动结构。一句话,“只有当新技术与做事的新方法结合起来的时候,生产力方面巨大的收益才会来临”(托马斯·弗里德曼语)。
教师要将技术应用于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前提条件就是熟谙技术本身的属性和功能。而只有具有良好教学法的教师,在熟谙技术的性能之后,才有可能很好地驾驭技术,让技术为教学及自身的发展服务。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则是教师的技术敏感性和自觉学习和尝试新技术的积极性。作为数字移民,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学习和尝试将新的技术应用到自己的职业和生活实践之中。就在一小部分教师开始了解Web2,0的时候,它就从我们身边飞驰而过的技术列车,开始慢慢由喧嚣转变为静寂。TechCrunch报道称,“或许到2011年,Web2.0概念就将被彻底淡忘”。作为数字移民的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拥抱技术,缩小数字鸿沟,培养信息素养,掌握“土著”文化,适应数字化生存,这是所有“移民”都必须要走过的同化与顺应的历程。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新的教学。
技术:日新月异眼花缭乱
克里斯·安德森认为,60年前,数字化电脑让信息变得易读。20年前,英特网让信息变得易接触。10年前,第一个搜索引擎爬虫让信息变成一个单独的数据库。现在,诸如Google之类的公司正在经历历史上最标准的时代,并将这些庞大文集作为“人类社会图书馆”。数码产品、PDA、智能手机、掌上电脑在无线接入网络日渐普及的情况下,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开始往手机里下载越来越多的电子书,在经历由纸质阅读向数字化阅读的过程中,阅读又一次表露出新的转向,向人们的掌上转移。而数字化图书馆在不断拓展,Google推出移动版图书搜索服务,支持智能手机作为一种可行的电子图书平台供读者浏览阅读约150万部书籍。这一“看似微小却十分重要”的一步,将给予教师和学生的又是什么?
1月26日,IBM宣布与全球的六所大学在云计算项目上进行合作,以一种全新的技术框架,来应对全球教育面临的包括增加访问、提升质量、缩减成本在内的严峻挑战。而首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也将于5月在北京隆重举行。云计算正叩开学校大门,为教育提供服务。2月3日,Google公司推出新版Google Earth 5.0,不仅新增了时光倒流(Historical Imagery)、旅游记录(Recording Tours)和登陆火星(3D Mars),早期版本中的深入海底的功能也得到加强。这项被网民成为上帝之眼的技术,使得“上二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样的昔日梦想,似乎已经开始在向人们招手。
学校这一理应以学习著称的组织与教师这个本该作为终身学习先锋的人群,面对作为人类文明成就的技术的发展,顺应潮流,站在潮头。日新月异、眼花缭乱的技术,为学习、教学和教育乃至人的生存提供了无限可能性。而将这些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的,理应是我们这些教师。
学生:数字土著钟情三屏
据在线数据公司comScore统计,2008年12月全球互联网用户(15岁以上在家庭和办公区域使用计算机上网的用户)已超过10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使用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网络用户中最庞大的群体是青少年,特别是在校的大中小学生。校内网、Facebook、LinKedln、Twitter之类的在线社交网站正迅猛发展,其中校内网已经覆盖全国2000余所高校,拥有1500万大学生注册用户,是web2.0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互动社区。
今天,在学校就读的学生是一群从未离开即时通讯设备的“数字土著”。他们仿佛生活在另一个星系中——那个由网站、校内网、电子邮件、QQ、短信、移动电话组成的数字宇宙中。他们钟情于手机、电视和电脑屏幕,置身于三屏组成的国度。他们熟稔于QQ、博客、Ipod和网上购物。而所有这些,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甚至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现在的教师,可以说是彻头彻尾的“数字移民”。有国情研究专家指出,信息差距正在成为中国继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三大差距”之后的第“四大差距”。面对这样一群数字土著,作为“移民”的教师,如何去胜任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这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教师:拥抱技术适应生存
技术之河川流不息,对学习与教学的影响必将持久而深远。诸如Webook、Lulu coro和17xie之类协同写作、按需出版、在线营销系统,Slideshare和Teachertube之类的创造、展示与分享系统,使得知识生产、流通与分享的方式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技术能够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结合起来,将面对面的学习与在线学习结合起来,形成混合学习的模式,从而拓展学习者的学习时空。信息技术对于有意义学习的促进,是通过营造氛围、表征问题、提供信息、支持协作等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的。技术的教学价值取决于技术产品被使用的方式方法以及其被使用的活动结构。一句话,“只有当新技术与做事的新方法结合起来的时候,生产力方面巨大的收益才会来临”(托马斯·弗里德曼语)。
教师要将技术应用于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前提条件就是熟谙技术本身的属性和功能。而只有具有良好教学法的教师,在熟谙技术的性能之后,才有可能很好地驾驭技术,让技术为教学及自身的发展服务。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则是教师的技术敏感性和自觉学习和尝试新技术的积极性。作为数字移民,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学习和尝试将新的技术应用到自己的职业和生活实践之中。就在一小部分教师开始了解Web2,0的时候,它就从我们身边飞驰而过的技术列车,开始慢慢由喧嚣转变为静寂。TechCrunch报道称,“或许到2011年,Web2.0概念就将被彻底淡忘”。作为数字移民的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拥抱技术,缩小数字鸿沟,培养信息素养,掌握“土著”文化,适应数字化生存,这是所有“移民”都必须要走过的同化与顺应的历程。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新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