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书详细阐释了人体五脏六腑的功能、病变及相关中医对治,讲授了中医望闻问切常识等,帮助人们简明认知人体发生病变时的微小征兆,指导人们尽早发现身体的疾患并及时医治。这既是实用的人体智慧之书,也是养生与生命智慧之书。
“克隆”技术
震撼了生命概念
西方“人类潜能运动”的研究者指出:现阶段的人类心灵状态并不是终极状态,日常意识层次只不过是一种有局限的层次。因此,人类需要改变意识状态,发掘人类潜能。于是他们对人进行种种实验,用化学药品、电子仪器或者东方人的禅宗、气功、瑜伽术、冥想术等,去改变人的意识形态,希望能把人脑中未被充分利用的潜能及其他从未被开发过的心灵资源发掘出来。但如果大家认为这一切只与我们的意识形态相关,而拒绝对我们的肉体进行重新认识,则是进入了一个新的误区。我们只有在几个重要的观念上先有重大的转变,才能在生命现象、生命意义的认知方面有新的突破。
现代“克隆”技术作为20世纪末最有影响力的技术变革之一,已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于生命概念的震撼:动物或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可以独立生殖成一个动物或一个人的全体,也就是说,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动物或人的全部智慧和才能。千百年前释迦牟尼佛说的“亿万我身”已不再是天方夜谭,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身也不再是神话,而是我们的生命可以真实经历的某个简单的事实。
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它、感触它、参透它千百年来的进化。它不应仅仅是一种功能,而应是造化的精品,是充满意义和力量的、高贵而富于诗意的生命器官。
这一点上,中国古代医学的“藏器说”(“藏”通“脏”)就远比西方的“器官说”更符合造化的意志和人性。中医学固有的特性,使它既不能用已有的西方科学史著作来证明自己,也不能凭借已有的中医学文献来拔高自己。它于生命科学的意义就一直如埋没的珍珠,直到20世纪西方稳态学说的出现,才使得中西医的对话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因为中医和西医都是对生命、生命体的自组织以及该组织的非线性性质的简述,是在讲一个活跃的生命体在这个世界中的所需、所能,是在讲它的生与死的界限——稳态的保持就是健康,破裂即死亡。二者都是关于生命的学说。
在这个富于人性的学说中,人体这个系统是开放的,它和外界进行着自由的交换,在活动的磨损和裂解中不断地解体,同时又不断地重建、修复。例如,心不再仅仅是一个泵。中医讲“心为君、为火”,它的尊严和热情也是支持这个生命体活下去的必要性。它还是爱和勇气的象征。当强大的破坏性的因素出现时,心可以通过自身激发出的一种活力去抵消或修复这种障碍。如果“心”放弃或厌倦这王者之威,那么生命内部自我调整装置就会松懈、瓦解。
生命是智慧的
关于疾病,我们也还有许多需要改变的观念。一般认为,疾病意味着一种失调,意味着痛苦,意味着细胞不能再生或修复,人们可以利用显微镜及其他更精密的仪器来观察那些细菌对我们人体的损害和破坏,但它们无法探究我们内心的恐惧与欲望,而这些,正是疾病产生的不可见因素。
在原始年代,当细菌还不是人类机体最主要的敌人时,欲望与恐惧就已经存在并威胁或推动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了。至今,它们依然强大,甚至致命。比如,愤怒或恐惧会使我们呼吸加深,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液分布从胃肠移向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消化道的各种活动过程中止,肝释放出糖,脾收缩并放出浓缩在脾内的血细胞,并从肾上腺髓质分泌出肾上腺素……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生与死的搏斗,瞬间释放的能量和机体的精巧安排,既显示了我们生命体的完善性,也显示了它的智慧性。如果我们能有效地预见并发挥因为各种情绪和欲望所引发的能量,我们对身体机能的支配作用也许会得到大大的加强。
人体有天然的治愈力
治疗学在20世纪之初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当伟大的弗洛伊德在他那间摆满了艺术品的办公室里为人诊病时,我们发现疾病可以用意象来治愈。由此,精神分析成了20世纪的一场空前的运动,成了一个奇迹。
在远古,医者先驱们曾提到“天然的治愈力”,即伤后的修复和病后的康复在相当程度上不用依赖医生的治疗而得以进行。中医里也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样的话,说的是与其让庸医诊治,不如等待身体自愈,反而更符合医理。“天然的治愈力”的现代解释则是,人体内部有独特的自我修复的机制,人体器官如心脏、横膈等拥有的潜在能量十分丰富,远远地超过了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躯体在很大程度上能保护自己并且有自愈的能力。
于是,一种新的治疗学产生了。病人自己同医生一起介入到治疗活动中,医生熟知躯体的自我调节及自我修复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并给病人以指导和勇气上的鼓励;而作为病人,应该认识到自己身体内部潜藏着巨大的能量。
当我们想到那些时刻准备着为机体利益而工作的力量就在我们机体自身当中时,我们就可以丢掉为管理肉体工务而操心的枷锁,并从奴隶状态下解放出来,去充分享受生命的美好与珍奇。健康更不再是一种追求,而是我们生存的实在。
中医掌握了生命的真谛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不总是超凡脱俗,而是存在于世俗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儒家是人际关系的尽善尽美,在道家及禅宗是取法自然,在医家则是阴阳的和谐及五行生克之间的均衡。而所有这一切,都应融汇在人们的行为与言语中……
在中医眼中,人不是机器,而是“内景”,生命如同一棵树,在自然光影的明灭中,从枝杈在四季风雨的变化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它深埋在地下的根部的情况。从此,人类隐秘的气血内脏不再是黑暗混沌的“灰箱”,而是如诗、如画……
中医用药因人而异,几乎没有一个通方大家可以一起用。中医治病讲辨证论治,同样是感冒发烧的人,有人要用桂枝汤,有人要用麻黄汤,用错了,就会出大问题;还可能不同的病,比如有的人是痛经,有的人是抑郁症,医生却用一个方子来治疗,这就要看医生辨证施药的水平了,所以,药不可以乱服,一定要找到明医理的医生才行。
现代人有过分依赖药品的问题。一定要明白,药不可能解决人的全部问题,得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灵魂和肉体的双向选择,解除病症同样需要我们从心灵上有所感悟。在西方,人们生病了,先是看医生,医生治不了了就求教于哲学、心理学,一切都不行了就去求助宗教。而在中国,只要找到一个好的中医就行了。因为,中国医学最可贵之处就是:它涉及全方位的拯救,宇宙的大天对应着身体的小天,天地之神不可见,人体里的五脏神明却是真实不虚的,所以佛道两家都宣称“即身成佛”,当下觉悟才是生命的真谛。
身体的虚弱是积劳成疾,身体的健壮是积精累气。所以,我们把自己的身体全部交代给医生是一种人性的软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每个生命里都蕴涵着自愈的能力,这种能力源于我们心灵的自信、乐观和觉悟,老天给了我们那么多,给了我们身体、父母、家庭、儿女,还给了我们粮食、书籍和友情,我们怎能轻易地放弃自己。
所以我这几年的工作,无论是讲《黄帝内经》,还是依准着《黄帝内经》讲“从头到脚”,无非都是想告诉大家,人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虽然不一定要明医理、明药理,但一定要明生活,明情理。只有摆脱了对生命的无知,我们才能有一种全新的生活,明白生老病死无非都是生命的常态,我们才能不过于执拗;明白百病由心生、百病生于气,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目前虚弱的状态,从而变得坚强有力。说到底,中医的伟大在于她掌握了人性核心的东西,无论贤愚,人的脏腑都是一样的。人人都有本性(脏腑就是本性),而习性、人的起心动念等使人相远,使人遭遇不同疾病的折磨。所以,人不必一不舒服就向外求药,要先想想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有不对的地方,能够改变习性,才是健康的关键。
保健的三个层次
魏文王曾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敷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可见,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总结出了健康保健的三个层次——预防、检控与治疗。医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
从“生老死”
到“生老病死”
一般人认为人年纪大了、老了,就要生病,病多了、病久了就走向死亡。很少人会去想:人有没有可能不生病呢?当然可能,长生不老是一种实现不了的奢望,但健康到老、无疾而终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方法。远古时候的人不知病为何物,《内经》中说“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反观今时之人却“年半百而动作皆衰”。为什么呢?
因为上古之人懂得养生的道理,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不妄劳作,精神平和,这样他们得以健康到老,活到自然寿命,百岁之后无疾而终。而今时之人恰恰相反,他们不知道保持精气充沛、蓄养精神的重要,只顾一时之快,背离了养生之道。
绝大部分病
都能用人体大药治好
自古以来,中医就是把人体的穴位当作灵丹妙药来使用的。
在中医看来,大自然的中草药是外药,人体自身的经络穴位是内药,这两个大药库都有着养生祛病之功。与外药相比,人体自身的大药库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着更为神奇的作用,所以历代著名医家都将经络穴位学说视为中医的精髓。
每个人身体上都遍布着各种各样的药田,养生、疗病只需从自己的药田随手采撷就可以了。
北京过去有位老医生叫冯泉福,是个儿科高手,每天都有200多个孩子被父母抱来求治。老先生很少用药,不管遇到什么病,都只是在小孩脊背上捏一捏就好了。他完全是通过捏脊来调畅小儿的阳气,从而激发孩子的自愈能力,这个自愈能力就是人体的内药。人体大药如果从“虚”的方面来讲,还包括人的精神、情志等;从“实”的方面来讲,这个大药,就是人体上的敏感点,又称高升点。
人体的灵丹妙药
长在哪里
当您有病时,人体的很多地方会出现敏感点,也叫高升点,这个点,就是治您病的大药。什么是人体的“敏感点”呢?敏感点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
其实,敏感点就是人体在不平衡情况下,也就是生病后身体上自动显示出来的治疗点,这就是人体自身的大药。
经常有这样的病人:最初是感冒、发烧,后来发展成为咽炎、咳嗽,过了不久,又变成肺炎,最后连肾也出问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当人体的内部环境和自然界这个外环境不平衡的时候,人的体温就开始不正常,人就会不舒服,这意味着邪气已经侵入了人体,当邪气继续深入,侵入肺部,再侵入肾脏,情况会更糟,这就是脏腑间的不平衡了。所谓生病,实际上就是人体的很多地方失去了平衡,而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迅速找到人体治病养生的高升点大药,让人体重新恢复平衡。
把疾病从人体撬走
当疾病侵入人体的时候,不要胡乱求医,因为,真正能降伏它的大药就藏在身体的某个神秘位置,正等待我们去挖取。这个大药就是高升点,按准了高升点,就是找到了疾病的解药。
当人体失去平衡的时候,就好比一个杠杆失衡,一端沉下去了,另一端就升上来了。这沉下去的一端叫“低沉点”,也就是病变点,而升上来的那一端就叫“高升点”了,其表现特征是非常敏感,有压痛。
那么,如何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来调动人体自身的神奇平衡力,让人的疾病快速痊愈并舒舒服服地活到天年呢?
首先,您要找准低沉点,如此,您就找出了病源,然后再找出高升点,并在上面施加压力。通过大脑这个支点,高升点下沉后,在另一端的低沉点就会上升,人体就会恢复相对的平衡状态。这样,您的病也就治好了。
比如,当您腰痛或背痛的时候,腰背部就是低沉点,而与之相对应的高升点就会出现在两腿窝里,也就是委中穴附近。我们在窝里找到有明显压痛的那个区域,使劲按揉,把这个高升点按下去,低沉点就起来了,腰痛或背痛自然就会消失。这就好比用杠杆一撬,病就给撬没了,自然人体就恢复了健康。如果是慢性的,那您平时就得经常去按压,这样,再顽固的疾病也会在您的努力中慢慢消失。
内观“魄力”、
“精神”与“意志”
有人会问:我们的生命活力是从哪里来的呢?
说到生命活力,我们经常会用这样一些词汇:魄力、精神、意志等,这些词都是代表我们生命活力的词,代表我们领导力的词。这些词又都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一番。
什么叫做魄力呢?在中医里,魄是肺的神、肺的神明。所谓“神”又是什么意思呢?神是精足以后的外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精气神的“神”,实际上都是指你的精和气足了以后的外在表现。就好比油多了光亮就大,火焰的光芒就是“神”,所以“魄”是肺经、肺气足的体现。而魄力的“力”就关系到我们的另一个脏器——肾。在中医看来,我们的力量都来源于肾。所以,“有魄力”指的是肺和肾两个脏器的精气非常充足,所以做事才能够气壮山河,才能够出大手笔。
有的人生命力很旺盛,看上去很有精神;反之,有的人看上去很萎靡。那么“精神”到底是指什么呢?我们首先来看看“精”,它来自肾。在中医概念里,肾主藏精;而“神”,在这里专指心的神明,心之神为神。所谓“精神”,代表的是一种心肾相交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外观就是精神。如果心力不足、肾精不足的话,就会显得特别没有精神。所以,“精神”同样也是我们身体层面上的东西。
一个人最终有无成就,要看他的意志力如何。意志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在中国古代中医理论里,意是脾(精)的外观,脾的神为“意”,脾主运化。《黄帝内经》说“心之所存所谓意”,而一般人就把“意”理解为记忆力。实际上,有没有意志和记忆力关系不大,关键是记忆能不能跟所有看到的事物相关联。如果能够关联的话,思维就有了一定的宽广度,而这个思维宽广度就是“意”。所谓关联性就是运化,这就是脾的功能。聪明,反应非常快,这都是运化的作用,是脾的作用。“志”指肾的“神”,所以中国人特别讲究补肾。为什么?因为我们生命本能的很多东西都跟肾密切相关,志是肾神的外观。意志这个词中,“意”指的是运化能力,也就是思维的宽度;而“志”指的是收藏能力,也就是定力。如果说精神是指心肾相交的能力,那么意志就是指人体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你能够运化多少,然后又能定得住多少,这就体现你的意志力了。如果一个人很聪明并具备思维宽广度,却唯独定不下来,坚持不下来,那就是意志不坚定,做事照样会失败。
现代人
为什么会阴盛阳衰
当人体有不适的时候,体内就好比是阴冷潮湿的天气,但只要太阳一出来,这种环境就不利于疾病的生长、发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把人体的太阳托起来,让它光耀我们的五脏六腑,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健康。
在现实生活中,体衰的人往往会出现下列症状:手足不温,面色淡白无光泽,或面色黧黑,明显怕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或腰背部有被冷水浇的感觉,喜喝热茶、热汤,疲乏无力,易出现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贫血或水肿等;其次是稍微运动则心慌、气短、容易出汗,或大便稀薄、不成形,受寒后易腹泻,劳累后浮肿,或夜间多尿,性欲减退,男性易阳痿、早泄,女性月经减少,不孕、不育……
这一切,都是阴盛阳衰的表现。人体笼罩在疾病气势汹汹的阴霾之下,阳气虚衰,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时至今日,上面那些症状似乎不再专属于久病体衰的人,我们正常人也或多或少地分得了上述症状中的几种。
现代人为什么会阴盛阳衰呢?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是天地所生的,天以气养人的阳,地以食物养人的阴。我们经常早早起来了,但精神头却不能跟着提起来。
我们应该调整呼吸和饮食,以养足身体的阳气。在呼吸方面,应该多去呼吸那种带着上天的灵气和草木万物的生机的新鲜空气;在饮食方面,要利用食物的特性来帮助阳气的生发,比如,体内有湿气是现代人的通病,湿为阴邪,能遏制阳气,薏米红豆汤可以祛除身体内的湿气,湿气除掉了,阳气自然生出来。此外还要注意食物的搭配,比如,酒与葛花同饮,可免醉酒;寒凉的螃蟹,要配上温性的生姜、苏叶同吃,才能预防痛风。生活中的这些细小问题,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很多人的健康就能前进一大步!
阳气旺盛,百病不侵
人生天地之间,大自然中的风、寒、暑、湿、燥、火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六淫邪气”。一年四季,春有风邪,夏有暑邪、湿邪,秋有燥邪,冬有寒邪。它们侵入人体后,有的很快就发病,有的则要潜伏相当长一段时间,转化成各种形式的其他病变。然而,同在六淫邪气之中的包围之中,为什么有的人会生病,有的人不生呢?
原来,人体自身是有抵御外邪的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或“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腠理),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所谓衰老,就是阳消阴长而已。衰老是自然规律,但是,通过努力却可以使衰老延期,一直延期到自然赋予我们寿命的极限。
总而言之,只要阳气足,我们就油然地不怕生病、不怕衰老、再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医生能做的,只是用针用药调动人体的阳气,复活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而已。如果我们自己懂得固护阳气,培养阳气,那么,我们可以毫不惭愧地说:最好的大医就是我们自己。
为什么印堂发亮是福相
印堂,就是我们两眉之间的那个小区域。这里非常敏感,我们可以用一根手指离着几毫米指着此处,不碰着,这里都会有感觉,时间长了,还会眩晕。印堂为什么如此敏感?因为,印堂这一区域,是人体几条重大经络的汇集之处: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都要经过印堂,任脉也要从印堂正中穿过。我们知道,膀胱经主人一身的阳气,任脉主人一身之阴,胃经多气多血;而且,前额还直接对应于人的足阳明经。不仅印堂,而且包括人的整个前额,都是人体气血情况的一个外在标志。
当我们气血充盈的时候,印堂会很饱满;当我们气血运行顺畅的时候,印堂会微微发红。反之,气血不足的时候,我们的印堂会微微下陷,就要发暗了。所以说,印堂下陷、发暗的时候,就是我们体内气血不足或不畅的时候。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天的时候,气血从里面往外调动,那么在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注意养肝。有很多人一到春天的时候就经常半夜醒来或者睡不着觉,这是因为人的阳气白天行于外,晚上归于内,归于内归到哪呢?就是归于肝。如果肝血非常充盈,阴阳调和就能睡着,如果肝血不足,阳气就回不去,你就老睁着眼睛,睡不着觉,即使回去了,1点到3点是肝经旺盛的时候,如果肝阴不足,肝经有热,就把阳气给顶回来了,你就醒了,到5点多钟,肺气旺了,你就又能睡着了。还有就是有些女同志在月经前后睡眠不好,这就是因为血行于下,气浮于上,且女性以肝为先天,肝血不足,阴不敛阳的时候就不想睡,也睡不着。
春天的时候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夏天的时候应该吃一点生脉饮。秋天的时候吃点秋梨膏。冬天的时候吃点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
五谷的生命力
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来源
维持人的生命仅仅靠脂肪和蛋白质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没有一个民族说不吃粮食就能生存的。种子的生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源泉。举个例子来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2000年前的种子,甚至到了现在还能发芽,可见种子生命力的强大。
我们说种子是生命的延续,所以中医讲的吃五谷,其实就是各式各样的种子。不但吃饭需要靠种子,维持人的生命需要靠种子,中医里面也有很多种子入药,比如车前子、枸杞子、覆盆子…那些补肾的药全是种子,五子衍宗丸全是籽儿。所以,我们说维持人的生命不能仅靠脂肪和蛋白质,要靠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
五谷对身体也有
很好的调节作用
所有的食物都有它的偏性,食物和药物在中国文化中叫做药食同源,比如北方人以小麦为主,南方人则以稻米为主,所以,南方人长得就相对的小巧玲珑,北方就长得相对的身材高大,这跟我们的饮食结构绝对有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比如说荞麦。荞麦其实是偏寒的,它的生长期只有两个月,所以并不具备很强的营养。北方人在夏天的时候总要压点饸饹吃,为什么夏天吃呢?因为夏天热,荞麦面是凉的,吃进去会觉得舒服。
我们看北方的冬小麦什么时候种?头年九月、十月种,什么时候收?第二年的阴历四月,就是小满的时候开始收。为什么呢?因为小麦到了小满的时候,它的阳气最重,所以小麦本身就是温性的,老百姓讲有火力;而稻米是长在水里的,其性本来就偏寒。所以,我们看在临床当中,脾胃虚寒的胃溃疡病人,就不能吃米饭,一吃米饭他就胃疼,为什么?因为他本来脾胃就寒,再把米饭吃进去,那米饭就是凉的,他舒服才怪呢。所以,别看同属五谷,它们的属性是各有不同的。
因此,我治虚寒性胃溃疡时,就经常建议患者别吃药了,让他回家天天吃烤馒头片,一年就吃好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脾胃是虚寒的,馒头是小麦做的,本身就是温性的,然后再把它烤了,那不就是加了火力了吗?它的温性就更大了,吃完馒头片他就觉得舒服,因为脾胃是主受纳的,调理脾胃重在养不在治,他吃馒头片就能把脾胃虚寒的胃溃疡治好。当然,胃溃疡还有很多的类型,我是指脾胃虚寒的,就是吃完大米饭就觉得难受的那种胃溃疡,这样的毛病只要改变一下饮食结构,情况就会得到改变。
不同谷物的不同颜色,也都反应了谷物本身不同的属性。在临床上,好多老中医都给患肾病的病人开那个黑豆,这是中药。为什么?我们看那个黑豆长得那样像什么?像肾,它的颜色是黑的,中医讲黑色入肾;绿豆长的也那样,但外头是青的,绿色入肝经,它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另外,红豆、赤小豆入心经。所以这些食物,每个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我希望大家饮食的时候,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体质,要注意调节,多吃点什么,少吃点什么,自己要多注意一些。
口味反映了
我们身体的需要
五味入五脏,在日常生活中,口味常常预示着我们身体的需要,我们的身体往往是我们最好的健康引导者。
从中医角度看,各式各样的食物,它会进入不同的脏腑,天赐人以五气,地赐人以五味,人是靠天地来养活的。甘、苦、酸、辛、咸这五种味道进入你的身体会调补你不同的脏腑,比如说甜入脾,酸入肝,辛入肺,咸入肾,苦入心,任何口味皆不可过度。
当你口味出现改变的时候,其实就反映了你身体的状态。我们知道很多怀孕的女同志,就特别爱吃那酸的,这是因为她的血都去养胎了,造成自身肝阴不足,酸入肝,所以这时候她就特别想吃酸的。咱们看那酸的,看着就倒牙,她却像吃糖豆一样,这完全是人自己的感觉,人不完全靠指标活着,首先要凭感觉活着。
当你自己特别想吃这个东西,特别想吃那个的时候,中医的原则是想吃的东西就可以吃。这跟小孩子的想吃不一样,小孩子是馋,成年人如果有特别想吃的东西,就可以吃,因为它反映着你自己身体的需要。并不是说大夫让你吃什么你就吃什么,别光听大夫的,还听自个儿的。有的女同志说,我这几天特别想吃辣的,为什么?这是她郁闷了,跟谁生气了,气在里边淤滞了,她一吃辣的一散,就觉得舒服。
秋天如何养收
秋天来到,天地的收敛之气开始发挥作用了,人体就应该早睡早起。晚上10点睡觉,11点就能养肝胆之气;不然你的肝胆死活是养不起来的。尤其嗜酒的男人,老喝酒最损肝胆,然后再夜里不睡觉,就更加损坏,所以现代男性的肝病越来越多,都是自己的习惯在造病,别怨别人!别怨爹妈的遗传,跟遗传没关系,是你自身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你要得这种病的。
与鸡俱兴,金鸡报晓,早晨太阳一出来,公鸡就打鸣、活跃起来了,人这个时候也应该顺应自然的气机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了。属相中讲“酉鸡”。酉时为肾精当令,所以这里的“鸡”代指肾精,“与鸡俱兴”就是人随着肾精的生发而起。如果凌晨3点到5点人经常会醒来,这是生命处于低水平状态的表现,因为这表示你身体的收敛之气没了,收不住阳气,天还没亮,阳气就飘到了体表,准备应对病人一天的耗散了。
使志安宁,肾藏志,顺应了秋收之气,就能使肾精不妄动。说句实在话,秋天性生活都要有所收敛。动物交媾都是春天和夏天最疯狂,秋天和冬天就非常少见了,有些动物甚至干脆冬眠了。动物是最遵守自然法则的,要不是因为外来伤害送命的话,绝对都是“尽其天年”的。人呢,现在成了抛开了季节性规律的动物,随时随地就可以耗散自己,耗散了身体就会得病,还是逃不出自然规律(俗谓“天命”)。
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意思是宁神保养肾精而不妄动,以此来缓解秋天的杀罚之气。“刑”就是行罚,就是杀气。秋天的气机趋向是收敛,就是不再生发了,在往回收,相当于杀生(抹杀生机),杀气是很重的,所以自己应该顺应自然,收敛心神和精气,让杀气尽量平和一些。
无外其志,这里又是在反复强调不要外散肾精。使肺气清,肺对应于秋季。肺的功能是宣发和肃降,但主要是肃降,因为肺在五脏中位置最高,气上到这里主要由肺来往下降,宣散气血于五脏。肺气清肃则功能正常。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顺应秋天收敛的气机,我们就要做好“养收”。如果悖逆了秋收之气,就会“奉藏者少”,就是没有留下多少东西去发挥收藏的功能了,因为在秋收的阶段都损耗掉了。脏腑上呢,就会伤到肺,肺是人体收敛功能的代表。
全面认识
肺主营卫之气
中医说“肺朝百脉”,意思是说肺主管全身脉的运行。
肺主一身之气,现在很多人认为咳嗽、呼吸困难都是肺气的问题,其实“司呼吸”只是肺的某一项功能而已,而不能代指肺的所有功能。如果这个人肺气特别特别虚,你就算给他上呼吸机,他也喘不过气来,所以呼吸不是单纯呼吸氧气的问题。
关于“气”,中医里面涉及到两个词,一个是营气,一个是卫气。《黄帝内经》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腑,皆以受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我为什么把这句话写在这里,实际上我在强调这个要点:肺主的是全身的营卫之气。那么气是什么,由什么产生的?营卫之气又是什么呢?我们人体的气,千万别老想着是呼吸。人“受气于谷”,是说“气”来源于我们日常吃的东西,由饭来生“气”。营卫之气是水谷所转化成的精微物质,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营气,主要起濡养作用;慓悍滑疾的是卫气,周行全身,温煦护卫机体。所以营卫之气都是借助“脉”通行五藏、供养藏腑。吃了东西以后,胃就要生出气来,不是自己把它独吞了,而是把这个气再传到藏腑去供养藏腑。胃将气传给肺,然后由肺权衡治理,看每个藏腑需要多少气,重新分配。
再比如高血压,现在是一种常见的病了。高血压也是西医难控制的一种病。中医认为高血压是肺的功能失衡了,就是相傅之官有点力不从心,不能够权衡治理了。人体有三个藏器没有一刻可以缺精血,一个是肾,一个是心,一个是脑。如果这三个部分虚损的话,就必须通过增加血压的方式,来快速地将虚损的地方补足了。比如脑的精血出现虚损了,肾气就要努力,把这个气泵到心脏那儿,然后再继续往上泵,让精血补充到脑去,这时显出来的象就是高血压。实际上高血压在中医看来,就是属于人体的自保功能,是因为你那儿亏了,你就要用这种增加血压的方式来保护它。所以治高血压不能单纯地降压,只能通过疏通经脉,鼓舞肾气,使气血能上行到脑濡养脑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亚健康是“病”
现在人们对健康这个词越来越敏感了,因为很多人平时常出现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胃闷不适、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粘、便秘、心悸气短、手足麻木感、坐立不安、心烦意乱等症状,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病”来,各种检查往往显示一切正常,最后给出了一个含糊其辞的结论——亚健康。
虽然查不出“病”,可亚健康带给身体的各种不舒服就像整个客厅虽然只有几只苍蝇,要不了命,但是它们总是到处乱飞,在你眼前绕来绕去,搞得你心烦意乱。苍蝇虽小,但如果你手中没有类似一把苍蝇拍那样简单易行的应对方法,你还真拿它没办法。有许多人每天都在被身体的各种不适折磨着,为自己的健康而担忧。
在我看病的过程中,很多人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常被很多无法解释的症状困扰,这给他们的心理带来的压力远大过身体的不适。因为我们不知道这颗地雷到底埋在哪里,又会在何时爆炸。这样一来,我们整天都会生活在恐惧当中,最后变成疑神疑鬼的妄想狂。
其实,亚健康在中医看来就是“病”,可能是五脏六腑功能的不协调,或者是经络不通畅,也许就是表浅的风寒,这些表现比较初期和轻微,但带来的症状却很明显。它们都是疾病的萌芽,是祸根。如果任其发展,家里便会苍蝇成群。如果机器诊断不出来的疾病就是亚健康,那它比能诊断出的疾病更可怕,因为它是那些可怕疾病的温床。
赶走亚健康有技巧
亚健康状态都是不良地使用身体造成的。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该睡觉的时间加班、看电视、泡吧,或整天对着电脑目不转睛,身体动也不动,吃饭的时候胡乱对付或者胡吃海塞等等,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大脑意志是如何虐待自己的肉体的吧。
当然,由很多不良习惯造成的亚健康,单单靠打扫卫生可能不会很快见效,如果大家愿意为自己的健康付出点时间的话,我倒是很乐意告诉大家一些打苍蝇的技巧。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有力地协助身体赶走不适,加速回归健康。
为了健康,我们要掌握的一些必要知识:
一、经络和穴位知识(只要大家手里有一张经络图,或一个塑胶的针灸小人即可,在任何一个稍大点的药房都可以咨询在哪里买得到,或向工作人员预定)。
二、常用的中成药知识。
三、简单的健身法知识。
四、正确的健康理念(这个非常重要,推荐吴清忠老师的《人体使用手册》读一读)。
学会与疾病切磋
对待自己的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疾病就是孩子的恶作剧,这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完全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但我们总是敌视和恐惧这种能量。一切治疗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激发患者的自愈潜能。
疾病真的那么可怕吗?其实不然,疾病是可以预知并加以控制的。它是不速之客,但它是特殊的,你不可生硬地去推搡它,那样它必和你顶起牛来,你可以搂着它的肩膀一起出门,在门口你还会对它的到来说声谢谢。因为它是上天给你派来的陪练,通过切磋,你的身心会更加健康、充满力量。
不要把治病搞成很繁琐的事。有的朋友每天要按摩很多穴位,还要刮痧、拔罐、练功,总觉得运用的方法越多,治疗的效果越好。其实并非如此,我们的气血就那么多,我们需集中力量,逐个解决身体的问题;切不可将气血分散各处,无的放矢,这样越治问题会越多,终将失去信心和耐心。记住:简单才有效,顺势才迅捷。
大部分慢性病
可用推腹法治愈
当慢性病老是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你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吧,只要把它推开揉散,就会发现你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前两天,和几个较熟的朋友一起吃饭,一个朋友说:“你博客里介绍的健身方法太复杂,全是经络穴位,我看着就晕,而且也找不准,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不学就会的?”我哑然失笑,打趣道:“你这家伙也太挑剔了吧,把烙饼挂在脖子上你都不咬,就欠饿着你。”他笑了,把一块牛肉送进我的嘴里,说:“这样才到位。”
我转念一想,他说的也有道理,毕竟很多人对经络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我觉得通俗的东西吧,仍然会有很多人觉得复杂。没关系,我这儿还有更简单的方法,没有人学不会,只是担心其太简单而被人忽略。人们有一种错觉,认为越难学的东西价值越高,其实从平凡中孕育的伟大、从腐朽中显露的神奇才是无价之宝。
这里介绍的这个健身法,就是“推腹法”。
推腹,顾名思义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简单吧?但是我还要对你苦口婆心地反复强调,这可是最好的健身法。千万不要因其简单而忽略,那样你真是把天上掉下的馅饼当牛粪了。
其实这个方法也不是我的新发现,古来就有。但是我要告诉你一个书上没有的秘密,那就是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也就是说,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对应的蛛丝马迹。由此,当慢性病老是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你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吧,只要把它推开揉散,就会发现你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如果你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慢性病,但推腹时却在某个部位发现有阻滞点,那一定要赶紧将它推散揉开,因为那将来必是个隐患。
每天早上起床时要推一次,晚上临睡前推一次,平常无聊时也可推推。有人一推就会打嗝放屁,那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最好;有人则会腹中水声咕咕,这是在推动腹中沉积多日的浊水,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发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泻,遗患无穷,必须及早清除。
“胃不和则寝不安”,是说肚子不舒服就别想睡踏实觉。有人长期睡眠不好,或眠浅易醒,或辗转难眠,或噩梦不断,只能靠安定来麻醉神经,真是痛苦不堪。这种情况我建议你赶紧推推肚子,会很容易找到阻滞点,然后细心将它推散揉开,坚持下去,你就可以告别漫漫长夜忧愁枕,一觉睡过日三竿了。
预防治疗中老年疾病
的金鸡独立法
身体有病,中医认为是阴阳失调,不平衡,但是这个概念太过笼统,细分之可以理解为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协调的关系出了问题。有些人罹患的是肢体病,似乎也需归于五脏六腑与四肢百骸之间的不和谐所产生。如此推而论之,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没有点中医知识的人就很难理解。所以,有没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直接来调节身体的平衡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出乎意料的简单易行,那就是金鸡独立健身法。
只需将两眼微闭,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任意抬起一只脚,试试能站立几分钟,注意!关键是不能将眼睛睁开。这样你调节自己的平衡就不是靠双眼和参照物之间的协调,而是通过调动大脑神经来对身体各个器官的平衡进行调节。在脚上有6条重要的经络通过,通过脚的调节,虚弱的经络就会感到酸痛,同时得到了锻炼,这根经络对应的脏腑和它循行的部位也就相应得到了调节。这种方法可以使意念集中,将人体的气血引向足底,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颈腰椎病等诸多疑难病都有立竿见影的疗效,还可以治疗小脑萎缩,并可预防美尼尔、痛风等许多病症。对于足寒症更是效果奇佳。这是治本的方法,所以可以迅速地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有朋友说,金鸡独立现在一站能5分钟脚不沾地,觉得有些枯燥,不想练了。
其实,金鸡独立我们可以练得有声有色、乐此不疲呢!
记得我当初练此功法,曾将自己想像成是一个冲浪运动员,手里也虚拟着(想像着)攥着一根绳子,有意将身体倾斜,闭上眼,想像自己在惊涛骇浪中起伏跌宕的感觉,充满激情,一会儿就会浑身出汗。
如果再加上一些你喜欢的音乐就更加趣味盎然了。
六味地黄丸
不是补肾的通用专方
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幼科(儿科)专家钱仲阳专门为小儿先天不足准备的一剂良药,用以治疗小儿五迟之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现在大人们争先买来补肾虚,甚至有很多人竟把它当成了壮阳之品经常服用,从此,小儿们的药典中便再也找不到六味地黄丸了(哪位家长敢给孩子吃呀),六味地黄丸似乎成了补肾的通用专方。
不久前,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同学因常年在医院值夜班缺乏睡眠,结果10多年不见,最近变得虚胖、脸色苍白、嘴唇无色、眼圈发黑,医院一查血色素变成了7.1克,典型的贫血。她结婚几年了,很想有个孩子,就去医院看病;那里的医生给她开了六味地黄丸,说她老怀不上可能是因为肾虚,需要补补。朋友得知后就来问我可行不可行。她这个同学虚胖、脾胃不好、贫血,应该考虑从脾胃治疗,改善睡眠,以解决贫血,此时六味地黄丸是解决不了她的问题的。借此话题,我来讲讲这几种叫人分不清的地黄丸吧!
其实,名声显赫的六味地黄丸并不是万灵丹,它有非常严格的适应证,只适于阴虚有热之人,所以是肾阴虚常用的一副药。你可能分不清阳虚阴虚,其实判断肾阴虚只要记住它最明显的特征:口干舌燥,总想喝水,同时还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心烦、睡觉出汗、手足心热、脑空耳鸣等症状。这么一界定,能吃此药的人就不多了。
哪些人不太适合此药呢?畏寒怕冷、不喜饮水、睡觉流涎、痰多湿重之人,尤其虚胖的人、脉缓之人(除了运动员),基本上都是湿寒体质;咳嗽痰多,痰色白而清稀,容易咯出,并伴有胸脘满闷、呼吸不畅、纳差食少、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腹胀消化不良的人,就更不适宜了。
总之,此药无半点壮阳之力,(肾、脾)阳虚之人绝对忌用;肝火过旺之人服此药犹如火中添柴,亦不适宜。平常体质的人,不寒不热,想用此药补一补也未尝不可,那就需在空腹饥饿时或口干欲饮时再吃此药,最易吸收且有益无弊。
“克隆”技术
震撼了生命概念
西方“人类潜能运动”的研究者指出:现阶段的人类心灵状态并不是终极状态,日常意识层次只不过是一种有局限的层次。因此,人类需要改变意识状态,发掘人类潜能。于是他们对人进行种种实验,用化学药品、电子仪器或者东方人的禅宗、气功、瑜伽术、冥想术等,去改变人的意识形态,希望能把人脑中未被充分利用的潜能及其他从未被开发过的心灵资源发掘出来。但如果大家认为这一切只与我们的意识形态相关,而拒绝对我们的肉体进行重新认识,则是进入了一个新的误区。我们只有在几个重要的观念上先有重大的转变,才能在生命现象、生命意义的认知方面有新的突破。
现代“克隆”技术作为20世纪末最有影响力的技术变革之一,已让我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于生命概念的震撼:动物或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可以独立生殖成一个动物或一个人的全体,也就是说,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动物或人的全部智慧和才能。千百年前释迦牟尼佛说的“亿万我身”已不再是天方夜谭,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身也不再是神话,而是我们的生命可以真实经历的某个简单的事实。
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它、感触它、参透它千百年来的进化。它不应仅仅是一种功能,而应是造化的精品,是充满意义和力量的、高贵而富于诗意的生命器官。
这一点上,中国古代医学的“藏器说”(“藏”通“脏”)就远比西方的“器官说”更符合造化的意志和人性。中医学固有的特性,使它既不能用已有的西方科学史著作来证明自己,也不能凭借已有的中医学文献来拔高自己。它于生命科学的意义就一直如埋没的珍珠,直到20世纪西方稳态学说的出现,才使得中西医的对话有了一个新的起点。因为中医和西医都是对生命、生命体的自组织以及该组织的非线性性质的简述,是在讲一个活跃的生命体在这个世界中的所需、所能,是在讲它的生与死的界限——稳态的保持就是健康,破裂即死亡。二者都是关于生命的学说。
在这个富于人性的学说中,人体这个系统是开放的,它和外界进行着自由的交换,在活动的磨损和裂解中不断地解体,同时又不断地重建、修复。例如,心不再仅仅是一个泵。中医讲“心为君、为火”,它的尊严和热情也是支持这个生命体活下去的必要性。它还是爱和勇气的象征。当强大的破坏性的因素出现时,心可以通过自身激发出的一种活力去抵消或修复这种障碍。如果“心”放弃或厌倦这王者之威,那么生命内部自我调整装置就会松懈、瓦解。
生命是智慧的
关于疾病,我们也还有许多需要改变的观念。一般认为,疾病意味着一种失调,意味着痛苦,意味着细胞不能再生或修复,人们可以利用显微镜及其他更精密的仪器来观察那些细菌对我们人体的损害和破坏,但它们无法探究我们内心的恐惧与欲望,而这些,正是疾病产生的不可见因素。
在原始年代,当细菌还不是人类机体最主要的敌人时,欲望与恐惧就已经存在并威胁或推动我们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了。至今,它们依然强大,甚至致命。比如,愤怒或恐惧会使我们呼吸加深,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液分布从胃肠移向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消化道的各种活动过程中止,肝释放出糖,脾收缩并放出浓缩在脾内的血细胞,并从肾上腺髓质分泌出肾上腺素……
这是一场全方位的生与死的搏斗,瞬间释放的能量和机体的精巧安排,既显示了我们生命体的完善性,也显示了它的智慧性。如果我们能有效地预见并发挥因为各种情绪和欲望所引发的能量,我们对身体机能的支配作用也许会得到大大的加强。
人体有天然的治愈力
治疗学在20世纪之初发生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当伟大的弗洛伊德在他那间摆满了艺术品的办公室里为人诊病时,我们发现疾病可以用意象来治愈。由此,精神分析成了20世纪的一场空前的运动,成了一个奇迹。
在远古,医者先驱们曾提到“天然的治愈力”,即伤后的修复和病后的康复在相当程度上不用依赖医生的治疗而得以进行。中医里也有“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样的话,说的是与其让庸医诊治,不如等待身体自愈,反而更符合医理。“天然的治愈力”的现代解释则是,人体内部有独特的自我修复的机制,人体器官如心脏、横膈等拥有的潜在能量十分丰富,远远地超过了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躯体在很大程度上能保护自己并且有自愈的能力。
于是,一种新的治疗学产生了。病人自己同医生一起介入到治疗活动中,医生熟知躯体的自我调节及自我修复的可能性与局限性,并给病人以指导和勇气上的鼓励;而作为病人,应该认识到自己身体内部潜藏着巨大的能量。
当我们想到那些时刻准备着为机体利益而工作的力量就在我们机体自身当中时,我们就可以丢掉为管理肉体工务而操心的枷锁,并从奴隶状态下解放出来,去充分享受生命的美好与珍奇。健康更不再是一种追求,而是我们生存的实在。
中医掌握了生命的真谛
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不总是超凡脱俗,而是存在于世俗的日常生活当中。在儒家是人际关系的尽善尽美,在道家及禅宗是取法自然,在医家则是阴阳的和谐及五行生克之间的均衡。而所有这一切,都应融汇在人们的行为与言语中……
在中医眼中,人不是机器,而是“内景”,生命如同一棵树,在自然光影的明灭中,从枝杈在四季风雨的变化上,我们就可以知道它深埋在地下的根部的情况。从此,人类隐秘的气血内脏不再是黑暗混沌的“灰箱”,而是如诗、如画……
中医用药因人而异,几乎没有一个通方大家可以一起用。中医治病讲辨证论治,同样是感冒发烧的人,有人要用桂枝汤,有人要用麻黄汤,用错了,就会出大问题;还可能不同的病,比如有的人是痛经,有的人是抑郁症,医生却用一个方子来治疗,这就要看医生辨证施药的水平了,所以,药不可以乱服,一定要找到明医理的医生才行。
现代人有过分依赖药品的问题。一定要明白,药不可能解决人的全部问题,得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灵魂和肉体的双向选择,解除病症同样需要我们从心灵上有所感悟。在西方,人们生病了,先是看医生,医生治不了了就求教于哲学、心理学,一切都不行了就去求助宗教。而在中国,只要找到一个好的中医就行了。因为,中国医学最可贵之处就是:它涉及全方位的拯救,宇宙的大天对应着身体的小天,天地之神不可见,人体里的五脏神明却是真实不虚的,所以佛道两家都宣称“即身成佛”,当下觉悟才是生命的真谛。
身体的虚弱是积劳成疾,身体的健壮是积精累气。所以,我们把自己的身体全部交代给医生是一种人性的软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态度。每个生命里都蕴涵着自愈的能力,这种能力源于我们心灵的自信、乐观和觉悟,老天给了我们那么多,给了我们身体、父母、家庭、儿女,还给了我们粮食、书籍和友情,我们怎能轻易地放弃自己。
所以我这几年的工作,无论是讲《黄帝内经》,还是依准着《黄帝内经》讲“从头到脚”,无非都是想告诉大家,人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虽然不一定要明医理、明药理,但一定要明生活,明情理。只有摆脱了对生命的无知,我们才能有一种全新的生活,明白生老病死无非都是生命的常态,我们才能不过于执拗;明白百病由心生、百病生于气,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目前虚弱的状态,从而变得坚强有力。说到底,中医的伟大在于她掌握了人性核心的东西,无论贤愚,人的脏腑都是一样的。人人都有本性(脏腑就是本性),而习性、人的起心动念等使人相远,使人遭遇不同疾病的折磨。所以,人不必一不舒服就向外求药,要先想想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有不对的地方,能够改变习性,才是健康的关键。
保健的三个层次
魏文王曾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敷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可见,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总结出了健康保健的三个层次——预防、检控与治疗。医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
从“生老死”
到“生老病死”
一般人认为人年纪大了、老了,就要生病,病多了、病久了就走向死亡。很少人会去想:人有没有可能不生病呢?当然可能,长生不老是一种实现不了的奢望,但健康到老、无疾而终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方法。远古时候的人不知病为何物,《内经》中说“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反观今时之人却“年半百而动作皆衰”。为什么呢?
因为上古之人懂得养生的道理,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不妄劳作,精神平和,这样他们得以健康到老,活到自然寿命,百岁之后无疾而终。而今时之人恰恰相反,他们不知道保持精气充沛、蓄养精神的重要,只顾一时之快,背离了养生之道。
绝大部分病
都能用人体大药治好
自古以来,中医就是把人体的穴位当作灵丹妙药来使用的。
在中医看来,大自然的中草药是外药,人体自身的经络穴位是内药,这两个大药库都有着养生祛病之功。与外药相比,人体自身的大药库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着更为神奇的作用,所以历代著名医家都将经络穴位学说视为中医的精髓。
每个人身体上都遍布着各种各样的药田,养生、疗病只需从自己的药田随手采撷就可以了。
北京过去有位老医生叫冯泉福,是个儿科高手,每天都有200多个孩子被父母抱来求治。老先生很少用药,不管遇到什么病,都只是在小孩脊背上捏一捏就好了。他完全是通过捏脊来调畅小儿的阳气,从而激发孩子的自愈能力,这个自愈能力就是人体的内药。人体大药如果从“虚”的方面来讲,还包括人的精神、情志等;从“实”的方面来讲,这个大药,就是人体上的敏感点,又称高升点。
人体的灵丹妙药
长在哪里
当您有病时,人体的很多地方会出现敏感点,也叫高升点,这个点,就是治您病的大药。什么是人体的“敏感点”呢?敏感点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呢?
其实,敏感点就是人体在不平衡情况下,也就是生病后身体上自动显示出来的治疗点,这就是人体自身的大药。
经常有这样的病人:最初是感冒、发烧,后来发展成为咽炎、咳嗽,过了不久,又变成肺炎,最后连肾也出问题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当人体的内部环境和自然界这个外环境不平衡的时候,人的体温就开始不正常,人就会不舒服,这意味着邪气已经侵入了人体,当邪气继续深入,侵入肺部,再侵入肾脏,情况会更糟,这就是脏腑间的不平衡了。所谓生病,实际上就是人体的很多地方失去了平衡,而这时我们要做的,就是迅速找到人体治病养生的高升点大药,让人体重新恢复平衡。
把疾病从人体撬走
当疾病侵入人体的时候,不要胡乱求医,因为,真正能降伏它的大药就藏在身体的某个神秘位置,正等待我们去挖取。这个大药就是高升点,按准了高升点,就是找到了疾病的解药。
当人体失去平衡的时候,就好比一个杠杆失衡,一端沉下去了,另一端就升上来了。这沉下去的一端叫“低沉点”,也就是病变点,而升上来的那一端就叫“高升点”了,其表现特征是非常敏感,有压痛。
那么,如何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来调动人体自身的神奇平衡力,让人的疾病快速痊愈并舒舒服服地活到天年呢?
首先,您要找准低沉点,如此,您就找出了病源,然后再找出高升点,并在上面施加压力。通过大脑这个支点,高升点下沉后,在另一端的低沉点就会上升,人体就会恢复相对的平衡状态。这样,您的病也就治好了。
比如,当您腰痛或背痛的时候,腰背部就是低沉点,而与之相对应的高升点就会出现在两腿窝里,也就是委中穴附近。我们在窝里找到有明显压痛的那个区域,使劲按揉,把这个高升点按下去,低沉点就起来了,腰痛或背痛自然就会消失。这就好比用杠杆一撬,病就给撬没了,自然人体就恢复了健康。如果是慢性的,那您平时就得经常去按压,这样,再顽固的疾病也会在您的努力中慢慢消失。
内观“魄力”、
“精神”与“意志”
有人会问:我们的生命活力是从哪里来的呢?
说到生命活力,我们经常会用这样一些词汇:魄力、精神、意志等,这些词都是代表我们生命活力的词,代表我们领导力的词。这些词又都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一番。
什么叫做魄力呢?在中医里,魄是肺的神、肺的神明。所谓“神”又是什么意思呢?神是精足以后的外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精气神的“神”,实际上都是指你的精和气足了以后的外在表现。就好比油多了光亮就大,火焰的光芒就是“神”,所以“魄”是肺经、肺气足的体现。而魄力的“力”就关系到我们的另一个脏器——肾。在中医看来,我们的力量都来源于肾。所以,“有魄力”指的是肺和肾两个脏器的精气非常充足,所以做事才能够气壮山河,才能够出大手笔。
有的人生命力很旺盛,看上去很有精神;反之,有的人看上去很萎靡。那么“精神”到底是指什么呢?我们首先来看看“精”,它来自肾。在中医概念里,肾主藏精;而“神”,在这里专指心的神明,心之神为神。所谓“精神”,代表的是一种心肾相交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外观就是精神。如果心力不足、肾精不足的话,就会显得特别没有精神。所以,“精神”同样也是我们身体层面上的东西。
一个人最终有无成就,要看他的意志力如何。意志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在中国古代中医理论里,意是脾(精)的外观,脾的神为“意”,脾主运化。《黄帝内经》说“心之所存所谓意”,而一般人就把“意”理解为记忆力。实际上,有没有意志和记忆力关系不大,关键是记忆能不能跟所有看到的事物相关联。如果能够关联的话,思维就有了一定的宽广度,而这个思维宽广度就是“意”。所谓关联性就是运化,这就是脾的功能。聪明,反应非常快,这都是运化的作用,是脾的作用。“志”指肾的“神”,所以中国人特别讲究补肾。为什么?因为我们生命本能的很多东西都跟肾密切相关,志是肾神的外观。意志这个词中,“意”指的是运化能力,也就是思维的宽度;而“志”指的是收藏能力,也就是定力。如果说精神是指心肾相交的能力,那么意志就是指人体运化能力和收藏能力的体现。你能够运化多少,然后又能定得住多少,这就体现你的意志力了。如果一个人很聪明并具备思维宽广度,却唯独定不下来,坚持不下来,那就是意志不坚定,做事照样会失败。
现代人
为什么会阴盛阳衰
当人体有不适的时候,体内就好比是阴冷潮湿的天气,但只要太阳一出来,这种环境就不利于疾病的生长、发展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把人体的太阳托起来,让它光耀我们的五脏六腑,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健康。
在现实生活中,体衰的人往往会出现下列症状:手足不温,面色淡白无光泽,或面色黧黑,明显怕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或腰背部有被冷水浇的感觉,喜喝热茶、热汤,疲乏无力,易出现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贫血或水肿等;其次是稍微运动则心慌、气短、容易出汗,或大便稀薄、不成形,受寒后易腹泻,劳累后浮肿,或夜间多尿,性欲减退,男性易阳痿、早泄,女性月经减少,不孕、不育……
这一切,都是阴盛阳衰的表现。人体笼罩在疾病气势汹汹的阴霾之下,阳气虚衰,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时至今日,上面那些症状似乎不再专属于久病体衰的人,我们正常人也或多或少地分得了上述症状中的几种。
现代人为什么会阴盛阳衰呢?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是天地所生的,天以气养人的阳,地以食物养人的阴。我们经常早早起来了,但精神头却不能跟着提起来。
我们应该调整呼吸和饮食,以养足身体的阳气。在呼吸方面,应该多去呼吸那种带着上天的灵气和草木万物的生机的新鲜空气;在饮食方面,要利用食物的特性来帮助阳气的生发,比如,体内有湿气是现代人的通病,湿为阴邪,能遏制阳气,薏米红豆汤可以祛除身体内的湿气,湿气除掉了,阳气自然生出来。此外还要注意食物的搭配,比如,酒与葛花同饮,可免醉酒;寒凉的螃蟹,要配上温性的生姜、苏叶同吃,才能预防痛风。生活中的这些细小问题,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很多人的健康就能前进一大步!
阳气旺盛,百病不侵
人生天地之间,大自然中的风、寒、暑、湿、燥、火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六淫邪气”。一年四季,春有风邪,夏有暑邪、湿邪,秋有燥邪,冬有寒邪。它们侵入人体后,有的很快就发病,有的则要潜伏相当长一段时间,转化成各种形式的其他病变。然而,同在六淫邪气之中的包围之中,为什么有的人会生病,有的人不生呢?
原来,人体自身是有抵御外邪的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阳气,在中医里又叫“卫阳”或“卫气”。卫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腠理),负责抵制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
所谓衰老,就是阳消阴长而已。衰老是自然规律,但是,通过努力却可以使衰老延期,一直延期到自然赋予我们寿命的极限。
总而言之,只要阳气足,我们就油然地不怕生病、不怕衰老、再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医生能做的,只是用针用药调动人体的阳气,复活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而已。如果我们自己懂得固护阳气,培养阳气,那么,我们可以毫不惭愧地说:最好的大医就是我们自己。
为什么印堂发亮是福相
印堂,就是我们两眉之间的那个小区域。这里非常敏感,我们可以用一根手指离着几毫米指着此处,不碰着,这里都会有感觉,时间长了,还会眩晕。印堂为什么如此敏感?因为,印堂这一区域,是人体几条重大经络的汇集之处:足太阳膀胱经起于内眼角,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都要经过印堂,任脉也要从印堂正中穿过。我们知道,膀胱经主人一身的阳气,任脉主人一身之阴,胃经多气多血;而且,前额还直接对应于人的足阳明经。不仅印堂,而且包括人的整个前额,都是人体气血情况的一个外在标志。
当我们气血充盈的时候,印堂会很饱满;当我们气血运行顺畅的时候,印堂会微微发红。反之,气血不足的时候,我们的印堂会微微下陷,就要发暗了。所以说,印堂下陷、发暗的时候,就是我们体内气血不足或不畅的时候。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天的时候,气血从里面往外调动,那么在这时候,我们就应该注意养肝。有很多人一到春天的时候就经常半夜醒来或者睡不着觉,这是因为人的阳气白天行于外,晚上归于内,归于内归到哪呢?就是归于肝。如果肝血非常充盈,阴阳调和就能睡着,如果肝血不足,阳气就回不去,你就老睁着眼睛,睡不着觉,即使回去了,1点到3点是肝经旺盛的时候,如果肝阴不足,肝经有热,就把阳气给顶回来了,你就醒了,到5点多钟,肺气旺了,你就又能睡着了。还有就是有些女同志在月经前后睡眠不好,这就是因为血行于下,气浮于上,且女性以肝为先天,肝血不足,阴不敛阳的时候就不想睡,也睡不着。
春天的时候最好吃点乌鸡白凤丸。夏天的时候应该吃一点生脉饮。秋天的时候吃点秋梨膏。冬天的时候吃点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
五谷的生命力
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来源
维持人的生命仅仅靠脂肪和蛋白质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是要靠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没有一个民族说不吃粮食就能生存的。种子的生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生命力量的源泉。举个例子来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2000年前的种子,甚至到了现在还能发芽,可见种子生命力的强大。
我们说种子是生命的延续,所以中医讲的吃五谷,其实就是各式各样的种子。不但吃饭需要靠种子,维持人的生命需要靠种子,中医里面也有很多种子入药,比如车前子、枸杞子、覆盆子…那些补肾的药全是种子,五子衍宗丸全是籽儿。所以,我们说维持人的生命不能仅靠脂肪和蛋白质,要靠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
五谷对身体也有
很好的调节作用
所有的食物都有它的偏性,食物和药物在中国文化中叫做药食同源,比如北方人以小麦为主,南方人则以稻米为主,所以,南方人长得就相对的小巧玲珑,北方就长得相对的身材高大,这跟我们的饮食结构绝对有关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比如说荞麦。荞麦其实是偏寒的,它的生长期只有两个月,所以并不具备很强的营养。北方人在夏天的时候总要压点饸饹吃,为什么夏天吃呢?因为夏天热,荞麦面是凉的,吃进去会觉得舒服。
我们看北方的冬小麦什么时候种?头年九月、十月种,什么时候收?第二年的阴历四月,就是小满的时候开始收。为什么呢?因为小麦到了小满的时候,它的阳气最重,所以小麦本身就是温性的,老百姓讲有火力;而稻米是长在水里的,其性本来就偏寒。所以,我们看在临床当中,脾胃虚寒的胃溃疡病人,就不能吃米饭,一吃米饭他就胃疼,为什么?因为他本来脾胃就寒,再把米饭吃进去,那米饭就是凉的,他舒服才怪呢。所以,别看同属五谷,它们的属性是各有不同的。
因此,我治虚寒性胃溃疡时,就经常建议患者别吃药了,让他回家天天吃烤馒头片,一年就吃好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脾胃是虚寒的,馒头是小麦做的,本身就是温性的,然后再把它烤了,那不就是加了火力了吗?它的温性就更大了,吃完馒头片他就觉得舒服,因为脾胃是主受纳的,调理脾胃重在养不在治,他吃馒头片就能把脾胃虚寒的胃溃疡治好。当然,胃溃疡还有很多的类型,我是指脾胃虚寒的,就是吃完大米饭就觉得难受的那种胃溃疡,这样的毛病只要改变一下饮食结构,情况就会得到改变。
不同谷物的不同颜色,也都反应了谷物本身不同的属性。在临床上,好多老中医都给患肾病的病人开那个黑豆,这是中药。为什么?我们看那个黑豆长得那样像什么?像肾,它的颜色是黑的,中医讲黑色入肾;绿豆长的也那样,但外头是青的,绿色入肝经,它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另外,红豆、赤小豆入心经。所以这些食物,每个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我希望大家饮食的时候,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体质,要注意调节,多吃点什么,少吃点什么,自己要多注意一些。
口味反映了
我们身体的需要
五味入五脏,在日常生活中,口味常常预示着我们身体的需要,我们的身体往往是我们最好的健康引导者。
从中医角度看,各式各样的食物,它会进入不同的脏腑,天赐人以五气,地赐人以五味,人是靠天地来养活的。甘、苦、酸、辛、咸这五种味道进入你的身体会调补你不同的脏腑,比如说甜入脾,酸入肝,辛入肺,咸入肾,苦入心,任何口味皆不可过度。
当你口味出现改变的时候,其实就反映了你身体的状态。我们知道很多怀孕的女同志,就特别爱吃那酸的,这是因为她的血都去养胎了,造成自身肝阴不足,酸入肝,所以这时候她就特别想吃酸的。咱们看那酸的,看着就倒牙,她却像吃糖豆一样,这完全是人自己的感觉,人不完全靠指标活着,首先要凭感觉活着。
当你自己特别想吃这个东西,特别想吃那个的时候,中医的原则是想吃的东西就可以吃。这跟小孩子的想吃不一样,小孩子是馋,成年人如果有特别想吃的东西,就可以吃,因为它反映着你自己身体的需要。并不是说大夫让你吃什么你就吃什么,别光听大夫的,还听自个儿的。有的女同志说,我这几天特别想吃辣的,为什么?这是她郁闷了,跟谁生气了,气在里边淤滞了,她一吃辣的一散,就觉得舒服。
秋天如何养收
秋天来到,天地的收敛之气开始发挥作用了,人体就应该早睡早起。晚上10点睡觉,11点就能养肝胆之气;不然你的肝胆死活是养不起来的。尤其嗜酒的男人,老喝酒最损肝胆,然后再夜里不睡觉,就更加损坏,所以现代男性的肝病越来越多,都是自己的习惯在造病,别怨别人!别怨爹妈的遗传,跟遗传没关系,是你自身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你要得这种病的。
与鸡俱兴,金鸡报晓,早晨太阳一出来,公鸡就打鸣、活跃起来了,人这个时候也应该顺应自然的气机起床开始一天的生活了。属相中讲“酉鸡”。酉时为肾精当令,所以这里的“鸡”代指肾精,“与鸡俱兴”就是人随着肾精的生发而起。如果凌晨3点到5点人经常会醒来,这是生命处于低水平状态的表现,因为这表示你身体的收敛之气没了,收不住阳气,天还没亮,阳气就飘到了体表,准备应对病人一天的耗散了。
使志安宁,肾藏志,顺应了秋收之气,就能使肾精不妄动。说句实在话,秋天性生活都要有所收敛。动物交媾都是春天和夏天最疯狂,秋天和冬天就非常少见了,有些动物甚至干脆冬眠了。动物是最遵守自然法则的,要不是因为外来伤害送命的话,绝对都是“尽其天年”的。人呢,现在成了抛开了季节性规律的动物,随时随地就可以耗散自己,耗散了身体就会得病,还是逃不出自然规律(俗谓“天命”)。
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意思是宁神保养肾精而不妄动,以此来缓解秋天的杀罚之气。“刑”就是行罚,就是杀气。秋天的气机趋向是收敛,就是不再生发了,在往回收,相当于杀生(抹杀生机),杀气是很重的,所以自己应该顺应自然,收敛心神和精气,让杀气尽量平和一些。
无外其志,这里又是在反复强调不要外散肾精。使肺气清,肺对应于秋季。肺的功能是宣发和肃降,但主要是肃降,因为肺在五脏中位置最高,气上到这里主要由肺来往下降,宣散气血于五脏。肺气清肃则功能正常。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顺应秋天收敛的气机,我们就要做好“养收”。如果悖逆了秋收之气,就会“奉藏者少”,就是没有留下多少东西去发挥收藏的功能了,因为在秋收的阶段都损耗掉了。脏腑上呢,就会伤到肺,肺是人体收敛功能的代表。
全面认识
肺主营卫之气
中医说“肺朝百脉”,意思是说肺主管全身脉的运行。
肺主一身之气,现在很多人认为咳嗽、呼吸困难都是肺气的问题,其实“司呼吸”只是肺的某一项功能而已,而不能代指肺的所有功能。如果这个人肺气特别特别虚,你就算给他上呼吸机,他也喘不过气来,所以呼吸不是单纯呼吸氧气的问题。
关于“气”,中医里面涉及到两个词,一个是营气,一个是卫气。《黄帝内经》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腑,皆以受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我为什么把这句话写在这里,实际上我在强调这个要点:肺主的是全身的营卫之气。那么气是什么,由什么产生的?营卫之气又是什么呢?我们人体的气,千万别老想着是呼吸。人“受气于谷”,是说“气”来源于我们日常吃的东西,由饭来生“气”。营卫之气是水谷所转化成的精微物质,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营气,主要起濡养作用;慓悍滑疾的是卫气,周行全身,温煦护卫机体。所以营卫之气都是借助“脉”通行五藏、供养藏腑。吃了东西以后,胃就要生出气来,不是自己把它独吞了,而是把这个气再传到藏腑去供养藏腑。胃将气传给肺,然后由肺权衡治理,看每个藏腑需要多少气,重新分配。
再比如高血压,现在是一种常见的病了。高血压也是西医难控制的一种病。中医认为高血压是肺的功能失衡了,就是相傅之官有点力不从心,不能够权衡治理了。人体有三个藏器没有一刻可以缺精血,一个是肾,一个是心,一个是脑。如果这三个部分虚损的话,就必须通过增加血压的方式,来快速地将虚损的地方补足了。比如脑的精血出现虚损了,肾气就要努力,把这个气泵到心脏那儿,然后再继续往上泵,让精血补充到脑去,这时显出来的象就是高血压。实际上高血压在中医看来,就是属于人体的自保功能,是因为你那儿亏了,你就要用这种增加血压的方式来保护它。所以治高血压不能单纯地降压,只能通过疏通经脉,鼓舞肾气,使气血能上行到脑濡养脑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亚健康是“病”
现在人们对健康这个词越来越敏感了,因为很多人平时常出现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胃闷不适、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粘、便秘、心悸气短、手足麻木感、坐立不安、心烦意乱等症状,去医院检查也查不出“病”来,各种检查往往显示一切正常,最后给出了一个含糊其辞的结论——亚健康。
虽然查不出“病”,可亚健康带给身体的各种不舒服就像整个客厅虽然只有几只苍蝇,要不了命,但是它们总是到处乱飞,在你眼前绕来绕去,搞得你心烦意乱。苍蝇虽小,但如果你手中没有类似一把苍蝇拍那样简单易行的应对方法,你还真拿它没办法。有许多人每天都在被身体的各种不适折磨着,为自己的健康而担忧。
在我看病的过程中,很多人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常被很多无法解释的症状困扰,这给他们的心理带来的压力远大过身体的不适。因为我们不知道这颗地雷到底埋在哪里,又会在何时爆炸。这样一来,我们整天都会生活在恐惧当中,最后变成疑神疑鬼的妄想狂。
其实,亚健康在中医看来就是“病”,可能是五脏六腑功能的不协调,或者是经络不通畅,也许就是表浅的风寒,这些表现比较初期和轻微,但带来的症状却很明显。它们都是疾病的萌芽,是祸根。如果任其发展,家里便会苍蝇成群。如果机器诊断不出来的疾病就是亚健康,那它比能诊断出的疾病更可怕,因为它是那些可怕疾病的温床。
赶走亚健康有技巧
亚健康状态都是不良地使用身体造成的。该吃饭的时候不吃饭,该睡觉的时间加班、看电视、泡吧,或整天对着电脑目不转睛,身体动也不动,吃饭的时候胡乱对付或者胡吃海塞等等,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大脑意志是如何虐待自己的肉体的吧。
当然,由很多不良习惯造成的亚健康,单单靠打扫卫生可能不会很快见效,如果大家愿意为自己的健康付出点时间的话,我倒是很乐意告诉大家一些打苍蝇的技巧。这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有力地协助身体赶走不适,加速回归健康。
为了健康,我们要掌握的一些必要知识:
一、经络和穴位知识(只要大家手里有一张经络图,或一个塑胶的针灸小人即可,在任何一个稍大点的药房都可以咨询在哪里买得到,或向工作人员预定)。
二、常用的中成药知识。
三、简单的健身法知识。
四、正确的健康理念(这个非常重要,推荐吴清忠老师的《人体使用手册》读一读)。
学会与疾病切磋
对待自己的身体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疾病就是孩子的恶作剧,这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完全可以转化为成长的动力,但我们总是敌视和恐惧这种能量。一切治疗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激发患者的自愈潜能。
疾病真的那么可怕吗?其实不然,疾病是可以预知并加以控制的。它是不速之客,但它是特殊的,你不可生硬地去推搡它,那样它必和你顶起牛来,你可以搂着它的肩膀一起出门,在门口你还会对它的到来说声谢谢。因为它是上天给你派来的陪练,通过切磋,你的身心会更加健康、充满力量。
不要把治病搞成很繁琐的事。有的朋友每天要按摩很多穴位,还要刮痧、拔罐、练功,总觉得运用的方法越多,治疗的效果越好。其实并非如此,我们的气血就那么多,我们需集中力量,逐个解决身体的问题;切不可将气血分散各处,无的放矢,这样越治问题会越多,终将失去信心和耐心。记住:简单才有效,顺势才迅捷。
大部分慢性病
可用推腹法治愈
当慢性病老是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你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吧,只要把它推开揉散,就会发现你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前两天,和几个较熟的朋友一起吃饭,一个朋友说:“你博客里介绍的健身方法太复杂,全是经络穴位,我看着就晕,而且也找不准,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不学就会的?”我哑然失笑,打趣道:“你这家伙也太挑剔了吧,把烙饼挂在脖子上你都不咬,就欠饿着你。”他笑了,把一块牛肉送进我的嘴里,说:“这样才到位。”
我转念一想,他说的也有道理,毕竟很多人对经络可以说是一窍不通,连最基本的概念都没有。我觉得通俗的东西吧,仍然会有很多人觉得复杂。没关系,我这儿还有更简单的方法,没有人学不会,只是担心其太简单而被人忽略。人们有一种错觉,认为越难学的东西价值越高,其实从平凡中孕育的伟大、从腐朽中显露的神奇才是无价之宝。
这里介绍的这个健身法,就是“推腹法”。
推腹,顾名思义就是推肚子,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简单吧?但是我还要对你苦口婆心地反复强调,这可是最好的健身法。千万不要因其简单而忽略,那样你真是把天上掉下的馅饼当牛粪了。
其实这个方法也不是我的新发现,古来就有。但是我要告诉你一个书上没有的秘密,那就是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也就是说,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对应的蛛丝马迹。由此,当慢性病老是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你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吧,只要把它推开揉散,就会发现你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如果你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慢性病,但推腹时却在某个部位发现有阻滞点,那一定要赶紧将它推散揉开,因为那将来必是个隐患。
每天早上起床时要推一次,晚上临睡前推一次,平常无聊时也可推推。有人一推就会打嗝放屁,那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最好;有人则会腹中水声咕咕,这是在推动腹中沉积多日的浊水,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发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泻,遗患无穷,必须及早清除。
“胃不和则寝不安”,是说肚子不舒服就别想睡踏实觉。有人长期睡眠不好,或眠浅易醒,或辗转难眠,或噩梦不断,只能靠安定来麻醉神经,真是痛苦不堪。这种情况我建议你赶紧推推肚子,会很容易找到阻滞点,然后细心将它推散揉开,坚持下去,你就可以告别漫漫长夜忧愁枕,一觉睡过日三竿了。
预防治疗中老年疾病
的金鸡独立法
身体有病,中医认为是阴阳失调,不平衡,但是这个概念太过笼统,细分之可以理解为五脏六腑之间相互协调的关系出了问题。有些人罹患的是肢体病,似乎也需归于五脏六腑与四肢百骸之间的不和谐所产生。如此推而论之,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没有点中医知识的人就很难理解。所以,有没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直接来调节身体的平衡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出乎意料的简单易行,那就是金鸡独立健身法。
只需将两眼微闭,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任意抬起一只脚,试试能站立几分钟,注意!关键是不能将眼睛睁开。这样你调节自己的平衡就不是靠双眼和参照物之间的协调,而是通过调动大脑神经来对身体各个器官的平衡进行调节。在脚上有6条重要的经络通过,通过脚的调节,虚弱的经络就会感到酸痛,同时得到了锻炼,这根经络对应的脏腑和它循行的部位也就相应得到了调节。这种方法可以使意念集中,将人体的气血引向足底,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颈腰椎病等诸多疑难病都有立竿见影的疗效,还可以治疗小脑萎缩,并可预防美尼尔、痛风等许多病症。对于足寒症更是效果奇佳。这是治本的方法,所以可以迅速地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有朋友说,金鸡独立现在一站能5分钟脚不沾地,觉得有些枯燥,不想练了。
其实,金鸡独立我们可以练得有声有色、乐此不疲呢!
记得我当初练此功法,曾将自己想像成是一个冲浪运动员,手里也虚拟着(想像着)攥着一根绳子,有意将身体倾斜,闭上眼,想像自己在惊涛骇浪中起伏跌宕的感觉,充满激情,一会儿就会浑身出汗。
如果再加上一些你喜欢的音乐就更加趣味盎然了。
六味地黄丸
不是补肾的通用专方
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幼科(儿科)专家钱仲阳专门为小儿先天不足准备的一剂良药,用以治疗小儿五迟之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现在大人们争先买来补肾虚,甚至有很多人竟把它当成了壮阳之品经常服用,从此,小儿们的药典中便再也找不到六味地黄丸了(哪位家长敢给孩子吃呀),六味地黄丸似乎成了补肾的通用专方。
不久前,一个朋友告诉我,她的同学因常年在医院值夜班缺乏睡眠,结果10多年不见,最近变得虚胖、脸色苍白、嘴唇无色、眼圈发黑,医院一查血色素变成了7.1克,典型的贫血。她结婚几年了,很想有个孩子,就去医院看病;那里的医生给她开了六味地黄丸,说她老怀不上可能是因为肾虚,需要补补。朋友得知后就来问我可行不可行。她这个同学虚胖、脾胃不好、贫血,应该考虑从脾胃治疗,改善睡眠,以解决贫血,此时六味地黄丸是解决不了她的问题的。借此话题,我来讲讲这几种叫人分不清的地黄丸吧!
其实,名声显赫的六味地黄丸并不是万灵丹,它有非常严格的适应证,只适于阴虚有热之人,所以是肾阴虚常用的一副药。你可能分不清阳虚阴虚,其实判断肾阴虚只要记住它最明显的特征:口干舌燥,总想喝水,同时还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失眠心烦、睡觉出汗、手足心热、脑空耳鸣等症状。这么一界定,能吃此药的人就不多了。
哪些人不太适合此药呢?畏寒怕冷、不喜饮水、睡觉流涎、痰多湿重之人,尤其虚胖的人、脉缓之人(除了运动员),基本上都是湿寒体质;咳嗽痰多,痰色白而清稀,容易咯出,并伴有胸脘满闷、呼吸不畅、纳差食少、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腹胀消化不良的人,就更不适宜了。
总之,此药无半点壮阳之力,(肾、脾)阳虚之人绝对忌用;肝火过旺之人服此药犹如火中添柴,亦不适宜。平常体质的人,不寒不热,想用此药补一补也未尝不可,那就需在空腹饥饿时或口干欲饮时再吃此药,最易吸收且有益无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