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教育中教育惩戒的德性回归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ang340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惩戒是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伤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正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培养学生的内在品质,使其受到德育熏陶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笔者将在本文中解密教育惩戒之现状,在千沟万壑的现状基础上慨叹教育惩戒异化之缘由,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搭建教育惩戒的德性回归之路。
  【关键词】现状;缘由;德性回归
  2017年10月,女教师因学生迟到罚站学生几分钟被该生家长关了7小时;2018年11月,宁波奉化区一名四年级学生因在校车上与低年级学生抢零食被随车教师掌掴,教师被解雇。因为惩戒问题而导致两败俱伤的例子比比皆是,教育惩戒的工具价值已经得到了哄高的地步,各种惩罚的开端都只是想粗暴地制止学生的不当行为,德育价值隐而不见。教师的不正当惩戒或是家长、社会的不当理解使得教育惩戒的正当使用和德性回归的探索迫在眉睫。笔者将在本文中解密教育惩戒之现状,在此千沟万壑的现状基础上慨叹教育惩戒异化之缘由,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搭建教育惩戒的德性回归之路。
  一、解密教育惩戒之现状
  教育惩戒问题一直以来争议不断。教师对教育惩戒的态度两极分化:一是教师迫于各种压力和赏识教育流行的趋势直接放弃了教育惩戒;二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惩戒手段达到了体罚、虐待等地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惩戒过程权威化,教师出于各种主观意识或对学生的期望心理,惩戒成了一种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被动接受者在惩戒过程中丝毫没有话语权,仅仅是规范了受教育者的行为规范,并未对学生的品德和品质进行熏陶。惩戒界限模糊化。惩戒一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概念,实施细则没有具体的要求,对于教师的惩戒权也没有相应的保护条例。
  二、慨叹教育惩戒异化之缘由
  (一)不识庐山真面目
  教育惩戒是指教育者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的一种处分,是建立在不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使学生受到内化教育的一种教育手段。但是教师往往将此与体罚心罚混淆使用,亦或是直接放弃教育懲戒这一手段,对学生的不正当行为不管不顾,使学生的德育更是遥遥无期;亦或是对学生过度惩戒,让学生饱受各种奇异的眼光和不公平的待遇,让学生的身心俱疲。教育惩戒的正确使用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保障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望洋向若而叹
  教师在把控教育惩戒的能力上的欠缺让教育惩戒大受挫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出于规避风险的心理,对学生的不正当的行为视若无睹。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缺乏公平性,容易受主观情绪影响,对于自己喜爱的学生或者是表现良好的学生减轻惩戒程度,对于平时调皮捣蛋学生则厌恶之至,怒骂冷暴力等形式接二连三。教师的教育惩戒缺乏圆满性。教师在惩戒过程中只注重到了受教育者的行为转变,人文关怀缺失,并未注重惩戒时与家长的沟通及惩戒后应当对学生的帮扶和转化。
  (三)三人言而成虎
  2013年一句“老师的惩罚别再逼得学生跳楼”的各种报道充斥人们的生活圈,学生不遵守纪律被老师批评几句即从30楼跳下,这个事件的关注点仅仅放在了教师上,随即各种口诛笔伐和谣言将教师的教育惩戒权推在了风口浪尖。舆论的压力和家长的不理解让教师在惩戒上退避三舍,避而不见,面对这样的舆论趋势,哪个教师愿意铤而走险?学生的不正当行为在苦口婆心依然无效的情况下又该如何做?
  (四)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教育惩戒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它涉及到的各种因素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每个环节都是紧扣相连的,对于这样的一个复杂系统,法律的保障才是这个系统得以顺利有效运行的基础。可是我国目前的法律涉及到的大部分都是外在的边界问题,而且是非常广泛的意义,并没有具体的细则让教师得以参考,让教育惩戒的实施更是难于上青天。
  三、搭建教育惩戒的德性回归之路
  教育是国之根本,而教育惩戒是顺利实施教育活动的保障,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手段,搭建教育惩戒的德性回归之路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教师的齐心协力。
  (一)国家: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论语》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教育惩戒的实施,一是国家应当与时俱进制订详细的法律规定,明确概念,确定使用方式、范围和手段。如,怎么样的惩戒是正当的,各种抄抄写写或是罚站等应当要有什么样的规定等,法律的制订更是应该要具有年龄段的特征体现,让惩戒有律可循;二是应当对实施惩戒的教育者提供相应的保障权利,确定教师实施惩戒的监督机制、申诉申辩的权利,保障教育者的权益,不被舆论的唾沫淹没,不被家长的无理取闹所打压。
  (二)社会:岂可“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当下是网络信息高速运转,大众媒体占据舆论话语权的时代,大众传播媒介报道的任何一条新闻都会引起各种关注,如果报道的教育惩戒内容与事实不符,那么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大众媒体应当引导大众合理正确地认识教育惩戒,理性看待教师的教育惩戒,为教育惩戒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让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更加地如鱼得水,同时也能对教师的“滥用”进行理智的回应。
  (三)学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校是教育活动开展的基地,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都是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学生的内在品格而进行的。教师作为教育实施者面对着各种压力容易导致职业怠倦感,导致教育惩戒不能很好地实施。因此,学校应当改进教师疏导情绪的方式方法,而不是一味地镇压或是无视,让学校成为教师的靠山。同时,学校应当对教师进行正当的教育惩戒的指导,授予教师正确的知识培训,改正教师对于教育惩戒的态度和使用方式方法,使教育惩戒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并达到最终的惩戒目的。
  (四)教师: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教育惩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应当不断地完善自己,掌握教育惩戒实施的注意事项。教师应当保证教育惩戒的公平性,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鼓励与惩戒面前平等对待。当教师也有过错时,也应当及时向学生表示歉意并接受学生的教育,让学生知道人人都是平等的。教师实施教育惩戒应当及时不拖延,当场让学生的不正当行为得到制止和改正,同时注重学生惩戒后的帮扶,联系家长,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惩戒目的,及时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让学生得到内在的德育教化。
  教育惩戒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育惩戒规范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外在行为,更是学生的内在品格和德育教化。只有在此基础上,教育惩戒才能是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惩戒才能得到大众的接受,教育惩戒才能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利利.德性论视觉下的教育惩戒探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7.
  [2]穆姝含.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戒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3]张艳娟.小学班级管理中惩戒教育实施条件与运用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其他文献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要依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学生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在山区学校,英语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也不断得以更新,学生学习成绩逐年提高;但,学生笔试成绩可以,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却非常弱,英语“哑巴”现象较为普遍。为解决这一问题,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中可见良好的品德对人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幼儿阶段是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也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黄金时期。如何有效地对幼儿进行良好品德的培养,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从“以爱感染”“以境熏陶”“生活渗透”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幼儿;品德;培养
【关键词】 初中学段的特点,决定了初中学习的基础性要求,这要求我们依据“学标”和“指导书”,针对基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复习。故此,要提高思想品德课复习实效,就要求教师多角度深化、落实基础知识,形成基础知识框架与体系,通过有效训练学以致用。这样多角度夯实基础,中考复习才能高效。  【摘要】多角度;基础;思想品德课;复习实效  现实中,面对中考复习与考试结果会产生一种看似奇怪的现象,即教师自
【摘要】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有机渗透,能够让孩子们的大脑活跃起来,使他們零散无序的思维变得更清晰有序。既可以锻炼他们集中整合、发散创新的思维,又能学会分析、评判的方法,促进高阶思维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高阶思维;思维导图;集中整合;发散创新  随着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的顺利升空,中国科学技术的腾飞令世界瞩目。然而,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不愿开动脑筋,人云亦云的学生比比皆是。长
【摘要】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科学、有趣的课堂导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还能够引导学生了解物理概念,从物理现象中发现和总结物理规律。本文分析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应遵循的原则,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课堂导入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导入;原则;策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高中物理教学也是如此。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
【摘要】在六年级的教学中,笔者通过指导学生看线段图说三句话,分析线段绘制与条件问题的关联;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借助线段图解题有化难为简的作用;在课堂中指导学生用四步思考法来画线段图,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让学生爱用、乐用、善用线段图解题。画线段图的教学,使得中下层生能更容易接受知识,理解算法,正确解答;画线段图的教学,使得上层生能更好地拓展思维,解题更简便。  【关键词】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道德品行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小学教育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落实小学生德育,是维护其健康成长,引导其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前提。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塑造全面发展的学生呈现出新的特征。因此,小学德育需要明确塑造全面发展学生的目标,积极探索有效实践路径,真正为小学生全面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德育
【摘要】小学数学复习课是将某阶段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查漏补缺,以巩固和深化数学知识,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将结合《常见的量》一课教学,阐述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有效练习的策略。  【关键词】复习课;练习;学情;有效性  小学数学复习课是将某阶段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查漏补缺,以巩固和深化数学知识,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的复习课不是把所学知识机械重复,而是把所学的知识整理、归纳,融
本报综合消息 7月20日上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召开未来学校研究共同体成立大会,来自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16个教育管理部门和教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联想公司、好未来教育集团、亚洲教育创新研究院等企业的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  会上,廣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作“基于5G融合共生的教育新生态”主题分享。李海东指出,崇尚创新是未来教育的
【摘要】笔者将以部编教材三年级《童年水墨画-溪边》同课异构两篇教学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语文课堂偏重讲解分析,机械式套句式去感悟语言,解读语言的现象。以自己执教的案例,诠释了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以语言为核心,以及语文教学活动设计的要点,进而主张“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根本追求。  【关键词】语言;语文活动;核心素养  新一轮课改,加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