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2002年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实施,为中国教育增添了浓重的一笔,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义务教育音乐新课标准》,以“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科学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完善评价机制”为基本理念。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传统的教唱几首歌曲和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以优美的艺术形象感染学生、让学生有一种美的享受。对于我们农村学校,在新的形势、新环境、新理念的推动下,我的教育也有了新的突破:
一、体会新理念,转变教学观
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尤其是农村音乐教育屡屡遭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说:“我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课让我们觉得晦涩无味,与现实生活中的音乐美感无法结合在一起……”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说:“提到音乐课我就想睡觉,我的头就很痛。老师让我们唱哆、来、咪,我就念成一、二、三,看到这些音符就恐怖……”这些话让初登讲台的我惭愧许久,所以我觉得我的音乐课堂该改变,该有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得到享受,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期盼它的到来。
在教学观念上更新。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垄断地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道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从音乐的角度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教师和学生就成了课程改革的创造者和开发者,达到了新课标的目的与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更新。音乐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没有体验就不能感知音乐的情绪,歌曲美在哪里?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欢快激情的?只是一个调,大声演唱,声音洪亮就行。这只是教师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强加给了学生。结果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表达人类与生俱来的音乐感知能力。学生对音乐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有了新的理念、方法和经验的积累,我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教具演示,学生表演,情感体验等。对于我们农村的学生来说,在教学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多与学生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和同行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教学,使得我们的教学有一个大的突破。
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我们农村学校教育中也得到普及。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内容,如实地传递、保存和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随着一阵阵枪炮声,大屏幕上呈现出“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革命歌曲《保卫黄河》的兴趣。在欣赏《春天来了》这首乐曲时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用声音、图片,有远处葱郁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近处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柳树发芽了……这一切向人们揭示春天来了。有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看着动人的画面,倾听着优美的歌声,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绚丽多姿的大自然美景中,从而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好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三、音乐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音乐课教学的新理念是“以学生为主题,以审美为核心”。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灵魂,新课标把“音乐与相关文化”定为音乐课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领域。那么,如何在农村音乐课教学中适当地渗透相关文化呢?
音乐与相关文化有紧密联系,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一种文化;反之,通过文化我们才能真正地体验一种音乐,整体认识一种音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就有五十六种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我在教学中也大胆尝试,如,《走进西藏》这首歌曲的学习时,我先让学生了解西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再欣赏藏族的民间舞蹈,让学生对藏族的文化,音乐有深刻的印象后再学习歌曲,那么就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音乐教学中还要记住围绕音乐教材主题进行渗透相关文化。不能脱离主旨,不要把音乐课上成历史课、地理课、语文课……渗透相关文化要适当,而且要精确。我们有的老师为了把音乐课上丰富,弄了很多花样,但重点不突出,像“走马观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弄巧成拙。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觉得教师应该利用好相关文化这一辅助教具,围绕音乐主题适度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相关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与音乐相关文化的背景,帮助学生扩充知识面,扩大音乐的视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审美能力,能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
在新形势,新环境,新教学理念飞速发展的时代,农村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音乐教师,我只有刻苦钻研教学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为我们的农村音乐教育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作者联通:617000四川省攀枝花市大田中学)
一、体会新理念,转变教学观
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尤其是农村音乐教育屡屡遭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说:“我们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音乐课让我们觉得晦涩无味,与现实生活中的音乐美感无法结合在一起……”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说:“提到音乐课我就想睡觉,我的头就很痛。老师让我们唱哆、来、咪,我就念成一、二、三,看到这些音符就恐怖……”这些话让初登讲台的我惭愧许久,所以我觉得我的音乐课堂该改变,该有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得到享受,让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期盼它的到来。
在教学观念上更新。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垄断地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知道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从音乐的角度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也能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教师和学生就成了课程改革的创造者和开发者,达到了新课标的目的与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更新。音乐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没有体验就不能感知音乐的情绪,歌曲美在哪里?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欢快激情的?只是一个调,大声演唱,声音洪亮就行。这只是教师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强加给了学生。结果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表达人类与生俱来的音乐感知能力。学生对音乐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有了新的理念、方法和经验的积累,我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教具演示,学生表演,情感体验等。对于我们农村的学生来说,在教学方法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多与学生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和同行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教学,使得我们的教学有一个大的突破。
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我们农村学校教育中也得到普及。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内容,如实地传递、保存和反馈信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奇、趣味性强的事物,利用多媒体设计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随着一阵阵枪炮声,大屏幕上呈现出“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革命歌曲《保卫黄河》的兴趣。在欣赏《春天来了》这首乐曲时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用声音、图片,有远处葱郁的树林,灿烂的阳光,近处桃花开了,梨花开了,柳树发芽了……这一切向人们揭示春天来了。有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看着动人的画面,倾听着优美的歌声,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绚丽多姿的大自然美景中,从而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好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三、音乐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音乐课教学的新理念是“以学生为主题,以审美为核心”。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灵魂,新课标把“音乐与相关文化”定为音乐课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领域。那么,如何在农村音乐课教学中适当地渗透相关文化呢?
音乐与相关文化有紧密联系,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一种文化;反之,通过文化我们才能真正地体验一种音乐,整体认识一种音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就有五十六种不同风格的民族音乐。我在教学中也大胆尝试,如,《走进西藏》这首歌曲的学习时,我先让学生了解西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再欣赏藏族的民间舞蹈,让学生对藏族的文化,音乐有深刻的印象后再学习歌曲,那么就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音乐教学中还要记住围绕音乐教材主题进行渗透相关文化。不能脱离主旨,不要把音乐课上成历史课、地理课、语文课……渗透相关文化要适当,而且要精确。我们有的老师为了把音乐课上丰富,弄了很多花样,但重点不突出,像“走马观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弄巧成拙。
经过几年的探索,我觉得教师应该利用好相关文化这一辅助教具,围绕音乐主题适度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相关文化,引导学生了解与音乐相关文化的背景,帮助学生扩充知识面,扩大音乐的视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审美能力,能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
在新形势,新环境,新教学理念飞速发展的时代,农村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音乐教师,我只有刻苦钻研教学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探索。为我们的农村音乐教育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作者联通:617000四川省攀枝花市大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