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能力,还能实现师生双方的良性互动,对于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也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运用案例来说明讲课的内容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管理者和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具有重要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实践。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涉及国家大政方针或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要么政策性强,要么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普遍存在认知上的误区,认为大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于专业课,形势与政策课无关紧要。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法,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让晦涩的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一般而言,案例都是对客观现实问题的直接反映。案例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通过案例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典型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案例情景,自由讨论、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帮助学生逐步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实效性。
3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一环。在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和其他的“两课”教学一样,教师处于绝对的核心位置,学生只处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灌输的从属的地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能力得不到提升。如果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融入各种不同的案例,效果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一方面能够改变这种传统的师生课堂地位,把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发挥教师的诱导作用进行有效地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问题和论点进行讨论和分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课堂变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舞台;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4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对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同样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用情感交流的方式,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员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但在案例交流过程中,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研讨,不仅可以显示学生独到的分析,也可以看到教师知识上的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实现知识更新,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而提升教学反思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对提升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5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变动,课堂上的讲授只是基本的内容,而真正要实现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实事求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必不可少。在大学校园中,需要把长期、定期开展的形势与政策课和不定期开展的专题讲座、形势报告会结合起来。把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国际形势问题等作深入调查分析,客观、辩证地认识剖析。把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依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所说:“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引导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和基层实践活动,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势政策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覆盖面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历史等方面,政策性、知识性强。形势政策课教师只有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大量的时事信息为基础,才能组织好教学活动,才能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自身价值观,才能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期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6总结
课堂教学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渠道,在传授知识、培养兴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单一的灌输的教学方法是不能完全达到教学目的的。只有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改变高校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不良认知,使他们不仅能“读圣贤书”,也能“闻窗外事”,增强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进入学生头脑。
参考文献:
[1]钟家全.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求实,2006.02
[2]曹泽.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06
[3]刘家林.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反思[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
作者简介:
陈友乔(1974—),男,湖北仙桃人,惠州学院政治法律系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明代廣东进士群体研究”(2016zx00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运用案例来说明讲课的内容和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管理者和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在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具有重要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去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实践。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涉及国家大政方针或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要么政策性强,要么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普遍存在认知上的误区,认为大学生学习的重点在于专业课,形势与政策课无关紧要。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使用案例教学法,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让晦涩的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2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一般而言,案例都是对客观现实问题的直接反映。案例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通过案例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典型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通过案例情景,自由讨论、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帮助学生逐步学会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实效性。
3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一环。在以往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和其他的“两课”教学一样,教师处于绝对的核心位置,学生只处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灌输的从属的地位,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能力得不到提升。如果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融入各种不同的案例,效果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一方面能够改变这种传统的师生课堂地位,把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发挥教师的诱导作用进行有效地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问题和论点进行讨论和分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课堂变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舞台;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4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对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同样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用情感交流的方式,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员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但在案例交流过程中,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研讨,不仅可以显示学生独到的分析,也可以看到教师知识上的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实现知识更新,了解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而提升教学反思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对提升教师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5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变动,课堂上的讲授只是基本的内容,而真正要实现对大学生思想的塑造,实事求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必不可少。在大学校园中,需要把长期、定期开展的形势与政策课和不定期开展的专题讲座、形势报告会结合起来。把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国际形势问题等作深入调查分析,客观、辩证地认识剖析。把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相结合,依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所说:“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与‘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引导学生广泛参加社会调查和基层实践活动,加深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势政策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覆盖面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历史等方面,政策性、知识性强。形势政策课教师只有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大量的时事信息为基础,才能组织好教学活动,才能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自身价值观,才能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为新时期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6总结
课堂教学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主渠道,在传授知识、培养兴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单一的灌输的教学方法是不能完全达到教学目的的。只有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改变高校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的不良认知,使他们不仅能“读圣贤书”,也能“闻窗外事”,增强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进入学生头脑。
参考文献:
[1]钟家全.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公共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求实,2006.02
[2]曹泽.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06
[3]刘家林.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反思[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
作者简介:
陈友乔(1974—),男,湖北仙桃人,惠州学院政治法律系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明代廣东进士群体研究”(2016zx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