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文本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haway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因此语文教学不但要立足课本,更要走出课本,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相互补充,不可忽视课外信息对于学生理解课文的辅助功效。而多文本阅读突破性地创造了将多个文本(两个或以上)或多张图表、图画等放在一起阅读的形式。
   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内和课外自主阅读、立体阅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进行多方面的言语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尝试:
   一、以教材文本为依据,精准选文
   在学习教材文本之前,教师可从文章的某个方面,引领学生进行相同角度的多文本阅读,并將相关文本提前发给学生。如高中人教版必修三鲁迅的《祝福》,通过祥林嫂一生悲惨遭遇的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了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课前可以安排学生阅读《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经典文章。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并初步思考这些文章的有机联系点是什么。课堂上,教师利用讨论、交流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围绕找到的联系点展开讨论。这样的引领式阅读,能让学生在已有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走进课堂,既巧妙拨动学生的阅读之弦,又为他们扎实地学好文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确定“领头羊”,强化拓展运用
   现行语文教材是以主题来组建单元的,这为整体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所以教师在实施课内外阅读教学时,要围绕核心,挑选有代表性、学习实效性强的课文,作为课内外阅读的“领头羊”,以一两篇课文为例,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利用主题展开的方式来实现一题带多题、一文带多文的阅读。如高中人教版必修四第一单元主题是“学习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课文有《窦娥冤》《雷雨》和《哈姆莱特》。如学习《雷雨》这篇剧本时,不仅要结合同一单元的《窦娥冤》《哈姆莱特》这两篇剧本,了解话剧、元杂剧的相关知识以及关于欣赏剧本的一般知识,同时还要围绕这些知识,跳出教材进行开发,补充《日出》《李尔王》《家》等同类剧本,让学生对其进行赏析,体会中外话剧的艺术魅力,从而达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目标。
   三、以点带面,增强阅读全局意识
   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一篇课文的阅读,要利用课内及课外阅读,给予学生课本之外的精彩。面对广阔的书海,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方向、一个指引,由课上的一篇节选,激起学生对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使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适度延伸。
   如学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后,有学生会问:“老师,林冲和高衙内是如何结仇的?”“林冲最后结局如何?”借此契机,教师可出示《水浒传》中写高衙内调戏林娘子、林冲误入白虎堂等相关章节,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让学生感受在恶势力的逼迫下,林冲由安分守己到上梁山聚义的心理变化过程,读完这些,学生对林冲的形象就会有较全面的认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议题,有机整合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课内课外多文本阅读,以此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通过课内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驾驭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审美趋向,从而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水平。
其他文献
《说文广义》中收录有关湖湘文化的词语中,涉及湖湘地名的就有20余条。其中有详述地名的由来,或是引用湖湘地名来阐释词义。本文以“楚”“衡”为例来进行探讨。   楚,方书谓之牡荆,俗呼黄荆,其本丛生,故本训云“木丛生者”。古以作杖,扑有罪者,或用榎,或用荆,曰夏楚。楚地多黄荆,故楚始入春秋曰荆,后曰楚,一也。   楚,我们见到它的第一反应就是“楚”代表“楚国”,在我们认识的世界里,它是历史概念。春
期刊
带着“阳光下最灿烂的职业”的美誉,带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环,带着“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美名,我跨出大学校门,踏入中学校门。弹指一挥间,二十年了!站在三尺讲台上,蓦然回首,才发现,作为教师,没有令人羡慕的权力和财富,没有让人骄傲的声名和地位,也没有使人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有的只是忙忙碌碌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但我忙碌并快乐着,我深爱着我的职业——教师!   师表风范:
期刊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一旦变被动为主动,就会迸发出巨大的求知潜能,这种求知潜能必将推动他们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堂走向生活,从而步入广阔的大语文学习空间。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笔者试谈三点。   一、师生关系要和谐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求意识,引领他们走入阅读活动,必须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情态温和。教师的冷若冰霜成为横亘在师生之间的屏障,阻碍了阅读教学的有效展开,从而也扼杀了学生的参
期刊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产生来自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家庭收入,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农民工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   在这一特殊背景中成长的农村儿童,与同龄人相比,有些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一是心理问题。留守儿童因为常年与父亲或母亲分离,甚至常年父母亲都不在家,心理上会产生自卑。一旦遇到什么问题或困难,他们不能及时得到父母亲的帮助,而那些
期刊
韩愈《师说》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师者工作的首要位置,这足以表明“思想道德”的重要性。不仅如此,“教学中如果没有德育,那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赫尔巴特语)由此可见,“道德品质”对于育人来说,既是全面发展的“必需品”,又是健康成长的“营养品”。就初中语文课来说,如何突出以德育为核心的人文性教育现象呢?笔者对此做些探讨。   1.善于从“教材利用”中促进德智互动。作为“例
期刊
一、在想象中寻觅写作的快乐   要在常用的作文素材上多一些想象。作文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真的体验和美的创造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高扬“抒写自我风采”的旗帜,并引导学生关照自我心灵,让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一)让想象丰富作文的情感   真情是文章主旨的凝聚点,结构的链接点,表达的生长点。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捧给读者的是一颗真诚火热的心,就会达到撼人心魄的美学力量。但学生的
期刊
“多文本读写结合”应从高中语文教材特色出发,精心选点,勾连内外,拓展整合,以读引读,情感激活,构段谋篇等方面,开发更适合学生发展的多文本课程资源。   一、多文本读写结合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探究要点   (一)写,要与什么样的阅读,怎么样相结合。   多文本读写与阅读丛书相结合。我们顺着“读写结合”的研究思路,分析中学语文教材特色,从课文中精心选择读写结合训练点,以读引读,勾连内外,拓展整合
期刊
“曲径通幽”的课堂导入艺术是指在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如同“导游”,带领学生“游历”导学案,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和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恰当贴切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在将课堂多半时间留给学生活动的高效课堂模式下,课堂导入显得尤为重要。   一、音乐熏陶——情的体味  
期刊
一年级是从幼儿园到正规学校教育的过渡期,这时候的孩子由于家庭背景、性格差异、年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在语言表达上往往很简单,有的小朋友胆小不愿开口说话,有的小朋友说话语序颠倒词不达意,还有的小朋友是话多但习惯于说一些直白的口语且说不到点子上……如此种种,若师长不加以引导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必定成为一句空话。为此,我们针对“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展开研讨,除了种好语文课堂教学这块责
期刊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阐述一些简要做法和点滴反思。   一、通过多种样式读悟,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即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心、眼、口”等多种器官的共同协作和相辅相成,还需要他们善于与文本、与作者之间展开积极有效的交流和互动,通俗地说即“读与思、品与悟”,并在激活实际认知和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