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fam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些课堂教学中,常显现出许多弊端,如漠视学生的能动意识,不为学生创设活动时空条件等。这些显然与《课标》所提倡理念、精神相违背。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是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想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首先就要教师以微笑的面容、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激情去感化学生、亲近学生。并且教师还要善待学生,当学生出错时,老师不训斥,不惩罚,要耐心指导,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应给予及时地肯定,并鼓励他们。如:我在教学时,将自己也列为学习的一员,与学生们一起操作,一起讨论。对表现出色的学生以“你真行!”、“你真棒!”、“你很好!”等来表扬他们,对学困生不厌恶、不指责。更是耐心地指导他们、鼓励他们。常鼓励他们说“你能行!好好想一想,慢慢来”等。使他们感到老师和他们一起动脑,一起学习。这样就慢慢地打消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和隔阂的心理,于是在轻松愉快地合作学习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要充分运用情感教学
  “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教材和生活中,它常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及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教学成为儿童主观所需,成为他情感所驱使的主动发展过程。
  2.1.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如《再见了,亲人》一课,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强烈,要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不但能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是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理解第二段课文时学生在理解小金花失去妈妈的心情过程中,总倾向于小金花对敌人的恨,而忽略了她失去妈妈的悲痛。因此朗读这段课文时,要先让学生通过自由找出最能表现刚强的词语“脚一跺”、“抽动两下”,而又引导理解这些词语中流露出的情感。通过分析,学生体会到小金花是把失去妈妈的悲痛深埋在心底,更把满腔的仇恨对准了敌人,化悲痛为力量,发誓要为妈妈报仇。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进一步体会情感。
  2.2.要利用教师的情感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如我在教《长城》一课时,先让学生说出祖国大地上的名胜古迹,学生们兴致很高。随即我热情洋溢地告诉他们,我亲眼看到许许多多的外国朋友,成群结队不远万里来到我们的长城上。站在长城上,会想起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丰富的美感和民族自豪感充溢着我的心头,连我自己也感觉到语调是那样激动,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带着对长城的向往进入课文情境,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
  三.课堂上注重积累,少一点对语文知识的灌输。
  过去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靠死记硬背来学习语文,这样知识得不到内化,能力得不到提高。要让学生把语文知识真正地“占为己有”,尤其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其中必然要有积累。《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这是语文课程新观念的折射,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目标。
  教师指导学生语文积累不能以自己的好恶代替学生的自主选择,必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为积累的对象所吸引,产生读背的欲望,积累才有内驱力。比如:教学时,我自始至终都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深入他们中间,能够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一起阅读、讨论。学了《东方之珠》,我问学生:“香港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挑你喜欢的一段读读背背。”话音刚落,学生们就兴致盎然地大声读起来,背起来。课文《动物的互惠互助》课后让学生表演出来,这要求学生能熟记课文,如果靠死记硬背来记住课文,学生肯定兴趣不浓。教学时,我紧扣习题,采用读读演演的方法,并且亲自参与到学生中去。学生自由分配角色、自由表演,个个兴趣高涨。课文学完后,大部分学生能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表演。
  学生仅仅积累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一~六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教师除了指导家长做好家庭阅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主动的去搜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进行阅读积累,这就需要教师的及时鼓励和引导。只有长期坚持,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形成,学生也就逐渐养成了自觉阅读的习惯。
  四.调动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4.1.在“玩”中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4.2.在“动”中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还可以借助实验演示。如识记”灭“字时,先用火柴点燃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小铁板向下一压,火就灭了。这样通过动作实验演示,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记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了解了其义。
其他文献
学校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少先队工作既是一项常规工作,又是一项不断创新的探索性工作,要想搞好少先队工作确实不是件易事,必须勇于担负起教育好他们的重任,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去关心他们,让他们在少先队这个阵营里健康成长。那怎样开展好少先队工作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力争做好少先队工作。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明确目标任务,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教了好几年中学语文,却越来越困惑,越来越不知该如何教,只能徒然感叹:难啊!学生对语文课没有多大的兴趣,原因是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再好,考试时也不一定就能考好,基础知识少之又少,而灵活的题目却占了百分之八九十,平时刻苦勤奋的学生,有时考出的成绩远远不及平时不专心的学生。以至于他们不重视语文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如何吸引他们,如何让他们爱上语文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2010年3月15日,我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调整和组合,这给当代中学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当代中学教师的处境,并探讨了相应有效的出路。  【关键词】中学教师处境出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下,职业的性质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生存工具,教师的使命感逐渐缺失,对知识和真理的探索逐步弱化,职业倦怠、生活困境和精神疲劳。尤其中学教师,在应试教育的教育背景下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区域销售是企业销售战略上重要的一环.肯德基作为世界第二大速食连锁店,其在世界各地都有针对性的销售方法.对此,本文从销售区域的准确划分和针
【摘要】研究性学习要立足于学生的体验与实践,在过程中体验科学的研究过程,在过程中生成各种能力。研究性学习具有实践性和生成性等特点。  【关键词】实践 研究性学习特点  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以教师为主导的传授学生知识的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实践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研究,让学生体验科学的研究过程,在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中所生成的各种能力才具有创造性,才能为
新课程的实施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对其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错误发生,有时是学生的,有时是教师的,有时是教材的。其实“错误”也是一份宝贵的资源。“错误”下也许藏着大智慧,善于挖掘并运用教学中形形色色的“错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关键是如何用好这些课堂教学中突发的“错误”资源,化弊为利,为我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另一方面,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在诸多能力中,思维能力是核心。抽象概括能力构成了数学思维能力的第一要素,除此之外,还有推理能力、判断选择能力和探索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相对比较欠缺,也不具备很强的学习能力,其思维一般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国内经济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势态,而市场经济制度日益成熟,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渐增大.处于新时代环境下,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应更新自身经济管理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