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今社会,各国都十分重视加强文化建设,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来培育青年一代,培养高素质人才。“和谐”其主题是人对生命及个体独特价值的尊重,是人对自然及文化优秀传统的关怀,是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是对不同观念的宽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以对案例《我的叔叔于勒》的评析,来探讨如何在和谐社会视野中开展语文“和谐主题”教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中,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人文情趣、哲理价值,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语文 案例探究 和谐主题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古老的,几千年中华文化书写诗意画卷;语文又是年轻的,字里行间同样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正因为如此,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之时,处在教学改革一线的语文老师往往发出这样的感慨:语文课最难上。理论界言之凿凿的高论都不过是“到此一说”的边缘话语,“考试指挥棒”才是他们河道上的唯一“航标”。语文课上学生该获得怎样的成长?这成为在语文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中开宗明义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在当前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其中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应当就是我们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中,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人文情趣、哲理价值,从而为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不断创新。
课堂案例探究
这堂语文课讲授的是莫泊桑写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分析,把同学们的思绪渐渐引入到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中,让同学们去感知莫泊桑笔下的小说中人物的不同命运,他们的喜、怒、哀、乐;让同学们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去领悟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去感知作者的感情价值取向。接着老师提出下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你是于勒,或者是菲利普夫妇,你将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呢?”
教室里安静了一会儿,接着同学们纷纷起来发言:
生1:如果我是菲利普夫妇,我决不会同情于勒,理由很简单,“钱”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它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当这个人不具备自存能力时,拿再多的钱去资助他,也等于是把钱扔进大海,毫无作用。我何不把这些资助用在给若瑟夫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有所成就上呢?
生2:我也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换作是我,我也许比菲利普夫妇更冷酷无情。大家想一想,拿自己不多的钱,去帮助一个虽然贫困,值得同情,但却是一个帮了一次还要帮若干次的人,如此恶性循环下去,那大家都等着饿死算了。中国有句古训,叫做“救急不救穷”,这样帮下去,也不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2的讲话博得了同学们的一阵掌声。生3站起来说:以上两位同学说的虽有一些道理,但面对孤苦无助的弱势个体,我们还是要尽自己的能力,去挽救他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人还是要讲一点人情味的嘛,更何况于勒还是我们这个家庭的亲人。我们不忍心看见他这样悲苦而熟视无睹,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帮帮他。
生4:我对这位同学的看法有同感,如果我是于勒,在自己最落魄最穷困的时候,当然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求生的本能和心中再想发财的梦使他希望能够活下去。况且于勒在自己的人生中还是有过发迹的阶段,他不是还想用自己发迹的钱去偿还菲利普夫妇吗?这说明他还是有良知的。现在社会上还是有许多有困难的人,“爱心救助”这一希望工程不正可以证明不是亲人,胜是亲人的救助行为吗?
生5说:我也同意这两位同学的看法。如果我是作者,我将把于勒描写得更可怜,更悲惨。遗憾的是我们课本上写于勒可怜的也就是那么几句,什么“满脸愁容”,“狼狈不堪”等。换作我写于勒,我就要写于勒的那双呆滞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那双眼睛可以窥探到他的心里所想;还要写他那双手,因为在船上卖牡蛎,要突出他接到钱,拿钱,找钱的动作和神态……总之,我要把于勒的可怜相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样可以获得船上的人们的同情,对他产生怜悯,也可以让菲利普夫妇能再次对他进行帮助,而不是避他而行。
生1:刚才,由这几位同学的发言,我想到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于勒只想靠出卖可怜相来博得大家对他的同情,那我则认为于勒就更悲惨了。如果于勒只是因为生活贫困想得到大家的物资帮助,那也还说的过去,若是靠出卖可怜相来得以生存,那就丧失了人生的价值了。(掌声)……
案例中几位学生在谈到理想人格的追求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社会给所有的人创建了一个生活的大舞台,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但一个人要自存于社会,就一定要自强自立,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在对自身生活意义的反思和追求中已深刻认识到自强自立的重要性,同时也不能摒弃对孤苦无助的弱势个体的善意帮助。教师以一个极具爆发力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次思索,这是语文教学开展“和谐主题”教育的优势所在。语文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人文学科关注的是人的文化世界和精神境界,所期望的价值导向是建立理想人格的目标与典范,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去探索人生的价值,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在不断的与人交往中、学习中,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品位,对事物的审美情趣,从而塑造文明、开放、科学、进步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和谐精神。
“和谐”——其主题是人对生命及个体独特价值的尊重,是人对自然及文化优秀传统的关怀,是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是对不同观念的宽容。和谐教育思想是以尊重、关心、理解、信任人或每一个学生为前提的。和谐教育强调精神境界的追求,这种追求可以使人们不为世俗的看法、利益所左右,是一种理想人格的崇尚与向往。同时,和谐教育也与个性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和谐教育必须与个性教育始终相伴随,共同来实施。一个对生活追求有着认真思考的灵魂,其语言文字也一定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语文课堂教育就是要在不断的积累中,潜移默化地使这种和谐的文化精神融汇其中。
我们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彰显“和谐主题”呢?
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和谐主题”文化内涵。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教授对阅读是这样理解的:“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在语文教学的课堂组织上,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和谐”文化内涵,要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品读,达到对文本透射出的文化现象、文化特征的感悟。从文化、社会、生活探索的路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探寻属于自己的生存感受。
教师要在教学中营造产生对话场效应,必须对文本深入钻研。自己既能整体感悟,又能对文字的有机组合,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准确把握,辨微析毫,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才能鼓励、引导学生广采博闻,开阔视野,让学生形成有意义的文化建构。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专长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精心设计一个个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习多元而富有个性。在教学中,教师永远是一个自觉的阅读者、主动的创新者。真正有魅力的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里熔铸强烈的情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其次,营造文学与文化交响的和谐教学氛围。
语文所承担的文化价值是极为深广的。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极为浓厚的国度里,语文课要注重文化氛围的渲染。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颇具文化底蕴的著作。如在教学陶渊明的《饮酒》时,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悟隐逸的文化内涵,体味诗人的文化底蕴。学生因为真正动心动情地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最后写出了研究陶渊明的论文,观点也颇有见地。语文课如能让学生在优秀文化的渲染熏陶之下,提高对美的艺术文化价值的鉴赏力,“和谐主题”方能在体悟中得以落到实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应将文学与文化两者有机融合,使之和谐统一,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满足个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求的人。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将丰富的人文内涵渗透于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中。在教学中让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人文情趣、哲理价值,徜徉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去领略人生的崇高境界。
最后,“和谐主题”应当共同关注个体生命及其生存方式。
联合国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圆桌会议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己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服务和提高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兴趣,当前迫切需要回到具有关心特征的早期时代的价值观。”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思想的自由与人格的独立,“人”才称其为“人”。和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鲁迪格尔指出:“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其根本在于个人而不在于社会。”“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因为社会价值是要由个人来实现的。而语文教育如果能让人学会思考,学会去探讨几千年来无数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都在思考的,人类一直都面临着的问题时,何愁学生崇高人格和谐个性的塑造不成?当学生学会关注社会生活和生命意义时,语文教学所提出的对人的崇高个性的宏扬才能使和谐主题教育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中,学生能够联系生活的现状,对有关人生的意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能够解悟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自尊与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只有通过有机的整合,学生的语言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到和谐发展,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正确人生的价值趋向和健全的人格,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这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3.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4.周庆.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http://chat.pep.com.cn.
5.程一凡,叶红.新课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
6.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7.王德俊,王格奇.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关键词: 语文 案例探究 和谐主题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古老的,几千年中华文化书写诗意画卷;语文又是年轻的,字里行间同样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正因为如此,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之时,处在教学改革一线的语文老师往往发出这样的感慨:语文课最难上。理论界言之凿凿的高论都不过是“到此一说”的边缘话语,“考试指挥棒”才是他们河道上的唯一“航标”。语文课上学生该获得怎样的成长?这成为在语文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困扰一线教师的难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前言”中开宗明义就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在当前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其中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应当就是我们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中,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人文情趣、哲理价值,从而为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不断创新。
课堂案例探究
这堂语文课讲授的是莫泊桑写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分析,把同学们的思绪渐渐引入到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中,让同学们去感知莫泊桑笔下的小说中人物的不同命运,他们的喜、怒、哀、乐;让同学们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去领悟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去感知作者的感情价值取向。接着老师提出下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你是于勒,或者是菲利普夫妇,你将如何面对这样的问题呢?”
教室里安静了一会儿,接着同学们纷纷起来发言:
生1:如果我是菲利普夫妇,我决不会同情于勒,理由很简单,“钱”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它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当这个人不具备自存能力时,拿再多的钱去资助他,也等于是把钱扔进大海,毫无作用。我何不把这些资助用在给若瑟夫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他有所成就上呢?
生2:我也同意这位同学的观点,换作是我,我也许比菲利普夫妇更冷酷无情。大家想一想,拿自己不多的钱,去帮助一个虽然贫困,值得同情,但却是一个帮了一次还要帮若干次的人,如此恶性循环下去,那大家都等着饿死算了。中国有句古训,叫做“救急不救穷”,这样帮下去,也不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2的讲话博得了同学们的一阵掌声。生3站起来说:以上两位同学说的虽有一些道理,但面对孤苦无助的弱势个体,我们还是要尽自己的能力,去挽救他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人还是要讲一点人情味的嘛,更何况于勒还是我们这个家庭的亲人。我们不忍心看见他这样悲苦而熟视无睹,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帮帮他。
生4:我对这位同学的看法有同感,如果我是于勒,在自己最落魄最穷困的时候,当然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求生的本能和心中再想发财的梦使他希望能够活下去。况且于勒在自己的人生中还是有过发迹的阶段,他不是还想用自己发迹的钱去偿还菲利普夫妇吗?这说明他还是有良知的。现在社会上还是有许多有困难的人,“爱心救助”这一希望工程不正可以证明不是亲人,胜是亲人的救助行为吗?
生5说:我也同意这两位同学的看法。如果我是作者,我将把于勒描写得更可怜,更悲惨。遗憾的是我们课本上写于勒可怜的也就是那么几句,什么“满脸愁容”,“狼狈不堪”等。换作我写于勒,我就要写于勒的那双呆滞的眼睛,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那双眼睛可以窥探到他的心里所想;还要写他那双手,因为在船上卖牡蛎,要突出他接到钱,拿钱,找钱的动作和神态……总之,我要把于勒的可怜相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样可以获得船上的人们的同情,对他产生怜悯,也可以让菲利普夫妇能再次对他进行帮助,而不是避他而行。
生1:刚才,由这几位同学的发言,我想到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于勒只想靠出卖可怜相来博得大家对他的同情,那我则认为于勒就更悲惨了。如果于勒只是因为生活贫困想得到大家的物资帮助,那也还说的过去,若是靠出卖可怜相来得以生存,那就丧失了人生的价值了。(掌声)……
案例中几位学生在谈到理想人格的追求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社会给所有的人创建了一个生活的大舞台,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但一个人要自存于社会,就一定要自强自立,有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在对自身生活意义的反思和追求中已深刻认识到自强自立的重要性,同时也不能摒弃对孤苦无助的弱势个体的善意帮助。教师以一个极具爆发力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文章的深层次思索,这是语文教学开展“和谐主题”教育的优势所在。语文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人文学科。人文学科关注的是人的文化世界和精神境界,所期望的价值导向是建立理想人格的目标与典范,语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去探索人生的价值,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在不断的与人交往中、学习中,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品位,对事物的审美情趣,从而塑造文明、开放、科学、进步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和谐精神。
“和谐”——其主题是人对生命及个体独特价值的尊重,是人对自然及文化优秀传统的关怀,是对人的整体性的认同,是对不同观念的宽容。和谐教育思想是以尊重、关心、理解、信任人或每一个学生为前提的。和谐教育强调精神境界的追求,这种追求可以使人们不为世俗的看法、利益所左右,是一种理想人格的崇尚与向往。同时,和谐教育也与个性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和谐教育必须与个性教育始终相伴随,共同来实施。一个对生活追求有着认真思考的灵魂,其语言文字也一定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语文课堂教育就是要在不断的积累中,潜移默化地使这种和谐的文化精神融汇其中。
我们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彰显“和谐主题”呢?
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和谐主题”文化内涵。
中国阅读学研究会会长曾祥芹教授对阅读是这样理解的:“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在语文教学的课堂组织上,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本身的“和谐”文化内涵,要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品读,达到对文本透射出的文化现象、文化特征的感悟。从文化、社会、生活探索的路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探寻属于自己的生存感受。
教师要在教学中营造产生对话场效应,必须对文本深入钻研。自己既能整体感悟,又能对文字的有机组合,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准确把握,辨微析毫,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这样才能鼓励、引导学生广采博闻,开阔视野,让学生形成有意义的文化建构。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专长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切入,精心设计一个个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习多元而富有个性。在教学中,教师永远是一个自觉的阅读者、主动的创新者。真正有魅力的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里熔铸强烈的情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其次,营造文学与文化交响的和谐教学氛围。
语文所承担的文化价值是极为深广的。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极为浓厚的国度里,语文课要注重文化氛围的渲染。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颇具文化底蕴的著作。如在教学陶渊明的《饮酒》时,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悟隐逸的文化内涵,体味诗人的文化底蕴。学生因为真正动心动情地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最后写出了研究陶渊明的论文,观点也颇有见地。语文课如能让学生在优秀文化的渲染熏陶之下,提高对美的艺术文化价值的鉴赏力,“和谐主题”方能在体悟中得以落到实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应将文学与文化两者有机融合,使之和谐统一,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满足个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需求的人。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将丰富的人文内涵渗透于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中。在教学中让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着的人文情趣、哲理价值,徜徉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去领略人生的崇高境界。
最后,“和谐主题”应当共同关注个体生命及其生存方式。
联合国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圆桌会议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受到损人利己动机的驱使,对为社会服务和提高对社会利益的责任感越来越没兴趣,当前迫切需要回到具有关心特征的早期时代的价值观。”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思想的自由与人格的独立,“人”才称其为“人”。和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鲁迪格尔指出:“教育就是要使人成其为人,其根本在于个人而不在于社会。”“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因为社会价值是要由个人来实现的。而语文教育如果能让人学会思考,学会去探讨几千年来无数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都在思考的,人类一直都面临着的问题时,何愁学生崇高人格和谐个性的塑造不成?当学生学会关注社会生活和生命意义时,语文教学所提出的对人的崇高个性的宏扬才能使和谐主题教育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中,学生能够联系生活的现状,对有关人生的意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能够解悟出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自尊与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只有通过有机的整合,学生的语言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才能得到和谐发展,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正确人生的价值趋向和健全的人格,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这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3.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4.周庆.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http://chat.pep.com.cn.
5.程一凡,叶红.新课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1
6.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
7.王德俊,王格奇.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