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传统文化,汲取人生智慧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arel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抓好经典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高中语文教师热议的话题。本课试图从引导学生领会禅趣、参悟佛理的角度,来审视其教学价值,让学生在熏陶和浸染中了解禅宗故事和佛家思想,并辩证看待其价值和局限,同时引导学生鉴赏宋诗的理趣,并进行读写结合的思维训练,由此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设计思路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作为高中语文选修课之一,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对中国文化典籍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精神实质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初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态度和方法很重要。学生完全可以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先哲对话,带着问题去学习,从文化经典中寻求启发或答案。也可与师友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来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中国文化经典的理解。还需要学生与自己对话,不断思考。因为中国文化经典中有不少说法放在现代并不一定合适或正确,需要我们在独立思考中去判断。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精读、略读的方式,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组织学生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加强理性思考,增进对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体会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趋势。
   “佛理禅趣”单元选取了两则《坛经》和六则《百喻经》,旨在让学生了解它们的语言特色,积累文言知识,进而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另外要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所选的有关佛教及禅宗的经典,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一至今在中国文化中仍有重要影响的宗教思想体系,另外一些佛教故事包含人生哲理,也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教师注重激发兴趣、整体感知,自主释疑、合作探究,读写结合、训练思维。
   二、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与学生的生活相去较远,学生不一定了解和感兴趣,这就需要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西游记》开始导入,其实这部作品应该是大家最早接触“佛”的作品了。如来佛祖、南海观音、菩提祖师等,印象最深刻的当数唐僧师徒四人。这样很自然地调动起大家的回忆,随之老师提出问题:三个徒弟的法号分别是什么呢?法号中有何玄机呢?师生共同梳理,四人排序从低到高依次是:沙和尚、猪八戒、孙悟空、唐僧。教师点拨,其实他们四人的法号代表人的四种境界:悟净—悟能—悟空—僧。
   进而,教师对此说法做出分析。沙和尚法名为“悟净”,他代表了人的初级境界。“净”不是“空”,而是去除杂念,守住一念。猪八戒的法名为“悟能”,他代表了比“悟净”更高的一个境界。经过了洗心去欲的悟净阶段,他已经具备了一种很达观的心态,接下来他要学习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功力,即悟能。孙行者的法名“悟空”,他代表了比“悟能”更高的一个境界。“有”毕竟是有局限的,只有“空”才是无限的。只有心“空”了,才能真正法力无边。唐僧则是代表着比“悟空”更高的一个境界,他已经悟到“空”了,所以他也就不再有人的欲念了。从“僧”字字形可以看出“僧”曾经是人,现在是超人、圣人。因此,“僧”继续努力,方能由圣人变成“佛”。人经由参悟变成僧,僧经过修炼变成佛。所以,唐僧师徒历经艰辛取回真经,实则是他们不断修行以达到正果的心路历程。
   教师板书:人—悟—僧—修—佛
   在此激趣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对佛教整体感知。教师把佛教相关知识印在导学案上,课堂上稍加点拨。还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出自佛经的成语,包括大千世界、天女散花、水涨船高、本来面目、头头是道等成语。教师进而明确:佛家最讲究姻缘。佛家认为,凡事有因必有果,种善因得善果。并且很讲究“缘分”,“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我愿化身石桥,经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走过。”这些有名的话语,正道出了“缘”的玄机。如果说佛法是一朵美丽的花,那么禅就是这朵花中最精华最灿烂的部分。借此引出“禅”的学习。
   (二)自主释疑,合作探究
   作为古文经典,还需要进行文言学习。课文所选文段短小精悍,语言简洁,可让学生自主学习《坛经》两则,疏通文意,并谈谈自己的启示和对“禅”的初步理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拨。《慧能受法》讲的是慧能受法时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慧能行事谨慎,办事稳妥。弘忍则是语重心长,关心弟子,谋事周全。《南能北秀》中对“南能北秀”一说提出自己的看法:慧能是顿悟,直指人心;神秀是渐悟,循序渐进。由此,教师总结出“禅”的特点:袈裟传人,以心传心;南宗北宗,顿悟渐悟。
   接着,教師幻灯片展示“拈花一笑”的美丽佛经故事: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并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佛传法给谁了?佛用什么方式传法的?迦叶靠什么来得法的?教师明确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禅宗特点和无住生心、顿悟法门的禅宗思想。
   幻灯片显示:
   禅宗特点: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
   禅宗思想:佛性本有、无住生心、顿悟法门。
   接着,教师趁热打铁,和学生一起品味古代禅诗和禅意故事,从中领悟他们的人生境界。让学生阅读导学案上的偈语和禅理故事,思考、讨论其反映的道理,并谈谈其现实意义。    最后教师明确:在禅宗里有句话叫“悟道容易修道难”。悟只是修行的第一步。一时的心性清净,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不断净化自己,才能修煉到更高境界。
   幻灯片展示: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烦事在心头,人生都是好季节。
   4.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
其他文献
朱启钤,字桂辛,晚年号蠖公,1872年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卒于北京,享年92岁。他的一生正处于中华民族从苦难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进入大变动的时代。过去,人们往往简单地把朱启钤视为“政客”,但他一生的活动绝不局限于政治方面,他还是一个杰出的实业家、古建筑专家、文物收藏家。  朱启钤任内务总长三年,同时督办京师市政,在此期间他办了一系列有利于北京市民的事,如改建正阳门、打通东西长安街、开放
很多学者认为,散文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只是在文学实践中约定俗成而运用的文类概念。这里谈的散文,主要是指在文类演变中“被剩余”的文体,首先它是现代散文;其次它剔除了“诗歌、小说、戏剧”等“纯文学”作品;“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传记、演讲辞”等“非文学性”的“实用文章”亦不在其列;它还圈出了“回忆录、序言、杂文、散文诗”等文体特征较清晰的亚文类,最后剩下的那些“文学性”较为显著的“杂文学”作
有一种对梁任公先生“热心肠”的所谓“深层次”解读,是将梁实秋先生所记的梁任公先生演讲使用的三则材料用“爱国”二字捆在一起,从而得出“热心肠”即“炽热的爱国情怀”的结论来。这种解读,作为个性化的阅读自无可厚非,但从教师之口宣泄到课堂,作为集体硬性的标准化分析和标签式的理解,绑架到学生的阅读思维上,则是荒谬而残酷的。不仅因为这种解读本是毫无依据的荒诞式联想,更因为它直接封杀了学生阅读的想象,开启了学生
一、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传记,把握基本事实,了解戴安澜将军的人生轨迹。  2.品读关键性语句,把握传主的性格特点及其背后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3.了解中国一脉相承的千古英雄爱国情,激发青年学子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重难点  1.品读关键性语句,把握传主的性格特点及其背后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2.了解中国一脉相承的千古英雄爱国情,激发青年学子的情感共鸣。  三、任务分析  《将军赋采薇》是
我在今年5月号《博览群书》杂志上读到杨建民先生的《巴金与鲁迅著作的注释》一文,巴金先生对鲁迅著作注释的严格认真态度令我感动。不过,杨文确认的巴金与鲁迅首次见面的日期,我认为是不对的。巴金一生崇敬鲁迅,但与鲁迅见面的次数并不多,因此巴金第一次会见鲁迅的日子就更必须正确考定。  杨文写到:  1976年3月,有人准备向巴金了解他与鲁迅的交往情况,王仰晨便作书介绍。不久,巴金给王仰晨复函:“上次带书的两
略懂一点砚史的人,对林正青和林佶这两个名字都不会感到太陌生。《中国人名大辞典》载:“林正青,佶子。”有人据此介绍说“林正青,又名林佶子”,令人愕然。出现这种低级错误的竟是由权威机构、权威人士主持编印出版的列为“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的《文房四宝·纸砚》,令人不解。  《文房四宝·纸砚》印刷精美,介绍故宫珍藏名砚141方,释文不过三四万字,错字却不少。如“划石骨”错作“划石骨”,“毅理”错作“壳
师: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唐朝的和尚,他带着一只本领高强的猴子,一头憨态可掬的胖猪,一条吃苦耐劳的沙鱼,骑着一匹神奇通灵的白马,去往西天佛国求取真经。一路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这就是名著……   生:《西游记》。   师: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西游记》,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请同学们翻开七上语文教材132页名著导读《西游记》。   师:通过自读预习课,老师了解到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西游记》。哪位同学告诉我
在人类文化的演变过程中,空间与地域既是不同群体的生存场所也是彼此区分和关联的边界。对中国传统而言,在王朝“大一统”的政治区划里,自古通行的是中央与各地的等级布局。这一特点,即便在西洋的“现代化”模式似乎已被引进多年之后,依然能在本土的社会场景中四处见着。于是,一旦研究者们进入从北京到各省的“田野”考察,即不难发现这种大一统的空间布局,并由此找到其古今相通的内在连接。  本文描述四川省的一个地方,希
17世纪初叶,一件小小的发明引起了欧洲人的巨大兴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它引发的巨大历史效应,推进了科学,震撼了世界,迄今未见衰歇。这就是望远镜的发明。   这说明了一个历史活动,不管它多么细小、多么偶然,往往是许许多多的历史活动和它们所面临的各种历史条件、创造的种种历史效应直接或间接地交汇而成的。而它所形成的历史效应又取决于大大小小的历史条件和这些条件的历史效应的互动。事物间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关联,
邹元江的博士论文《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维研究》是在八年前顺利通过答辩的,但是在我的记忆中,他当时并没有表现出丝毫成功的喜悦,反而显得心事重重。我读过他的论文初稿,知道他在小学、中学阶段就主演过多部全本戏曲和话剧大戏,大学时还创作过多部话剧和电影剧本,发表过多部中篇小说,但没料到他在美学和哲学上也钻研得如此之深,并且将这些高深的学问与他的戏剧剧场体验结合得如此紧密。自那以来,整整八年,他和我闭口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