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唐朝的和尚,他带着一只本领高强的猴子,一头憨态可掬的胖猪,一条吃苦耐劳的沙鱼,骑着一匹神奇通灵的白马,去往西天佛国求取真经。一路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这就是名著……
生:《西游记》。
师: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西游记》,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请同学们翻开七上语文教材132页名著导读《西游记》。
师:通过自读预习课,老师了解到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西游记》。哪位同学告诉我,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
生1:我最喜欢“乌鸡国救国王”的故事。
生2:我最喜欢“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生3:我喜欢“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
生4:我喜欢孙悟空拜师的那段故事。
生5:我喜欢大战红孩儿的故事。
师:《西游记》的故事非常多,其中“三调芭蕉扇”的故事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这一节课,我们就以“三调芭蕉扇”为例,来走近《西游记》。请同学们拿出《西游记》阅读记录单。
师:昨天同学们已经对这三回进行了预习,请同学们一起看第二题,告诉我“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在原著的哪几回。
生:第59回、第60回和第61回。
课件出示:
第59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第60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第61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师: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回目,男生读回目的上句,女生读下句。
师:很好。我们发现,调一个扇子,居然调了三次。第一次调到的是……
生:假扇。
师:嗯。第二次如何?
生:真扇。
师:。那为什么还要说“调”呢?
生:被牛魔王骗走了。
师:对,被牛魔王骗走了,又丢了这把扇子。
师:最后,才借到……
生:真扇。
师:这样一个过程,正如山峦起伏一般,峰回路转。清代作家袁枚说过这样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强调了情节的一波三折对于小说的重要性。
板书生成:
(一)细读
师:今天这一节课,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中,孙行者经历了怎样的一波三折。首先,让我们来细读“一调芭蕉扇”。
师:“一调芭蕉扇”——回想一下59回的故事开头,还是师徒四人去……
生:取经!
师:这一回,故事的点到了哪里,走到哪了?
生:火焰山。
师:对,要过火焰山。过火焰山的话,熊熊大火漫山遍野,过不过得去呀?
生:过不去。
师:怎么办呢?这时候有个神器……
生:芭蕉扇。
师:所以才要去调芭蕉扇。到哪去调?
生:翠云山。
师:同学们看得非常仔细。对,往翠云山去调。往翠云山找谁呢?
生:铁扇公主。
师:找铁扇公主去调芭蕉扇。那么课本节选的精彩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活动一:快乐自由读
师:请同学们看到课本135页——精彩选篇“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他寻铁扇公主寻到了没有?
生:寻到了。
课件出示:
西天取经→过火焰山→调芭蕉扇→往翠云山→寻铁扇公主
活动二:分角色朗读
师:铁扇公主罗刹女与行者第一次见面的对话非常有意思,值得我们细细地来品读。
课件出示:
罗刹:“孙悟空何在?”
行者:“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罗刹:“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
行者:“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
罗刹:“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
师:请同学们来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给你们半分钟的试读时间,好吗?前排的同学往后绕,后排的同学保持不动。把声音打开来读。
师:好了,宝贝们。刚刚试读的时候,好多人已经读得非常不错了。哪三位同学愿意来试一下?我需要一位同学来读旁白,一位同学来读罗刹,一位同学来试一下行者的角色。
师:好多人举手,还不错。(请出3名同学)
师:大家觉得读得怎么样?请你来说说吧!
生9:我觉得行者读得好。他那个语气……就像孙悟空那种叛逆的语气。
师:老师也认为行者读得非常不错,旁白也读得很不错,我们的罗刹……来,小罗刹,你怎么不生气呢?你好像不生气呀!你该不该生气?
生7:该……
师:哦,你知道你要生气呀!你为什么要生气呀?
生7:因为当初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将我儿子红孩儿给抓走了,然后我们俩就不能常见面,所以我就很……生气。
师:对啊,这得多生气呀!再试一下,好不好?“孙悟空何在”——再试一下。
生7:孙悟空何在!
師:怎么样,够不够味儿?还没有生气的那种味道出来吧!原著怎么写的?孩子们一起来看看原著,看到第二自然段“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作者吴承恩是怎样描写他的呀?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好不好?
生齐: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
师:对,那么罗刹是生气了,而且恨——恨急了。看来我只能用绝招了啊。杜老师一般分角色朗读的时候,自己用方言来试读。用方言味道立马就出来了,不信让我来一下。 师:杜老师虽然在黄石工作,但我是土生土长的咸宁通城人,我们通城方言可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之称。我们方言说“孙悟空何在”是这么说的:(通城方言)红安话怎么说啊?
生7:孙悟空在哪里呀!(红安方言)
师(向生8):你会说方言吗?
生8:会!
师(向生6):你会……
生6:老师,我不会说方言,我用普通话说可以吗?
师:好,可以。那我们再试一下如何?我们来帮助一下罗刹。来,我们方言版走一遍。
生6:那罗刹出门,高叫道.
生7:孙悟空在哪里呀!(红安方言)
生6: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
生8: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红安方言)
生6:罗刹咄的一声道。
生7:哪个是你的嫂嫂!哪个要你奉揖!
生6:行者道。
生8: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天既然公主是牛大哥的媳妇儿,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红安方言)
生6:罗刹道
生7: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儿子?(红安方言)
师:孩子们确实把红安话读出来了,“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我听他把“令正”说成“媳妇儿”。我通城话说的是“你这个泼猴”,一般人绝对听不懂。你们猜不到。它不是两个字可以解决的,是这样说的:(通城方言)
师(向生7):宝贝儿,你把刚刚方言里的感情融入最后一句,再试试普通话,如何?“你这泼猴……”开始!
生7: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儿……我子!
师:请坐。你们看,当演员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戏谑):不容易呀,语文没学好,就连台词都不会说。我当语文老师容易吗?我也不容易,我既要给你们说戏,还要准备绝招。
师(向生8):秦可,你刚刚说自己和牛魔王是兄弟之亲,能和我们说道说道吗?你什么时候跟他是兄弟之亲了?
生8:孙悟空大闹天宫,要玉帝封他为齐天大圣,玉帝不封。后来他大闹天宫,玉帝才封。后来他下凡去和……
师:老师记得是《西游记》第四回提到过他们是在哪里结义,还记得吗?
生8:花果山。
师:后来孙悟空自封为……
生:齐天大圣。
师:牛魔王自封为。
生:平天大圣。
师:所以当时还是有交情的,后来还是因为红孩儿,所以兄弟之间反目成仇。我们知道了孙悟空这次是要去借扇子,而罗刹女死活不借,并且明白了她不借的前因后果,那么我们来看看刚刚梳理的情节:
课件出示:
西天取经→过火焰山→调芭蕉扇→往翠云山→寻铁扇公主→以礼相借→挨骂被砍
活动三:自主理情节
师:后面“一调芭蕉扇”的情节是怎么发展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本“一调芭蕉扇”的后续情节,按照原有的格式,用四字左右的短语概括情节,用箭头表明情节的推动与发展,完成阅读记录单的第三题。
教师引导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
西天取经→过火焰山→调芭蕉扇→往翠云山→寻铁扇公主→以礼相借→挨骂被砍→被扇飞→至小须弥山→遇灵吉菩萨→得定风丹→回翠云山→再以礼相借→被迫打斗→吃闭门羹→变小虫儿→钻入腹中→逼迫借扇→回火焰山→方知假扇
师:好,下面我来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你们组的讨论成果。
生9:孙悟空这一次为了借芭蕉扇,缠住铁扇公主,铁扇公主生气地拿起芭蕉扇将孙悟空扇到小须弥山,在小须弥山上孙悟空遇到灵吉菩萨,将事情经过告诉灵吉菩萨,菩萨送给孙悟空一颗定风丹,孙悟空将它放在衣领里再次回到云翠山,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铁扇公主依然不肯借扇,与孙悟空发生打斗,因为有定风丹,铁扇公主扇不走孙悟空,而且孙悟空骁勇善战,铁扇公主见势不妙,连忙跑回洞中,把门关紧,但是孙悟空变成一只小虫通过门缝钻进洞内,期间,铁扇公主口渴难耐,命婢女端来一杯茶,孙悟空变成的小虫借机钻入杯中茶沫里,铁扇公主并未注意,一口将茶饮下,孙悟空便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让铁扇公主将扇子借给他,如若不借,便在肚中翻江倒海地闹腾,铁扇公主肚子疼痛难忍,便答应孙悟空如果从肚中出来,借给孙悟空芭蕉扇,但是铁扇公主借给孙悟空的是一把假芭蕉扇。
师:大家说这位同学归纳的如何?梳理得如何?(生齐说很棒)可以说这名同学将这一次孙悟空借扇的情节全部梳理清楚了,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将借扇的细节记得十分仔细,尤其是能将孙悟空借来的定风丹清楚的记得是放在衣领里,细节之处抓得十分到位,很不错,请同学们再一次给以掌声鼓励。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一调芭蕉扇就充满了一波三折,这个波折的点实际上就是矛盾打结,最为冲突的地方,简单来说,孙悟空一定要借到芭蕉扇,而罗刹女一定不肯借扇,矛盾最大化,孙悟空怎么办?他只有变小虫子,逼着罗刹女借,对于罗刹女,被逼借扇的结果是借给孙悟空一把假扇。
课件出示:
结
生:《西游记》。
师: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西游记》,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请同学们翻开七上语文教材132页名著导读《西游记》。
师:通过自读预习课,老师了解到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西游记》。哪位同学告诉我,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
生1:我最喜欢“乌鸡国救国王”的故事。
生2:我最喜欢“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生3:我喜欢“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
生4:我喜欢孙悟空拜师的那段故事。
生5:我喜欢大战红孩儿的故事。
师:《西游记》的故事非常多,其中“三调芭蕉扇”的故事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这一节课,我们就以“三调芭蕉扇”为例,来走近《西游记》。请同学们拿出《西游记》阅读记录单。
师:昨天同学们已经对这三回进行了预习,请同学们一起看第二题,告诉我“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在原著的哪几回。
生:第59回、第60回和第61回。
课件出示:
第59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第60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第61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师: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回目,男生读回目的上句,女生读下句。
师:很好。我们发现,调一个扇子,居然调了三次。第一次调到的是……
生:假扇。
师:嗯。第二次如何?
生:真扇。
师:。那为什么还要说“调”呢?
生:被牛魔王骗走了。
师:对,被牛魔王骗走了,又丢了这把扇子。
师:最后,才借到……
生:真扇。
师:这样一个过程,正如山峦起伏一般,峰回路转。清代作家袁枚说过这样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强调了情节的一波三折对于小说的重要性。
板书生成:
(一)细读
师:今天这一节课,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中,孙行者经历了怎样的一波三折。首先,让我们来细读“一调芭蕉扇”。
师:“一调芭蕉扇”——回想一下59回的故事开头,还是师徒四人去……
生:取经!
师:这一回,故事的点到了哪里,走到哪了?
生:火焰山。
师:对,要过火焰山。过火焰山的话,熊熊大火漫山遍野,过不过得去呀?
生:过不去。
师:怎么办呢?这时候有个神器……
生:芭蕉扇。
师:所以才要去调芭蕉扇。到哪去调?
生:翠云山。
师:同学们看得非常仔细。对,往翠云山去调。往翠云山找谁呢?
生:铁扇公主。
师:找铁扇公主去调芭蕉扇。那么课本节选的精彩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活动一:快乐自由读
师:请同学们看到课本135页——精彩选篇“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他寻铁扇公主寻到了没有?
生:寻到了。
课件出示:
西天取经→过火焰山→调芭蕉扇→往翠云山→寻铁扇公主
活动二:分角色朗读
师:铁扇公主罗刹女与行者第一次见面的对话非常有意思,值得我们细细地来品读。
课件出示:
罗刹:“孙悟空何在?”
行者:“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罗刹:“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
行者:“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
罗刹:“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
师:请同学们来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给你们半分钟的试读时间,好吗?前排的同学往后绕,后排的同学保持不动。把声音打开来读。
师:好了,宝贝们。刚刚试读的时候,好多人已经读得非常不错了。哪三位同学愿意来试一下?我需要一位同学来读旁白,一位同学来读罗刹,一位同学来试一下行者的角色。
师:好多人举手,还不错。(请出3名同学)
师:大家觉得读得怎么样?请你来说说吧!
生9:我觉得行者读得好。他那个语气……就像孙悟空那种叛逆的语气。
师:老师也认为行者读得非常不错,旁白也读得很不错,我们的罗刹……来,小罗刹,你怎么不生气呢?你好像不生气呀!你该不该生气?
生7:该……
师:哦,你知道你要生气呀!你为什么要生气呀?
生7:因为当初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将我儿子红孩儿给抓走了,然后我们俩就不能常见面,所以我就很……生气。
师:对啊,这得多生气呀!再试一下,好不好?“孙悟空何在”——再试一下。
生7:孙悟空何在!
師:怎么样,够不够味儿?还没有生气的那种味道出来吧!原著怎么写的?孩子们一起来看看原著,看到第二自然段“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作者吴承恩是怎样描写他的呀?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好不好?
生齐: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
师:对,那么罗刹是生气了,而且恨——恨急了。看来我只能用绝招了啊。杜老师一般分角色朗读的时候,自己用方言来试读。用方言味道立马就出来了,不信让我来一下。 师:杜老师虽然在黄石工作,但我是土生土长的咸宁通城人,我们通城方言可是古汉语的活化石之称。我们方言说“孙悟空何在”是这么说的:(通城方言)红安话怎么说啊?
生7:孙悟空在哪里呀!(红安方言)
师(向生8):你会说方言吗?
生8:会!
师(向生6):你会……
生6:老师,我不会说方言,我用普通话说可以吗?
师:好,可以。那我们再试一下如何?我们来帮助一下罗刹。来,我们方言版走一遍。
生6:那罗刹出门,高叫道.
生7:孙悟空在哪里呀!(红安方言)
生6: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
生8: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红安方言)
生6:罗刹咄的一声道。
生7:哪个是你的嫂嫂!哪个要你奉揖!
生6:行者道。
生8: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天既然公主是牛大哥的媳妇儿,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红安方言)
生6:罗刹道
生7: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儿子?(红安方言)
师:孩子们确实把红安话读出来了,“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我听他把“令正”说成“媳妇儿”。我通城话说的是“你这个泼猴”,一般人绝对听不懂。你们猜不到。它不是两个字可以解决的,是这样说的:(通城方言)
师(向生7):宝贝儿,你把刚刚方言里的感情融入最后一句,再试试普通话,如何?“你这泼猴……”开始!
生7: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儿……我子!
师:请坐。你们看,当演员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戏谑):不容易呀,语文没学好,就连台词都不会说。我当语文老师容易吗?我也不容易,我既要给你们说戏,还要准备绝招。
师(向生8):秦可,你刚刚说自己和牛魔王是兄弟之亲,能和我们说道说道吗?你什么时候跟他是兄弟之亲了?
生8:孙悟空大闹天宫,要玉帝封他为齐天大圣,玉帝不封。后来他大闹天宫,玉帝才封。后来他下凡去和……
师:老师记得是《西游记》第四回提到过他们是在哪里结义,还记得吗?
生8:花果山。
师:后来孙悟空自封为……
生:齐天大圣。
师:牛魔王自封为。
生:平天大圣。
师:所以当时还是有交情的,后来还是因为红孩儿,所以兄弟之间反目成仇。我们知道了孙悟空这次是要去借扇子,而罗刹女死活不借,并且明白了她不借的前因后果,那么我们来看看刚刚梳理的情节:
课件出示:
西天取经→过火焰山→调芭蕉扇→往翠云山→寻铁扇公主→以礼相借→挨骂被砍
活动三:自主理情节
师:后面“一调芭蕉扇”的情节是怎么发展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本“一调芭蕉扇”的后续情节,按照原有的格式,用四字左右的短语概括情节,用箭头表明情节的推动与发展,完成阅读记录单的第三题。
教师引导学生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
西天取经→过火焰山→调芭蕉扇→往翠云山→寻铁扇公主→以礼相借→挨骂被砍→被扇飞→至小须弥山→遇灵吉菩萨→得定风丹→回翠云山→再以礼相借→被迫打斗→吃闭门羹→变小虫儿→钻入腹中→逼迫借扇→回火焰山→方知假扇
师:好,下面我来请一位同学说一说你们组的讨论成果。
生9:孙悟空这一次为了借芭蕉扇,缠住铁扇公主,铁扇公主生气地拿起芭蕉扇将孙悟空扇到小须弥山,在小须弥山上孙悟空遇到灵吉菩萨,将事情经过告诉灵吉菩萨,菩萨送给孙悟空一颗定风丹,孙悟空将它放在衣领里再次回到云翠山,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铁扇公主依然不肯借扇,与孙悟空发生打斗,因为有定风丹,铁扇公主扇不走孙悟空,而且孙悟空骁勇善战,铁扇公主见势不妙,连忙跑回洞中,把门关紧,但是孙悟空变成一只小虫通过门缝钻进洞内,期间,铁扇公主口渴难耐,命婢女端来一杯茶,孙悟空变成的小虫借机钻入杯中茶沫里,铁扇公主并未注意,一口将茶饮下,孙悟空便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让铁扇公主将扇子借给他,如若不借,便在肚中翻江倒海地闹腾,铁扇公主肚子疼痛难忍,便答应孙悟空如果从肚中出来,借给孙悟空芭蕉扇,但是铁扇公主借给孙悟空的是一把假芭蕉扇。
师:大家说这位同学归纳的如何?梳理得如何?(生齐说很棒)可以说这名同学将这一次孙悟空借扇的情节全部梳理清楚了,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将借扇的细节记得十分仔细,尤其是能将孙悟空借来的定风丹清楚的记得是放在衣领里,细节之处抓得十分到位,很不错,请同学们再一次给以掌声鼓励。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一调芭蕉扇就充满了一波三折,这个波折的点实际上就是矛盾打结,最为冲突的地方,简单来说,孙悟空一定要借到芭蕉扇,而罗刹女一定不肯借扇,矛盾最大化,孙悟空怎么办?他只有变小虫子,逼着罗刹女借,对于罗刹女,被逼借扇的结果是借给孙悟空一把假扇。
课件出示: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