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创建生态文明村

来源 :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8984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地处甘、青、新三省(区)交汇处,北接敦煌、南通青海、西连新疆,是丝绸之路进入新疆、青海的“门户”和“咽喉”,地理位置特殊,区位优势明显。全县总面积3.14万平方公里,辖3乡1镇11个行政村、4个社区,有哈萨克、汉、回、维吾尔等12个民族,常住人口1.05万,户籍人口9229人,其中:哈萨克族336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6.45%,是全国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截至2017年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097元和24870元。
  20世纪50至90年代,阿克塞还处在海拔高、植被稀少、自然气候恶劣的阿尔金山地震断裂带,具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居民饮水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县城区域在鼠疫源地区之内,属全国重点监测重点疫区之一,极大地影响了阿克塞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最明显的就是留不住干部。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全县各族人民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经过省、市、县历经几代领导班子的精诚团结、不懈努力和多方争取,阿克塞县由原平均海拔3200米的博罗转井镇迁至红柳湾镇。同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从1995年开始正式动工建设,一年打基础、三年具规模、五年基本迁居新县城”的“圆梦工程”工作思路,1998年基本完成搬迁,实现了从游牧生活到城市定居生活,从住毡房到住高标准住宅,从帐篷流动小学到网上远程教育,从烧牛粪到用上天然气等一系列的跨越式发展。
  一、住房改造步伐加快,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从民生上讲,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1998年县城实现整体搬迁后,全县85%的农牧民在新县城居住、生活,定居点均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天然气“六通”。1998年县城搬迁时,因当时经济条件差,规划落后,住房建设标准低,许多房屋破旧不堪,管线老化,人居环境与农牧民收入形成明显反差。为了彻底改善农牧村人居环境,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起阿克塞县抢抓政策机遇,启动民族村住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利用三年时间,以拆旧建新的方式对民族村房屋进行改造,并对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完善,为了保证这项惠民工程顺利实施,阿克塞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从突出国家政策支撑,实施住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两项工程,新建二层小康住房400套,总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由政府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短短一两年时间内,阿克塞县民族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别墅,力争把民族新村整体打造成一个环境整齐优美、功能适度超前、基础设施完善、宜居宜业宜游,民族特色鲜明的“哈萨克族现代特色文化旅游村落”,使其成为“哈萨克风情体验基地”的靓丽风景线。截至目前,全县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分别达到35平方米和43平方米,较1998年搬迁县城时增加15平方米和13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标准。
  二、基础设施建设提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交通运输是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力保障。自治县成立时,全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道路,更没有交通运输,生产生活物资主要依赖马和骆驼托运,驼道、马道路线也仅有7条,全部通往牧业点。64年前,对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阿克塞人来说,走出县城,就意味着要“出一趟远门”了,为此要准备好几天,还要备好路上的干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朝出晚难归、来回半个月”是那个时代交通状况的真實写照。时过境迁,在中央、省、市的大力支持下,1956年由国家投资修筑的国道G215线成为自治县第一条柏油路。1964年县财政筹资1.44万元修建永久性石台木面桥1座成为自治县第一座桥梁。1965年阿克塞至敦煌第一辆客运班车正式开通。2016年1月10日9时11分,随着一声长笛,41043次货物列车徐徐驶离阿克塞火车站,结束了阿克塞县没有铁路的历史。截至2017年底,全县各类通车总里程1635.6公里,全县11个行政村通等级公路率达到100%,行政村通油路率为100%。改革开放40年,在党和国家的关心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族群众齐心协力,遇山开道、逢水架桥,自治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年加快,公路技术等级稳步提升,公路通车里程逐年增加。一条条柏油路穿过高山、跨过河流向草原深入,通到了农牧民家门口。敦格铁路、柳格高速翻山越岭,走进了阿克塞人的生活,交通的便利,让阿克塞走向了远方,也让更多的人走进了阿克塞。64年过去了,现如今,道路四通八达,随时可以出发,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远方”看看……
  三、社会建设蓬勃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日趋完善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央、省、市帮助自治县建起医院,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彻底改变了缺医少药的局面.农牧民的身体健康有了可靠的保障。1954年草原上建起第一个卫生所,第二年扩大为卫生院,又在国家的扶持帮助下,建起县、乡、村三级卫生网,使全县人民的生命健康得到可靠保证。现在自治县的医疗卫生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基本设施和设备日臻完善。建县初期,以当时的部落、聚居点为主,筹建起了帐篷小学,为阿克塞县人民培养出第一代有文化知识的新人。1999年将红柳湾镇所属托儿所合并管理,形成托幼一体的标准化幼儿园,城乡幼儿入园率、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结合搬迁县城之际,将原阿克塞县民族中学并入阿克塞县中学,“十五”期间,阿克塞县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为中小学配备了语音、微机校舍等设施,建立了远程教育网。教育改革力度加大,全面推行了校长负责制、教师聘用制、竞争上岗制和末尾淘汰制。2007年为提高自治县高中教育,发展素质教育,实施了异地办学工作并于次年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全免一补”政策。截至2017年,自治县高考录取率达92.3%。
  四、现代通信飞速发展,缩短距离已成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推动出台并全面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通信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1953年9月,甘肃省邮电局派员筹建阿克塞邮电局,次年8月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区邮电局正式成立,当时只有职工三人,设备简陋,1956年7月,架通了连接敦煌的有线电话和无线电台,用户10余家,设立两个邮电所,开辟乡村邮路280公里,第一次开通有线电话和无线电台。“十一五”时期,阿克塞县在牧区加快建设了移动、电信网络覆盖工程,仅2010年,中国移动甘肃公司阿克塞县公司就投资2000多万元,实施了沙山湾、当金山、阿勒腾乡塞什腾村、哈尔腾村等地区的移动通信塔等基础设施,改变了农牧区不通电话的历史,极大地方便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阿克塞农牧区基本告别了不通电话的历史。2011年4月,阿克塞县利用手机普及、方便、快捷的优势,以“传播时政信息、丰富组织生活、占领思想阵地”为宗旨,开通了“阿克塞手机党校”等等,从“见字如面”到“距离不是问题”,通信技术及工具的飞速更新换代其实就是改革开放最强有力的见证。20世纪90年代,在只能“写信”的年月里,亲朋好友之间分别时的场景也格外隆重,“舍不得”的程度因为“音信”不畅、交通不便变得异常“难舍难分”,因为不知道何时再见。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也常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离开家、离开孩子偶尔也只能随顺路的熟人捎个口信。而如今,4G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标配”。5G网络和更高新的技术正在一点点成熟和发展,在未来会影响人类,改变社会。“常联系”是现在我们与亲朋好友分别时的常用语,因为我们有电话、有网络,有微信、QQ等各种社交软件,甚至可以通过网络“想见就见”。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民族地区政策的指引下,历届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取得了经济积极向好、改革稳步推进、民生持续改善、宗教长期和顺、社会和谐稳定、党建不断加强的良好局面,自治县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65年是一幕史诗,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回望65年的发展历程,正是自治县各族人民依据现实社会的一项举措、一个创举构成了这宏大史诗的一个音符,看似平常,但回顾起来,却是那么不凡。这些深沉的历史蕴积,饱经岁月沧桑的凝重故事,伴随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体现了阿克塞人的憧憬、寄托和希望。奋进在新时代,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开启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其他文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举措,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中,产业兴旺是重点,加快产业培育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是产业兴旺的重要内容。  一、甘州区城郊乡镇产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近年来,甘州区城郊长安镇、上秦镇、新墩镇和梁家墩镇四个乡镇,全面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
期刊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以全域旅游为方向,促使生态文化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融合与升级,全面实施全域旅游,把旅游业建设成为甘州区支柱产业,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一、甘州区发展生态旅游文化体育产业的做法与成效  (一)主要做法  甘州区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甘肃省张掖市的首府,旅游资源丰富,雪山、草原、绿洲、沙漠纵横交错,湿地、河流、戈壁、峡谷点缀其间,是国务院公布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期刊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美育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经费、教学条件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中高考升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村学校重视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学科,轻视音乐、美术等学科,学科发展极不均衡,严重影响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因此,探讨美育教育的教育教学策略,对促进学科均衡发展,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学
期刊
立足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甘肃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动能转换窗口期、重大任务攻坚期,面临着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多重机遇,中央及省上一系列顶层设计和政策举措正在发力见效。在此基础上,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85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1.3%,29个片区县、1个插花县摘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期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揭开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篇章。四十年来,张掖市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解
期刊
瓜州县位于甘肃省西部,自古就是河西走廊咽喉要地,东临玉门市,西通敦煌市,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相连,西北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接壤,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面积2.4万平方公里。全县辖10镇5乡,人口14.8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0.35万人,占69.6%;城镇人口4.53万人,占30.4%。瓜州县整建制移民乡6个(民族乡4个),移民人口8.2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5.5%。
期刊
总体来看,酒泉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就显著,实现进程位居全省前列,与全国的差距明显缩小,具备了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条件,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许多短板,产业层次较低、生态环境脆弱、脱贫攻坚任务繁重、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仍很突出,而这些短板既涉及經济实力、产业层次和科技创新,又涉及公共服务、民主法治和生态文明建设。  一、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新修订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
期刊
新年伊始,大雪纷飞。这个冬天冷空气频频光顾,异常寒冷,但这个冬天,陇西县碧岩镇“三讲四送五评”活动却开展得异常火爆,尤其送文化活动紧锣密鼓,高潮不断。打工的党员回来了,各村党支部赶紧召集参加先锋讲堂、党员冬训等活动,补补党课。打工的男女老少农民工回来了,召集参加村上的新时代农民讲习所,讲习所频频开讲:讲乡村振兴战略,讲家乡如何发展?更大讲特讲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党中央关于打赢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展现出旺盛生机和光明前景。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浓墨重彩,生态一词共出现了48次,生态文明12次、绿色15次、美丽8次,堪称最生态、最绿色、最美丽的党代会报告,且首次提出建设富强
期刊
近年来,定西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两手抓,用心打好生态绿化、经济林果、林下经济、林木种苗花卉、生态旅游休闲“五张牌”,努力实现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互促双赢。  一是狠抓林业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生态面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全力推进以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和全民义务植树为主的国土绿化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