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启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充分发挥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素质教育承认和尊重人的个性差异,是启发式教育,是塑造完整人格,促成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这一系统工程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教书与育人是有机的整体,教书是育人的基础和前提,而育人是教书的目的和归宿,二者是不可割裂的,而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却常常被割裂开来,育人被单纯的教书代替了,应付考试成了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些学校或教师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以分数论学生,以分数分教室,以分数排座位,只注重“教书”,不注重“育人”的现象。当然,不是所有的学校和地方都没有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有些学校和地方处理得还是比较好的,但总体上看,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素质教育直面应试教育的弊端,强调的就是教书和育人问题。
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担当知识的源泉和伦理的化身两个角色,教书必须着眼于育人,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师必须从过去的“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关注的不能仅仅是学科教学,不仅仅是那些所谓的学习“尖子”,而应该以人的发展为立足点,把“教书”“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书”的过程中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传播知识,一切以人的发展为立足点,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做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和催化剂,努力创造适应人的发展的教育。
二、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传授知识,认为知识是人才质量的基本要素。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形态,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知识创新和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技术和经济利益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同。只有有能力把自己的知识和智力投入到创新活动的人,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抉择。但不论何种能力,都必须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由于知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把能力发展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重点。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本、高效、创新的教育,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的需要的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怎样的形式和途径实行这种转化,转化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等等,是教育工作者的中心任务。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加工、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一方面,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的需要,在教育活动中重视培养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全球化的意识、开放的意识、灵活应变的能力、善于学习与创新等综合素质的人。另一方面,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和变革呼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而这也必然成为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三、课堂与实践的关系
这实质上是一个素质教育实施渠道的问题。一般来说,课程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学科课程和经验性课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这就使课程在设置上形成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这些课程尽管都有共同的功能,但有些侧重学科知识的获得,有些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形成。所以,一方面,我们强调体验,这种学习体验,有的可能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有的必须投身实践。一切发明与创造都来源于生活和实践。另一方面,学生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代,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他们了解社会生活、了解外部世界,多体验现实中的不同职业,多发觉自己的兴趣与潜能。目前,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还不容乐观,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生活过于封闭,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是不利的。教学开放,首先就要开放课堂,使我们的学生不仅懂得升学和应试,更能在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发现自我,从而形成拥有面向未来的眼光并勇敢承担社会人生的责任。
四、考试学科与非考试学科的关系
基础教育必须顺应未来国际竞争的需要,必须顺应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顺应人的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把传统的考试学科纳入了必修课程,活动课程也同样被纳入必修课程。这就意味着,在基础教育阶段,每门课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每门课程也都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课程之间只有协同与合作才能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当然,由于课程各有特点,不同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轻重,课时安排上的多少和在不同学段承担的任务也有所不同。在教学管理上可能会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并不是学科歧视,而是依据其内容、特点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对学生而言,不可能每门学科平均用力,应该让他们有个性地和谐发展;而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则应认识到,每门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每门学科的教学都是我们事业的支撑点。有些学科课程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有时一门所谓的“副课”常常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在一项调查中,问学生最喜欢上的课程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体育。所以,我们应该从学生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和对待每一门课程,从课程安排到课程实施都必须科学规范,决不允许为了眼前的小利益,为了分数,让一些考试学科去挤占非考试学科的时间,扼杀学生的兴趣爱好,折损学生奋飞的翅膀。新课程提出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所以,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出发,教育工作者应该真诚地善待每一个学科,应该有教育的大视野、大眼光、大胸襟,海纳百川,心怀天下,情系学生。 五、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教育的开放性。因为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大大拓宽了,教育空间和渠道不再局限于校内、课内和课本。学生知识和信息的来源不仅在学校和教师,家庭和社会也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场所,并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只有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内容和空间,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教育的综合功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成为有效的素质教育。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教师。如果忽视了家庭教育,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那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果就会削弱。这必然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是巩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成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古人云:“育善在家,发智在师。”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私自利的家长很难培养出甘于奉献的孩子,心胸狭窄的父母也很难培养出宽宏大量的子女。只有家庭教育的点点滴滴,才能汇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溪流,集成孩子提高生活能力的江河。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青少年受教育最集中、最系统、最牢固的时期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是对孩子进行专门教育的机构。它以系统的理性教育为主,正如《礼记》所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众多学科的学习,都要引导学生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领进科学的殿堂。同时,建立和发展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和兴趣小组,让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这种育人的功能必须由学校担当。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广泛的,凡是学生能接触到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人际关系等,都浸透着许许多多的影响。别林斯基说过,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社会是个大熔炉、大染缸。社会风气正,学校教育就好抓,如果社会风气不够正,学校教育就很难。当前,现实社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充斥于社会的非价值取向、家庭情感危机、市场经济浸染、安全诚信问题、不良文化因素等等,均对学生构成了严重冲击和危害。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表明,不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都与不良社会环境和不良文化诱导有关。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净化、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作为重要的系统工作,动员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倡导优良社会风气,全力营造优美社会环境,大力繁荣优秀社会文化,努力创造优质社会秩序,消除一切消极因素,还青少年一个清新健康的环境,一个温馨明亮的天地。
六、教学评价与教学期待的关系
教学评价从来就与教育观念联系在一起。教育理念决定着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式,也决定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比如高考,过去人们是以升学率来评价一所学校和一个地区的教学质量,如今高校扩招,名校升学率又成为衡量优质学校的标志了。这就是传统的教育理念衍生出的传统评价标准:甄别、选拔,差中挑好、优中选优,不重整体效果,只想尖子出头。于是,按照这样的评价理念,有的学校用分数把学生编入了重点班和普通班,有的老师用分数把学生分成了好学生与差学生,而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分数更是成了表扬与批评的依据。很多事实表明,一个长期被歧视、被冷落的学生是很难萌生出积极上进的愿望的。于是,优生自然更优,而差生自然也更差了。所以,反思起来,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教育的评价造就了差生。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唤醒,是开发,是促进。真诚期待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期待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智能领域有所发展,这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所在,而评价则应该成为这种期待成长和发展的助力器,而不应该成为摧残和扼杀学生热情和智慧的棍棒。
责任编辑 许雅健
E-mail:[email protected]
一、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教书与育人是有机的整体,教书是育人的基础和前提,而育人是教书的目的和归宿,二者是不可割裂的,而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二者却常常被割裂开来,育人被单纯的教书代替了,应付考试成了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些学校或教师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以分数论学生,以分数分教室,以分数排座位,只注重“教书”,不注重“育人”的现象。当然,不是所有的学校和地方都没有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有些学校和地方处理得还是比较好的,但总体上看,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素质教育直面应试教育的弊端,强调的就是教书和育人问题。
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担当知识的源泉和伦理的化身两个角色,教书必须着眼于育人,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师必须从过去的“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关注的不能仅仅是学科教学,不仅仅是那些所谓的学习“尖子”,而应该以人的发展为立足点,把“教书”“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书”的过程中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传播知识,一切以人的发展为立足点,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做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和催化剂,努力创造适应人的发展的教育。
二、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传授知识,认为知识是人才质量的基本要素。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形态,知识经济的本质在于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知识创新和将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技术和经济利益的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这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同。只有有能力把自己的知识和智力投入到创新活动的人,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抉择。但不论何种能力,都必须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由于知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把能力发展作为教育教学过程的重点。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本、高效、创新的教育,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的需要的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通过怎样的形式和途径实行这种转化,转化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哪些问题等等,是教育工作者的中心任务。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加工、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素质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一方面,根据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的需要,在教育活动中重视培养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全球化的意识、开放的意识、灵活应变的能力、善于学习与创新等综合素质的人。另一方面,要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和变革呼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而这也必然成为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三、课堂与实践的关系
这实质上是一个素质教育实施渠道的问题。一般来说,课程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学科课程和经验性课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这就使课程在设置上形成了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这些课程尽管都有共同的功能,但有些侧重学科知识的获得,有些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形成。所以,一方面,我们强调体验,这种学习体验,有的可能从课堂教学中获得,有的必须投身实践。一切发明与创造都来源于生活和实践。另一方面,学生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代,教育工作者有责任让他们了解社会生活、了解外部世界,多体验现实中的不同职业,多发觉自己的兴趣与潜能。目前,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还不容乐观,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生活过于封闭,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是不利的。教学开放,首先就要开放课堂,使我们的学生不仅懂得升学和应试,更能在实实在在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发现自我,从而形成拥有面向未来的眼光并勇敢承担社会人生的责任。
四、考试学科与非考试学科的关系
基础教育必须顺应未来国际竞争的需要,必须顺应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顺应人的发展的需要。基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把传统的考试学科纳入了必修课程,活动课程也同样被纳入必修课程。这就意味着,在基础教育阶段,每门课程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每门课程也都同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课程之间只有协同与合作才能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当然,由于课程各有特点,不同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轻重,课时安排上的多少和在不同学段承担的任务也有所不同。在教学管理上可能会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并不是学科歧视,而是依据其内容、特点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对学生而言,不可能每门学科平均用力,应该让他们有个性地和谐发展;而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则应认识到,每门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每门学科的教学都是我们事业的支撑点。有些学科课程虽然是相对独立的,但有时一门所谓的“副课”常常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在一项调查中,问学生最喜欢上的课程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体育。所以,我们应该从学生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和对待每一门课程,从课程安排到课程实施都必须科学规范,决不允许为了眼前的小利益,为了分数,让一些考试学科去挤占非考试学科的时间,扼杀学生的兴趣爱好,折损学生奋飞的翅膀。新课程提出课程结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的意义也正在于此。所以,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出发,教育工作者应该真诚地善待每一个学科,应该有教育的大视野、大眼光、大胸襟,海纳百川,心怀天下,情系学生。 五、学校教育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教育的开放性。因为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大大拓宽了,教育空间和渠道不再局限于校内、课内和课本。学生知识和信息的来源不仅在学校和教师,家庭和社会也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场所,并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只有拓宽原有的教育教学内容和空间,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教育的综合功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成为有效的素质教育。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学校,家长是第一任教师。如果忽视了家庭教育,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那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果就会削弱。这必然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是巩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成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古人云:“育善在家,发智在师。”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私自利的家长很难培养出甘于奉献的孩子,心胸狭窄的父母也很难培养出宽宏大量的子女。只有家庭教育的点点滴滴,才能汇成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溪流,集成孩子提高生活能力的江河。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青少年受教育最集中、最系统、最牢固的时期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是对孩子进行专门教育的机构。它以系统的理性教育为主,正如《礼记》所言:“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无论是做人的道理,还是众多学科的学习,都要引导学生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领进科学的殿堂。同时,建立和发展各类学生社团组织和兴趣小组,让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发展自己的特长,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这种育人的功能必须由学校担当。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广泛的,凡是学生能接触到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人际关系等,都浸透着许许多多的影响。别林斯基说过,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社会是个大熔炉、大染缸。社会风气正,学校教育就好抓,如果社会风气不够正,学校教育就很难。当前,现实社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充斥于社会的非价值取向、家庭情感危机、市场经济浸染、安全诚信问题、不良文化因素等等,均对学生构成了严重冲击和危害。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表明,不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都与不良社会环境和不良文化诱导有关。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净化、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作为重要的系统工作,动员各部门、各行业积极倡导优良社会风气,全力营造优美社会环境,大力繁荣优秀社会文化,努力创造优质社会秩序,消除一切消极因素,还青少年一个清新健康的环境,一个温馨明亮的天地。
六、教学评价与教学期待的关系
教学评价从来就与教育观念联系在一起。教育理念决定着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式,也决定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比如高考,过去人们是以升学率来评价一所学校和一个地区的教学质量,如今高校扩招,名校升学率又成为衡量优质学校的标志了。这就是传统的教育理念衍生出的传统评价标准:甄别、选拔,差中挑好、优中选优,不重整体效果,只想尖子出头。于是,按照这样的评价理念,有的学校用分数把学生编入了重点班和普通班,有的老师用分数把学生分成了好学生与差学生,而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分数更是成了表扬与批评的依据。很多事实表明,一个长期被歧视、被冷落的学生是很难萌生出积极上进的愿望的。于是,优生自然更优,而差生自然也更差了。所以,反思起来,在很大的程度上是教育的评价造就了差生。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唤醒,是开发,是促进。真诚期待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期待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智能领域有所发展,这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所在,而评价则应该成为这种期待成长和发展的助力器,而不应该成为摧残和扼杀学生热情和智慧的棍棒。
责任编辑 许雅健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