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迁,从习性看恐龙灭绝的必然性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k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恐龙是在约6500万年前突然消失的,其原因专家众说纷纭,小行星撞击说支持者最众。然而,中国学者研究得出恐龙蛋壳由厚变薄至消失有万余年的过程,这样撞击说就不合逻辑了。研究现存冷热血动物的习性,特别是与恐龙同期生存又唯一存活至今的“初龙”(即鳄鱼)等动物的习性,以推测恐龙生存时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生活习性,是揭开恐龙消失之谜的钥匙。
  地球气温变化是影响生命发生变化的基本因素
  地球是从火球逐步冷却的,在科学界已成定论。其冷却过程,约在39亿年前成地壳,约35亿年前形成大气层和海洋,地球气温就由自身热转变为太阳辐射热主宰了。推测那时海水很热,从有能抗近100℃高温的细菌推测,地球上有液态水就可能产生生命。约25亿年前海水降温至更适合生命时,地球出现生命大爆发。因此,生命与地球气温密切相关。太阳辐射逐渐减弱,变冷是总的趋势。综合未明原因,地球气温会出现阶段性变化,5亿余年前出现第一次大面积的冰期。生命大爆发和大灭绝反映阶段性环境条件改变,气候冷热转换可能是主要的因素。
  推测恐龙生存年代环境条件和恐龙的生活习性
  资料显示,二叠纪冰川广布,造山运动强烈、干旱。至三叠纪前期,第一次灭绝开始,促进了生物界重要演化,中、晚期向湿热过渡。约在2.5亿年前后,由槽齿爬行动物进化出了恐龙和最早的鳄类,至侏罗纪恐龙成为地球霸主。那时全球气候温暖潮湿,昼夜温差不大。气温可能和现在恒温动物的体温和禽蛋孵化温度基本相同。这是因为动物恒温和禽蛋孵化温度,是动物长期适应自然环境温度代代相传遗传下来的习性,故推测那时地球年平均气温为37℃左右。在这样的温暖环境下,动物都不需要保暖,养成了很多动物热血恒温的习性。鳄鱼是唯一存活至今的“初龙”,现存20余种,是卵生的变温冷血两栖动物,自然孵化,没有孵卵习性,但有埋蛋习性。其自然孵化温度应是反映当时的地温。鳄鱼现在自然条件下仅有40%左右的孵化率。人工控温在26%~42℃时,孵化率达90%。温度在30℃以下都是雌性,31℃时才出现15%的雄性,39%以上时都是雄性。鳄鱼有埋蛋习性,据此分析,当时的地球地面温度为31℃-38℃。
  资料还显示那时植物繁茂,地球上广布着茂密森林。以草食性为主的动物食物丰富,生存发展的条件优良。那时大气含氧量约为现在大气含氧量的150%。
  恐龙在食物丰富、没有天敌的情况下,为吃到树叶发展了长颈和身高,身躯也越来越巨大,最高的可达15米,最重达100吨。恐龙能长那么大的个头,大气含氧高也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恐龙的庞大身躯放到现在是不能承受的(现在最大的陆地动物为大象,只有4吨多,鲸类只能在有浮力的海水中才能生存,也未能超过恐龙的个体)。根据那时的鹦鹉螺化石18条生长线推测,那时每月18天。由此推测,月—地距离近得多,只有现在的65%左右。恐龙之所以能长大个,可能和又大又亮的月球引力影响地球有关。
  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中期,地球气温有所下降,有些动物和恐龙灭绝了。但因还是温暖环境,又有众多新种动物和恐龙繁盛。特别是食肉恐龙的出现,造成动物和恐龙向披甲、长角方向发展。由于甲皮不能长毛,因此恐龙元孵蛋、埋蛋习惯的热血恒温习性,为自身灭绝埋下了祸根。
  恐龙灭绝根本原因
  恐龙从三叠纪中晚期出现,至侏罗纪称霸地球,到白垩纪末期约6500万年前消失,历时近2亿年期间,自然环境有很大变化是无疑的。最重要的变化是白垩纪晚期地球气温变冷,鸟类便可能是在那时长出丰满羽毛的。至白垩期末,地球温度在约6500万年前变成和现在差不多(其间有波动,现在趋于上升),比恐龙繁盛时期下降了约20%。
  皮肤没有长毛的恐龙等热血恒温动物,体温应和现在的恒温动物体温(36℃上下)基本相同。从现在恐龙蛋化石遗址的情况看,恐龙没有埋蛋习性,是自然孵化的。其蛋孵化温度与热血恒温禽蛋孵化温度37℃左右应该基本相同。三叠纪、侏罗纪至白垩纪中期气候温暖,植物茂盛,为恐龙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而温度从暖变冷是对所有物种的考验,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淘汰。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抵御寒冷,有的钻入泥沙及洞中冬眠,如鳄鱼。有的长出长毛保护体温,如兽禽类等等。因此,从那时能存活下来的龟、鳄类能钻入泥沙和埋蛋的习性,它们还能保证自然孵化,幼仔也能越冬。兽、禽类利用长毛羽和孵蛋躲过了劫难,所以未灭绝,进化出现在的繁荣。恐龙及其他在三叠纪产生发展起来的绝大部分动物,因卵生且无能力孵化,又不能自然温度孵化,幼仔越来越难越冬。胎生的甲质皮肤及未能长毛的动物,出生后也会冻死,有后代也不能延续,难逃灭绝命运是必然的。
  恐龙是卵生的一个大家族,已扩展至海洋,如蛇颈龙等。长期温暖环境养成的恒温热血习性,使水中生活的恐龙也是在陆地上繁衍后代的,孵化温度也只能在37%左右。由于没有孵蛋埋蛋习性,当气候变冷时出现了分化瓦解:绝大部分因不适应地球变冷,有的可能被直接冻死;植物也受影响,恐龙的食物也越来越少,体质便逐渐瘦弱,最后导致蛋壳变薄,孵化率越来越低。挣扎了近万年时间后最终在劫难逃。只有极少数种类长出毛羽,变成了鸟、兽,发展为新动物种群,又出现了新的繁荣。
其他文献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网络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虚拟世界中的一切,似乎比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还要真实。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你,是否曾经问过:自然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  探索自然世界的组成  在公元前600年的古希腊时代,“自然世界是由什么组成”是一个热门议题。古希腊哲学家企图在神话之外,用理性的思维去了解肉眼所观察到的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变化,譬如:水为何会变成冰,空气凝结为何会变成水等等。
期刊
如果宇宙飞船无法达到惊人的速度,太空旅行将是一段令人异常厌烦的经历。“旅行者”号的时速达到每小时6.4万千米,如果以这一速度飞行,《星际迷航》中的瓦肯人需要1.7万年才能抵达地球。  1.超光速引擎  加埃塔可能是《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的舰桥上最忙碌的人,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他还要负责操作飞船的超光速引擎并规划“跳跃”。虽然新型太空堡垒装有先进的电脑网络,掌控“卡拉狄加”号的飞行,但加埃塔还是
期刊
“1802年6月,洪博爬上当时公认的世界最高峰,也就是秘鲁钦博拉索山的火顶山,海拔6267米。尽管危险,洪博还是明察秋毫,注意到一般人容易忽略之处:‘在雪线之上,也就是5000余米的高处,有些岩石上仍有苔藓。上一次,我们在比那里低780米之处看到绿色苔藓。庞普兰德(洪博的伙伴)在4500米的高处抓到一只蝴蝶,我们在比那里高800米之处,看到一只苍蝇……’”这是在《旅行的艺术》一书中,提到科学旅行家
期刊
2012年6月14日深夜,一群在LHC工作的博士后研究员以及研究生,开始查看一个刚打开的数据快记区。LHC这座巨大加速器坐落于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几个月前,它才从冬天的休眠状态苏醒过来。自那时起,LHC已经产生了极大量的数据。但是,LHC最大两个实验组的6000余名物理学家,却很怕他们在分析数据时无意间加进自己的主观偏见,因此他们相约在6月中前完全不去探知结果,也就是执行所谓的盲分析,一
期刊
宇宙是怎么诞生的,如何演化呢?好奇的人类总是不断地向大自然追问这个问题。从宇宙背景辐射以及许多天文观测的证据,我们知道宇宙的开端大概是在140亿年前,从一个极为炙热的小火球快速膨胀扩张、降温,演变成我们现在所知的宇宙。在这里,我们想问的问题是,在宇宙大爆炸1微秒后,这个极高温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有没有办法利用实验的方法重现这个世界,来研究早期宇宙的性质呢?  掌管物质的四种作用力  我们知道
期刊
关于黑洞,老早就有人提出了。1798年,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就根据牛顿的力学理论推测:“一个像地球、直径为太阳250倍的发光恒星,在其引力的作用下,将不允许它的任何光线到达我们这里。”  我们先从宇宙飞船说起。宇宙飞船要飞出地球进入行星际空间,至少得有11.2千米/秒的速度才能摆脱地球引力。11.2千米,秒的速度,就是一个物体从地球引力场中逃出去必须具备的最低速度,人们管它叫地球的逃逸速度。太阳的引
期刊
一定要活下来  人类自20世纪中进入太空以来,在宇宙探索上再没有太多进展。宇航员、哲学博士谢尔盖·克里切夫斯基认为,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主要任务是向外太空扩张,不是只限于建立科学基地。那么,在实现迁移太空的道路上有哪些问题等待着人类呢?  月球事业  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以及重力、温度、照明度都与地球类似的火星被认为是两个主要的迁居星球。  把人类上月球之前,科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保障人类生存所需的氧
期刊
在1983年,CAUS为迫使美国政府和军队公开有关“飞碟坠落、回收”的绝密文件,以“美军拘禁从坠落的飞碟上抓获的外星乘员的不合法性”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美军真的回收了坠落的飞碟并拘禁了外星人吗?  事情的起因还得从现已年逾古稀的老人雷恩·斯特林克菲尔特说起。20世纪70年代末,他相继发表了两篇论文,标题是《以美军抓获的UFO与乘员为例研究第三种回收》和《UFO坠落、回收的现状报告》。在此后的1年
期刊
说起UFO,估计人们都耳熟能详。自1947年美国一位飞行员在空中发现不明飞行物体见报以来,有关这类报道就不断见诸世界各国的媒体。  有关UFO的传闻如今越来越多,然而,你听说过USO的传闻吗?USO被称为不明海上潜水物体,因它是在海上出现的,也叫海上飞碟。笔者当海员时曾在海上工作过20余年,但USO的发现不是我的功劳,而是海员的功劳。  1902年10月28日凌晨3时过后,英国货轮“福特·索尔贝利
期刊
为了使宇航员能够顺利地围绕轨道飞行,实验人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甚至吃尽了苦头。他们没有享受到丰厚的物质待遇,也从来没有获得过“苏联英雄”的光荣称号,并且一直没有邀游过太空,尽管他们曾经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身心健康献给了神秘的太空。这些人便是在幕后为苏联宇航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宇航实验员。  苏联时代并没有公开的“宇航实验员”这种职业,他们的工作和活动极其保密,因为在当时,利用人体进行实验被认为是不道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