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母语学科,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陶行知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再让学生死记硬背,被应试教育所束缚。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需要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去实践、创造,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对生活的感悟。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阶段中,低年级一周有8节课,中、高年级一周有6节课,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然而,回顾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得不承认一个问题:高耗低效。学生在学校里面究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相信大部分语文老师是摇头的。究其原因,主要不外乎以下几点:
1.小学语文教学程式化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很多教师上课时已形成自己的套路:第一课时请同学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分段等。更有学生说过:我都知道我们老师接下来让我们做什么。学生的任务就是朗读课文、背诵课后要求背诵的内容、完成练习题等。学生对老师的教学程式了如指掌,又怎么能指望他们上课的时候提起兴趣、认真听讲呢?
2.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夠
现如今虽然大力提倡“生本课堂”,但是不可否认一线的课堂中还是教师为主体,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加之教学手段单一、内容枯燥,教学程式又固定,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另外,为了保证课堂的顺利,尤其是公开课、展示课,一些教师会提问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影响了中等生、后进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3.教师“成绩唯一”论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会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另外,教师的奖金、考核等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挂钩,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教师只会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只会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后进生与中等生。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宗旨。
以上种种,在我们现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中都广泛存在着,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任何发展。在陶行知看来,生活即教育。因此,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让学生立足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得到启迪。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解放,不仅解放自己的思想,更要解放学生的脑、眼、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来发现新的事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新的语文知识。
在笔者看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师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认识孩子有力量,有创造力。”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这并不仅仅只是理论认识层面上的,应该把它贯彻到实践中去。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独立去思考、去创造。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
比如,在上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就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找找看哪里可以看出李时珍的苦。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放手让学生自由感受,在课文呈现的背景中“走”一个来回,以自己独有的“文化背景”和“阅读期待”进行判断与选择,既实现了不同水平的学生拥有平等研究的权利,又培养了学生敏于发现问题和检索信息、驾驭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圈划、感悟,从字里行间体会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所付出的劳动,教师只是从旁引导,这些内容将会深深印在学生脑海之中,因为这是学生自己的所得、所感,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知识。
2.挖掘文本深度,让学生转变思维方式
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他希望小学生可以去多多拓展自己的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挖掘文本当中的内容,引导学生人情人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对内容进行想象和延伸,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
苏教版课文字、词、段中,很多地方都有留白,如果能抓住这些留白,让学生展开想象,甚至动笔成文,对于学生来说这是锻炼思维和想象能力的一次机会。
比如说在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真切明白海伦所要经受的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痛,笔者设计了四个场景对话,让学生自己想象场景,自己练说,通过让学生补白,一个立体的海伦·凯勒的形象就会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锻炼,不仅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也都得到提高,何愁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
3.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他认为知识来源于生活、体现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教科书上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把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学习。生活中处处皆是语文,所以语文学习尤其如此。
在写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习作《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时,我让学生们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朝霞晚霞的绚丽多彩;月圆月缺的悲欢离合;春风春雨的滋润万物;雾起雾散的朦胧之美。有目的地让学生去观察,亲近大自然,这样,在写作文时学生就不会无话可写,学生也切实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总之,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认真研读,并且付诸实践的,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阶段中,低年级一周有8节课,中、高年级一周有6节课,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然而,回顾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得不承认一个问题:高耗低效。学生在学校里面究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相信大部分语文老师是摇头的。究其原因,主要不外乎以下几点:
1.小学语文教学程式化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很多教师上课时已形成自己的套路:第一课时请同学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分段等。更有学生说过:我都知道我们老师接下来让我们做什么。学生的任务就是朗读课文、背诵课后要求背诵的内容、完成练习题等。学生对老师的教学程式了如指掌,又怎么能指望他们上课的时候提起兴趣、认真听讲呢?
2.学生课堂参与度不夠
现如今虽然大力提倡“生本课堂”,但是不可否认一线的课堂中还是教师为主体,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加之教学手段单一、内容枯燥,教学程式又固定,学生上课提不起精神,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另外,为了保证课堂的顺利,尤其是公开课、展示课,一些教师会提问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影响了中等生、后进生的课堂参与度,不利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3.教师“成绩唯一”论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师会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另外,教师的奖金、考核等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挂钩,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教师只会关注学生的成绩,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只会关注成绩优秀的学生,忽视后进生与中等生。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宗旨。
以上种种,在我们现如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中都广泛存在着,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任何发展。在陶行知看来,生活即教育。因此,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让学生立足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得到启迪。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解放,不仅解放自己的思想,更要解放学生的脑、眼、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来发现新的事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新的语文知识。
在笔者看来,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师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首先要认识孩子有力量,有创造力。”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这并不仅仅只是理论认识层面上的,应该把它贯彻到实践中去。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独立去思考、去创造。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只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
比如,在上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的时候,笔者就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找找看哪里可以看出李时珍的苦。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放手让学生自由感受,在课文呈现的背景中“走”一个来回,以自己独有的“文化背景”和“阅读期待”进行判断与选择,既实现了不同水平的学生拥有平等研究的权利,又培养了学生敏于发现问题和检索信息、驾驭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圈划、感悟,从字里行间体会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所付出的劳动,教师只是从旁引导,这些内容将会深深印在学生脑海之中,因为这是学生自己的所得、所感,并不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知识。
2.挖掘文本深度,让学生转变思维方式
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他希望小学生可以去多多拓展自己的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挖掘文本当中的内容,引导学生人情人境,引导学生去思考,对内容进行想象和延伸,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
苏教版课文字、词、段中,很多地方都有留白,如果能抓住这些留白,让学生展开想象,甚至动笔成文,对于学生来说这是锻炼思维和想象能力的一次机会。
比如说在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真切明白海伦所要经受的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痛,笔者设计了四个场景对话,让学生自己想象场景,自己练说,通过让学生补白,一个立体的海伦·凯勒的形象就会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长此以往,学生经过这样的锻炼,不仅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也都得到提高,何愁不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
3.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他认为知识来源于生活、体现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教科书上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只有把教育与生活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学习。生活中处处皆是语文,所以语文学习尤其如此。
在写苏教版五年级下学期习作《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时,我让学生们观察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朝霞晚霞的绚丽多彩;月圆月缺的悲欢离合;春风春雨的滋润万物;雾起雾散的朦胧之美。有目的地让学生去观察,亲近大自然,这样,在写作文时学生就不会无话可写,学生也切实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
总之,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应该认真研读,并且付诸实践的,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