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歌苓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由邹静之进行改编,经张艺谋拍成电影《归来》于2014年5月16日全国公映。张艺谋只选取了小说最后30页改编成冯婉瑜等待丈夫陆焉识回家的故事,并通过电影艺术的细节表现手段加以生动叙述,取得了十分感人的艺术效果。作家严歌苓曾说这是一部很抗拍的小说,而张艺谋能将跨越不同时代的《陆犯焉识》改编成《归来》,作为改编型导演,展现了其新的改编艺术和方向。
一、主题的调整
托马斯·莎茨认为: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男性与女性,社会、家庭与个人等,是一切文艺作品千秋不变的“永恒主题”。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电影,不管她们讲述的是怎样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描绘的是何等色彩斑斓的人生风景线,但归根到底都是对这一“永恒主题”的解构与阐释。《陆犯焉识》讲述的是陆焉识曲折的人生经历,是一部人物史。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的少爷,风流倜傥,留美博士,归国后成为大学教授,然而在五十年代由于不谙世事的张扬激烈成为“反革命”,开始了二十年的劳改生活,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使他身上的旧时代文人的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同时二十年劳改生活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妻子婉瑜的深爱。“文革”结束后,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瑜终于可以团聚,然而回到上海却发现岁月和政治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唯一苦苦等待他归来的妻子婉瑜也失忆。编剧在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时,并没有把陆焉识一生的曲折经历作为表现对象,而是截取了小说最后一部分陆焉识“回家”的故事加以演绎,将其改编为妻子等待丈夫归来的爱情故事。通过电影艺术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实现了从小说到电影的形象转化,用镜头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焉识与婉瑜之间深沉的爱,表现了家庭关系的一种重建。
二、情节的简化
高尔基认为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小说《陆犯焉识》以陆焉识在民国时期、劳改时期和归家时期为线索,详细地叙述了他一生曲折的人生经历。电影中,张艺谋进行了极端化的删减,对男主角陆焉识的前半生生活和劳改生活删去,只选取回家的那一个阶段,将冯婉瑜的人物形象凸显,在小说中作者的叙事主线有两条,一是陆焉识的人生经历,二是陆焉识和冯婉瑜的情感历程,但是电影的叙事时空有限,导演为了达到叙事的简化,将主线简化为一条,即陆焉识和冯婉瑜的感人爱情故事,并以此为线索来结构全篇。在情节方面,导演主要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中对于爱情的描写十分零散,改编过程中对情节进行的增补,为了帮助婉瑜恢复记忆,焉识找以前的老照片,当作陌生人读信,修钢琴等,这些情节紧紧围绕陆焉识和冯婉瑜之间的爱情展开,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以及表情刻画展现其矢志不渝的爱情。
三、人物关系和线索的凝缩
电影《归来》在人物关系的转化上采取的是极简主义的压缩转换,完成了小说《陆犯焉识》的重构。在人物关系上,电影所采取的主要是削减策略,将小说复杂的线索和人物关系进行极简化改编,所谓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称“极少主义”,是一种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至60年代的艺术流派,极简主义主张将视觉艺术语言削减至极,主张用极少的技巧简化画面形象,摒弃一切可能干扰形象主体不必要的东西。小说《陆犯焉识》主要以陆焉识的一生经历为线索,中间穿插不同时期的情感经历,包括留美经历、重庆教授经历和归家后和婉瑜的爱情经历,不同时期穿插着不同的复杂的人物关系。电影《归来》对线索和人物关系进行压缩,只取陆焉识和冯婉瑜的爱情故事一条线索,将原先的陆焉识大家庭大社会的复杂人物关系简化为简单的夫妻、父女、母女的二元对立关系,人物之间的主线索就是陆焉识和冯婉瑜的情感变迁,穿插陆焉识和女儿丹丹关系由对立到和解,冯婉瑜和女儿丹丹关系由对立到和解,最终将传统的家庭关系进行重构,人物关系也由小说的大社会到电影中的小家庭转化。
四、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的转化
与小说原著相比,电影除了上述情节简化和线索凝缩外,小说原著中对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的一些展现,对一些敏感问题的争论,在电影中也消失了。电影只有开头对“文革”有一些细节的展现,包括陆焉识受迫害,女儿丹丹对父亲的举报,四处张贴的斗争口号,失去理智的红卫兵以及领导一遍遍的强调要“信任组织”、“立大功”等等,之后的内容都只是将“文革”作为背景去展现,对于“文革”的描写这部小说以细腻笔触和敏锐感觉,以现实为根基,呈现出隐蔽在“文革”历史之中的爱情,对陆焉识等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给予充分关注,把时代浪潮与个体的生命成长结合起来,展现从民国时期到“文革”后那段岁月的爱情婚姻故事。
对于叙事场景,导演也进行了转化。小说发生的地点在当时繁华的上海,作为留美的教授有着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然后电影将故事发生地移植到了北方,地域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在一个地方落地生根形成的独特性,是对于一个地域的文化,风俗,建筑,饮食等生活方式的概括,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的冲突,这在张艺谋电影中凸显得极为深刻。《归来》电影中,将场景由上海移植到北方,对于有北方情节的张艺谋,沧桑的北京城更能对冯婉瑜长时间的等待这个主题有更好的诠释,对于人物塑造也有着很大作用,而在小说中,繁华的大上海则有利于彰显作为公子哥陆焉识的逍遥生活,西北的荒凉与偏远更能让陆焉识劳改生活的艰苦体现得淋漓尽致。
《归来》作为张艺谋加盟乐视的首部影片,有着不同于之前影片的改编艺术,其最大的特点便是采取一种“节制”的手法叙说感人爱情,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情感展现。在影片视听语言上,张艺谋采取的不同于之前电影利用大量视听造型元素增加改编形式感这一策略,反而用一种“朴素美学”,造型上不追求色彩多样和道具豪华,而是把生活的细节通过演员表演给观众看。但同时他也面临着思想深度的局限带来的挑战,对于原著小说《陆犯焉识》的故事线索进行大幅削减,删去了陆焉识和冯婉瑜前半生支撑爱情故事的情节,使其婉瑜那种“等待”显得没有思想根基,同时将严歌苓原本带有沉重的时代感、知识分子困惑和历史审思的哲学内容用爱情故事消解掉,削弱影片的完整性。但从整体上看,《归来》展现了张艺谋不同于以往电影的改编创作,对于其今后的创作也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一、主题的调整
托马斯·莎茨认为: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男性与女性,社会、家庭与个人等,是一切文艺作品千秋不变的“永恒主题”。无论是小说、戏剧,还是电影,不管她们讲述的是怎样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描绘的是何等色彩斑斓的人生风景线,但归根到底都是对这一“永恒主题”的解构与阐释。《陆犯焉识》讲述的是陆焉识曲折的人生经历,是一部人物史。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的少爷,风流倜傥,留美博士,归国后成为大学教授,然而在五十年代由于不谙世事的张扬激烈成为“反革命”,开始了二十年的劳改生活,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使他身上的旧时代文人的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同时二十年劳改生活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妻子婉瑜的深爱。“文革”结束后,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瑜终于可以团聚,然而回到上海却发现岁月和政治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唯一苦苦等待他归来的妻子婉瑜也失忆。编剧在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时,并没有把陆焉识一生的曲折经历作为表现对象,而是截取了小说最后一部分陆焉识“回家”的故事加以演绎,将其改编为妻子等待丈夫归来的爱情故事。通过电影艺术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实现了从小说到电影的形象转化,用镜头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焉识与婉瑜之间深沉的爱,表现了家庭关系的一种重建。
二、情节的简化
高尔基认为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小说《陆犯焉识》以陆焉识在民国时期、劳改时期和归家时期为线索,详细地叙述了他一生曲折的人生经历。电影中,张艺谋进行了极端化的删减,对男主角陆焉识的前半生生活和劳改生活删去,只选取回家的那一个阶段,将冯婉瑜的人物形象凸显,在小说中作者的叙事主线有两条,一是陆焉识的人生经历,二是陆焉识和冯婉瑜的情感历程,但是电影的叙事时空有限,导演为了达到叙事的简化,将主线简化为一条,即陆焉识和冯婉瑜的感人爱情故事,并以此为线索来结构全篇。在情节方面,导演主要通过细节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小说中对于爱情的描写十分零散,改编过程中对情节进行的增补,为了帮助婉瑜恢复记忆,焉识找以前的老照片,当作陌生人读信,修钢琴等,这些情节紧紧围绕陆焉识和冯婉瑜之间的爱情展开,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以及表情刻画展现其矢志不渝的爱情。
三、人物关系和线索的凝缩
电影《归来》在人物关系的转化上采取的是极简主义的压缩转换,完成了小说《陆犯焉识》的重构。在人物关系上,电影所采取的主要是削减策略,将小说复杂的线索和人物关系进行极简化改编,所谓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称“极少主义”,是一种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至60年代的艺术流派,极简主义主张将视觉艺术语言削减至极,主张用极少的技巧简化画面形象,摒弃一切可能干扰形象主体不必要的东西。小说《陆犯焉识》主要以陆焉识的一生经历为线索,中间穿插不同时期的情感经历,包括留美经历、重庆教授经历和归家后和婉瑜的爱情经历,不同时期穿插着不同的复杂的人物关系。电影《归来》对线索和人物关系进行压缩,只取陆焉识和冯婉瑜的爱情故事一条线索,将原先的陆焉识大家庭大社会的复杂人物关系简化为简单的夫妻、父女、母女的二元对立关系,人物之间的主线索就是陆焉识和冯婉瑜的情感变迁,穿插陆焉识和女儿丹丹关系由对立到和解,冯婉瑜和女儿丹丹关系由对立到和解,最终将传统的家庭关系进行重构,人物关系也由小说的大社会到电影中的小家庭转化。
四、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的转化
与小说原著相比,电影除了上述情节简化和线索凝缩外,小说原著中对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的一些展现,对一些敏感问题的争论,在电影中也消失了。电影只有开头对“文革”有一些细节的展现,包括陆焉识受迫害,女儿丹丹对父亲的举报,四处张贴的斗争口号,失去理智的红卫兵以及领导一遍遍的强调要“信任组织”、“立大功”等等,之后的内容都只是将“文革”作为背景去展现,对于“文革”的描写这部小说以细腻笔触和敏锐感觉,以现实为根基,呈现出隐蔽在“文革”历史之中的爱情,对陆焉识等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给予充分关注,把时代浪潮与个体的生命成长结合起来,展现从民国时期到“文革”后那段岁月的爱情婚姻故事。
对于叙事场景,导演也进行了转化。小说发生的地点在当时繁华的上海,作为留美的教授有着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然后电影将故事发生地移植到了北方,地域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在一个地方落地生根形成的独特性,是对于一个地域的文化,风俗,建筑,饮食等生活方式的概括,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的冲突,这在张艺谋电影中凸显得极为深刻。《归来》电影中,将场景由上海移植到北方,对于有北方情节的张艺谋,沧桑的北京城更能对冯婉瑜长时间的等待这个主题有更好的诠释,对于人物塑造也有着很大作用,而在小说中,繁华的大上海则有利于彰显作为公子哥陆焉识的逍遥生活,西北的荒凉与偏远更能让陆焉识劳改生活的艰苦体现得淋漓尽致。
《归来》作为张艺谋加盟乐视的首部影片,有着不同于之前影片的改编艺术,其最大的特点便是采取一种“节制”的手法叙说感人爱情,以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情感展现。在影片视听语言上,张艺谋采取的不同于之前电影利用大量视听造型元素增加改编形式感这一策略,反而用一种“朴素美学”,造型上不追求色彩多样和道具豪华,而是把生活的细节通过演员表演给观众看。但同时他也面临着思想深度的局限带来的挑战,对于原著小说《陆犯焉识》的故事线索进行大幅削减,删去了陆焉识和冯婉瑜前半生支撑爱情故事的情节,使其婉瑜那种“等待”显得没有思想根基,同时将严歌苓原本带有沉重的时代感、知识分子困惑和历史审思的哲学内容用爱情故事消解掉,削弱影片的完整性。但从整体上看,《归来》展现了张艺谋不同于以往电影的改编创作,对于其今后的创作也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