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是建筑类力学的三大分类,也是最基础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般分解结构受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如何进行强度测定和计算,正确选用各种常见的结构材料。着重分析高职土木建筑类专业领域中如何进行力学课程的构建,尤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课程改革的现状,同时也会联系到实际的工作需求,以工作为需求型导向为高职院校建筑力学提供几点改革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土木建筑;力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182-02
一、当前高职土木建筑类专业力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普通本科教育的入学率在不断提高,所以职业教育的生源相较于普通专科与本科院校而言会更加弱项,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在数学和物理方面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较差并且自控能力也较弱。一些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并没有花心思进行学习,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注意力很难集中在学习上。大多数学生抱着混学历的心态,在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需要老师和同学互相监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二)力学课程方面内容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土木专业力学课程内容设置过于抽象。建筑力学课程属于土木建筑类专业中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其讲授的内容过于抽象、概念化,并且需要学生大量记住公式和概念。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阻拦,比如不能够理解到某个公式的含义,很难结合生活实践理解书本中的概念,由此循环往复,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乐趣。
其次,土木类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工作实际不相符合。高职类的土木建筑类专业强调培养能够适应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有熟练的技术以及高超的管理经验。其就业方向主要是施工员、质量员,或者安全材料检测等工作岗位。但是在具体的课程中更多的是理论性的讲解,更多强调培养工程设计类人员,所以在土木类专业力学课程中的内容设置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
最后,土木类专业力学课程与后续学习脱节。高职院校土木建筑类专业力学课程的构建大多数是被安排在大学的前两个学期进行學习。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建筑力学课程时很难知道这些知识将用在什么地方,学习的方向性极不明确。在同类专业力学课程结束时,学生还需要学习钢筋混凝土、切体的结构等课程,而这些课程与力学是紧密相连的,但是由于学生最初学习力学时并不知道这门课程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该门课程难度也较大,所以学生也不好把握,从而造成在学习后续课程时忘了前面学习的力学课程,不利于高效的学习。有的学校将力学与其他专业课程合成了一门课,但是从表面上看是将力学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但仅仅只是将几本教材放在一起讲解,很难深入将其联系起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只是从一本书变成了几本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高职土木专业类力学课程教师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些教师面对复杂且严密庞杂的公式与概念,总是一股脑将所有的计算过程摆在学生面前,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整堂课过于死板。其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都过于死板,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有些教师过于强调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技巧的养成,忽略了最根本的学习目的,导致学生很难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老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具体的工作中面对施工和监理是很难用到力学知识的,所以应当用力学的理论去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除此之外,建筑力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仅仅是让学生做试卷,这是很难检测出学生真实学习效果的,许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把精力主要放在记忆的重点上,而不是对问题本身的思考上。
二、高职土木建筑专业力学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把握专业力学教学规律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新课程时会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构建。学习的过程可以是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创设外部的激励环境,同时也要着重学生内部心理的转化。强调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因素,让学生能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习变得更有动力。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力学讲课时,需要让学生提前适应和认知该门课程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课程进行强化和练习,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信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方法,维持自身的学习动力,由此培养学生对力学课程的爱好。
教学需要遵循教学的本质规律。教学是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的活动,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并且运用知识。高职力学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比如利用科学探讨概念形成等教学模式,综合多个教学模式进行丰富的教学。教师在运用每一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时,需要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因为每一种模式的着眼点是不一样的。对于课堂内容安排是有着细微差别的,这些都需要老师把握。除此之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因为在土木类专业领域从事的人员素质要求较为特殊,需要人才具有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在专业能力之外,大多数企业对毕业生的内在品格、个性能力也会提出较高的要求,所以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个性素质。例如,埋深小于3~5m的为浅基础。如果浅层土质不良,必须把基础埋置在较深的良好地层上(基础埋深D>基础宽度B),为深基础。 (二)整合教学内容,着重与实际相结合
教师应该提前分析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就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应该明确工作岗位对建筑力学的课程要求,尤其是高职土木建筑类的专业,目的是要培养具有一线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所以作为高职土木建筑类专业教授力学的教师,需要提前对课堂知识进行调研。同时要注意深入企業进行业务调研学生能够直接接触的岗位。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土木类专业应该选取适合学生能力的力学教材。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工作岗位要求删减部分教材内的内容,同时要进行实例的讲解,配合学生进行学习。另外,要给学生适当的课外辅助学习资料,并且指明哪些东西是需要学生深入自主研究的,不再讲授脚手架的分析与计算。大部分教材并没有详细将这部分内容纳入系目录中,但是脚手架的受力分析与计算是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绝对用得上的,所以教师必须适当补充这一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项技能。这样做能够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除此之外,还有角焊缝、对接焊缝等计算知识。压力的分析计算等都需要增加到教材中去,所以教材内容中过于复杂的计算部分可以适当进行删减。
(三)更新土木建筑类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首先,高职教师在进行同步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时,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启发讲授、实践反思等这样的教学步骤。在起初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多媒体展示施工现场的部分图片与视频,给学生营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实训场景,或者可以带领学生定期参观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况下思考问题,理解到力学背后的实际原理。在第二阶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原理进行讲述,在讲述时要配合相应的实例,接着让学生通过练解题的方式进行原理的运用,最后教师可以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且讨论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高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尤其是在初步讲解原理和提出问题时,必须有逻辑和步骤地向学生展示课程的内容。尽量去激发学生的想法和兴趣,在后期阶段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导,将自己的作用减弱,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项目。针对较为简单的题目,教师可以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思考。针对难一点的题目,教师必须根据提示作出详细的讲解,同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地思考、独立地解决问题。
最后,完善反馈体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做出客观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创造力,增强其独立的意识。在整个动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分析客观地做出评价。在考核办法方面,教师要以能力为核心、以过程为重点进行相应的考核。适当地减弱理论知识的考查占比,更加注重能力的项目考核。
总而言之,中国各个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应深入转变其旧思想,依照现如今的形势深化教育改革,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意义。建筑力学课程的开展需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意义,升级教育方法,革新教育模式,最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喻清,曾晟,杨月平,等.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岩体力学”课程教学[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2-124.
[2]马建兴,马强.岩石力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1(2):32-34.
◎编辑 鲁翠红
[关 键 词] 高职;土木建筑;力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2-0182-02
一、当前高职土木建筑类专业力学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普通本科教育的入学率在不断提高,所以职业教育的生源相较于普通专科与本科院校而言会更加弱项,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在数学和物理方面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较差并且自控能力也较弱。一些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并没有花心思进行学习,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注意力很难集中在学习上。大多数学生抱着混学历的心态,在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需要老师和同学互相监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二)力学课程方面内容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职院校土木专业力学课程内容设置过于抽象。建筑力学课程属于土木建筑类专业中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其讲授的内容过于抽象、概念化,并且需要学生大量记住公式和概念。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阻拦,比如不能够理解到某个公式的含义,很难结合生活实践理解书本中的概念,由此循环往复,学生便会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乐趣。
其次,土木类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与工作实际不相符合。高职类的土木建筑类专业强调培养能够适应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有熟练的技术以及高超的管理经验。其就业方向主要是施工员、质量员,或者安全材料检测等工作岗位。但是在具体的课程中更多的是理论性的讲解,更多强调培养工程设计类人员,所以在土木类专业力学课程中的内容设置仍然存在很大的漏洞。
最后,土木类专业力学课程与后续学习脱节。高职院校土木建筑类专业力学课程的构建大多数是被安排在大学的前两个学期进行學习。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建筑力学课程时很难知道这些知识将用在什么地方,学习的方向性极不明确。在同类专业力学课程结束时,学生还需要学习钢筋混凝土、切体的结构等课程,而这些课程与力学是紧密相连的,但是由于学生最初学习力学时并不知道这门课程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该门课程难度也较大,所以学生也不好把握,从而造成在学习后续课程时忘了前面学习的力学课程,不利于高效的学习。有的学校将力学与其他专业课程合成了一门课,但是从表面上看是将力学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但仅仅只是将几本教材放在一起讲解,很难深入将其联系起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只是从一本书变成了几本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高职土木专业类力学课程教师存在的教学问题
一些教师面对复杂且严密庞杂的公式与概念,总是一股脑将所有的计算过程摆在学生面前,完全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整堂课过于死板。其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都过于死板,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有些教师过于强调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技巧的养成,忽略了最根本的学习目的,导致学生很难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老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具体的工作中面对施工和监理是很难用到力学知识的,所以应当用力学的理论去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除此之外,建筑力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仅仅是让学生做试卷,这是很难检测出学生真实学习效果的,许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把精力主要放在记忆的重点上,而不是对问题本身的思考上。
二、高职土木建筑专业力学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把握专业力学教学规律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新课程时会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构建。学习的过程可以是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创设外部的激励环境,同时也要着重学生内部心理的转化。强调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因素,让学生能够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习变得更有动力。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力学讲课时,需要让学生提前适应和认知该门课程教师需要让学生对课程进行强化和练习,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信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方法,维持自身的学习动力,由此培养学生对力学课程的爱好。
教学需要遵循教学的本质规律。教学是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的活动,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并且运用知识。高职力学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比如利用科学探讨概念形成等教学模式,综合多个教学模式进行丰富的教学。教师在运用每一种不同的教学模式时,需要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因为每一种模式的着眼点是不一样的。对于课堂内容安排是有着细微差别的,这些都需要老师把握。除此之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因为在土木类专业领域从事的人员素质要求较为特殊,需要人才具有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在专业能力之外,大多数企业对毕业生的内在品格、个性能力也会提出较高的要求,所以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个性素质。例如,埋深小于3~5m的为浅基础。如果浅层土质不良,必须把基础埋置在较深的良好地层上(基础埋深D>基础宽度B),为深基础。 (二)整合教学内容,着重与实际相结合
教师应该提前分析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就其进行研究和探讨。应该明确工作岗位对建筑力学的课程要求,尤其是高职土木建筑类的专业,目的是要培养具有一线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所以作为高职土木建筑类专业教授力学的教师,需要提前对课堂知识进行调研。同时要注意深入企業进行业务调研学生能够直接接触的岗位。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土木类专业应该选取适合学生能力的力学教材。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工作岗位要求删减部分教材内的内容,同时要进行实例的讲解,配合学生进行学习。另外,要给学生适当的课外辅助学习资料,并且指明哪些东西是需要学生深入自主研究的,不再讲授脚手架的分析与计算。大部分教材并没有详细将这部分内容纳入系目录中,但是脚手架的受力分析与计算是学生在日后工作中绝对用得上的,所以教师必须适当补充这一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一项技能。这样做能够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除此之外,还有角焊缝、对接焊缝等计算知识。压力的分析计算等都需要增加到教材中去,所以教材内容中过于复杂的计算部分可以适当进行删减。
(三)更新土木建筑类力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首先,高职教师在进行同步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时,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启发讲授、实践反思等这样的教学步骤。在起初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多媒体展示施工现场的部分图片与视频,给学生营造一个较为真实的实训场景,或者可以带领学生定期参观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况下思考问题,理解到力学背后的实际原理。在第二阶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原理进行讲述,在讲述时要配合相应的实例,接着让学生通过练解题的方式进行原理的运用,最后教师可以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且讨论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高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尤其是在初步讲解原理和提出问题时,必须有逻辑和步骤地向学生展示课程的内容。尽量去激发学生的想法和兴趣,在后期阶段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导,将自己的作用减弱,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项目。针对较为简单的题目,教师可以直接给出答案,让学生自己思考。针对难一点的题目,教师必须根据提示作出详细的讲解,同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地思考、独立地解决问题。
最后,完善反馈体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做出客观的评价,让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创造力,增强其独立的意识。在整个动态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分析客观地做出评价。在考核办法方面,教师要以能力为核心、以过程为重点进行相应的考核。适当地减弱理论知识的考查占比,更加注重能力的项目考核。
总而言之,中国各个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应深入转变其旧思想,依照现如今的形势深化教育改革,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意义。建筑力学课程的开展需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具体意义,升级教育方法,革新教育模式,最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喻清,曾晟,杨月平,等.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岩体力学”课程教学[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2-124.
[2]马建兴,马强.岩石力学实验课的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1(2):32-34.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