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惹雍错的象雄遗迹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bert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9月至11月,西藏社会科学院的苯教研究专家顿珠拉杰曾经对当惹雍错这一区域的象雄遗迹和废墟做了详致的田野调查,写就《西藏西北部地区-象雄文化遗迹考察报告》。
  当惹穷宗遗址
  位于那曲尼玛县文部村向南15公里处,当惹雍错湖的东沿,海拔4790米,城堡遗址主要在琼宗山南边的琼拉山山顶上。该遗迹主要是残存的房屋建筑,最大的一间面积为10X5平方米,最小的为5X3平方米。最高残墙为1.5米,残墙厚度为35-70厘米。墙体用石头砌成。
  在主建筑群的东边有17米长的类似围墙的残墙,残高20-45厘米。主遗迹的西面靠湖,东面和北面有两座小山坡,上面均有建筑遗迹、尤其是北面山坡上的建筑遗迹仅次于主遗迹。所以,东北两座山坡上的遗迹很可能是主体城堡的组成部分,并且是用来放哨和观望的。
  根据苯教文献记载,当惹穷宗城堡是象雄王国李弥夏国王的东部城堡,在苯教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据当地民间传说,象雄王国曾经在其国土的四方建过四大城堡,当惹穷宗城堡就是其中的东边城堡。
  到了7世纪,象雄王国的最后一位国王李弥嘉被吐蕃军队灭于当惹雍错湖畔。
  巴玛沟遗址
  该遗址位于尼玛县当惹穷宗以北5公里的巴玛沟上部靠北山腰上,海拔4850米。遗址共分上下两排,下面一排总长22米,宽9米,共有7座房屋遗址,房屋残留两层,残高2.6米,墙体均用片石砌成,其中一个完整的门高1.5米,宽1米,这些残留两层的屋面均用片石盖成,没有发现用过木材的任何迹象。再往上走10多米有另一排建筑遗址,这一排总长28米,宽9米,建筑残高45厘米至1米不等。从残留的遗迹看,可以断定共有5座房屋遗址,但是很难看出当初是否有两层建筑,墙体均用片石砌制而成。
  在巴玛沟的阳面,即北面山腰上可清晰地看出修建水渠的痕迹,好几处残墙高达3-4米,在巴玛沟下部有很多荒废了的田地废墟,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山腰上残留的水渠遗址原来就是灌溉山谷下面的田野用的。
  在巴玛沟建筑遗址周围没有发现任何佛教遗留的东西,如嘛呢石堆或残留佛塔,等等。当地牧民传说,该遗址是一座古寺庙废墟,但是他们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样的寺庙,是什么原因变成废墟。
  巴玛废墟
  该遗迹位于巴玛沟下部荒废的田地废墟以西靠当惹雍错湖边的土丘上。从外面看很难看出有建筑遗迹,只有一大堆乱石土丘。据当地的居民讲,几年前有人听说该废墟为城堡宫殿遗址,所以试图挖掘该废墟,发现下面有房屋式的建筑物。
  阿叶色达残塔
  从巴玛沟出来沿着当惹雍错湖往北2公里处,山脚与湖水间有一块大约2-3平方公里大的平地叫阿叶色达。在这个平地上有一个残塔遗迹,塔身残高1.2米,用片石砌成。从残存的塔形看,很难辨别这座塔最初的形状。在塔的南侧,有一条长长的,用片石砌成的残墙,这条残墙总长22米,厚度为50厘米,残墙最高处有60厘米。
  残塔和残墙上堆放着63片刻有文字和图案的石片。石刻文字内容均属苯教咒语,而图案部分除了苯教式雍仲符号外,还有其他一些图案,如海螺,宝瓶和吉祥结等,苯教咒语内容为(藏语)。
  达青废墟
  位于阿叶色达残塔遗址往北沿着当惹雍错湖大约5公里处的达青山谷下部平地上。该平地面积大约有1-2平方公里,平地大部分为荒废的田地废墟。在这些田地废墟的西部靠湖的地方有很多建筑遗迹,从这些建筑遗迹看,这里可能是一座村落的遗址。
  岗隆宫达遗址
  位于达青废墟以北大约2公里处的岗隆沟上部靠南面山腰上,海拔4900米。分上下两排建筑遗址,其中下面一排的总长63米,最宽处12米,有8座类似房屋遗址,上面一排只有3座类似房屋的遗址,建筑残高20-50厘米,残墙厚度为20-35厘米,整个建筑均用石头砌成,由于建筑被火面积破坏,所以从外观很难确定是房屋遗址还是墓葬遗址。根据当地居民传说,该建筑遗址是一座古寺废墟。
  这个山谷比起前两个沟,水源要丰富一些,在山谷下部还有一座村落,山谷的北面还有几处类似古代遗址的地方,那些遗址没有前几处那样清晰,所以很难明确地判断为古建筑遗迹。
  穷宗附近的种种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有人类大规模的定居和活动。一般人认为万里羌塘高原是西藏的游牧民族居住区,作为游牧民族,其生活方式自然就是漂泊不定,四方为家, 从而也就谈不上任何意义上的定居点和与之相应的房屋建筑。
  所以,后来在万里羌塘包括西部阿里出现的小规模佛教建筑成了该地区最早的建筑,而这些建筑也不过是几百年的历史。佛教传播到到羌塘高原以前,那里的建筑史几乎是零,再加上恶劣的气候条件,无人质问万里羌塘是否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广袤的藏北高原发现了数十处打制石器和细石器地点,可见当时的人们曾经在这一区域有过较长时期和较大规模的生产活动。
其他文献
张鹰  从事极限户外探险11年,以“行者花雕”而闻名,曾攀登过3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徒步穿越中国三大沙漠、四大无人区,两次徒步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201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徒步人物”,2013年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当代徐霞客”。现为中国户外探险联盟秘书长、装备部部长。  张鹰在户外探险时,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了大量珍贵图片,讲述了他的极地探险经历,以及大自然的壮阔之美,作品曾入选第23届全国摄影艺
四川人陈乃建于1995年作为筑路工人进入青藏高原。他觉得回到内地未必有更满意的收入,决定留在青海省称多县尕多乡岗由村1队,成为这个80多人的青海藏族村落中惟一的汉族人。陈乃建克服语言不通的办法,是自创并形成了一种四川方言与手势结合的表达方式,他的手势比起一般人的习惯性手势,在表意上要更为丰富。陈乃建与村民相沟通的另一个途径,是他作为一名内地农民的农田种植技术。在高原种植蔬菜,气候和土壤与四川大不相
恰姆石窟是西藏考古史上极其重要的发现,也是近两年在西藏石窟研究中最为闪亮的一颗新星,被誉为“2011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  这是一个过去从未公诸于世的石窟。在位于海拔4500米到5300米的喜马拉雅山中段的果美山上,它一直沉睡着,就连山下的恰姆村村民也无法说清它的来历。然而,13次进藏的作家、学者、摄影家赵春江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得以进入石窟,震惊之余,他用手中的相机艰难采撷到部分图像,并最终呈
外来者很难想象,西藏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比较高,藏族家庭的财产管理权和支配权,大都掌握在家庭主妇手中。但是,旧西藏的教育体制特别是官办教育体系中从来没有妇女的席位。  现实生活中,西藏妇女从未有过从政的权利,旨在培养“雄孝”(政府公仆)的僧俗官员学校里当然也就没有妇女的容身之地,一般藏族父母也没有送女童上学的基本意识。在旧西藏,拉萨青少年女性受教育多是在私塾蒙馆里完成的。拉萨有名的娘容辖私塾,鼎
敦煌所藏当年藏文古卷中,有吐蕃“大事纪年”残本,恰好记录了松赞干布去世之后,至赤松德赞当政的百余年间(公元649年至763年):金戈铁马,向外扩张,版图达至最大化,吐蕃如日中天。然而,开创历史演绎宏大叙事的同时,权力中心的拉萨却不时有暗潮涌动——与光荣与梦想相伴同行的,是明争与暗斗,忠诚与背叛,阴谋与爱情,举凡中外前殿后宫上演过的剧目情节,可说是一样都没少。若举上层斗争典型一例,要数噶尔家族的命运
在热带秘林深处,在万千白云之上,在鸟语花香之间,它是一颗落在人间的明珠,静躺在喜马拉雅南麓的原始森林之中,发出璀璨的光...  立新村地处中尼边境,位于靠近樟木口岸的森林之中,与尼泊尔隔河相望,随着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立新已逐步成为夏尔巴民俗风情边境小村。依托于秀丽典型的亚热带自然风貌,山环水涌,时而阳光灿烂,时而雨雾缭绕,大片的原始森林是徒步旅行者的天堂。炫目尼式风情的建筑、民风淳朴的夏尔巴人、
印度伊莎波尔步枪厂  众所周知,印度的武器装备一直是靠买买买实现的,印度是各武器装备生产大国争夺的重点市场,枪械也是如此。近些年来,不断传出印度从国外购买步枪的消息,既有苏式的,也有美式的,口径在传统的7.62毫米和5.56毫米之间摇摆。但在2020年8月9日,印度国防部长拉贾纳特·辛格发布一则消息引爆了媒体:印度国防部计划对101种武器装备实施进口禁运,以促进国防生产的本土化,该项计划将在202
羌塘,野生动物的天堂,曾经生活着数量可观的自然界的精灵。1903年,西方探险者还曾在这里目睹过“一次至少可以数到15000,甚至20000头藏羚羊”,山坡上,“几百只野牦牛在觅食”。  上世纪80年代末,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中国政府开展了大量工作,卓越的反偷猎行动、严格的处罚以及众多的宣教活动,为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一些地区的动物数量正在逐步回升。  随着环
创造历史的是人,书写和记录历史的也还是人,人类攀登珠峰60周年,记录在历史上的是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人的名字,和他们创下纪录的时间。  1乔治·马洛里 安德鲁·欧文  乔治·马洛里  1886年6月18日,出生于Mobberley, Cheshire, England。  1922年首次挑战珠峰。  1924年6月8日或9日,逝世(37岁)于珠穆朗玛峰北面。  安德鲁·欧文  1902年4月8日,出生
“宾顿”是个地名,位于琼结县下水乡东部。  每一年的雪顿节之前,宾顿村会响彻一阵阵高亢激烈的鼓点,  正是村民排练藏戏。雪顿节到来时,他们将远赴拉萨,  在人山人海的、万众瞩目的节日上进行表演。    在琼结县,最具人文情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是古老的“宾顿巴”藏戏。“宾顿巴”有“西藏第一个藏戏班子”之誉,西藏第一部藏戏相传就由其出演的。  宾顿巴藏戏的产生是一个充满普世价值的传奇故事。传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