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黄豆酱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rningD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天好,夏天可晒美味黄豆酱。
  夏天骄阳,放射炫目之光,热烈如火。赤日炎炎,如蒸锅,像火燒,这是晒豆酱之天。夏天骄阳之火,是力的张扬,有火劲,有激情;夏天之骄阳,它火脾气发作起来,有冲击波,狂勃着雄力,像人体内燃烧的火,血脉奔突。
  春秋虽好,却无火热、无雄力,没有激情、没有冲击波,咋能晒出豆酱之美。
  炎热之日,晒出的黄豆酱,别物不可比。炎热之日,不仅晒出的黄豆酱美,晒出的豌豆酱、蚕豆酱、冬瓜酱、西瓜酱、辣椒酱、酱瓜儿、酱豆腐等等,都有特色,都美,都独特,这是我们这地方独有的特征、独有的风味。
  我们这里,处在中国南北交界处,地势低洼。进入6月,东南季风带来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的阴雨天气,这时便进入梅雨季节。这种气候,大豆、大米、小麦等任何物质,稍不通风,会霉变。这里得人,特别警惕特别注意,不让物质不让产品霉变,我们像与霉变敌人作战。向往赤日,盼望赤日,赤日是霉变之大敌。但对大豆、蚕豆等要晒酱的食物,我们不怕它霉变,还要它主动霉变。利用有利条件,给予充分的霉变因素,促使其霉变,并让其发生足够的霉变。
  一入夏,便要准备晒豆酱。先拣选大豆,挑选样好质优、粒大饱满的豆粒。清水浸泡,豆粒泡软后,放锅里煮,先猛火煮开,再文火慢煨半天,捞出晾干。煮大豆的水,可是宝,防暑降温好。喝嘴里,微微甜润,有大豆微妙的香。我年年都要喝上几大碗,整个夏天,不感冒不生痱子。
  说起痱子,乃夏之赘物,特别讨厌。那种皮肤粟粒样丘疹,密集的红色或白色小东西,紧贴在额、颈、上胸、肘窝等部位,刺痒、灼热,伴有强烈的麻刺瘙痒感。闷热天气,痱子炸了,非常难受,让人吃不好饭睡不好觉,更让人脾气不正常,无端暴怒,看什么都不顺眼,与人抬杠、动怒,常常身不由己。我年轻时在外读书,在部队服役,都碰到过这种情况,我深有体会。自打喝了煮大豆晒酱的水,痱子消失了。年年看到邻家大人孩子额、颈生痱子,我就告诉大人这妙方。得我妙方的亲朋、邻居,以后都主动亲近我,成为我的好朋友。
  晾干蒸好煮过的大豆,均匀地拌上小麦面粉,再均匀地摊在木板上,放在避风阴暗处,上面盖上麻叶。有的家,人懒,不到地里采麻叶,上面只盖牛皮纸,或报纸。这样霉变,霉会上,却不是理想的鹅绿色,而是白色或黑色,可以说,这是不成功的捂霉豆子。盖麻叶的,一般会成功,因麻叶阴凉,有利豆子上霉。捂出的霉豆子,是略浅黄浓浓郁郁的绿,很好看。看到这种颜色,要立即揭去麻叶,不能再让豆子加霉,并要拣个大日头,猛猛地晒,狠狠地晒。霉豆子干燥了,就不会再上霉。
  霉豆子捂好晒干,等入伏这天下酱豆。下酱豆,先准备一口缸,涮尽晾干,将头晚烧开的凉白开倒进缸中,将霉豆倒入即可。


  晒酱豆的酱缸,要放在太阳常照处,无遮无挡不能有阴凉,让酱缸得到充足的阳光照耀。这就好像捅开了太阳这个大火炉子,让火可劲烧、猛猛地烧。这样条件,只有入伏后的太阳有此威力。正当午时,打把伞,站在缸前,看酱豆被太阳烧成啥样,只见缸面一层酱色,酱色之面,冒出的酱泡,直往上蹿,比开水锅沸腾得还凶。这时,用手摸摸缸,灼手,像摸刚从炉子里拿出来的火钳。不是缩手快,非要烫掉一层皮。
  白天晒了一天的豆酱,第二天一早,要拿把大锅铲,将缸里豆酱翻个底朝天,让缸底豆酱也上来领略太阳大火烧灼的感觉,就像三国诸葛亮草船借箭,这边草人受箭满了,把船掉个头,让那边草人也来受满箭。
  夏天,不光赤日炎炎,还有狂风有暴雨,这晒豆酱得有准备。
  狂风席卷而来,如猛将冲锋,嗷嗷狂叫,狂风端起的刺刀,朝着一切生灵一切生物,狠刺猛戳狂扫。对狂风的防范,我早在风起前已用大毡盖住缸口,用粗麻绳扎紧,狠系几道,任狂风鞭打也不会脱落。这样做,狂风席卷而来的风沙、杂物,不会落进缸中,美味豆酱不会污染。
  暴雨来前,乌云压顶,轰隆隆的雷霆吼叫声,震人耳,令人惊。闪电一道一道,像魔鬼蓝色獠牙,像要吞噬人间一切。那暴雨宛如钱塘江潮,从千万个清润的喉间自由地喷涌而出,其奔放之势,如江水潮起赛黄河之水,这贝多芬交响乐般的气势磅礴的天籁之音,除却夏季,何季可闻?我不惧雷不怕雨,思想镇定如常,但行动快捷,迅捷在缸口盖块大玻璃。那暴雨的拳头,立即伸来捶击玻璃,声音美妙而动听,响声脆生生的,且带尾音。这时,端坐屋中,闭目倾听雨击玻璃之音,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世俗的解脱。好像自己的思绪、自己的灵魂之手,也拿起雨的鼓槌,时急时缓地敲击玻璃的鼓面,随着那脆脆之音,整个人便会情不自禁地舞蹈起来,灵魂儿也飘逸逍遥于自由世界。
  赤日、狂风、雷电、暴雨,成就了豆酱之美。
  黄豆酱在生活中的美妙用途,那是人世间,任何美味都比不上的。
  据专家说,黄豆酱包含的营养特别多,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磷、铁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黄豆酱富含优质蛋白质,烹饪时不仅能增加菜品的营养价值,而且蛋白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可使菜品拥有更加鲜美的滋味,有开胃助食的功效。黄豆酱中富含亚油酸、亚麻酸,对人体补充必须脂肪酸和降低胆固醇均有益处,还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黄豆酱中的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弹性、健脑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黄豆酱好、黄豆酱美吗?不!不是黄豆酱好不是黄豆酱美,是夏天好是夏天美。没有火热的夏天,哪有美味黄豆酱!
  ——选自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不知从何时开始,鸡在苗族的习俗里成为了一个神圣的动物,这不仅是它的身体,也包括它的灵魂。穿越千年,如今在苗族的习俗里鸡依旧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也许是因为万物有灵,也或许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一  古老的苗族祖先蚩尤因战败,带着族人从中原大地迁往南方。在中国的地理上,越往南方越热。特别是西南方,属于高原山区,很多地方形成了冬暖夏凉、通风良好的环境。因此,在地理条件上就为体温40.8~41
期刊
看到乡村飘散的袅袅炊烟,心中就会升腾起一股暖流,不由得会想起勤劳善良的母亲,想起儿时那个贫穷又快乐的家。  懵懂的记忆中,我们每天穿着破旧的衣服,在那个狭小的土屋里,在那个杂乱的院子中,在那个泥泞的小巷边,一边玩耍,一边饥饿地等待着母亲回家。  每天一下班,母亲就会急匆匆地赶回家,一进门,顾不上喝一口水,就点燃了那盘连着大炕、被烟熏得黝黑、放着一大一小两口锅的灶臺的炉火,开始给我们做饭。  母亲一
期刊
一、自由的风  接到主办方———广西文学杂志社的邀请电话时我在工地,三层半的房屋装修接近了尾声,要外出远行,恰是时候。放下手机,阳光很好,我伸了伸懒腰,望向远处的大山。  一生,是奇妙而短暂的,我想。为什么要写作啊?因为文字是永恒的,我要向未知处去探寻。和许多伙伴一样,我没有文化,但这不是逃避的理由。省作协的会员名单已经公布,但是不多的终身会费让我一直没有跟作协联系,这次文学改稿会暨培训班是作协杂
期刊
初识“冢上寺”,确切地说是冢上寺学校,是1991年年底。新婚又逢春节,第一次跟先生去他农村老家过年,满眼新奇。  到家没多久,先生就迫不及待拉我去看他讲过无数次的母校。  距村三四百米西北方向,在一处四周低洼中间高耸的土崖上,围拢呈正方形的土墙青瓦房高高矗立在上。这便是“冢上寺”,村里人叫这里“寺上”。  通往“寺上”的是一段一米多宽的土路,路两侧匍匐着枯黄的野草。左边是一片宽阔的河滩,河滩里长满
期刊
要不怎么说时间是最伟大的魔术师呢?恍惚的日子可能过了许久吧,但感觉只是一眨眼,女儿就从襁褓里的肉团子变成了歪歪扭扭蹒跚学步的小孩。  许是厌倦了只能四肢着地爬着走,初春里的某天,她突然自己托住桌子,学着慢慢站起来。如是努力了一段时间后,她开始松手,自己直立地站着。当然,刚开始她只能晃晃悠悠地站一下,便朝前或是朝后倒下去了,不过随着尝试的次数越来越多,她能站立的时间也就越来越长。虽然免不了东倒西歪时
期刊
父亲已经离开我们24个年头了,他陪我走过了孩提时光,懵懵懂懂的少年,还有糟糕至极的青年,到了啥也不是的而立之年,唯独没有看到之后渐入佳境的我们。  1998年的深秋,地里的庄稼还没有开始收割,那时女儿刚刚两岁,父亲是因为胃病,没有及时手术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眼睁睁看着父亲穿着他亲手挑选的花花绿绿的寿衣躺在炕头摆放的棺盖之上,已经不能说话了,只能用眼神去交流,时而昏迷时而清醒,醒来的时候噘着嘴吸气示
期刊
叶子在微风中舒展了芽儿,在夏日中变得墨绿,变得厚实。翠冠如伞,在夏雨的洗礼中,变得更加楚楚动人。  潺潺的姚江与澄滢的小珠江汇集在一起,像两个手牵着手的少女。立在不远处的宝珠山,葱葱茏茏,旑旎无比。  我虽是贺州人,面对黄姚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人文历史,其实是陌生的。即使是同行中的许多文学界饱学诗书、满腹经纶的名家,他们都虚心地向当地土著打破砂锅问到底。每一个参观者都试图从他们身上,更深入地了解这
期刊
2020年岁末,我受中国散文年会组委会之邀,踩着冬的韵律,怀拥一腔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从南京坐了三个多小时的高铁,踏上了北京的土地,参加2020年中国散文年会暨颁奖盛典,收获了冬日里一抹最温暖的阳光。  一年一度的中国散文年会是全国散文界最隆重、最权威的年会盛典。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作家梁晓声、阿成、王宗仁、刘庆邦、鲍尔吉原野、张锐峰、蒋建伟、巴根、蒋殊、俞胜等和与会作家们参加活动。就是在这样
期刊
那年夏天,初二放暑假,我与弟弟背上行囊,乘车来到离县城百余公里的大山里。那是父亲的老家,镇上的中心小学正在盖教学楼,我们兄弟俩被父亲送到工地上打工。  这对于新事物很好奇的我来说,正好是一次满足心理的机会。有点内向的弟弟不大情愿。我们在中心小学任教的姑父家住下,恰逢暑假学生都放假了,教学楼工地的工人们都住在同一个院子的教室里。  高山的夏夜,天气一点都不热,蚊子也不多,非常舒适。晚饭后,工人们泡上
期刊
武隆,一方神奇、梦幻、翩若惊鸿的山水,一片热情、奔放、生机勃勃的土地。曾经,有一行行深深的红色足印从这里走过、路过、奔跑过。  后坪坝苏维埃政府  时光,慢慢地松开。记忆,缓缓地苏醒。  在后坪坝苏维埃政府史迹展览馆,我浏览“潮涌川东”“烽火后坪”“丰碑永存”“初心闪耀”这些篇章,翻开一页页后坪坝红色革命的历史,记忆在脑海泛起朵朵红色的浪花。  90年前,在火红的6月,二路红军游击队挺进桐梓山,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