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米六的个子,瘦瘦的,扎着头发……第一眼看到张宗红老师,感受到的是她的平和与干练。在25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张老师得到了诸多荣誉,2009年她又获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张老师的话虽不多,但她热情、谦逊。提起她获得的成绩,她只是笑笑:“我做的都是些小事,自己感觉没什么很特别的。”那么,张老师教书育人的秘诀何在呢?她给出的答案是:育人之道,在真爱。作为老师,就要有爱的真心、爱的艺术。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张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朴素的教育真理。在张老师眼中,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无论是优等生还是问题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怀和照顾,她都会一视同仁。张老师曾教过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在学校不怎么听课,其他孩子对他有些看法。有一次,这个学生和父母发生口角后留下一封信就离家出走了。张老师知道后,二话不说,半夜就开始出去寻找。可是孩子却不见踪影。之后的几天,张老师一直寝食难安,四处寻找,直到第三天下午,孩子终于找到了,张老师也已经瘦了一圈。张老师心疼地把孩子带回家,让他吃饭、洗澡。之后,张老师留这个孩子在学校里住了整整一个星期,管吃管住,为他辅导功课,对他进行劝说和教育。最后,孩子回到了父母的身边。孩子的母亲非常感动,甚至要下跪向张老师表示感谢。
学生们觉得张老师可亲,还因为她的真性情,在孩子们面前,她总是真情流露,毫不掩饰自己。别看张老师看起来一副很坚强的样子,其实那是外刚内柔,情急之下,女性柔弱的一面就会显现出来。有一次,某初二班的班长跟同班女同学谈起了恋爱。张老师发现后,心中非常着急,她深知,高压政策肯定不会起到效果,于是选择了找他们谈话。张老师没有责备他们,而是耐心地向他们阐述早恋的弊端。然而,她越说越动情,想到这么好的学生要是沉迷于“爱网”不能自拔,就会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就会影响了他们的将来……说着说着,张老师情不自禁地伤心地哭了起来,一边哭着一边说着。老师的眼泪给两个孩子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撞击,看着老师一边流泪一边努力说服自己,两个人被张老师的真情感动了。也哭了起来。他们表示,一定会控制自己的感情,更加刻苦用功地学习。后来,他们双双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爱学生,不但是要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他们及时有力的帮助,更要给予他们尊重。张老师做班主任很有自己的一套,她一直坚持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学生,以理服人,达到“无为而治”,还教会了学生友爱共处、相互关照、感恩等。在班级管理中,座位是一个很敏感也很棘手的问题,常有些班主任喜欢把好位置留给优秀的学生,而把那些角、偏、尾等被大家一致认为是“差”的位置安排给“差生”,以致引起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甚至矛盾。张老师巧妙地采用了“约定”的民主的安排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张老师召开班会,由大家找出不好的位置。接着,她诚恳地对学生说,希望学生要珍惜三年的共处时间,学会相互关照。然后,再告诉大家,位置每学期调整两次,三年中每位同学都可以坐三次好的位置和要坐三次不好的位置,让学生自己规划安排好三年中自己位置的顺序。经过张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最后,张老师就按学生的意愿安排座位,如果有冲突的,再做适当调整。由于是同学们共同商议出的结果,大家都欣然接受,矛盾也就消于无形了。
家访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家访工作也是非常辛苦的工作,要把家访工作做到位、做细、做好,需要老师有高度的热情、爱心和责任心。张老师很注重家访工作,并一直坚持家访,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张老师的家访很有计划性和目的性,而且每次家访都有记录,以便于“跟踪”学生的成长历程。此外。张老师还设立家校联系簿,在校期间由班主任和教师登记学生在校的情况,周末学生拿回家由家长登记学生在家的情况,以此来加强学校和家长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也便于让学生接受学校和家长的监督,从而不敢“乱来”。张老师说,这些事她从1998年就已经开始坚持这样做了,十几年了,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财富”。现在的家校联系簿已经做得很规范、很体系化了。在张老师的带动下,全校已经建立起了这样一种家校联动教育的机制。这些做法密切了教师和家长的关系,也让家长深深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子女成长和发展的关心,从而更加配合教师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张老师的真心付出,赢得了家长们的广泛认可和称赞。每次当班主任,她都能把班级从低谷带上高峰,所带的班级在纪律、成绩等方面都是最好的。难怪很多家长一听说张老师要当班主任,就争相把自己的小孩送到她的门下。
张老师把自己的心献给了学校,献给了学生。献给了家长。然而,她自己呢?却依然这样“忘我”,依然这样“固执”地认为自己其实真的很“普通”……
(责编雷靖)
张老师的话虽不多,但她热情、谦逊。提起她获得的成绩,她只是笑笑:“我做的都是些小事,自己感觉没什么很特别的。”那么,张老师教书育人的秘诀何在呢?她给出的答案是:育人之道,在真爱。作为老师,就要有爱的真心、爱的艺术。
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张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这朴素的教育真理。在张老师眼中,所有的孩子都是一样的,无论是优等生还是问题学生,都需要老师的关怀和照顾,她都会一视同仁。张老师曾教过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在学校不怎么听课,其他孩子对他有些看法。有一次,这个学生和父母发生口角后留下一封信就离家出走了。张老师知道后,二话不说,半夜就开始出去寻找。可是孩子却不见踪影。之后的几天,张老师一直寝食难安,四处寻找,直到第三天下午,孩子终于找到了,张老师也已经瘦了一圈。张老师心疼地把孩子带回家,让他吃饭、洗澡。之后,张老师留这个孩子在学校里住了整整一个星期,管吃管住,为他辅导功课,对他进行劝说和教育。最后,孩子回到了父母的身边。孩子的母亲非常感动,甚至要下跪向张老师表示感谢。
学生们觉得张老师可亲,还因为她的真性情,在孩子们面前,她总是真情流露,毫不掩饰自己。别看张老师看起来一副很坚强的样子,其实那是外刚内柔,情急之下,女性柔弱的一面就会显现出来。有一次,某初二班的班长跟同班女同学谈起了恋爱。张老师发现后,心中非常着急,她深知,高压政策肯定不会起到效果,于是选择了找他们谈话。张老师没有责备他们,而是耐心地向他们阐述早恋的弊端。然而,她越说越动情,想到这么好的学生要是沉迷于“爱网”不能自拔,就会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就会影响了他们的将来……说着说着,张老师情不自禁地伤心地哭了起来,一边哭着一边说着。老师的眼泪给两个孩子的心灵带来了不小的撞击,看着老师一边流泪一边努力说服自己,两个人被张老师的真情感动了。也哭了起来。他们表示,一定会控制自己的感情,更加刻苦用功地学习。后来,他们双双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爱学生,不但是要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他们及时有力的帮助,更要给予他们尊重。张老师做班主任很有自己的一套,她一直坚持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学生,以理服人,达到“无为而治”,还教会了学生友爱共处、相互关照、感恩等。在班级管理中,座位是一个很敏感也很棘手的问题,常有些班主任喜欢把好位置留给优秀的学生,而把那些角、偏、尾等被大家一致认为是“差”的位置安排给“差生”,以致引起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甚至矛盾。张老师巧妙地采用了“约定”的民主的安排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张老师召开班会,由大家找出不好的位置。接着,她诚恳地对学生说,希望学生要珍惜三年的共处时间,学会相互关照。然后,再告诉大家,位置每学期调整两次,三年中每位同学都可以坐三次好的位置和要坐三次不好的位置,让学生自己规划安排好三年中自己位置的顺序。经过张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最后,张老师就按学生的意愿安排座位,如果有冲突的,再做适当调整。由于是同学们共同商议出的结果,大家都欣然接受,矛盾也就消于无形了。
家访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家访工作也是非常辛苦的工作,要把家访工作做到位、做细、做好,需要老师有高度的热情、爱心和责任心。张老师很注重家访工作,并一直坚持家访,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张老师的家访很有计划性和目的性,而且每次家访都有记录,以便于“跟踪”学生的成长历程。此外。张老师还设立家校联系簿,在校期间由班主任和教师登记学生在校的情况,周末学生拿回家由家长登记学生在家的情况,以此来加强学校和家长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也便于让学生接受学校和家长的监督,从而不敢“乱来”。张老师说,这些事她从1998年就已经开始坚持这样做了,十几年了,积累了一大批宝贵的“财富”。现在的家校联系簿已经做得很规范、很体系化了。在张老师的带动下,全校已经建立起了这样一种家校联动教育的机制。这些做法密切了教师和家长的关系,也让家长深深感受到教师对自己子女成长和发展的关心,从而更加配合教师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张老师的真心付出,赢得了家长们的广泛认可和称赞。每次当班主任,她都能把班级从低谷带上高峰,所带的班级在纪律、成绩等方面都是最好的。难怪很多家长一听说张老师要当班主任,就争相把自己的小孩送到她的门下。
张老师把自己的心献给了学校,献给了学生。献给了家长。然而,她自己呢?却依然这样“忘我”,依然这样“固执”地认为自己其实真的很“普通”……
(责编雷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