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之初,百业待兴,人才稀缺,1978年,安徽农学院(现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增设“机械制茶专业”并向全国招生,两年后,莫荣桂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安徽农学院机械制茶专业。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寒来暑往,4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1984年7月,学有所成的莫荣桂按分配到贵州省土产公司茶叶科工作,这一干,便是34年。
一叶香茗见证历史变迁
“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从全省收购标准实物样政策计划指令性管理经济,转变为指导性实物标准样自由买卖市场经济;从市场化条件下规模发展缓慢转变为支柱型产业化跨越式空前大发展。”莫荣桂的工作经历见证了贵州茶行业的发展和变迁。
1987年,雷山县开始批量生产绿茶,为了规范茶叶生产加工及茶叶产品质量,莫荣桂受命和甘榆2-朱志业两位老师一道,为雷山县茶产业制作炒青绿茶分级实物标准样,有幸选中脚尧茶创始人吴秀文老茶人负责生产加工的茶叶作标准基料,实物标准样有力促进雷山绿茶产业发展稳步发展。
“时隔30年,2017年,党的十九大会议用绿茶由雷山县脚尧茶牵头组织生产,负责人是老茶人吴秀文的儿子吴先海先生,因其传承父辈做茶初心,恒守父亲的茶叶产品质量标准,因此才有如此幸运。”莫荣桂说。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贵州省农委、省茶办常务副主任胡继承指示专家组做现场技术指导,莫荣桂再次受命,与省茶所潘科博士、省茶办范仕胜等一行四人到脚尧茶生产现场提出改进措施,并在脚尧公司开展了有效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茶叶品质明显提升,雷山县茶叶局因此组织了全县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加工技术负责人,在脚尧公司开展集中培训,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专家组组长莫荣桂就茶叶制作工艺流程中的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揉捻、干燥、提香技术环节进行了分析讲解和现场操作示范,指导学员实际操作,認真解答学员提出的疑难问题。
生产结束后,通过质量审评、冲泡茶水比确定、分装固定投茶用量,圆满完成了十九大会议用“高山绿茶”任务。
从业30余年,为推动贵州茶产业发展,莫荣桂与贵州茶人孜孜不倦奋斗在一线。2009年,为了迎接2010年在上海召开的世博会,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优选具有浓郁中国元素的茶叶产品代表,莫荣桂力促都匀毛尖茶参选。中国十大名茶一一都匀毛尖茶经过层层筛选、评比,在国内众多的优质名茶中脱颖而出。“紧接着,我们还评选出‘世博都匀毛尖十大茶仙子’前往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等展示宣传都匀毛尖茶,联合国馆指定都匀毛尖茶为专用接待饮料。”莫荣桂回忆道。
一点一滴情牵黔地良茶
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7)6号文件,贵州茶产业正式步入跨越式发展快车道。从此,莫荣桂的工作也渐渐从幕后延伸到台前。
贵州茶叶加工简史、省农广校茶叶专业中等专科教材、贵州省茶叶技术规程标准体系……编写一部又_部的技术资料和培训教材,为贵州茶产业构建理论体系。
《贵州绿茶》《贵州红茶》《贵州抹茶》《遵义红袋泡原料》《普安红》《贵定云雾茶》编写与审定……形成贵州各类茶叶标准。
贵阳学院专业招生前师资培训、湄谭职中专业班师资培训、国家139技能鉴定站培训及鉴定;国家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茶叶技能大赛、国家茶艺师和加工师大赛担当评委……为贵州茶产业发展蓄积人才。
此外,莫荣桂还参与了全省地方中字头茶叶之乡的申报,不仅参与论证,而且梳理并补充重要资科,例如:中国贡茶之乡——金沙、中国石阡苔茶之乡——石阡、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纳雍、中国古茶树之乡——普安、中国古茶树之乡——沿河等等。
一如既往推动产业发展
为贵州茶产业发展殚精竭虑34年,莫荣桂从未停歇,也仍将竭尽全力。“贵州茶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规律:原料是基础、加工是关键、文化要著名、营销是价值是支撑。”莫荣桂说。
“所谓原料是基础,是指无农药残留干净是原料生命线、茶树品种是原料的根、良好生态条件及保护是原料的自然屏障卫士、科学做好采运贮是原料之必须;加工是关键,工匠精神是加工的魂,各类茶核心关键工序生产技能是加工的基础,人才是加工保障,智能机械代替人工是加工趋势,科技进步与生产创新是加工发展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加工文化;文化要著名,接地气的架构及体量体系是文化基础,历史及民俗及生态是文化之魂,生产品质量及冲泡方式是文化之魅,香气滋味乃至保健医疗成份功能和数据是文化力量,传说与故事乃至诗词歌曲是文化之花;营销是价值是支撑,销售额是营销乃至产业生存发展基础,销售人才及团队是营销生力军,销售模式及渠道是营销生命线,产品好质量及文化有特色是营销的翅膀。”
贵州茶叶产量连续10年保持了30%的年均增长速度,茶叶面积达到700万亩,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一;茶叶加工企业(含合作社)从309家发展到4149家,增加了13倍;茶叶产量2.5万吨增加到32.7万吨,增加了13倍;茶叶总产值从6.2亿元增长到361.9亿元,增加了近60倍,年均增长50.5%……正是像莫荣桂这样一个又一个贵州茶人的不断实践、创新、突破,贵州茶产业才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持续向前、屡创佳绩。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寒来暑往,4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1984年7月,学有所成的莫荣桂按分配到贵州省土产公司茶叶科工作,这一干,便是34年。
一叶香茗见证历史变迁
“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从全省收购标准实物样政策计划指令性管理经济,转变为指导性实物标准样自由买卖市场经济;从市场化条件下规模发展缓慢转变为支柱型产业化跨越式空前大发展。”莫荣桂的工作经历见证了贵州茶行业的发展和变迁。
1987年,雷山县开始批量生产绿茶,为了规范茶叶生产加工及茶叶产品质量,莫荣桂受命和甘榆2-朱志业两位老师一道,为雷山县茶产业制作炒青绿茶分级实物标准样,有幸选中脚尧茶创始人吴秀文老茶人负责生产加工的茶叶作标准基料,实物标准样有力促进雷山绿茶产业发展稳步发展。
“时隔30年,2017年,党的十九大会议用绿茶由雷山县脚尧茶牵头组织生产,负责人是老茶人吴秀文的儿子吴先海先生,因其传承父辈做茶初心,恒守父亲的茶叶产品质量标准,因此才有如此幸运。”莫荣桂说。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贵州省农委、省茶办常务副主任胡继承指示专家组做现场技术指导,莫荣桂再次受命,与省茶所潘科博士、省茶办范仕胜等一行四人到脚尧茶生产现场提出改进措施,并在脚尧公司开展了有效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茶叶品质明显提升,雷山县茶叶局因此组织了全县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加工技术负责人,在脚尧公司开展集中培训,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专家组组长莫荣桂就茶叶制作工艺流程中的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揉捻、干燥、提香技术环节进行了分析讲解和现场操作示范,指导学员实际操作,認真解答学员提出的疑难问题。
生产结束后,通过质量审评、冲泡茶水比确定、分装固定投茶用量,圆满完成了十九大会议用“高山绿茶”任务。
从业30余年,为推动贵州茶产业发展,莫荣桂与贵州茶人孜孜不倦奋斗在一线。2009年,为了迎接2010年在上海召开的世博会,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优选具有浓郁中国元素的茶叶产品代表,莫荣桂力促都匀毛尖茶参选。中国十大名茶一一都匀毛尖茶经过层层筛选、评比,在国内众多的优质名茶中脱颖而出。“紧接着,我们还评选出‘世博都匀毛尖十大茶仙子’前往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等展示宣传都匀毛尖茶,联合国馆指定都匀毛尖茶为专用接待饮料。”莫荣桂回忆道。
一点一滴情牵黔地良茶
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7)6号文件,贵州茶产业正式步入跨越式发展快车道。从此,莫荣桂的工作也渐渐从幕后延伸到台前。
贵州茶叶加工简史、省农广校茶叶专业中等专科教材、贵州省茶叶技术规程标准体系……编写一部又_部的技术资料和培训教材,为贵州茶产业构建理论体系。
《贵州绿茶》《贵州红茶》《贵州抹茶》《遵义红袋泡原料》《普安红》《贵定云雾茶》编写与审定……形成贵州各类茶叶标准。
贵阳学院专业招生前师资培训、湄谭职中专业班师资培训、国家139技能鉴定站培训及鉴定;国家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茶叶技能大赛、国家茶艺师和加工师大赛担当评委……为贵州茶产业发展蓄积人才。
此外,莫荣桂还参与了全省地方中字头茶叶之乡的申报,不仅参与论证,而且梳理并补充重要资科,例如:中国贡茶之乡——金沙、中国石阡苔茶之乡——石阡、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纳雍、中国古茶树之乡——普安、中国古茶树之乡——沿河等等。
一如既往推动产业发展
为贵州茶产业发展殚精竭虑34年,莫荣桂从未停歇,也仍将竭尽全力。“贵州茶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规律:原料是基础、加工是关键、文化要著名、营销是价值是支撑。”莫荣桂说。
“所谓原料是基础,是指无农药残留干净是原料生命线、茶树品种是原料的根、良好生态条件及保护是原料的自然屏障卫士、科学做好采运贮是原料之必须;加工是关键,工匠精神是加工的魂,各类茶核心关键工序生产技能是加工的基础,人才是加工保障,智能机械代替人工是加工趋势,科技进步与生产创新是加工发展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加工文化;文化要著名,接地气的架构及体量体系是文化基础,历史及民俗及生态是文化之魂,生产品质量及冲泡方式是文化之魅,香气滋味乃至保健医疗成份功能和数据是文化力量,传说与故事乃至诗词歌曲是文化之花;营销是价值是支撑,销售额是营销乃至产业生存发展基础,销售人才及团队是营销生力军,销售模式及渠道是营销生命线,产品好质量及文化有特色是营销的翅膀。”
贵州茶叶产量连续10年保持了30%的年均增长速度,茶叶面积达到700万亩,连续5年排名全国第一;茶叶加工企业(含合作社)从309家发展到4149家,增加了13倍;茶叶产量2.5万吨增加到32.7万吨,增加了13倍;茶叶总产值从6.2亿元增长到361.9亿元,增加了近60倍,年均增长50.5%……正是像莫荣桂这样一个又一个贵州茶人的不断实践、创新、突破,贵州茶产业才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持续向前、屡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