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深度阅读教学制定了菜单,明确了目标与要求。然而在当下,如何使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
阅读期待中感悟文本
阅读期待,指的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及包含的期望。显而易见,阅读期待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的氛围营造、阅读的效度提升,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比如,《小王子》阅读指导课上,笔者在给学生看封面、了解作品、了解作者、整体感知主要内容后,学生阅读兴趣就被激发出来,对这本书产生了阅读期待。这时,笔者趁热打铁带领学生聚焦此书中的重要章节——第21节“驯化”,连续追问,解读文本。
师:同学们,小王子和狐狸的这些话,其实都是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 “驯化”。)
师:“驯化”什么意思?文中的与现实生活中的驯化意思相同吗?指什么?(是指建立联系)
师:驯化容易吗?
师:大家想想,狐狸觉得自己得到了好处,你们觉得狐狸自己到底得到了什么样子的好处呢?(与小王子间情感建立起来了,在内心深处为对方负责。)
在阅读课尾声,笔者还继续追问:“世界上真的有小王子和狐狸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故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有的时候,本质的东西用我们的肉眼很难看得清楚,只有用我们的智慧才看清楚,想明白。
最后,笔者又问:“这本书里的‘本质’是指什么?”一步步追问,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得出答案——爱与责任。
一路追问,学生从理解“驯化”到悟出这本书的本质,已在阅读期待这一环节中阅读逐步完成。巧用阅读期待,连续追问感悟文本,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乐趣,还能将阅读引向深刻。
阅读反思中感悟文本
长期缺乏深层次的训练,学生将很难从阅读教学中获得情感世界的深度体验,也很难谈得上人文精神的培育。在阅读反思这一环节,教师还得让学生再次挖掘文本、感悟文本,让阅读走向深刻。
学生看完《草房子》后,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反思。
师:陆鹤在你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漂亮吗?为什么?
师:作者对秃鹤光头的描写非常生动传神。有一个让人受不了的地方是:孩子才十几岁,如此的光头,跟打上了蜡一样。可是,在第一章最后一句话,作者却如此说:“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师:难道是由于秘方的有效,成了英俊的少年?想想:在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家翻开书,翻到第一章《秃鹤》最后两张纸,认真读一读吧!
师:别看秃鹤外表倔强,而善良上进、关心热爱集体才是他可贵品质所在。
显而易见,活用阅读反思让学生感悟文本,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深化学生对文本理解有重要意义。
阅读批判中感悟文本
当下,不少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总是不放心,总是觉得学生无法很好地走进文本,无法与文本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于是,教师繁琐的分析在课堂上比比皆是。其实,殊不知,阅读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走进文字,在字里行间徜徉,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启迪,审美情趣得到有效的培养。批判性阅读是将学生的阅读姿态由传统的欣赏者姿态引向解读者行为,是符合时代精神的一大突破。
在看完《鲁宾逊漂流记》后,笔者让学生谈谈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有的说他是一个聪明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有的说他是一个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人;有的说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家、大英雄;有的说他是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学生将鲁滨逊身上的闪光点说得很全面。
说完后,笔者又补充道:“同学们可能不知道,笛福塑造的这个人物,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当的局限性。比如,鲁滨逊在海岛生活的日子,实际上就是早期资产阶级殖民史的缩影,是为追逐利润,为扩大市场向全世界进发的历史。它并非春风化雨、和风送暖,而是伴随着血与火、刀与剑。鲁滨逊去非洲搞贩卖贸易,即是证明。又如,我们赞赏笛福否定教会禁欲主义的历史意义,但是作者似乎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鲁滨逊眼里,一切可用的标准在于有用,包括上帝在内。人类情感中相当重要的亲情关系在他那里并不占重要地位,三个孩子的诞生和妻子的去世也没有让他有什么激动之处。他最关心的,仍然是向殖民地的进军和对财富的强烈占有。”
学生听了豁然开朗,觉得有道理,对鲁滨逊这个人物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学生也明白要用审视的目光对待名著,要从传统的欣赏者姿态向解读者姿态转变。所以,我们阅读名著不能仅停留在主动地汲取精华,还应用批判的眼光发现不足,将阅读引向深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單位:江苏省高邮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阅读期待中感悟文本
阅读期待,指的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及包含的期望。显而易见,阅读期待在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中,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的氛围营造、阅读的效度提升,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比如,《小王子》阅读指导课上,笔者在给学生看封面、了解作品、了解作者、整体感知主要内容后,学生阅读兴趣就被激发出来,对这本书产生了阅读期待。这时,笔者趁热打铁带领学生聚焦此书中的重要章节——第21节“驯化”,连续追问,解读文本。
师:同学们,小王子和狐狸的这些话,其实都是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 “驯化”。)
师:“驯化”什么意思?文中的与现实生活中的驯化意思相同吗?指什么?(是指建立联系)
师:驯化容易吗?
师:大家想想,狐狸觉得自己得到了好处,你们觉得狐狸自己到底得到了什么样子的好处呢?(与小王子间情感建立起来了,在内心深处为对方负责。)
在阅读课尾声,笔者还继续追问:“世界上真的有小王子和狐狸吗?”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故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有的时候,本质的东西用我们的肉眼很难看得清楚,只有用我们的智慧才看清楚,想明白。
最后,笔者又问:“这本书里的‘本质’是指什么?”一步步追问,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学生就能水到渠成得出答案——爱与责任。
一路追问,学生从理解“驯化”到悟出这本书的本质,已在阅读期待这一环节中阅读逐步完成。巧用阅读期待,连续追问感悟文本,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乐趣,还能将阅读引向深刻。
阅读反思中感悟文本
长期缺乏深层次的训练,学生将很难从阅读教学中获得情感世界的深度体验,也很难谈得上人文精神的培育。在阅读反思这一环节,教师还得让学生再次挖掘文本、感悟文本,让阅读走向深刻。
学生看完《草房子》后,笔者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反思。
师:陆鹤在你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漂亮吗?为什么?
师:作者对秃鹤光头的描写非常生动传神。有一个让人受不了的地方是:孩子才十几岁,如此的光头,跟打上了蜡一样。可是,在第一章最后一句话,作者却如此说:“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师:难道是由于秘方的有效,成了英俊的少年?想想:在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家翻开书,翻到第一章《秃鹤》最后两张纸,认真读一读吧!
师:别看秃鹤外表倔强,而善良上进、关心热爱集体才是他可贵品质所在。
显而易见,活用阅读反思让学生感悟文本,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深化学生对文本理解有重要意义。
阅读批判中感悟文本
当下,不少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总是不放心,总是觉得学生无法很好地走进文本,无法与文本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于是,教师繁琐的分析在课堂上比比皆是。其实,殊不知,阅读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静思默想中走进文字,在字里行间徜徉,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得到启迪,审美情趣得到有效的培养。批判性阅读是将学生的阅读姿态由传统的欣赏者姿态引向解读者行为,是符合时代精神的一大突破。
在看完《鲁宾逊漂流记》后,笔者让学生谈谈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有的说他是一个聪明而又具有坚强毅力的人;有的说他是一个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人;有的说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家、大英雄;有的说他是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学生将鲁滨逊身上的闪光点说得很全面。
说完后,笔者又补充道:“同学们可能不知道,笛福塑造的这个人物,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当的局限性。比如,鲁滨逊在海岛生活的日子,实际上就是早期资产阶级殖民史的缩影,是为追逐利润,为扩大市场向全世界进发的历史。它并非春风化雨、和风送暖,而是伴随着血与火、刀与剑。鲁滨逊去非洲搞贩卖贸易,即是证明。又如,我们赞赏笛福否定教会禁欲主义的历史意义,但是作者似乎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鲁滨逊眼里,一切可用的标准在于有用,包括上帝在内。人类情感中相当重要的亲情关系在他那里并不占重要地位,三个孩子的诞生和妻子的去世也没有让他有什么激动之处。他最关心的,仍然是向殖民地的进军和对财富的强烈占有。”
学生听了豁然开朗,觉得有道理,对鲁滨逊这个人物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学生也明白要用审视的目光对待名著,要从传统的欣赏者姿态向解读者姿态转变。所以,我们阅读名著不能仅停留在主动地汲取精华,还应用批判的眼光发现不足,将阅读引向深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單位:江苏省高邮市外国语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