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读课文,这是基础教育普遍实行的一种方法。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老师范读得好,学生就会受其影响,渐渐地喜欢上朗读,朗读的水平也能不断地提高。
可现在老师们为什么不喜欢在课堂上进行范读指导了呢?我想原因大概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注意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于是,有些学生朗读时喜欢怪声怪调,表现自己;有的学生朗读时感情感悟不到位,致使朗读感情表达欠妥当。可是教师没有该出手时就出手,以自己正确的范读来及时指导,致使教学时出现了没完没了的评议过程,失去了课文教学的方向。一节课下来,看上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是不少,但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可能连教师也不确定。
我觉得课程标准说得有道理,我们要信,但不要迷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现在很多学生学了几年语文,连最基本的朗读能力都不具备,还不会走,你就让他跑,可想而知结果会怎样。在我看来,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关键是时机的选择是否恰当。只有时机恰当,才能通过范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时,我们需要范读
有效的范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
1.学习课文前的范读
这种范读在低年级应用得十分频繁,一般是全篇课文的范读,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例如,教学《槐乡五月》这篇课文时,我在出示课题后让学生一边听一边闭目想象:五月,那槐花一条一条挂满枝头,抱在一起,远如玉雕似的圆球般的,近看如维吾尔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你想知道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小朋友在槐乡无拘无束地玩耍吃槐花的情形吗?这时,我一边播放轻快的音乐,一边声情并茂地范读,在音乐声中,在朗读声中,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了许多小朋友们在槐乡丰富多彩的活动场面。此时,我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孩子喜悦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2.调动气氛时的范读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时,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范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得更深,感悟得更多。如《珍珠鸟》一课,作者用生动流畅的语言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教学初始,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便顺势声情并茂地读起了这样一段话:“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不一会儿,我觉得学生们的兴致来了,便一口气读完了整段。读完之后,我对小珍珠鸟调皮又胆小的动作感到忍俊不禁。再看看我的学生,更夸张,有的被小珍珠鸟逗乐了,有的忍不住笑出了声,有的跃跃欲试……范读的作用很明显,以情激情,引领学生快速地融入课堂,走进文本中。
二、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我们应该范读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时,我们常要求学生读得再好点,更好点。“你来读,读出感情。”“你能读得再好点吗?”“再有感情点……”诚然,这样的要求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学生。可当学生达不到你的要求时,也不知道你究竟要求的是什么时,我们为什么不范读一下呢?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外国学生所说的话的。首先我出示那位外国学生的话——“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然后我提问学生:“这位外国学生的态度怎么样?”学生纷纷回答“很不礼貌。”“无礼。”“藐视。”等等。接着让学生读读这句话。几位学生朗读下来,怎么也读不出外国学生的傲慢无礼。是啊,学生还小,又怎能体会当时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地位?于是我提出让老师来试试,在学生充满期待的目光下,我绘声绘色地朗读起来。在我的范读下,学生在随后的朗读中明显更加到位了,同时也让学生对徐悲鸿的遭遇有了更深的了解。又如《二泉映月》一文的朗读训练中,学生朗读时总是无法达到文中阿炳那种复杂的心情。几次尝试失败以后,我进行了范读,当我读到师父离开了人世,阿炳双目失明时,教师那低沉的语调使许多学生神情严肃,而当读到阿炳又一次来到二泉,透过泉水听到了泉水中的“声音”的时候,个别学生已泪眼朦胧,此时学生的情感与文中的阿炳已有了碰撞。这之后学生的朗读,因有了老师的启发,都十分有感情地完成了课文的朗读。像这样的范读,难道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没有帮助吗?
三、深化文章主题时,我们呼唤范读
一堂好课,应该是从头到尾的。教师在课堂的最后环节选择范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总结全文,欣赏课文精彩之处,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再次巩固和整理。这时的范读要求能以声传情,充分发挥教材的感染力。我认为,范读只有自己对教材有了深入了解,真正走进了文本,真正有所悟,才能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示范地传达给学生课文的内容。如教学《夹竹桃》这类写景状物的优美文章时,教师一边范读一边可让学生把眼睛闭起来,静静地感受,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达到一种境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再如教学《天鹅的故事》这类感情至深的文章时,当学生初步理解老天鹅的精神后,我这样总结:“这是怎样一种伟大的精神?这又是怎样一种高尚的情操?老师也不禁被这只老天鹅深深地打动了,也想来读一读,行吗?”这时,学生一下来了劲,认真地听我范读。读完之后,我又问:“你从老师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有的说像看到了老天鹅英勇破冰的样子,有的说老天鹅的顽强,还有的说感到心痛。我马上鼓励学生:“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读,让自己的心与文中的主人公相通,你也一定能读好。” 我再接再厉,又范读了一次。之后,学生纷纷举起小手,要求像我那样尝试尝试,显一显身手,效果出乎我的意料,他们读得可真棒,对于老天鹅勇敢、奉献的精神也理解得更深、体会得更深了。
作者单位:太仓市沙溪镇归庄小学
可现在老师们为什么不喜欢在课堂上进行范读指导了呢?我想原因大概是因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注意爱护学生的自尊心,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于是,有些学生朗读时喜欢怪声怪调,表现自己;有的学生朗读时感情感悟不到位,致使朗读感情表达欠妥当。可是教师没有该出手时就出手,以自己正确的范读来及时指导,致使教学时出现了没完没了的评议过程,失去了课文教学的方向。一节课下来,看上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是不少,但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可能连教师也不确定。
我觉得课程标准说得有道理,我们要信,但不要迷信,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而定。现在很多学生学了几年语文,连最基本的朗读能力都不具备,还不会走,你就让他跑,可想而知结果会怎样。在我看来,范读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关键是时机的选择是否恰当。只有时机恰当,才能通过范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时,我们需要范读
有效的范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个性化、创意性阅读课文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打动学生,以情激情,在学习课文时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究。
1.学习课文前的范读
这种范读在低年级应用得十分频繁,一般是全篇课文的范读,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例如,教学《槐乡五月》这篇课文时,我在出示课题后让学生一边听一边闭目想象:五月,那槐花一条一条挂满枝头,抱在一起,远如玉雕似的圆球般的,近看如维吾尔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你想知道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小朋友在槐乡无拘无束地玩耍吃槐花的情形吗?这时,我一边播放轻快的音乐,一边声情并茂地范读,在音乐声中,在朗读声中,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了许多小朋友们在槐乡丰富多彩的活动场面。此时,我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孩子喜悦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
2.调动气氛时的范读
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时,这时教师可以借助范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得更深,感悟得更多。如《珍珠鸟》一课,作者用生动流畅的语言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爱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教学初始,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便顺势声情并茂地读起了这样一段话:“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不一会儿,我觉得学生们的兴致来了,便一口气读完了整段。读完之后,我对小珍珠鸟调皮又胆小的动作感到忍俊不禁。再看看我的学生,更夸张,有的被小珍珠鸟逗乐了,有的忍不住笑出了声,有的跃跃欲试……范读的作用很明显,以情激情,引领学生快速地融入课堂,走进文本中。
二、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我们应该范读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时,我们常要求学生读得再好点,更好点。“你来读,读出感情。”“你能读得再好点吗?”“再有感情点……”诚然,这样的要求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学生。可当学生达不到你的要求时,也不知道你究竟要求的是什么时,我们为什么不范读一下呢?教学《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外国学生所说的话的。首先我出示那位外国学生的话——“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然后我提问学生:“这位外国学生的态度怎么样?”学生纷纷回答“很不礼貌。”“无礼。”“藐视。”等等。接着让学生读读这句话。几位学生朗读下来,怎么也读不出外国学生的傲慢无礼。是啊,学生还小,又怎能体会当时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地位?于是我提出让老师来试试,在学生充满期待的目光下,我绘声绘色地朗读起来。在我的范读下,学生在随后的朗读中明显更加到位了,同时也让学生对徐悲鸿的遭遇有了更深的了解。又如《二泉映月》一文的朗读训练中,学生朗读时总是无法达到文中阿炳那种复杂的心情。几次尝试失败以后,我进行了范读,当我读到师父离开了人世,阿炳双目失明时,教师那低沉的语调使许多学生神情严肃,而当读到阿炳又一次来到二泉,透过泉水听到了泉水中的“声音”的时候,个别学生已泪眼朦胧,此时学生的情感与文中的阿炳已有了碰撞。这之后学生的朗读,因有了老师的启发,都十分有感情地完成了课文的朗读。像这样的范读,难道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没有帮助吗?
三、深化文章主题时,我们呼唤范读
一堂好课,应该是从头到尾的。教师在课堂的最后环节选择范读,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总结全文,欣赏课文精彩之处,也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再次巩固和整理。这时的范读要求能以声传情,充分发挥教材的感染力。我认为,范读只有自己对教材有了深入了解,真正走进了文本,真正有所悟,才能通过有声的朗读,正确、示范地传达给学生课文的内容。如教学《夹竹桃》这类写景状物的优美文章时,教师一边范读一边可让学生把眼睛闭起来,静静地感受,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达到一种境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目的。再如教学《天鹅的故事》这类感情至深的文章时,当学生初步理解老天鹅的精神后,我这样总结:“这是怎样一种伟大的精神?这又是怎样一种高尚的情操?老师也不禁被这只老天鹅深深地打动了,也想来读一读,行吗?”这时,学生一下来了劲,认真地听我范读。读完之后,我又问:“你从老师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有的说像看到了老天鹅英勇破冰的样子,有的说老天鹅的顽强,还有的说感到心痛。我马上鼓励学生:“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读,让自己的心与文中的主人公相通,你也一定能读好。” 我再接再厉,又范读了一次。之后,学生纷纷举起小手,要求像我那样尝试尝试,显一显身手,效果出乎我的意料,他们读得可真棒,对于老天鹅勇敢、奉献的精神也理解得更深、体会得更深了。
作者单位:太仓市沙溪镇归庄小学